沃爾沃「來電」上馬:什麼才是成熟的自律與自由?

2020-12-22 易車網

撰文 | 大野 編輯|路由社

儘管,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近年來,馬拉松運動在國內得到了蓬勃快速的發展,參賽人數規模也逐年水漲船高,甚至還出現了參賽名額一號難求的情況。

同時,參與賽事贊助的各類品牌也層出不窮。尤其是,面向用戶年輕化、產品運動化的消費浪潮,汽車品牌們更是你追我趕、爭相參與贊助這項曝廣度可觀、理念積極健康的大眾體育項目。

然而,作為一項人類體能極限的挑戰,參與比賽的人數相較國內十幾億人口規模而言,卻仍然是少有人走的路。特別是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下的2020年,全球各地的城市馬拉松賽紛紛停辦或者延期,仍然能夠如期舉辦的2020年上海馬拉松,顯得更加珍貴稀有。

正是馬拉松這條艱苦卓絕又勇敢拼搏的「少有人走的路」,不禁讓人想起之前讀過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關乎自律、愛與宗教,以及一個人的世界觀的心理學暢銷書,講的核心話題是一個人如何變得心智成熟,達到更高的自我境界。在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經由愛這種神秘的現象,不斷拓展自我邊界,實現自我完善這一點上,它無疑和馬拉松運動內涵相通。

那麼,參與贊助第25屆上海馬拉松的汽車品牌,為什麼會是沃爾沃汽車?領跑國內唯一一個白金標賽事的計時車,為什麼是倡導「不停跑、不停電」的沃爾沃XC40 RECHRGE?

身為一個跑步20年、跑馬7年、完賽20場以上的普通跑者,我從以下兩個維度,找到了或許接近事實的答案。

雖萬千人共同奔跑,馬拉松依然是一個人獨自覺知生命過程和生命體驗的極限運動,是在自我約束中體會不斷成長、成熟的自由:首先,你要學會面對孤獨,自律與愛才會感受真正的自由;然後,也要學習怎麼與人共舞,擁抱責任才能擁有更大的自由。

自律與愛才會自由

首先來說孤獨。

全程馬拉松42.195km的賽程,事實上是一個不斷面對和感知逝去的過程,就像我們不得不面對不斷流失時間、空間、活力和旅伴的生命本身。

在一段看似漫長,卻終究只不過是白駒過隙的徵途當中,你首先要做的是,面對外在的各種影響和內在的紛紛誘惑,戒除內心的種種貪、嗔、痴。無論別人跑得快或慢,自己的狀態好還是壞,你都要努力守住自我的前行節奏。此外,還要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在賽前制定Plan A、Plan B…甚至,還有在賽中果斷棄賽的Plan G(plan give up)。

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獨狀態,被許多人視為馬拉松跑者的一種高度自律。那麼,什麼才是這種自律的基礎呢?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斯科特·派克醫生認為,自律的基礎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他還寫到:「自律能夠讓我們承受問題帶來的痛苦,並最終解決問題」,「我們為什麼願意通過自我約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為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我們,這種力量就是愛。」

這種愛與自我價值的認可,體現在每一位馬拉松跑者的身上,是即使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和艱辛,也要完成挑戰的堅定願望與踏實行動。體現在沃爾沃這個源自北歐大地的造車者身上,則是從1927年品牌創立之初,就被明確下來的「以人為中心」的造車哲學,對車內外人員安全、健康、環保的高度重視與承諾,以及,對「安全即豪華」、「健康即豪華」、「環保即豪華」的獨特豪華價值觀的持續踐行。

正如,此前在《首倡前瞻汽車「健康觀」,沃爾沃投向豪華車市場的一隻錨》一文當中,路由社曾經寫到過的,「橫向放到整個汽車行業來看,不像其他許多品牌那樣只高度關註銷量、增長、年輕化等潮流的表象;或者僅僅只是關注人機互動、自動駕駛等等所謂前沿科技的過度配置冗餘,沃爾沃在安全、健康領域持續疊加的工作,和不斷輸出的創新技術、正向價值觀,既是對行業的一種以身示範,是一種提示和提醒,也是一個北歐豪華汽車品牌的溫暖與善意。」

今年,25歲的上馬來之不易,背後凝聚了許許多多人的共同努力。而以人為尊的沃爾沃之所以能夠首度攜手上馬,並且為上馬的如期舉辦貢獻出了一份力量,也正是這種人文關懷和生命守護上的高度一致。它的背後也是派克醫生所說的,基於自我獨特價值認可的自律,是即使面對問題、承受痛苦,也要不斷拓展自我邊界、實現自我完善的愛。

擁抱責任才有自由

然後,再來說說馬拉松賽道上與人共舞的共鳴與鼓舞。

除了跑者必須獨自完成42.195km的賽程之外,馬拉松也是一種並肩同行的經歷,沿路跑過的某些賽段,總有人會與你步調一致或節奏相近,能夠讓你們並肩同路,在共同的志趣、相似的愛好中,相互欣賞,彼此觸動,互相鼓勵加油。

和所有其他運動項目一樣,練習馬拉松的過程,也是馬拉松磨礪和調適你的過程。特殊之處在於,它會讓你排除外在誘惑和內在雜念,用正念去感知當下與長久的辯證意義,同時,讓你學習在個體的自律和自由,群體共鳴的熱情與責任之間,保持一種難能但是可貴的平衡。

正如派克醫生所說,一個人所承擔的責任,往往和他擁有的自由成正比。

如果說,今年疫情之下,對安全、理性、健康完賽的主動承擔,是每一個跑者之於上海馬拉松賽事的責任。那麼,作為電氣化先行者的沃爾沃,豐富造車經驗的積累、成熟體系架構的支持,特別是有口皆碑的安全性能表現,無疑讓它承擔起了面向汽車新四化未來的責任。正是對這些責任的主動承擔,才有賽道內外每一位跑者成熟、自信與自由的表現,其中,當然也包括賽道上領跑的沃爾沃XC40 RECHARGE。

身為賽事計時用車,XC40 RECHARGE身手敏捷、純電環保。全時四驅雙電機的驅動形式,讓動力輸出達到408馬力,峰值扭矩為660Nm,百公裡加速僅需4.9秒,NEDC續航裡程420公裡,幾乎擁有10個全馬的續航能力;在150kW直流快充模式下,電量從0充至80%僅需40分鐘,並可實現一鍵加電隨時充電,能時刻保持滿電衝刺狀態。

推出首款純電動產品的背後,是剛剛於2020年11月2日在上海嘉定正式揭幕的,沃爾沃亞太研發中心電機實驗室,也是沃爾沃汽車在瑞典哥德堡總部之外的首座電機實驗室;是基於下一代可擴展模塊架構SPA2推出的先進測試系統,以進一步優化沃爾沃新車型電機和傳動系統的整體能耗與性能之間的均衡表現。這種更高維度上平衡能力的達成,也與前面所說的馬拉松對人的磨礪如出一轍。

在日前落幕的廣州車展上,沃爾沃XC40 RECHARGE已經公布35.70萬元的售價,並與實力音樂人華晨宇開啟全新的直銷模式,期待與更多青年一起跑進自然、時尚、環保純電汽車生活的新世界。

結語:

假如,生命、人生和事業都能夠被看作是一場馬拉松的話,那麼,借用斯科特·派克的心理學視角,可以看到每個成熟的「跑者」,大概都有這樣的一種面容:

在一場註定困難重重的成長旅程中,他們選擇勇敢地面對孤獨,從而去發現內在獨一無二並且能夠持續成長的天然自我;在偶然之中又會必然相逢的並肩同行當中,他們也會選擇不斷拓展與更寬邊界的世界和他人連接起來的強大真我。

參加一場馬拉松,也總能讓人獲得一個他者視角,來看待自己這個「陌生人」,以及和他人之間的一種互動關係。有句歌詞很適合描述這種觀察與洞見——「有朝一日,希望我能像春風一樣不帶期許地吹拂著你,卻總能在你身上發現驚喜與驚奇。」

如果再把這種發現推己及人,擴大到馬拉松賽道內外的每一個奔跑者、奉獻者,那麼用泰戈爾的詩句形容他們會更加貼切: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END—

ROAD

BOOK

為了人、車、生活的更好連接。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不停跑,不停電」,沃爾沃帶你直播「打卡上馬25周年」
    本次直播通過對上馬重要地標打卡與嘉賓分享的形式,不僅道出了上馬25年歷史變遷背後的故事,更是為我們展示了上海體育城市的獨特魅力。本次直播活動由上海電視臺主持人、馬拉松達人臧熹擔任主持,邀請到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瑾、上馬籌辦參與者陳仁孝、馬拉松大滿貫總裁丁祖昱、五星體育馬拉松解說馬曉薇、著名鋼琴藝術家孔祥東、著名攝影師爾冬強、前女排國手諸韻穎、沃爾沃汽車投資人跑馬夫婦王堅、孫燕等參與分享。
  • 若想自由,就須自律
    事實上,若想要得到自由,就必須先學會自律。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自律明明是限制了自己,這和自由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通過自律,一個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規範,自己的各方面品質也能夠不斷提升,一個自律的人,做事情更高效,也就更容易具備超越常人的能力,擁有更多的資源,一個更強大,擁有更多的人,當然更可能獲得自由。
  • 夜讀專欄《晚安·西安》|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20201005 自律的人生才自由我意識到,自己有相當一部分的不快樂正是來自於這種空虛的「自由」,它讓我的生活不受控制地走著下坡路,限制了我想成為更好之人的能力,阻礙了我想獲得的那種生活方式。那種自律帶來的自由,才恰恰是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取悅別人、取悅自己都不同,我深以為這也是一種「自律」。
  • 自律,給我想要的自由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日常生活狀態,主題是:自律,給我自由。我以前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做事情拖拖拉拉,很多時候,能敷衍就敷衍。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是,大家一樣在做事,每次別人做成了,做好了,而我卻一事無成。這種情況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別人付出百分之百,你付出百分之八十,最後別人收穫一百,你收穫零。從頭到尾,既沒學好,也沒玩好,一事無成的感覺,讓我心裡發慌。
  • 努力去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
    自由和自律,似乎聽起來像是完全相反的兩個詞,很多人都覺得,自律就意味著要壓抑自己的性子,讓自己完全沒有什麼自由可言。而事實上是,越自律,反而越自由。通過自己的自律讓自己獲得的自由是長久的,這跟偷懶或者忙裡偷閒得到的自由不一樣,更經得起考驗,也越讓人放心。我從來不相信什麼嘴裡叫囂的自由,這樣的懶洋洋的自由,根本讓人無法心安。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未必是一種自由,想做什麼的時候,能去做什麼,才是自由。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一條必達的路,叫做自律。 自律的人,看似辛苦,卻因為這種「辛苦」,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所謂自由,不是放縱自己,而是主宰自我;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所不為! 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
  • 不停跑,不停電 沃爾沃XC40 RECHARGE助力2020上海馬拉松
    從2013年開始,7屆的參賽經歷早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上馬情結。今年是上海馬拉松25周歲生日,同時又正式榮升為世界田聯「白金標」級的路跑賽事,在此之際,有幸受到本屆上馬榮耀贊助商沃爾沃汽車的邀請,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 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 每個小胖子都是潛力股,彭于晏告訴你:足夠自律,才有資格談自由
    彭于晏他自己總是說:「我就是沒有才華,才用命去拼」很多人認為自律是自由的反義詞,自律約束了自由散漫的行為,而事實上恰恰相反,自律能幫助我們創造我們想得到的東西,例如:智慧,財富,榮譽,甚至是愛人。從長期來看,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律不一定能成為優秀的人,但是優秀的人是一定足夠自律自律是具有社會屬性的責任自律是成年人的必備素質之一,自律是有意識的自我約束和有節奏的自我管理,自由如果沒有若干維度的規則來指導,勢必會被人性的惰性所侵蝕。
  • 【精讀時刻】新的一年: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的人,看似辛苦,卻因為這種「辛苦」,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所謂自由,不是放縱自己,而是主宰自我;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所不為! 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哪怕是自己喜歡的事,枯燥的重複和乏味的過程,有時候也會讓人厭煩。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
  • 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
    自律的人,看似辛苦,卻因為這種「辛苦」,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所謂自由,不是放縱自己,而是主宰自我;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所不為! 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哪怕是自己喜歡的事,枯燥的重複和乏味的過程,有時候也會讓人厭煩。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
  • 自律成就真正的自由——道德經金句解人生
    這是大家都知道了,不妨礙別人的利益,才能達到人身的自由,即法律上的自由。這也是自律為前提。所以行為上的自律獲得法律上的自由。而這個存量就是我們可以用的物質資源,他的足夠才意味著財務的真正自由。所以說對金錢的自律才能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世界富豪榜排名第四位的沃倫-巴菲特長期以來被譽為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巴菲特雖然很有錢,但他老爺子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摳門。
  • 上馬NIKE PACER 跑過了才懂
    當我回到家,卸下身上裝滿上馬裝備的沉重行李,拿出那些浸滿這場比賽揮灑的汗水與淚水的衣物,用水衝洗著。到這裡,上馬就此結束了不是嗎?那些8月初開始與上馬有關的記憶湧現到腦海,眼淚不禁奪框而出。就像看著斷了線的風箏緩緩飛走,抓著扯斷的線,站在原地頓時手足無措一樣。特別失落。
  • 4個原則,幫你掌握自律,建立成熟的心智
    本書一共有4個部分,分別是自律、愛、成長和信仰、恩典。今天重點來跟大家分享第一部分。這部分主要講解了心智成長的核心是什麼,以及通過4個行之有效的原則,幫助人們建立成熟的心智。一、心智成長的核心是什麼首先作者提出了人生本來就是由苦難構成的這一偉大真理。
  • 自律的句子,提醒自己自律的句子,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1、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Most of the time, it's not the excellence that leads to self-discipline, but the self-discipline that makes you excellent.
  • 夜讀 | 你想要自由,就要先自律
    每個人心中都有渴望的世界,而自律就是那把可以開啟的鑰匙。在生活中,唯有能做到自律的人,才可以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看到過一個問題,高度自律的人,是一種什麼體驗?有個點讚很高的回答是:「不再被生活拖曳著前進,而是生活在你的方寸之間,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想要的生活觸手可及,所有的事情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 自律的人生最自由
    雖然有人幫忙整理床單被套,但我還是習慣每天上班前自己將被子整理得好好的,睡衣疊得好好的,有時有什麼需求的時候我會寫個便紙條留在桌子上,一回來那宿管就幫忙安排好了,比如我住一樓,有時留個紙條讓她們幫忙抽溼一下什麼的。
  • 浪琴表的成功,為什麼沃爾沃複製不來?
    和其他C位出道的小鮮肉不同,彭于晏不僅有顏值,更有健康自律練出八塊腹肌、拼命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態度,這是彭于晏能夠多年獲得粉絲青睞、成為眾多「直男」心中男神的原因,相信直到現在你朋友圈中一定還有人備註自己暱稱為某地某小區彭于晏吧?林志玲更是不用多說,作為演員、模特、主持人多棲藝人,多才多藝情商高,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直到現在,她依然堅持每天練習舞蹈1個半小時,多的時候甚至達到3個小時。在她看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精氣神是練出來的,不是躺出來的。人們常說,歲月從不敗美人。那是因為所有看似風光的美麗背後,藏著的都是流不完的汗水;所有令人羨慕的成就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 自律到極致的人,才是最可怕
    自律是什麼? 網上對這個詞格外鍾愛,對它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的。 其實,自律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對自己狠一點,再狠一點,然後你人生的層次就會高一點,再高一點。 自律很苦,但也很值得,因為那些自律到了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