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丫頭。點擊標題下藍字「遇見」免費關注,我們一起前行!
近來,收到許多讀者的來信,他們對我的生活狀態比較感興趣,也對我大學時做的事情存疑。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日常生活狀態,主題是:自律,給我自由。
我以前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做事情拖拖拉拉,很多時候,能敷衍就敷衍。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是,大家一樣在做事,每次別人做成了,做好了,而我卻一事無成。
這種情況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別人付出百分之百,你付出百分之八十,最後別人收穫一百,你收穫零。從頭到尾,既沒學好,也沒玩好,一事無成的感覺,讓我心裡發慌。
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學生,年紀尚小,差不多就行。
但幾個回合以後,我與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所謂的「結果不重要,過程才重要」都是騙人的。
我當年升本失利,家人、親戚、朋友對我的態度,與之前天差地別。
埋怨、批評,如潮水般湧來,我才知道,原來生活不講對錯,只看輸贏。
但是好在平時的自律與努力,校園主動為我開闢了另一條學習的道路。
優秀很累,但懶散,更累。
年輕,通常意味著自由。
但這裡的自由,絕對不是指可以隨時隨地睡大覺、追劇和打遊戲,而是指我們年輕,擁有追求夢想和選擇生活可能性的自由。
記得上高中時,班主任老師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努力,到時候是你選學校;不努力,就等著學校來挑你吧。」但我們總是對過來人的經驗選擇性地忽視,只有自己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之後,才明白什麼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們想要自由,但真正的自由,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必須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上大學時,我看了很多書,也看了很多電影,做過學校文學社的社長,自學平面設計和攝影,兼職賺零花錢……
這些事情突然一起說出來,顯得有點多,其實散在四年的每一天裡,就是按部就班的結果。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先讀會兒書或者看會兒電影,白天除了上課便待在圖書館裡。
直到晚上十點才回寢室去,睡前再看會兒電影,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睡覺。周末去代課半天,回來後便去圖書館讀書。
我學的文學專業,專業課不是很多,我就看自己感興趣的書。如果不這樣,我會有浪費時間的感覺。
本科四年就是這樣過的,沒有刻意休息過一天,幾乎沒有睡過一次懶覺,也許你覺得我過得很累,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內心充實無比。
有這樣一段話曾鼓舞了我很長時間:
你是真不知道努力變優秀的人生有多爽,還是你早就接受了所謂命運的安排?人生不是一日一日的重複,當你有能力去選擇你喜歡的工作、喜歡的人,你才知道,原來努力真的有用。後悔的滋味真不好受,尤其是當你站在喜歡的人面前,親口承認自己沒有能力擁有的時候。大學畢業不久後,大家都陸陸續續找到好工作,只有Sally一個人在家當「無業游民」。很多人都笑她在做無用功,股市本就是沒有規律的,更別說計算高低點了。如果她真的要做,就等於從學業上從頭再來,實在是不值得。最重要的是,她的基礎知識只有初一畢業,所以走這條道路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可Sally沒聽,固執地堅持著。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Sally的出現讓大家都很驚訝。當年皮膚暗黃、乾瘦又有點彎腰駝背的小妮子,變成了氣質落落大方、外貌出眾、身材姣好的小女孩。而在大家都討論著外表光鮮,實則乏味無趣的工作時,Sally興致盎然地聊起自己算股市高低點的趣味和所見所聞。看著她聊天時眼睛發光的樣子,我就知道,那份背後的堅持和自律,改變的不僅僅是她外貌、身材、工作,還讓她得到了一份這世界令人羨慕的人生。每次和讀者聊到自律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會說,工作太忙,生活太累,保持自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它不需要你設立多麼遙不可及的目標,更不需要你流汗流淚多麼艱辛才能達成。它只需要你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早上儘量別賴床,中午休息時間看一會兒書,工作的時候保持專注、提高效率,晚上睡覺前把手機放遠放好,周末抽兩個小時看看電影。就像很多女孩嚷嚷著的減肥,其實每天只要多走10分鐘,少吃一口零食,哪怕每天只是多減零點幾斤,堆積起來等來年夏天到來,也能夠擁有讓自己滿意的身材,穿上心儀已久的裙子了。把生活中平凡不起眼的點滴做好,終有一日,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幫助你閃閃發光。在知乎問題「極度自律的人內心世界是怎樣的」底下,有個這樣一個戳心的回答:極度自律的人不會遇到兩大人生難題:遇到摯愛,我卻結婚了怎麼辦;特別喜歡某個東西,沒錢怎麼辦?因為自律能夠給愛情和經濟帶來自由,使得人生不會在一次次損耗中走了樣。在這個世界上,在這麼漫長的時光裡,你想要的那麼多,千萬別讓不自律導致和理想中的自己漸行漸遠。這絕無僅有的一生,一定要熱烈地活著啊。
這絕無僅有的一生,一定要熱烈地活著啊。
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把所有好運都給無所事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