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官方:只是旁邊修地鐵,帶娃看恐龍不礙事

2020-12-21 二三裡資訊

近日,有網友傳出一段電視塔西側附近施工的視頻,並疑問:陝西自然博物館拆了?

從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西安標誌性建築電視塔大圓球旁邊,挖掘機正在塔吊配合下對一個塔式建築牆體進行作業,旁邊還站了幾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員。

而熟悉電視塔附近的市民都知道,電視塔大圓球附近就是西安傳說中的「家長溜娃勝地」陝西自然博物館。

市民張女士看到此段視頻也有同樣的疑惑:電視塔地鐵站B口不通已經有段時間了,莫非是真的拆了?

就此,12月18日早上八點,二三裡資訊聯繫到陝西自然博物館了解情況。工作人員人員表示:

放心來玩,沒拆!

對於市民在網上看到的視頻,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應該是旁邊地鐵項目施工拆除了別的建築物,陝西自然博物館沒有變動。

目前陝西自然博物館科技館正在改造,動物館正常開放,市民周末可以放心帶娃去看恐龍。

二三裡資訊特別提醒:本周周末(12月20日)14:30陝西自然博物館自然展館、古生物長廊展廳開展【探秘恐龍時代,認識及了解恐龍的分類】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可以動手創意屬於自己的恐龍,5~10歲的萌娃家長們可自行前往公眾號預約。

(ZY)

相關焦點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四站——恐龍的故鄉,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中國恐龍的新家」活動已經安排上了 讓我們每周帶你前往一個博物館 看望住在那裡的中國恐龍明星們!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十四站 恐龍的故鄉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 上海自然博物館到底能科普到些什麼?值得六一帶娃去嗎?
    但從幾年前自然博物館歸併科技館並移址新館後開始對新的自然博物館有所期待,畢竟上海科技館從開館到後期陪同外地友人陸續去過幾次,除了後期對科技館部分展品設施陳舊殘損有些遺憾,但總體對科技館的互動以及展出形式等評價頗高,因為有了科技館的背景所以愛屋及烏的對有親子遊覽計劃的朋友會在推薦科技館的時候連帶帶上自然博物館,但很多東西真的只有親身體驗過後才有發言權,在前不久親子去過一趟後
  • ...這部比電影還好看的紀錄片,終於被我發現了 一次帶娃逛22個博物館
    之前就推薦家長帶娃去博物館進行美育啟蒙:愛美的孩子,並不是洋氣那麼簡單。板牙科考營經常帶著孩子們走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古生物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航天航空博物館等等,都留下過我們的足跡。無論是我自己、和川爸,還是一家人一起旅行,每到一個新地方,我們都會先去當地的博物館。
  • 關聯首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前期《美景山東》推介了山東平邑境內的著名景觀——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曾經的登臨處——巍巍東山(龜蒙山),今天推出的是平邑縣的另一處聞名遐邇的景觀——天宇自然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
  • 看不一樣的濰坊,文旅之諸城恐龍博物館
    諸城恐龍博物館諸城恐龍博物館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成立於2001年5月9日,是中國第一個縣(市)級恐龍博物館,展出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鴨嘴龍化石骨架和100多件恐龍化石。諸城恐龍現有六館兩公園,分別是:諸城恐龍博物館、諸城恐龍文化館、諸城中國暴龍館、諸城中國角龍館、諸城龍立方館、諸城中國甲龍館、諸城恐龍公園、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巨龍館(諸城恐龍博物館)。
  • 爸爸做恐龍套裝陪娃,滿屏都是親暱感,網友:不帶則以,一帶驚人
    雖然疫情嚴重,但換種角度看問題,會發現這是一個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機會。大部分家長平時特別忙,很難抽出一個月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即便是專門抽節假日跟孩子玩兒,也是全家出去旅遊,不會像如今這樣被困在從家到小區門口的距離中。
  • 帶你探秘全國首個化石類自然博物館
    經過六年多的建設和布展 8月10日 「全國首個化石類自然博物館」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面向公眾開放
  • 秋色與藝術兼享 這些戶外博物館值得帶娃品味
    今天介紹的這幾家博物館、藝術中心,相對小眾,卻藏著京城最美的秋景!它們有的在故宮身後卻不為人知;有的處在北京位置最好的胡同片區,一入秋就穿越回民國;有的藏著震驚世界鑄造史的青銅大鐘……無論是不是博物館迷,在這些好地方,都能體驗到一年僅此一次的美。周末時光,不妨做好必要的防護,帶孩子擇一地領略一番。
  • 自然歷史博物館:萬物殿堂
    而到了19世紀,於1753年開放的大英博物館所面臨的已經不只是藏品數量過於豐富這一個難題,該如何有序地展示藏品同樣成了一個大問題。博物館內展示了代表世界各地各種文化的珍貴藏品,而同時數量眾多的來自自然界的藏品卻無緣面世。數百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動物、礦物等樣本被堆放在條件欠佳的博物館地下室內。
  • 曼谷戶外遛娃不完全指南
    中年老母不懂年輕人的網紅玩法,還是寫一寫印象深刻的遛娃去處。疫情期間,遛娃還是以戶外為主,以下地點也請考量人口密度再做選擇。原本這裡是自留地,但我發現相機鏡頭大部分時候都對準兒子了,所以不得不放上他的一些背影照片。
  • 小眾博物館第二波,和小朋友去發現日常生活以外的「稀奇古怪」吧
    的確,與常規博物館相比,這些偏「冷門」的博物館你可能聽都沒聽說過,但並不缺乏館藏和特色,它們或隱藏於郊區,或藏匿於鬧市,正等待著你和孩子去探索和發現。本期,團長又給家長朋友們精選了一些有意思的小眾博物館。周末去哪兒,帶娃去這些博物館發現日常生活以外的「稀奇古怪」吧!
  • PISA長年霸榜的芬蘭教育,從博物館早教開始,明星昆凌是追捧者
    閨蜜一邊安撫一邊威脅,帶著娃繼續逛,但局面已經有點控制不住了,孩子們開始在展廳亂跑,自己「找樂子」。最後她和老公只能迅速把孩子們帶出博物館。講完之後,閨蜜不忘補充一句:「小孩子真的不適合逛博物館。」其實在寒冷的冬天,再沒有什麼地方比博物館、展覽館更適合遛娃了。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編輯:邱寫寫01.奶奶帶娃:娃在家玩「挖土拆家」,只因天冷!冬季出行是寶媽的一大噩夢,冰天雪地裡摸啥都「凍手」,抱娃更是苦不堪言。如何順利帶寶寶出行,成了媽媽們冬季帶娃的一大難題。近日就有一段奶奶在家帶孩子「拆家」挖土玩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其實就是因為冬天太冷了,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寶寶,冷還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凍得小手僵僵的那種。
  • 春節可去陝西自然博物館欣賞四角山羊頭骨標本
    春節可去陝西自然博物館欣賞四角山羊頭骨標本時間:2015-02-14 08:49:49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作者:竇翊明編輯:王瑜   「羊羊得意」迎新春,2月13日,西安市民王明哲先生將自己收藏的一件4隻犄角的山羊頭骨標本捐贈給陝西自然博物館。
  • 十一假期展覽「豐盛」 適合帶娃看的重磅展列表
    除了出遊,每年十一假期總要剩下那麼兩天不知道幹點啥好。相比逛商場買買買,看展覽無疑更適合帶娃一起。畢竟,展覽場館都是開闊又敞亮的,相比窩在家裡或者扎堆人流密集的商場,簡直是再好不過了。 可能因為疫情期間積壓了不少,十一期間展覽相當「豐盛」,而且真的有好多適合孩子的展覽。
  • 大連自然博物館遊記:沒有進步就是退步
    因為工作和興趣,我將會去越來越多自然博物館,然後我會將自己的見聞和感想寫成「小盜龍的自然博物館遊記」,與大家分享。大連自然博物館在我心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位置,因為它是我參觀的第一座自然博物館,儘管當時我只有七歲。這次因為參加「巨鯨傳奇」的開幕式,來到大連,立即就將再遊大連自然博物館列入計劃之中。
  • 大英博物館「接力」英國國家美術館設展上海地鐵
    英國時尚畫《OP眼鏡》復刻版在上海地鐵展出。新華社上海7月12日電(記者許曉青)大英博物館11日起「接力」英國國家美術館,在上海地鐵陝西南路站首次開啟藝術長廊展示活動。大英博物館提供了7件館藏藝術品的復刻版,集中在上海地鐵換乘站內展出。
  • 我愛我的家鄉|陝西,撩咋咧!
    請珍惜在西安乘地鐵的日子,不僅因為常有奇妙的邂逅……還有——西安修條地鐵,是真不容易啊!陝西的博物館也就319座吧,陝西的文物也就774萬件吧!在《國家寶藏》第三季節目將登場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中,陝西獨佔兩席,分別是西安碑林博物館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亮相的國寶也就六件吧!
  •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個「恐龍寶寶」
    中華貝貝龍,海外漂泊20年後,現收藏於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它的出現驚豔了世人,沸騰了科學界,鎮館之寶,當之無愧。從外觀上看,除了幾個明顯的恐龍蛋印記之外,還有一堆骨骼化石散落在周圍。2001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館長潘傑夫博士把這件化石買下,並收藏於自己的博物館供遊客參觀。直到2013年12月19日,經過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和無數專家的努力,將這枚流失海外近20年的稀世之寶帶回了自己的祖國,收藏與自己的家鄉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並於2014年9月28日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