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近兩年,所謂的「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的風是越刮越大,相關的各種達人分享、推薦和測評也是不少。帶上「醫學」「醫療」這類的字眼後,暗示給人一種好像更值得信任、信賴的感覺。
在一些商家那裡,這類「醫美面膜」被當做了「全能型」選手,從保溼修復到祛除痘印,再到美白抗皺,它都有效果。「械字號面膜」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爛臉救星」。
然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卻發布科普內容指出,不存在所謂的「械字號面膜」概念,相關產品其實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
那麼,這類醫用敷料日常可以使用嗎?它們有整容般的換臉效果嗎?美白、抗皺、改善皮膚……它有這些功效嗎?
查無此類面膜
各種所謂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通常標識的產品註冊證編號是「某械注準」或者「某械備」等,還有一些妝字號面膜也管自己叫「醫學護膚品」。
它們一樣嗎?
在廣義的面膜概念裡包含了兩個內容,一個是械字號,一個是妝字號。所謂「械字號面膜」,其實指的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範疇。它應當符合《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的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詞語。因此,可以說,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以「面膜」作為其名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主治醫師陳雪表示:「『醫美面膜』要帶引號,它是一個完全的商業概念,其實都沒有『醫美面膜』這個東西。我們所說的這種在醫院可以開具給患者的學名叫醫學或者醫用敷料。在醫院的這種醫用敷料裡可以看到有透明質酸成分或者是膠原蛋白成分,後面的4個字肯定是叫醫用敷料。」
醫用敷料所起到的就是醫療作用。它可以與創面直接或間接接觸,具有吸收創面滲出液、支撐器官、防粘連或者為創面癒合提供適宜環境等作用。
陳雪介紹,比如一些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的患者,或者在醫院做了有創性雷射、有創治療的患者,在治療之後給他敷在面部,促進瘡面癒合,減少皮膚炎症反應,相當於是讓皮膚舒緩的。
就目前的醫用敷料成分來看,是比較簡單的,主要就是有膠原蛋白或透明質酸。這兩種成分都具有增加皮膚含水量、修復皮膚屏障、抗炎、促進創面癒合的作用。
陳雪說:「環境內的溼度不夠高,有這些皮膚問題的病人其皮膚內部的水分經過皮膚流失到外界環境的經皮失水量很高。使用醫用敷料的時候,它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跟保護膜一樣,或者說在他皮膚表面塗抹一些膠原蛋白透明質酸,可以使皮膚表面的含水量,也就是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增加。相當於是皮膚內的含水量和皮膚外的含水量的差值沒有那麼大,那麼,它失水的量也不會很大了。」
美白?抗皺?敷料我做不到啊!
這麼來看,我們一般說的補水保溼,醫用敷料是可以的。
那麼,更讓人期待的美白、抗皺,它可以嗎?
醫用敷料表示,這我做不到啊。
甚至它的名字和自我介紹裡都不能有「美白」「抗皺」這樣的詞兒。
陳雪表示:「『妝字號』面膜可以加形容詞,比如加一些功效性的形容詞——美白的、抗皺的或者是改善皮膚、年輕化的。『械字號』的醫用敷料是不可能加有任何修飾詞語的。它屬於一種醫療器械,它的生產過程是要求無菌生產的,這樣對患者面部的使用才能達到安全的效果。它的添加成分可能少之又少,只有膠原蛋白或透明質酸,以及再加入了一些防腐劑等,成分很簡單,功效也很簡單,並沒有說的那麼神奇。它並不是說能達到功效性面膜能達到的美白、抗皺等功效。」
就目前的醫用敷料成分來看,正規的醫用敷料中沒有也不允許添加美白、抗皺、改善肌膚的有效成分。
至於部分商家所宣稱的美白、抗皺等神奇功效,要麼賣的其實不是醫用敷料,要麼是誇大了醫用敷料的作用。
歸根結底,醫用敷料的作用以修復為主,並沒有美白、抗皺等化妝品的功能效果,更沒法給使用者帶來「整容級的換臉」效果。
如果不考慮醫用敷料的價格,不差錢,我們可以日常使用醫用敷料來護膚嗎?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醫用敷料應在其「適用範圍」或「預期用途」允許的範圍內,由有資質的醫生指導並按照正確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為日常護膚產品長期使用。(編輯:劉飛、楊揚)
【來源:央廣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