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自由行遊記之一中山路、劈柴院、德國建築街

2020-12-21 下一站在遠方

青島是我嚮往的城市,2020年9月終於有機會成行。動車到達青島北站,已經七點多了,打車到預定的賓館,青島的計程車分車型確定價位,迎賓車價格貴50%,所以大家打車前問好價格。我預定的賓館在中山路附近,晚上可以到中山路逛逛。

中山路是青島最有歷史的商業街,至今已經有100多年了。中山路上銀行、商店、飯店鱗次櫛比,福祿壽、春和樓等老字號風韻猶存。商店出售商品多是海鮮乾貨和嶗山綠茶等特色產品,還有貝殼類工藝品,嶗山綠茶是中國綠茶中的經典名品。中山路特色小吃有脂渣,就是豬五花肉炸制而成,肉質鮮嫩、香脆可口。青島袋裝啤酒也是青島一大特色,普通塑膠袋加一個吸管,可以邊走邊喝,啤酒價格比扎啤貴,但是口感純正,平時不喝酒的我,也忍不住多喝幾口。中山路大概有 1500米,一直往南走就到了海濱,大概步行20分鐘走到頭了,再往前可以到達棧橋。中山路飯店以海鮮為主,老菜館我感覺不錯,白菜大蝦,海涼粉,味道鮮嫩爽口,海鮮餃子,餡料新鮮豐富,有鮑魚,墨魚,魷魚,黃魚等,可以要一個拼盤,各種口味都品嘗一下。走在老街上,沒有高樓大廈的壓抑,拋去了工作的煩惱,一切都輕鬆愜意,生活原來這麼美好。

劈柴院在中山路江寧路方向,是青島最早的美食街,至於劈柴院這名字的來歷,據說是因為裡面蓋了許多臨時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走過小吃街東門,一股濃鬱的市井氣息迎面而來,狹窄的街路,擁擠的小店,飄逸的香氣,讓你有回家的感覺。主要特色美食有海涼粉、鮁魚餃子、鍋貼、辣炒蛤蜊等。在劈柴院有一座劇院,馬三立、山東快書演員高元鈞等老藝術家在這裡表演過,現在還有馬三立紀念碑文和塑像,站在劇場院內,可以想像當年演出時的熱鬧,好像一陣陣笑聲在耳畔,快去和馬老先生合個影吧。如今的劈柴院已經不似當年的繁華,小吃也有些名過其實,但是走一走,看一看,這裡能感受到老青島的味道。

德國建築街順著中山路走到廣西路,就是是德國建築街。最先看到的就是青島郵電博物館,還有德國領事館,德國神甫舊宅等,建築風格以德國風格為主,大部分都是紅瓦的屋頂,黃色的外牆,半圓的門窗,雕花的線條,與綠樹,山坡形成和諧的畫卷。來青島一定要看看這些青島的老建築,這些建築不僅體現著濃重的歐洲文化情調,也見證著青島的歷史和滄桑。

相關焦點

  • 青島中山路劈柴院,逐漸老去的青島記憶
    偶然經過中山路劈柴院,進去逛了一圈,12月的劈柴院門庭冷落,商鋪基本都關門了,街上也基本上看不到行人。想來自己上次逛劈柴院還是10多年前,那時候還是挺熱鬧的,現在看到冷冷清清的街巷,真有種莫名的辛酸。劈柴院的歷史——百年滄桑,歷史見證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商業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圍合的街坊。劈柴院誕生於青島開埠之初,建於1902年,因為這裡曾經有為大窯溝窯爐燒制磚瓦供應劈柴的市場,故被稱為劈柴院。
  • 青島十大小吃街之一——青島劈柴院
    青島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商業圈,離著天主教堂、棧橋、火車站不遠,很是繁華,每年5月-10月 是青島的旅遊旺季,是旅客們必經之地,這裡有很多當地才有的小吃美食,戲劇與文玩,疫情過去,約上三五好友邊吃邊逛,那是十分愜意啦。
  • 青島美食街劈柴院,吃貨遊青島必去之處
    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商業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圍合的街坊。其實劈柴院有個路名叫江寧路,德國佔領青島後,於1902年修建了此路。主街上多是酒館、飯店,除有元惠堂、李家餃子樓、張家罈子肉,多數是一些不起眼兒的小飯鋪、糖果店、書場和遊樂場。
  • 在青島逛中山路,不用進劈柴院,當地人常吃的小吃就能讓你吃到撐
    而青島老城區的中山路,曾經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街,如今雖說已經風光不再,但依然因為有著眾多的百年歷史德式老建築,擁有者與新城區不同的風貌,吸引著一眾的遊客前來。來青島,逛中山路,吃小吃,似乎是很自然的,休閒,愉快,輕鬆。
  • 青島中山路、劈柴院改造4月開工 湛山廣場將建車位400個
    中山路、劈柴院改造4月開工  在網談中,高健談到,西部老城區是青島的根和魂,老城區的復興發展一直以來是市區兩級工作的重點。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聯席會議制度,王清憲書記和孟凡利市長任總召集人,全面推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和國際郵輪港區及周邊規劃建設,王清憲書記3次對中山路改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 一個院子成了一條商業街,全國有名的百年美食街:老青島的劈柴院
    我是在一個燥熱的夏天的黃昏,第一次去了老青島的劈柴院。悶熱的空氣,熾熱的燒烤炭火,紛飛的汗滴和吐沫星子,冰爽的嶗山啤酒,誘人的涼拌海藻涼粉,樣子土氣但極解饞的老酸奶,混合出濃烈的青島味兒,至今在我的記憶中揮散不去。
  • 山東青島3日自駕遊路線圖-棧橋 五四廣場 劈柴院 嶗山風景區
    一、 概述青島市位於山東省,是一個地級市,青島市的名稱是以古代的漁村:「青島」而命名的,東邊是黃海,與韓國一海之隔,是中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青島市被譽為「東方瑞士」之稱。第一站:青島市棧橋早上8點出發,可以導航到棧橋附近的酒店,大概下午4點左右到達酒店,如果能早點到達更好,可以多玩會,晚上要遊玩的地方有:棧橋、商業街和劈柴院。這3個景點距離不遠,可以步行去,將車停在附近即可。
  • 據說青島有個「劈柴院」,被四路圍合而成,像極了北京的東安市場
    努力帶你走進葛葛鏡頭裡的每一個故事……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由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圍合而成的街坊。一個集商業、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地區,是青島人逛街遊玩的集中去處。這裡滿足了很多人對於傳統老街的幻想,它沒有上海老式弄堂的風情,不如廣州沙面大街的浪漫,但是卻獨有老北京東安市場的味道。
  • 劈柴院銅慘遭人為損壞 大廚手中只剩鍋把(圖)
        來青旅遊,中山路劈柴院成為不少遊客的必選景點之一,除了美味的特色小吃,其中具有青島民俗文化特點的一組銅像也成為市民遊覽的一大看點。不過近日有遊客發現劈柴院內的銅像均不同程度受損,"小孩"手中的風車不見了,"大廚"的鍋也斷得只剩下鍋把,讓來此遊玩的市民和遊客感到很遺憾。
  • 中山路街道:救援隊變身,街區樓院硬核消毒
    每天下午兩點,他們會準時出現,拿著水霧一體消毒機到轄區主要景區、道路街口、居民樓院進行「硬核」專業的疫情防控消殺工作。他們就是近幾年服務於島城沿海區域的青島紅十字金山海上救援隊。如今,已經成為中山路街道「中山紅」志願服務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青島市南區多個大項目有進展,涉及中山路、劈柴院改造、鎮江...
    ,島城西部如何煥發活力,一直是萬千青島市民所關心的話題。4月8日下午,青島市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健做客《民生在線》時介紹,今年市南區將推進多個大項目建設,在中山路區域,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項目將於8月份投入使用;大學路、沂水路「美麗街區」示範項目將於6月份竣工;中山路人行天橋拆除工程4月份組織實施;濟南路拓寬工程將於5月份啟動;北京路周邊圍合區域(劈柴院二期)項目4月份進行加固修繕施工,6月底陸續開街運營;寧陽路街區項目將於4月份進行建設施工,預計8月開業納客
  • 中山路,一座城的商業母脈
    回顧 中山路的發端與繁榮中山路,始於1898年德國佔領青島時期在青島修建的最早的馬路,南接著名的風景名勝——棧橋,北接老青島著名的「大窯溝」,全長約1500米,呈南北走向。早期的中山路以德縣路為界分為兩條路,北段自德縣路至大窯溝,叫做山東街,屬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也稱「華人區」,俗稱「大馬路」;南段是棧橋至德縣路,命名為「Frendrich Str」,中文有不同的譯名,如斐迭裡街,屬德國弗裡特利希街等,歷史上是歐美僑民居住地,史稱「青島區」,也叫「歐人區」。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這條路改名為靜岡町。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後,南北段合名為山東路。
  • 青島中山路附近的三家百年老店,有清真小吃,有正宗魯菜,收藏吧
    生長於青島,喜歡吃,喜歡寫字,喜歡拍照片,就這麼簡單,你也喜歡就關注吧,帶你了解青島的風物,帶你一起吃遍青島犄角旮旯好吃的。青島的中山路,位於西部老城區,如今雖已不似多年前作為青島最火的商業街那般繁華,但依然有著自己在青島的獨特江湖地位,老街,自然就會有一眾的老店,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中山路附近的三家真正的百年老店,收藏吧,別錯過。第一家,就是島城魯菜第一樓——春和樓。
  • 中山路,從百年老街到「新天地」
    隨著中山路膠州路人行天橋拆除、濟南路拓寬工程啟動,中山路區域保護改造再次成為青島市民關注的焦點。與曾經嘗試過的多次改造不同,此次中山路改造劍指適應未來百年發展要求的歷史性工程,在高標準的頂層設計下,中山路區域改造也將與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統籌推進。
  • 青島遊玩攻略,請收好哦
    青島因夜景而網紅,來五四廣場感受一下青島的繁華吧,這裡會讓出到青島的小萌新們流連忘返路線:巴士:321路、104路、110路、501路、31路 市政府站地鐵:2號線 五四廣場D口劈柴院劈柴院位於中山路商業街,是青島有名的小吃街。
  • 濟南有芙蓉街,青島也有令人流口水的小吃街,吃貨們有口福了!
    濟南小吃街最出名的是芙蓉街,而青島也有一條小吃街,吃貨們可有口福了,小夥伴知道是哪裡嗎?今天介紹的就是青島出名的網紅美食餐飲區,它是有名的街道,那裡全是小攤販的吆喝,它就是劈柴院這裡以前是一個老城區的大院,也有些小吃在裡面,後來乾脆就徹底變成了一個商業區,最多的還是琳琅滿目,令人垂涎的特色小吃,物價不是很貴,也能吃到本地的海鮮和小吃,天天遊客爆滿,絡繹不絕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商業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圍合的街坊。
  • 曾是青島中心城區的老街,如今失去了往日繁華,卻多了歷史安逸感
    很多遊客去青島旅遊,都是奔著嶗山風景區,海濱等地方,其實要說起青島市的經典名片,那就非中山路歷史街區莫屬了。01  青島火車站站房青島火車站站房最早可追溯到1900年,那時候的建築主要由鐘樓和候車廳組成,是典型的德國文藝復興風格建築
  • 山東城市觀察|中山路能否承載青島百年新未來?
    廣興裡、館陶路如今早已踏準時代節拍,化身青島工業設計中心、青島新金融街。而此次中山路的保護改造,也將成為青島歷史街區重新出發的重要一步。在青島謀劃未來百年發展的新起點,為何屢次提起歷史街區?講好「老街故事」,又將為這座渴望發展的城市帶來什麼?
  • 中山路老天橋謝幕,一代人的城市記憶終結
    對很多青島人來說,中山路上的這個過街道天橋承載了很多人的記憶。20世紀80年代,中山路人氣很旺,天橋聯結的三棟商業樓,各具特色。天橋一落成,就讓青島人感覺很新鮮,每天來中山路逛街購物的人們,絡繹不絕。天橋上,人潮湧動,給中山路帶來生機和活力。
  • 青島吃貨必掃8條美食街 差一條都不完美
    老青島的味道。劈柴院位於中山路商業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天津路圍合的街坊。老青島人都知道,劈柴院有個路名叫江寧路,據考,是德國佔領青島後,於1902年修建了此路。經過漫長歲月變遷,小小的街上匯集了海鮮、小吃、燒烤等各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