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青旅遊,中山路
劈柴院成為不少遊客的必選景點之一,除了美味的特色小吃,其中具有青島民俗文化特點的一組
銅像也成為市民遊覽的一大看點。不過近日有遊客發現劈柴院內的銅像均不同程度受損,"小孩"手中的風車不見了,"大廚"的鍋也斷得只剩下鍋把,讓來此遊玩的市民和遊客感到很遺憾。
銅像受損遊客大呼可惜"帶朋友上劈柴院玩,朋友問我銅像怎麼缺了一塊,我看了真感覺臉紅。"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家就在中山路劈柴院附近,每當有朋友來青島她都會帶朋友到劈柴院遊玩一番,朋友普遍反映不錯,這也讓她這個"劈柴院人"感到很自豪,直到"銅像事件"之後。接到熱心市民劉女士的來電,記者來到中山路劈柴院探訪,在院子的東門入口處,一位老爺爺背著孫子的銅像吸引眾多遊客關注,許多遊客紛紛上前合影,高興之餘有遊客發現小孩的手裡纏著黃色的膠帶,這是什麼原因?引起許多遊客的猜疑。對比之前的一些影像資料,記者了解到小孩的手中本是一串銅質的風車,銅風車不翼而飛後才會被黃膠帶取代。聽到本地朋友的講解,一些和銅像合影的外來遊客們紛紛表示遺憾。
來到院子的中間,這裡有一個廚師持鍋的銅像,邊上是一堆糖葫蘆,不過說是持鍋,可此時廚師手中的鍋斷得只剩下鍋把,無鍋可拿的廚師整體形象大打折扣。在院子的西門是第三個銅像,周邊商戶介紹其形象為變魔術的手藝人,原本在其身下的臺子上還有一些銅質的小玩意,不過現在都被損壞了。
多為人為破壞正加緊修復對於銅像被破壞一事,在此經營的商戶也有話要說。"本來好好的銅像,你拽一把我拉一把的就成了現在這個樣,還有的遊客讓孩子騎到銅像身上拍照、玩耍,時間長了別說銅的了,就是金剛石的也扛不住啊。"商戶孫先生對記者說。中山路街道辦事處劈柴院文化街區管理辦公室陳主任表示,院內的銅像多次被破壞,辦公室也派人專程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顯示銅像受損多是人為造成,他們進行過修復,但銅像修復的工藝複雜,一般的焊接手段難以完全修復,目前他們正在聯繫專業人士進行徹底的修復。鑑於銅像受損影響景點形象,而且修復銅像的成本高,工藝複雜,陳主任表示希望通過本報讓更多人引起注意,愛護院內的公共設施,對於惡意破壞不聽勸阻者他們將向城管、公安等相關執法部門反映,追究其責任。(記者 王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