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如何處理?來看看金華婺城區的回答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12月21日-22日,中國城市環衛協會主辦,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中環協村鎮垃圾治理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錢江晚報共同承辦的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暨運行管理現場會在金華市婺城區舉行。

21日上午,來自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村鎮垃圾治理專業委員會相關專家、省級有關部門領導、新聞媒體記者、垃圾分類從業人員先後到長山鄉、白龍橋鎮、竹馬鄉下張家村等地近距離直觀感受全自動化陽光堆肥好氧快速成肥處理技術、集中式大型機械化處理微生物發酵成肥技術、單體式陽光房處理農村易腐生活垃圾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新手段。

易腐垃圾自動處理

要說易腐生活垃圾處理的新技術,位於長山鄉的農村易腐生活垃圾陽光堆肥自動化處理中心,是全省首座基於陽光堆肥房技改提升的自動化快速好氧堆肥處理中心。

金華市婺城區長山鄉農村易腐生活垃圾陽光堆肥自動化處理中心

中心在原本七村聯建的陽光堆肥房基礎上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和傳統陽光堆肥房相比,採用自動化預處理、自動化多點位下料進倉、自動化溫溼度探測顯示、自動化廢氣收集處理等工藝技術。

與會嘉賓和媒體參觀金華市婺城區長山鄉農村易腐生活垃圾陽光堆肥自動化處理中心

經過技改後,不僅對範圍內臭氣、滲濾液等二次汙染進行全域控制,還大大加快了成肥速度,發酵周期由原來的180天左右縮短至20天以內,堆肥房日處理能力提高到3噸/天,充分發酵腐熟後可形成的物料粒徑均勻、有機質較高、總養分含量豐富,相關指標均符合《有機肥料》(NY525-2012)標準要求,施用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狀,真正實現了垃圾資源化。

與會嘉賓和媒體參觀金華市婺城區長山鄉農村易腐生活垃圾陽光堆肥自動化處理中心

廚餘垃圾變肥料

處理垃圾更高效的,當屬位於婺城區臨江東路的生活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臨江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這裡的服務範圍輻射婺城區10個鄉鎮(街道),每天要處理周邊約4萬人口帶來的20噸生活廚餘垃圾。

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臨江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分類收集上來的垃圾運至處理中心後,通過車載式上料預處理系統進行受料和廚餘垃圾二次分揀、破碎及脫水處理,幾分鐘後就可送入微生物發酵機中進行24小時生物高溫好氧發酵處理,廚餘垃圾就能轉化為高營養成分的有機肥,在二次熟化堆肥間進行7-10天的陳化處理後,就能達到有機肥標準。

嘉賓媒體參觀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臨江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每天大量垃圾進場,但處理中心運轉快速,裡面幾乎聞不到垃圾臭味。陳化處理後的有機肥料,深受周邊花卉、蔬菜、水果種植戶的喜愛。

嘉賓媒體參觀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臨江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接地氣的陽光堆肥房

和微生物發酵機快速高效不同,位於竹馬鄉下張家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及單體式陽光堆肥房,把垃圾處理交給了時間,過程中做到全程可控,低成本、接地氣,更符合農村實際情況。

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陽光堆肥房

今年11月,婺城區組織對下張家原陽光堆肥房進行示範性工藝改造,將堆肥倉作為一個可控的、動態的、完整的系統,處理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都接入後臺監管系統,銜接後續的長效管理。改造完成後,還增強了堆肥倉體的保溫性能,比如冬天這樣的低溫季節,能減少溫度的損失,有利於加快發酵進程,而使用的除溼除臭淨化器,能減少臭氣的無序排放。

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陽光堆肥房

嘉賓媒體參觀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陽光堆肥房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齊聚浙江金華婺城 共探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之路
    中新網金華12月21日電 (奚金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事小卻關係民生。21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運行管理技術研討現場會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舉行。到2020年底,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總量將基本實現「零增長」,生活垃圾「零填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85%以上。婺城區發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規劃。 婺城宣傳部提供會上,金華市婺城區發布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規劃。
  • 農村廚餘垃圾變肥料肉眼可見 金華婺城區走出「新路子」
    帶有智能化晶片的垃圾桶;可以稱重、拍照、評分的智慧垃圾收運車;接地氣的單體式陽光堆肥房……昨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暨運行管理現場會在金華市婺城區舉行。記者先後來到金華婺城區的長山鄉、白龍橋鎮、竹馬鄉下張家村等地,近距離感受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新路子、新成效。
  • 全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金華這個村「向綠而生」
    日前,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向李村的保潔員包阿仙一邊到村民家上門收運垃圾,一邊高興地告訴記者,每天早上6點到8點半,短短兩個半小時,村民的生活垃圾全收集到位了。垃圾分類是鄉村治理的重要一環。「我們村從垃圾分類試行到垃圾分類樣板,整整走了5年時間。」
  • 易腐垃圾20天變身有機肥,這場全國農村垃圾分類現場會接地氣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 文/攝)農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方式怎樣才能更接地氣?12月21日至22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運行管理技術研討現場會在浙江金華市婺城區舉行。
  • 金華這個正處級政府部門領導班子成員更新了
    曾任,金華市婺城區秋濱鎮鎮長,婺城區江南街道黨工委書記,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建設環保局局長,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蘇孟鄉鄉長、蘇孟鄉黨委書記等職。  黨委委員、副局長:趙俊  協助局長負責公用事業(包括城鎮供水、節水、汙水處理、燃氣、熱力等)行業管理工作;負責市區節水型城市創建、 「五水共治」、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金華、城鄉一體化、生態廊道建設和美麗縣城建設等工作; 負責數字城管、應急聯動等工作
  • 張虎到廣州調研檢查生活垃圾分類、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作
    原標題:改變生產生活方式 小切口推動大變化   3月23日,廣東省副省長張虎到廣州市白雲區體育花園小區、黃埔區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和九龍鎮埔心村調研檢查生活垃圾分類、農村生活汙水收集處理工作。省政協副主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張少康參加調研檢查。
  • 浙江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50%
    新華社杭州12月22日電(記者 李平)記者從21日至22日在浙江金華舉行的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暨運行管理現場會獲悉,今年1月至10月,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263萬噸,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50%。
  • 金華市婺城區知名旅遊景區介紹
    婺城區,是浙江金華歷史文化古城,為金華市中心城區,金華市政治、文化、商貿中心。婺城區已形成建材、化工、機電、汽配、電子、紡織、服裝、食品等工業體系,用地43.6平方公裡的工業園區正在開發進行中。婺城區農業產業化成效顯著,被命名為「中國茶花之鄉」、「中國桂花之鄉」、「中國苗木盆景之鄉」、「中國南方奶牛和乳品之鄉」。
  • 「銀領金華」金華退休教師胡阿榮:默默奉獻 築就鄉村振興之魂
    你什麼時候有空來村裡轉轉,幫忙寫點東西?」許久未見胡阿榮來村裡,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寺平村黨支部書記戴永彬就會時不時地打電話「騷擾」他,希望他能夠多去村裡走走,幫忙挖掘村歷史文化,「胡老師可是我們村的寶啊,要不是他,寺平村也不可能有今天。」戴永彬說道。戴永彬的話並非是一句玩笑話。胡阿榮何許人也?為什麼村民會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
  • 共創文明城 處處皆風景 ——婺城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側記
    城市鄉村、街頭巷尾,講文明、樹新風,市民群眾總能和正能量的宣傳不期而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金華市民的美好夙願。婺城區作為金華的主城區、核心區,積極投身創建,通過發動群眾、狠抓細節、確保長效,深入推進「體系機制、人文基礎、硬體設施、城鄉環境、示範亮點、文明素養」等各方面工作,切實扛起了核心之責。
  • 金華多個小區新增舊衣回收箱,來源成謎,真相竟是……
    同樣的情況在婺城區城東街道桃園社區的多個小區也有出現。7月16日,記者根據市民爆料來到桃園社區的新桃園小區,一進大門就在左手邊看到了一籃一綠兩隻舊衣物回收箱。上前查看發現,兩隻箱子上都標註有「垃圾分類」這個關鍵詞,藍箱子的服務單位為金華市慈善總會和金華市慈善義工分會,指導單位為金華市垃圾分類指導小組辦公室。
  • 陽信縣走出「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今年5月7日,《濱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明確了我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時間節點;市城管局發揮牽頭部門作用,積極指導各縣市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其中,陽信縣在流坡塢鎮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的10個村率先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呂家村就是其中一個試點村。
  • 朋友第一次來金華,帶他去哪兒吃吃喝喝?
    主要分為以下7個部分:早餐店、特色主題餐廳、老金華菜、金華特色煲莊、火鍋、情調餐廳、咖啡館。朋友第一次來金華,就帶TA去這些地方吃吃喝喝。金華菜做的很地道,連很多本地人都愛來這裡。如果有外地朋友初到金華,想體驗金華味道,不妨來這家店坐一下~
  • 浙江金華旅遊景點推薦,金華好玩地方介紹,金華著名五個旅遊景點
    浙江金華擁有多年歷史文化,我國重要的商業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去金華旅遊,推薦的五個旅遊景點介紹,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金華有哪些好玩地方。二:雙龍洞景區(金華市婺城區羅店鎮),雙龍洞進去要仰臥小舟大概1-2分鐘,進去裡面也是很寬敞,導遊還會給你講關於各種鐘乳石的故事也真是想像力豐富啊,整個洞是向上的還有瀑布,大自然真的很神奇,雙龍洞裡面燈光造成五彩斑斕的顏色非常的漂亮。
  • 婺城區政府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籤訂戰略...
    高鐵新城坐落於金華市區城西片區,規劃總面積約13平方公裡,是浙江沿海「大灣區」與浙中西部「大花園」之間交通樞紐重要節點。婺城區將深度挖掘並利用既有鐵路、工業建築等遺存的特色,對高鐵新城進行功能置換和全新的業態策劃,將其打造成「城市新客廳、產業新平臺、文化新地標、未來新社區」,使其成為城市轉型發展和提升發展競爭力的新引擎,成為金華城市有機更新和都市能級提升的典範和標杆。籤約儀式上,王建中和吳晨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五分法」分類收集處理 雲南推進農村垃圾源頭減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雲南省農村生活垃圾就近分類、源頭減量試點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全面加快推進雲南省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 春來旅居聚金華
    春來旅居聚金華 發布日期: 2017-03-05 來源
  • 這個中秋節,千萬別買金華這種月餅!
    為切實做好中秋國慶節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一步提高金華市的食品安全水平,在廣大市民吃上放心月餅的同時,推動包裝垃圾源頭減量。近期,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金華市轄區範圍內開展了月餅及月餅禮盒專項監督抽檢。
  • 村中清水汩汩來 金華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惠及126萬餘人
    連日來,記者跟著金華市水利局工作人員進村社、入農家,踏訪金華的新農村供水體系。自來水送上山頂村莊海拔400餘米的武義縣桃溪鎮錦後村,得益於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村民生活發生了巨變。多年來,農村老百姓習慣了靠山吃山靠水喝水,如何讓一直免費喝水的農村百姓接受交水費的轉變?這是一道考驗。「以前確實頭疼,水不好,我們哪好意思問村民收水費。」永康市前倉鎮法蓮村村支書董俊坦陳,從幾年前的老水罐房,到今年投資十幾萬元的法蓮村新單村供水站建好,法蓮村經歷了水費收繳從0到100%的轉變。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國家針對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理工作的具體情況,制定完善的環保法律法規,確保在政策上加強對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控制,提高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規範性。並且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保證相關人員在工作中可以全面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相關人員可以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避免出現多種類型的生活垃圾統一處理的現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