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最大海鮮市場,高檔海鮮都是中國遊客消費,到處都有中文標識

2021-01-13 景點測評師

如今正是旅遊旺季,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這個時節出去旅行,出境遊近年來越來越受遊客歡迎,澳大利亞作為一個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的國家,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的中國遊客也越來越多。去澳大利亞旅遊的花費非常大,最低都要一兩萬,那是一個有錢人才能去的地方,可是去澳大利亞旅遊的中國遊客只增不減。

在澳大利亞的首都雪梨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海鮮市場「雪梨魚市場」,這裡是中國遊客到澳洲旅遊的必到打卡之地,因為這裡世界排名第二的海鮮市場,各種各樣的海鮮都有,只要遊客有錢,想吃什麼海鮮這裡都能滿足,當然價格也是不菲。

在雪梨魚市場裡,新鮮的三文魚、半米大的帝皇蟹、比手掌長的對蝦、拳頭大的生蠔、臉盆大的鮑魚、小臂大的龍蝦應有盡有,這些海鮮的尺寸在國內相當罕見,畢竟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出眾,漁業保護法律法規完善,海鮮個頭大也是理所當然。

雖然雪梨的海產豐富,但是價格卻一點都不便宜,畢竟澳大利亞的人均收入很高,當地的物價消費水平也很高,所以雪梨魚市場的海鮮都不低,特別是一些高檔海鮮,價格更是感人,畢竟當地消費的是澳元,一元澳元抵5元人民幣,反正小編是吃不起。

小編吃不起澳大利亞的海鮮,但是很多中國遊客卻吃得起,在雪梨魚市場裡大多數高端高檔的海鮮都是售賣給中國遊客,因為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確實是最高的,畢竟能花個一兩萬來澳洲旅遊,吃頓幾千塊的海鮮大餐也不算什麼。

如今在在雪梨魚市場裡,那些商販都很精明了,知道誰是大主顧,每個店裡都有中文店員,海鮮都有中文標識,店員看到中國遊客過來就紛紛介紹最好最貴的海鮮給他們,誰讓中國遊客有錢任性呢!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最大海鮮市場,擠滿了國人,專營高檔海鮮,中文標識齊全
    澳大利亞的旅遊消費並不低,因為澳大利亞的物價很高,一般是中國的三四倍,所以到澳大利亞旅遊的最低金額是一兩萬,但即便如此,中國遊客到澳大利亞旅遊的人數也只增不減。在澳大利亞首都雪梨,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海鮮市場「雪梨魚市」。這裡是中國遊客到澳大利亞旅遊必去打卡的地方,因為這裡是全球第二大海鮮市場。有各種各樣的海鮮。
  • 中國最大的海鮮市場
    該市場24小時營業,主要批發和零售來自全球各地的海鮮和其他水產品,品種多達2000餘種。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為了一睹這個市場的真容,小編決定深入市場一探究竟。請跟隨小編的腳步,帶你進入看似平淡但充滿著神秘的超級海鮮大市場。小編走進黃沙市場後發現,這個市場裡從事水產行業的很多都是年輕人。
  • 大阪海鮮市場:中國人比當地人多,中文隨處可見
    日本的很多城市都有海鮮市場,日本人喜歡把海鮮市場稱為「廚房」, 比如說,黑門市場被稱為大阪人的「廚房」,錦市場被稱為京都人的「廚房」,曾經輝煌的築地市場也是東京人的「廚房」, 其中,黑門市場在大阪乃至關西全境都很有名,江戶時代被稱為天下廚房, 距今已有190多年的歷史,銷售新鮮蔬菜水果和魚肉
  • 中國遊客消費升級,日本最大藥妝店推新型門店賣高檔化妝品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3月16日,日本最大的藥妝店連鎖企業welcia控股將在東京都內開設第一家新業態門店「NARCIS」,通過引進高檔化妝品吸引訪日外國遊客。該公司預計,今年4月上旬前會開出4家「NARCIS」。
  • 從海鮮智能新零售餐廳,窺探中國海產供應鏈到消費端大變革
    海鮮智能消費只是其中一個現象,消費者對健康、品質、以及消費體驗的追求背後是中國整個海產行業的變革。去年丹麥泛濫的生蠔、今年澳大利亞「搶灘」的三文魚(並不是養殖大西洋鮭魚)當地一邊想法緊急治理,一邊想著@中國民眾。沒錯自古以來中國民眾很熱衷對美食的追求,但是與此同時飲食消費結構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丹麥生蠔、澳洲「三文魚」這些並不美味的海鮮真能得到中國「吃貨」的拯救?
  • 廈門市區的「網紅」海鮮市場,外地遊客都來打卡,本地人卻說宰客
    和其他海濱旅遊城市專門建在海邊,提供給外地遊客消費的海鮮市場不同,歷史悠久的「八市」對於廈門本地人而言,同樣也是「海鮮市場的靈魂」,在廈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只要問廈門當地人
  • 疫情重創澳洲海鮮產業,急盼打開中國大門
    對於在墨爾本維多利亞市場(簡稱「維媽」)經營海鮮店的華人Jessica來說,這波影響開始的時間甚至更早。「先是去年澳洲山火,然後中國國內冠狀病毒爆發,再接下來是澳洲疫情。」Jessica無奈地嘆氣,往年的聖誕節、元旦和農曆春節,是海鮮店生意最好的時候,但今年接連發生這麼多事情,中國遊客都過不來了。
  • 後疫情市場最火的進口海鮮!
    文 /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 李帥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周,海鮮消費終於迎來了自疫情以來的最大復甦,在眾多生猛海鮮中,帝王蟹、活龍蝦、大閘蟹、三文魚......哪種海鮮賣得最好,最受消費者歡迎呢?
  • 三亞最大的海鮮交易市場,也是海鮮加工店雲集地,遊客慕名而來
    三亞最大的海鮮交易市場,泛指集貿市場及周邊商業街,是海鮮加工店雲集地。除了海鮮,在這裡還可以品嘗到好多海南的特色小吃,如海南粉、椰奶清補涼等。這邊吃海鮮的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先到第一市場的攤位購買海鮮,然後去海鮮店加工,二是要是自己不懂就找海鮮加店。
  • 「很想念中國遊客,等你們來吃泰國海鮮!」
    今天推出第二篇《「很想念中國遊客,等你們來吃泰國海鮮!」》  泰國曼谷的耀華力路是東南亞最大的唐人街。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耀華力路上的不少店鋪一度關門歇業,繁華不再。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耀華力路在經歷短暫的蕭條之後,又開始熱鬧起來。
  • 海鮮市場「復活」,小龍蝦爬上餐桌
    3月26日,家住長沙火星街道的居民趙亞迪來到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採購,「終於開張了,家裡人饞這一口好久了。」「品種還是蠻齊全的呢,我自己買了點生蠔、花甲和花螺,那邊還有澳洲大龍蝦、紐西蘭麵包蟹、越南明蝦,都活蹦亂跳的,下次再過來採購。」
  • 俄羅斯大力招攬中國遊客:服務用中文 消費有折扣
    俄羅斯大力招攬中國遊客:服務用中文 消費有折扣 原標題:   多名俄方參會代表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盧布貶值和籤證優惠是近年來中國赴俄羅斯遊客激增的主要刺激因素。另外,俄羅斯針對中國遊客推出了很多特色服務和專屬折扣優惠,不少企業開始僱傭會講中文的員工,通過各種方法來挖掘中國的旅遊市場。
  • 三亞最「坑」海鮮市場,又有宰客問題發生,很多遊客表示不敢來了
    就比如在現在,因為特殊情況憋了大半年的國人如今都開始出門旅遊,只不過也或許是因為太久沒有接待到遊客,一些宰客的情況在現在也頻繁爆出,就比如在三亞這裡就發生了一起宰客問題。01三亞最大的海鮮市場,品種眾多美味可口三亞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它位於海南島的最南端,南邊就是中國南海,是一個地處於熱帶地區,擁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 高檔海鮮遊上長沙尋常百姓餐桌
    市場: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丹麥三文魚,俄羅斯帝王蟹,南非龍蝦仔,智利鮑魚,泰國蝦茹王……在長沙的海鮮市場,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檔海鮮隨處可見,前往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彭女士是高檔海鮮的愛好者。記者發現,高檔海鮮家庭消費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有的是直接買回家自己做著吃,有的則是去專門的海鮮餐廳聚餐,嘗點新鮮,又營養又健康。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業遭遇困境,海鮮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 據說懂吃的人,都曾去過這10個地方吃海鮮
    圖片由TripAdvisor貓途鷹提供  築地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海鮮市場,同時也是東京人的廚房和胃,開張80多年來,是世界各國遊客在日本必去的一站。海鮮從海洋中被撈起後,海鮮來到東京的第一站就是這裡,很多高檔壽司店從這裡預定海鮮。
  • 澳大利亞所有海鮮,都可能被中國「拒之門外」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漸入谷底,澳洲政府非但沒有在這段時間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指責中國,和美國一起抵制中國企業,嚴重破壞了中澳往來的貿易關係。而作為美國的「反華前鋒」,澳大利亞完全沒有意識到,失去了中國市場這個最大的「金主」,會對澳經濟造成多大的損失和後果。
  • 「很想念中國遊客,等你們來吃泰國海鮮!」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今天推出第二篇《「很想念中國遊客,等你們來吃泰國海鮮!」》泰國曼谷的耀華力路是東南亞最大的唐人街。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耀華力路上的不少店鋪一度關門歇業,繁華不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耀華力路在經歷短暫的蕭條之後,又開始熱鬧起來。
  • 海鮮市場「復活」,小龍蝦今年上市更早,品種更多
    3月26日,家住長沙火星街道的居民趙亞迪來到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採購,「終於開張了,家裡人饞這一口好久了。」「品種還是蠻齊全的呢,我自己買了點生蠔、花甲和花螺,那邊還有澳洲大龍蝦、紐西蘭麵包蟹、越南明蝦,都活蹦亂跳的,下次再過來採購。」
  • 韓國最大的海鮮市場,女人當家做主,男人認慫不敢輕易得罪
    札嘎其市場是釜山最大,乃至整個韓國最大的魚市,大約每天為韓國提供五分之一以上的海產品。這座靠近海邊的魚市,已存在了很多年,如今也隨著韓國旅遊業的發展,成為了釜山最熱門的美食打卡地。札嘎其魚市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十分高大上,若與日本聞名世界的築地魚市相比,無論是從規模、衛生環境、繁華程度,都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海鮮市場。但正因為札嘎其嫂子的存在,魚市才多了一道吸引人的美麗風景。札嘎其嫂子不僅擅長處理海鮮,做起生意那也是十分幹練和精明。為吸引顧客消費,這些中老年婦女,平日裡總愛整點新鮮的玩意。
  • 吃海鮮免坑指南,如何躲避大坑?高中低三種安全的消費方式
    以大陸食材烹飪的菜餚,幾倍的差距可以被接受,若是價差更大,或者是在景區,或者店面更高檔,消費者心中也都有個譜。出去旅遊,總要有個心理準備,踩踩小坑也是應該的。2. 最大的坑——現稱海鮮店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別進專做遊客生意的現稱海鮮店,尤其是不標價或標著「時價」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