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習俗為何要坐月子

2021-02-12 廣西金秀龐桶藥浴

傳統坐月子民俗鼓吹「坐月子不能喝水,只可以飲酒!」「坐月子不洗頭!」「坐月子天天吃大補!」「一定要坐滿30天月子!」坐月子似乎又是另一個人生的難關,讓許多正在懷孕或是剛生產的婦女神經緊張!其實這些坐月子禁忌必須考慮到時空背景的因素,包括從前生活的環境、氣候、民情風俗,而現代生活日用物品電器化、水源不同等等的考量下,坐月子的禁忌不一定要全盤接受,月子要做得科學化、現代化、舒適化!

  傳統習俗為何要坐月子?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月內」,是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以社會學的論點,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洩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

  從中醫學角度論述,因為經過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耗損,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大約需6~8周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如果能抓住生產的機會調整體型,或治療某些生產之前身體上的症狀,按照正確的方法坐月子,好好的補充營養、充分休息,就能帶給你往後幾十年的健康身體。

  現代坐月子清爽舒適一個月

  古早的坐月子禁忌,例如不可探視產婦、不可外出、不可進廟、不能參與祭祀等等,都是基於對產婦的「隔離保護」措施,提供一個不受幹擾、可以完全臥床靜養的環境。以現代西醫理論加上中醫的觀念,非常贊成對產婦的隔離保護,但實行的方法與古早不同,然而目的都是避免產婦感染,讓產婦休養、恢復體能與健康,所以應當用合乎科學的方式坐月子,推動以下產後養生新主張:

  產後沐浴、洗頭注意保暖

  一些地區天氣多溫暖,夏季更是炎熱,如果屬於油性發質者,一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生,還可能造成頭皮發炎;不洗澡使會陰部滋生細菌,易使會陰傷口感染。所以產後應注意陰部的護理,要定時更換棉墊、護墊,洗澡以淋浴為主,使用弱酸性的沐浴用品清潔外陰,陰道內不要衝洗,並且儘量穿寬鬆棉質的內褲,避免陰部不適及感染。

  因此坐月子期間沐浴、洗完頭髮最好趕快在房間內擦乾、吹乾,不要著涼即可,冬天可備好暖爐在旁,但要避免在浴室內使用電器,預防意外發生。

  產後不吹風

  中醫非常重視坐月子時不能吹風,因為產後氣血虛弱、筋骨鬆弛,風寒溼邪易趁虛而入,引起感冒、風溼、關節酸痛、腹瀉等疾病。所以冬天坐月子應注意室溫,風不可太大、室內不可太悶,必要時可以空調來改善溫度及溼度;夏季炎熱的氣候最難熬,但也不可直接吹冷氣、洗冷水澡,電風扇、冷氣、自然風都算是六邪中的「風邪」,容易使產婦感冒。

  那麼如何讓室溫舒適呢?在家中可以把電扇對著反方向吹,讓風打在牆壁反彈回來,使室內空氣流通;冷氣不可直接吹到產婦,必須向著無人的地方吹,再感受涼意即可;同時最好穿著寬鬆輕薄的長袖衣物,預防環境冷熱變化,以免出入冷氣房或是汽車內外而引起感冒。

  以清淡湯品、現煮水果茶補充水分

  有人倡導坐月子不可沾一滴水,也不可以吃稀飯、牛奶、果汁等,不然將來會患風溼病或神經痛,還會使內臟下垂!但是,生產時喪失了大量體液,如血液、汗水、唾液等,產後又容易流汗,在身體水分大量流失後,如果嚴格限制水份攝取,會使體液電解質不平衡,造成脫水的現象。如果只以米酒水、藥膳湯來解渴,可能會出現越喝越渴、越上火的情形。所以口渴的時候,喝些較清淡的湯品,如銀耳湯、山藥湯等;也可以把水果切塊煮成水果茶,宜多選用溫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櫻桃等,即使寒性的水果煮食後就不會過於寒涼。

  坐月子看電視及書報要節制

  從前的照明設備不佳,坐月子期間產婦較閒暇,如果大量閱讀會傷害視力,所以鼓勵坐月子期間要多休息、勿操煩。現在有良好的照明,閱讀報紙、雜誌、書籍、看電視、打計算機都是被允許的,但文字要夠大、姿勢要正確、時間不要太長、光線要充足,不看悲傷、火暴或是情緒激烈的內容,最重要是不影響休息,因為若沒有適度的休息,容易造成出血難止、腰酸腹痛、精神不濟。

  月子補膳宜清淡、營養

  本省習慣在產婦坐月子期間,以豬肝、豬腰子、麻油雞等食物來進補,並多使用全酒烹煮。以過去物資缺乏的條件下,坐月子的高熱量、高蛋白質食物,是很務實的一種保健方式;然而以現代人的營養狀況,並不適合照單全收。中醫婦科典籍中建議月子期間不要吃太油膩,以免腸胃消化不良;不可使用太多酒,酒量差者更不要勉強喝酒,只有在烹煮生化湯以酒當作藥引。臨床上看到許多產婦胃口差、感覺燥熱、口乾,吃不下麻油雞和豬肝,按照中醫營養學的觀念,坐月子時可多吃魚、肉、蛋、奶、蔬菜、水果,注重均衡飲食,食物不宜過鹹,除非有腎臟疾病,否則產婦並不需要特別限制鹽及水的攝取。所以在坐月子期間的膳食原則,應把握不油膩、酒不過量、清淡、營養均衡四大要點。

  趁坐月子調理好體質

  產後養生調理分為「一般性體質調理」及「產後併發症調理」。一般性體質調理是指因生產時精血耗盡,身體百節空虛,任衝帶脈虛損,造成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不足等,只要有充分的休息及攝取充足的營養,即可恢復體力。而病理性調理是指產後所造成的一些常見病理反應,如水腫、便秘等。

  一般性體質調理

  (1)久坐辦公室型

  懷孕期間工作以文書類為主者,因坐在辦公桌前的時間較長,產後易感覺腰酸背痛等症,可用黃耆四物湯治療;若工作性質是以思考為主,如計算機工程師等,可用黃耆四物湯加天麻、鉤藤;若因久坐導致下半身循環不良而造成下肢水腫嚴重者,可以黃耆四物湯加茯苓、白朮燉補服用。

  建議坐月子藥膳:薏香豆漿

  功用:利尿消腫、行血功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增加抵抗力、抗過敏能力。

  材料:薏仁30克、豆漿600㏄

  作法:將薏仁洗淨,加入600㏄開水蒸熟,加入豆漿打成汁,即可飲用。

  (2)體力勞動型

  產前以體力勞動工作為主之婦女,如長期搬運重物、家事煩多者,而造成產後易腰酸背痛,可以當歸芍藥湯補之。

  建議坐月子藥膳:當歸四逆湯

  功用:益氣養血,改善末梢循環,治療腰酸背痛、四肢酸痛。

  材料:當歸4克、桂枝4克、芍藥4克、細辛2克、甘草3克、木通3克、大棗6粒

  作法:將材料洗淨,用5碗水煮成3碗飲用。

  (3)生產多胎型

  婦女生產超過三胎者即可歸屬此型,產後若出現面色晦暗、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者為腎陽虛,可服用濟生腎氣丸,或六味地黃丸加肉桂及炮附子;若出現頭眩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者為腎陰虛,可用六味地黃丸治之;平時可以人參、黃耆、山藥粉泡茶飲用。

  建議坐月子藥膳:山藥芝麻茶

  功用:滋陰、潤膚、潤腸、預防落髮。

  材料:山藥粉10克、即溶燕麥片20克、黑芝麻粉15克、糖適量

  作法:將材料衝入400㏄熱開水,即可飲用。

  產後併發症調理

  (1)產後便秘

  中醫稱為「產後大便難」,孕產婦便秘的比例極高,因為坐月子期間過度攝取肉類食物,加上許多坐月子禁忌的影響,亦無多加攝取蔬菜、水果、水分等,使大便乾結。坐月子餐中可以加入幾道潤腸通便的藥膳,如火麻仁、桃仁、杏仁等油脂含量較多的中藥材,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建議坐月子藥膳:順暢麻仁飲

  功用:潤滑腸道助排便。

  材料:火麻仁粉5克(炒過)、蜂蜜適量

  作法:將火麻仁粉衝入350㏄熱開水,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每日一杯。常拉肚子者禁服。

  (2)產後水腫、尿閉

  這是由於膀胱括約肌與膀胱壁的伸縮蠕動功能突然發生麻痺,所造成的不能泌尿情形,因而形成水腫症狀。這種病理表現在藥補調養方面宜以「補氣」為主,可用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歸耆建中湯等。

  穴道調養

  作法:以點按或用艾草溫灸足部的三陰交穴。

  穴位:足內踝尖直上三寸(約四橫指)。

  (3)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已成為現代婦女常見的產後症狀之一,這類病人在中醫稱為「髒躁證」,多發生於初產婦女,或家中有生男孩壓力等婦女身上。中藥可用天王補心湯或桂枝龍骨牡蠣湯治療;平日以人參、黨參、黃耆等開水衝泡飲用。這類產婦可多吃些甘甜的食物,如紅棗、黑棗、龍眼乾、黑糖、葡萄乾。

  建議坐月子藥膳:麥棗寧心茶

  功用:益氣安神,緩解產後神經衰弱、情緒不佳。

  材料:紅棗12粒、甘草6克、浮小麥3克、黑糖適量

  作法:材料洗淨與600㏄水同煮,水滾後再煮5分鐘,去渣加入黑糖飲用。

  給產婦的話

  坐好月子除了讓產婦身體更健康,還附加調整體質、預防腰酸、消除妊娠紋、比產前更美麗動人、容易回復身材等等好處,所以坐月子是所有女性的一項福利,不要輕易放棄。

  如果坐月子的觀念與婆婆媽媽不同,要如何折衷傳統與現代的坐月子觀念呢?建議在清潔與感染的部分用現代的方式照顧,如會陰部的傷口、身體清潔等等;至於保暖、不吹風、膳補等等傳統觀念,蘊含中醫的理論,都是基於產婦的健康而做的,只要依據本文所提之做法,一個月換來一輩子的健康,值得!

———————————————————————————————

關注我,買正規好瑤浴,三泡三出,泡瑤浴!

相關焦點

  • 坐月子:傳統習俗VS現代醫學
    坐月子是女人調理體質、脫胎換骨的重要契機,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在現代卻面臨新的衝擊傳統習俗:生個孩子掉顆牙,月子如果刷牙漱口會搖動牙根,傷及牙肉,造成牙齒鬆動、脫落等。貼心小提示:看書上網都是為了調劑新媽媽的精神,不過要注意的是:看書文字儘量要大,姿勢真確,時間不宜過長(一小時內為宜),照明充足,最好不要看會影響心情的書,最重要的是不要影響休息。傳統習俗:吃鹽會影響奶水現代醫學:食鹽中有鈉,缺鈉會出現低血壓、頭昏眼花、噁心嘔吐等。
  • 歐美人產後忌諱少,日韓也不坐月子,我們的月子真有必要嗎?
    歐美人不坐月子,但有產後休養期我們眼中的月子是足不出戶飲食受限,畫地為牢的產後休養。歐美人雖然沒有月子這一說,但也是有產後休養階段的,俗稱產褥期,長達6周。在產後休養這個階段,會洗澡、會外出溜達,飲食也沒有過多的忌口。
  • 臺灣傳統坐月子飲食規劃
    按臺灣傳統習俗,坐月子期間整個月都要吃麻油食補:第一周吃麻油豬肝;第二周吃麻油豬腰;第三周、第四周則要選用老母雞做麻油雞
  • 坐月子什麼有必要嗎?專家:是傳統,更是為你好!
    坐月子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在醫學上,坐月子被稱為產褥期恢復。針對於坐月子這些事,老一輩人總是會和現在的新手寶媽們有無數的分歧,如果真的要爭辯的話,可能三天三夜都不會重樣。有很多的新手寶媽會在跟老一輩人爭論坐月子這個問題的時候會提到一點,那就是西方人壓根就不坐月子。那麼西方人到底為啥沒有坐月子這一說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人家身體好得不行,完全不需要嗎?關於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
  • 女人坐月子需要多久呢?
    「坐月子」在中國是一項行之久遠的習俗,傳統觀念認為孕婦從嬰兒出生到滿月的這段時間,產婦不能外出從事任何活動,必須待在家裡坐月子。
  • 坐月子還能死人?
    那麼,我們先問第一個問題:「坐月子」萬一會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呢?來看看老祖宗們怎麼說產後不能喜怒哀樂,不能起床行動,不能遭遇風寒,乃至不能洗浴洗漱,為的是避免一種名叫「蓐勞」的婦科病。「蓐勞」只是不坐月子的初級階段症狀,高級階段症狀則是「蓐風」,多會導致身體僵硬,腰背向後彎曲如弓狀,不治身亡。這豈不是替坐月子找到了依據?(產婦)猶如角弓反張,名曰蓐風,則是其犯候也。
  • 坐月子發汗 坐月子發汗喝黃酒要喝多少
    坐月子發汗「我們定的月子會所裡,有發汗這個項目,大家都說要做,價格還蠻高的,真的有必要嗎?」「我當時生完二寶就做了這個,大熱天的做這個,真的是難以言喻啊!」「便宜的,一次也要小一千。聽說還要做幾次?不發汗會怎麼樣啊?」「不知道!
  • 坐月子喝水有講究
    中國人一直以來有坐月子的習俗,只是因地域之不同會有不同坐月子的方法,如廣東地區喜歡喝補湯、北方人坐月子喜歡用甜酒娘。臺灣民間傳統產後吃麻油雞酒已成為臺灣坐月子的一種習慣。  有人說月子裡不能喝一般的水要喝米酒水,即把米酒中的酒精蒸發掉後的水。我一個朋友訂了qige營養餐發現喝這種水特別容易上火。月子裡一般喝什麼樣的水?每天能喝多少呢?有經驗的媽媽指點指點吧。
  • 產後腰痛•惡露量多是月子沒坐好?
    很多新媽咪產後總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像腰疼、免疫力下降、子宮沒有完全恢復等,總希望借著坐月子的期間進行調養生息。
  • 渭南那些懷孕、坐月子、小孩滿月、送燈籠、完燈的習俗
    坐月子,亦稱「生娃」、「到炕上咧」。舊時農村婦女生孩子很少去醫院接生,大都是由農村年齡較大有經驗的婦女接生,俗稱「老娘婆」。還有些生育多的婆婆直接為兒媳接生。在坐月子期間,在產婦房門上掛一紅布條,示意不讓鄰裡外人入室。同時產婦家大人小孩禁忌不得晚歸。十天後鄰裡婦女才可看望月婆和嬰兒。這是由於舊時接生衛生條件差,嬰兒常得「四六風」即破傷風,人們迷信為外人帶來了病魔。嬰兒在一月內夭折的,要裸體深埋,而所穿過的衣物則妥善保存。現時採取新式接生,多數在產醫院院生產,婦幼健康有了保證,這些迷信舊俗逐漸消除。
  • 十大地區坐月子風俗PK,產婦吃胎盤、生化湯?月子這樣吃更科學
    河南產婦坐月子習俗:聽說部分地區的產婦會吃很多的烏骨雞,有大補的功效。大部分人坐月子不吃蔬菜,除了茄子以外。西藏產婦坐月子習俗:由於藏族主食以牛、羊肉以及喝酥油茶為主食,因此產婦會在坐月子期間喝牛骨湯以及酥油茶來補充體能,以及增加乳汁分泌等方面的巨大功效。
  • 給孕媽:坐月子的10大誤區全破解
    分娩疼得從去地獄裡走一趟還得痛著活過來,回報卻是生無可戀的漫長月子!要吐槽的坐月子太多,說起來都是淚!坐月子是女人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如果要是沒有調理好,就會可能留下遺憾,落下很多小毛病。各位媽媽們,你們在坐月子的時候,是否常常耳邊會響起 「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用,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幹」的話語呢?那麼,在坐月子的過程中,哪些事情是我們一直忽略的誤區呢?
  • 坐月子期間喝水要科學
    臺灣民間傳統產後吃麻油雞酒已成為臺灣坐月子的一種習氣。    坐月子時期喝水要科學  老一輩的人臨產後會自行服用生化湯;傳統忌諱以為坐月子時不可喝水,常常會勸誡媳婦或女兒說:「喝水會造成大肚婆!千萬不可以喝水!」臨床上,在婦產科病房或媽媽教室對產婦做中醫產後指導時,最常被通常民眾問到的問題即是:「坐月子真的不能喝水嗎?」
  • 月子坐不好會落下「月子病」?坐月子的3大誤區,你務必得知道
    有人覺得「月子病」確實存在,是一種因為月子沒坐好留下的「病」。而另一些寶媽則覺得,所謂「月子病」根本和疾坐月子不挨著,更談不上算是什麼「疾病」。隨著爭執越發白熱化,有人還拿之前的新聞舉了例子。一個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面癱了,而她自稱是在月子會所受風導致的。
  • 坐月子,別只顧著孩子,忘了自己!
    說起坐月子,很多媽媽都想吐槽,它不就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用各種傳統陋習來折磨女人的坐牢30天嘛。但其實菌菌我一直是支持坐月子的:坐月子的過程有助於媽媽更快恢復身體和適應新身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但是能不能享受到坐月子的這些好處,重點還在於能不能科學坐月子,甚至在這一個月裡重塑整個家庭的科學觀。
  • 坐月子期間能洗頭嗎?袁詠儀頻繁洗,謝娜出月子洗,差距已拉開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說到坐月子這個話題,寶媽們永遠有聊不完的經驗。其中有一個寶媽們非常糾結的問題,那就是月子裡,到底要不要洗頭?開心果媽媽在坐月子那會兒,硬是被媽媽和婆婆兩人給看著,不允許洗頭。
  •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介紹,怎樣才能在坐月子中,避免一些常見的問題呢?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介紹,怎樣才能在坐月子中,避免一些常見的問題呢? 時間:2020-11-22 15:01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 說到坐月子,大多數人都能講出幾點禁忌,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勞累……但是,這些是家裡老人教的。
  • 寶媽坐月子30天不洗頭,出月子髮型辣眼睛,傳統坐月子是陋習嗎?
    說到坐月子,有過坐月子經歷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只要家裡有老人,老人就會苦口婆心勸自己坐月子期間不要洗頭。這不,這位寶媽坐月子期間的髮型就火了。小麗(化名)生完孩子幾天後,頭髮就開始癢了。小麗準備洗頭,卻被婆婆一把攔下了。
  • 【順禧和月子食堂】新媽媽坐月子不知道的注意事項!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產後坐月子的習俗。但是,隨著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兩地婚姻的增多、雙方父母遠離子女的比例逐漸加大,不是女性忽視了坐月子,現在,坐月子,要科學、要專業、要精細。  其「最」一:最講究月子裡產婦的膳食。科學的膳食是關鍵。應根據產婦和嬰兒的身體狀況,制定營養、科學又美味的月子營養膳食。這樣,既能保證產婦和寶寶的營養,又有利於產婦產後形體恢復。
  • 探員手記媽媽秘籍:坐月子能洗頭洗澡、下地走動嗎?
    最近看望一個剛剛生完寶寶的朋友,她和我訴苦訴了一整天,原因不是其他,正是她生完孩子後坐月子期間的各種坐月禁忌,婆婆看管很嚴,不讓做這不讓做那。一個月不讓洗澡不說,連洗頭都不行。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究竟坐月子期間能不能洗頭洗澡?又有沒有月子病這個說法呢?偵探社決定幫助我朋友查明真相。達瀚採訪了幾位來自國外的友人,發現德國、印度和日本、臺灣都有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這樣的禁忌。為了調查清楚這些禁忌有沒有科學依據,我和達瀚準備做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