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09日訊寧波質監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這些數字代表了不同的塑料材料。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了塑料製品使用的塑料種類的標誌代碼,是在三個箭頭組成的代表循環的三角形中間,加上數字的標誌,他們將三角形的回收標記附於塑料製品上,並用數字1到7和英文縮寫來指代塑料所使用的樹脂種類。中國在1996年制定了與之幾乎相同的標識標準。-專家解釋不同數字代表不同材料
「想給孩子買個上學帶的塑料水壺,在超市裡看到很多水壺底部都有個數字,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近日,市民王女士致電本報反映自己的疑惑。
塑料水壺、奶瓶、飲料瓶……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製品必不可少,通常在塑料物品的底部都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形,三角形裡有不同的數字,不同材質的塑料有不同的使用禁忌,否則會危害身體健康。怎樣通過塑料瓶底的小數字來正確選擇和使用塑料物品?昨天,記者請教了寧波市質監局的專家。
-市場調查
絕大部分塑料產品底部都有數字
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一些大型超市,發現幾乎每個礦泉水瓶、飲料瓶等的底部都會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形,三角形裡有數字,從1~7不等。
生活中常見的礦泉水、果汁等飲料的塑料瓶底三角形裡面的數字大多為「1」,並有PET的字樣,桶裝食用油底部三角形裡面的數字為「1」或「2」,且三角形下方有「PET」或「PETE」字樣。化妝品塑料瓶底的數字大多數為「2」,並標有「HDPE」字樣。一些塑料水壺、桶裝礦泉水底部大多標為「7」,還有個別的標的是「58」,下面有「PC」字樣,一些塑料飯盒底部的數字也大多為「7」。還有極少數塑料製品底部沒有任何標識。
記者發現,市民選擇塑料製品,大多看外觀、價格和材質,很少有人對著瓶底研究,記者拿著瓶底的數字隨機詢問了7位正在選購的顧客,沒有一位顧客能說得上數字的含義。
「數字這麼小,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清,而且太專業了,如果數字有含義,為什麼不能標在醒目的地方。」採訪中,一位市民表示,雖然不知道數字的含義,但既然數字有含義,為什麼不能在瓶身上明示,這樣讓消費者更清楚。
代碼1代表PET(聚酯)主要用於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這種材料耐熱至70℃,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融出。並且,科學家發現,1號塑料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因此,飲料瓶等用完了就丟掉,不要再用來做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乘裝其他物品,以免引發健康問題得不償失。
代碼2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一般用來裝清潔用品、沐浴產品。這種材料可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但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殘留原有的清潔用品,變成細菌的溫床,所以最好不要循環使用。
代碼3代表PVC(聚氯乙烯)多用於一些裝飾材料。這種材質高溫時容易有有害物質產生,甚至連製造的過程中它都會釋放,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這種材料的容器已經比較少用於包裝食品。如果在使用,千萬不要讓它受熱。
代碼4代表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鮮膜、塑料膜就是這種材料製作的。耐熱性不強,通常,合格的PE保鮮膜在遇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會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料製劑。並且,用保鮮膜包裹食物加熱,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因此,食物入微波爐,先要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
代碼5代表PP(聚丙烯)因為它能耐100℃以上的溫度,經常會被用於微波爐餐盒。這種餐盒可以放進微波爐,也可以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需要特別注意,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的確以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1號PE製造,由於PE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為保險起見,容器放入微波爐前,先把蓋子取下。
代碼6代表PS(聚苯乙烯)這種材料耐熱60℃~70℃,裝熱飲料會產生毒素,燃燒時會釋放苯乙烯。通常會做成碗裝泡麵盒、快餐盒。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因此,要儘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
代碼7代表Other(其他塑料)這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種材料,常被用於製作水壺、水杯、奶瓶。尤其多用於奶瓶中,因為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我國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雙酚A用於嬰幼兒食品容器(如奶瓶)生產和進口。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銷售含雙酚A的嬰幼兒食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