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北大—復旦「國家治理深度論壇」議程 -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

2020-12-26 MBA中國網

第四屆北大—復旦「國家治理深度論壇」議程

7月18日

8:30-10:00

領導致辭

陳志敏(復旦大學副校長)

俞可平(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

蘇長和(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

主旨演講

劉建軍(復旦大學)

「中國新型政治知識體系的確立——以馬克思主義知識化為視角」

句華 (北京大學)

「協作治理中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變革與挑戰」

主持人

熊易寒(復旦大學)

會議室 一

7月18日

10:10-11:40

01

單元一 政治秩序與國家治理

主持與評議:曾渝(北京大學)

王正緒 趙健池(復旦大學)

傳統中國民本賢能政體: 政治信任研究的緯度

李丹成(上海交通大學)

當利維坦遭遇獨角獸:

新興技術背景下的國家治理挑戰

郭磊(同濟大學)

中國之治:「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的區域政策互動研究

劉倫(北京大學)

重資訊時代的城市治理創新:數據科學與政策評估

1:30 - 3:00

02

單元二 中國歷史與政治

主持與評議:張長東(北京大學)

鄧涵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The Merit of Misfortune: Taiping Rebellion and the Rise of Indirect Taxation in Modern China, 1850s-1900s

田耕 韓禮濤(北京大學)

私鹽流動與財政國家的收放——清代河東鹽政改革,1743-1805

邵良(中國人民大學)

中華帝國的誕生:漢王朝政治實踐與地方主義威脅

樊英傑(成都大學)

地方自治的背離

——民國榮縣基層會議記錄為主的考察

3:10 - 4:40

03

單元三 比較政治

主持與評議:包剛升(復旦大學)

魏英傑 朱亦菲(上海交通大學)

國家認同、族群暴力與選舉政治

——基於衣索比亞的分析

邰浴日(華東師範大學)

匈牙利選舉制度的談判淵源

——對1989年圓桌談判相關進程的歷史考察

費海汀(北京大學)

國家建構與政體選擇

——以15-16世紀俄羅斯國家為例

曹航 馬天航(復旦大學)

「關鍵節點」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

——歷史常識還是理論創新?

7月19日

8:30-10:00

04

單元四 公共輿論與治理評價

主持與評議:馬嘯(北京大學)

季程遠(上海交通大學)

The Performance Foundation of Regime Support: Evidence from A Global Dataset

蔣安麗、張匯泉(澳門大學)

東亞社會的政府信任:央地信任差異的宏觀微觀視角

劉元賀 孟威(南京大學)

媒體使用與地方治理評價:公眾政府觀的中介效應

左才 曾慶捷 王中原(復旦大學)

From Poverty to Trust: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Anti-Poverty Campaign in China

10:10-11:40

05

單元五 中國政治:基層民主與精英互動

主持與評議:左才(復旦大學)

陳川慜 黃冬婭(華東政法大學)

Workplace-based Connection: Incentives of Amateur Deputies in China’s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張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Varieties of Authoritarian Learning and the Chinese Guerrilla Style:

The Rise of Community Deliberation in China

林慕華(中山大學)

制度約束與履職激勵:

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如何有效運作?

馬嘯(北京大學)

The Politics of Paying Visits

會議室 二

7月18日

10:10-11:40

06

單元六 腐敗與反腐敗

主持與評議:李輝(復旦大學)

何鑑孜(俄亥俄州立大學)

Too Close to Be Caught: Industrial Land Marketization and Local Violation in China

魏必(清華大學)

How Anti-Corruption Affects Public Perceptions of Governance in China

鄭冰島(復旦大學)

反腐敗與受賄量刑中的自由裁量權

——基於判決文書數據的實證分析

黃杰(南京大學)

「民企二代」更容易獲得政治安排嗎?

——一項基於全國性調查數據的分析

1:30-3:00

07

單元七 政治經濟學

主持與評議:鄭宇(復旦大學)

李寅(復旦大學)

制度空缺、地方治理和企業創新:

基於中國上市公司專利的實證研究

王軍洋(山東大學)

政商關係如何決定了鄰避項目的成敗?

——基於對廈門PX、番禺焚燒廠和什邡鉬銅事件的比較

閻述良(多倫多大學)

Domestically Oriented Economic Statecraf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封凱棟 姜子瑩(北京大學)

中國的創新政策與政府創新政策能力的歷史變遷

3:10-4:40

08

單元八 政治壓力與地方治理

主持與評議:曾慶捷(復旦大學)

馮煜清 曾瑜(東南大學)

Political Pressures and Discriminative Adjudication vis-à-vis Petitioners in China

陳慧榮(上海交通大學)

Campaign Mobilization, Political Coalition, and State Capacity: The Cases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翁士洪 李楊 陳斌(華東師範大學)

拒斥與吸納:治理模式轉換背景下地方政府決策的知識運用邏輯——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例

雷敘川(西南交通大學)

「戰疫」中的社會恐慌與基層治理

——基於網絡大數據與案例的混合研究

7月19日

8:30-10:00

09

單元九 民間社會與多元治理

主持與評議:胡鵬(復旦大學)

梁平漢 鄒偉(中山大學)

同一片藍天:環境關注、公眾參與和環境治理

喬麗楠(南開大學)

社會組織數量增長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於2007-2017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曾渝(北京大學)

Why Does a One-Party Regime Promote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The Case of Chinese Homeowner Associations

李春濤 李朋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院長學術水平與學院研究產出的關係

——來自CNKI的證據

10:10-11:40

05

單元十 全球治理

主持與評議:費海汀(北京大學)

賀嘉潔(復旦大學)

建構非傳統安全共同體:

瀾湄合作與中國周邊區域治理的新路徑

陳拯(復旦大學)

統籌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的中國實踐

——以反腐敗國際追贓追逃為例

薛福岐(中國社會科學院)

國家資本社會關係視角下歐亞地區的國家治理

11:40-12:00

會議總結

李輝(復旦大學)

張長東(北京大學)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復旦大學,QS排名3學校簡介: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創始成員,中國大學智庫論壇秘書處單位,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 一文讀透復旦新聞學院「研究基地」建設
    以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為主要陣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將自己定位在了以「傳播」為核心的十字路口中央,將「傳播」作為觀察與解釋複雜現實的進入視角,圍繞當下重大國家戰略與社會問題,展開豐富的跨學科對話,構成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的重要力量。
  •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新時代的中日關係:課題與展望」國際...
    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 11月21日,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心成立30周年慶典,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大學等8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在紀念慶典上,復旦大學領導對30年來支持學校日本研究中心事業發展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等社會團體、企業及個人頒發了感謝狀。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趙啟正發表了「籤訂RCEP後對中日關係的展望」特別紀念演講。
  • 復旦畢業生之星:入選南非金山大學非洲數據與科技報導唯一中國人
    從復旦新院到業界,從祖國西部到非洲四國,她聚焦「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外故事,關注中非合作,立志成長為思行合一的國際新聞記者;她積極搭建橋梁,以新聞人角色投身全球治理。吳雨濃先後入選彭博新聞社、路透社等國際主流媒體實習,獲評2019年範敬宜新聞教育獎新聞學子獎;兩度入選國際組織實習,將專業能力與參與世界治理相結合。
  • 三位復旦校友,為編制上海「十四五」規劃出謀劃策!
    復旦大學1977級經濟學系校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復旦大學1979級世界經濟系校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復旦大學1991級經濟學院校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作為專家學者參加座談。這些復旦校友參加了座談!
  • 復旦大學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上,張文宏當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張文宏獲評復旦大學2020屆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6月28日,復旦大學舉行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宏作為教師代表發言。演講中,他勉勵畢業生以復旦人的堅持、復旦人的團結、復旦人的創新應對挑戰,祝福大家前程遠大,祝福國家有更美好的未來。張文宏獲評復旦大學2020屆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而在此前,他已經獲評第五屆、第六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 【MBA院校:復旦篇】復旦大學MBA報考指南
    復旦MBA項目介紹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1991年批准的首批試點舉辦工商管理碩士多年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立足中國國情,藉助上海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充分擷取國外先進工商管理教育經驗的精華,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優勢和品牌價值。 2001年,復旦大學MBA項目獲得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0年,項目被教育部列為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 中植集團助力科技創新 國際頂尖科學家獲頒「復旦-中植科學獎」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8日訊 昨日,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第三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2017「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在引力波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三位科學家。
  • 吉林大學第十三屆博士生學術論壇法學分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2日,吉林大學第十三屆博士生學術論壇法學分論壇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東榮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辦。本屆論壇由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主辦,吉林大學法學院承辦。主題為「當代中國法治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以「法治體系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司法改革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廉政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科技法治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為具體方向進行徵稿。   據了解,至2020年12月1日截稿,論壇共收到七十四篇投稿,其中校外博士生投稿三十一篇。
  • 誠邀海內外英才加盟復旦!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來啦!最全信息匯總!
    復旦大學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的各分論壇將在2020年12月-2021年3月期間陸續舉辦,誠邀您共襄學術盛會,碰撞思想火花。 四海賢能齊相聚,日月光華同燦爛,我們期待您的參與!復旦大學2020年12月通過學術研討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我校「卓越2025」人才引進計劃和「超級博士後」計劃的實施匯聚全球英才。學科領域與分論壇設置復旦大學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設38個分論壇,各分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021年3月期間通過線上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辦。
  •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在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新冠肺炎的暴發與大流行,讓我們更為深刻地認識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現實意義,也促使我們在更全面、更廣闊的格局中審視個體與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剛剛送上畢業寄語的張文宏教授積極同各國專家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由他主編的《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正翻譯為多種外國語言,他用抗疫國際合作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復旦大學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張文宏作教師代表發言:證明自己的...
    6月28日,復旦大學舉行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校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等學校領導,教師代表,校友代表等共同送別7000餘名2020屆畢業生。典禮由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主持。        2020屆本(專)科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第五屆、第六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獲得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宏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作為一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挺身而出,在疫情防控、疾病救治、科學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的「硬核教授」,他告訴同學們,當今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料性,國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個人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雙一流建設學科,世界知名國內頂尖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簡介復旦大學校名取自《尚書大傳》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始創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
  •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位於中國上海,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隸屬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復旦大學的前身為復旦公學,是一批脫離震旦大學的學生,擁戴馬相伯在吳淞創辦復旦公學。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併成新的復旦大學,實力更加強大。復旦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其中1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化學 、材料科學和臨床醫學入榜全球前1‰,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復旦排名第六,非常不錯。很多來到復旦的學生都是帶著複雜的情緒的。
  • 北大、武大、復旦三校馬院研究生開展線上主題交流活動
    3月26日晚,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三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研會、碩博黨團支部50餘位同學利用網絡線上相聚,共同學習總書記回信精神,交流學習生活情況。復旦馬院博士生嚴哲文作為應屆畢業生和黨支書,分享了特殊時期同學們在論文寫作與求職中互幫互助的經驗;武大馬院碩士生項元順介紹了疫情期間,學院導師開展防控網絡調查與積極傳播正能量的事例;北大馬院碩士生韓翌暘介紹了學院老師幫助同學們寄送學習資料,為湖北籍學生寄送防疫物資等工作,分享了自己參加無償獻血、阿拉伯語翻譯等志願服務活動。
  • 劉學新一行赴復旦大學調研
    > 原創 李斯嘉 張寒 復旦大學12月17日上午, 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劉學新深入我校開展調研,了解學校紀檢監察工作、智庫建設及學校產業發展情況。
  • 「一帶一路」人類表型組聯合研究中心在復旦大學揭牌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今天在上海舉行。在下午的人類表型組分論壇上,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一帶一路」人類表型組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由復旦大學牽頭髮起,得到來自哈薩克斯坦、加納、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蒙古、俄羅斯、匈牙利、衣索比亞、智利等9個「一帶一路」區域國家的10家高校與科研機構積極響應與參與。該聯合中心的主體部分將設立在位於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內的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未來3—5年內,研究中心將在「一帶一路」區域相關夥伴機構設立5家分中心。
  • 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分論壇:交流與互鑑——佛教文明論壇
    2015年10月24日下午,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交流與互鑑——佛教文明論壇」在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平和堂舉行
  • 復旦復華:上海復旦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現任上海奉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上海復旦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代理總經理。陳漢為,男,1970年出生,漢族,大學本科。1992年起在上海復旦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上海中和軟體有限公司工作,而後由中和軟體派往東京支社在職培訓4年半。1998年回國後曾任中和軟體開發三科副科長、開發二科科長、開發一部部長、辦公室主任、副總經理。
  • 復旦大學教授徐靜波:京都,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知微行遠論壇報名
    他是國內研究日本文化的資深學者,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著作頗豐,將宏大的千年日本文明史娓娓道來;他喜愛旅行,尤其注重用自己的足跡去考證古籍史料;他熱愛美食,早年是研究梁實秋的學者,後來自己出版數本關於和食的起源和發展的著作,洋洋灑灑的數十萬字裡,呈現了大和民族獨特的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