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童心制物(Makeblock)在北京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會上,童心制物CEO王建軍介紹了童心制物的STEAM教育的兩款產品——編程造物盒及童小點啟蒙機器人,用先進的產品設計及獨特的教育理念向大眾展示了世界領先的科技教育實力。
STEAM教育已然成為教育行業最大風口
眾所周知,STEAM作為是一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新型教育理念,最早起源於美國。在美國,歐巴馬是美國史上首位會編程的總統,他曾宣稱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編程。現如今,美國已經推出「Hour of Code」活動,其slogan為「Do not just play on your phone program it」,強調對孩子的培養著重於綜合能力。對於外來的教育文化,STEAM教育傳入國內後快速發酵,尤其是資本層面聞風而動。
據鯨準研究院統計數據,2016-2017兩年裡,STEAM教育領域的企業融資事件共達66件;融資額從2013年的0.11億元,飆升到了2016年的3.39億元,2017年更是達到了6.85億元。另據《暴娛智庫》統計,2018年截至4月份,教育行業共發生101起投融資事件,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教育公司獲得融資,而STEAM教育已然成為教育行業最大風口之所在。
在政策層面,早在2018年,國家已推出相關政策,重視專業技能的人才培養。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課標,編程、計算思維成必修內容。以少兒編程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學科將被納入高考,編程地位直線上升,成了高中孩子的必修科目。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指出:將學生信息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充實適應資訊時代、智能時代發展需要的人工智慧和編程課程內容。
據《未來工作: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就業、技能和勞動力戰略》報告中指出,至2020年,就業市場對擁有解決複雜問題能力和社交技能人才的需要會遠遠高於對體力和專業技能人才的需要,所以STEAM教育所培養的複合型人才將會是就業市場的主要需求之一。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到,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國務院發布的最新規劃中,明確提出:在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屆時全球人工智慧核心市場將突破1萬億,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相比國內的應試教育,STEAM教育更加追求兒童的全面化發展,教育模式也更加靈活多樣。如今,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等知識日漸被納入中小學課程中,國家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
但是,STEAM教育進入到國內後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理念上的偏頗,「變了味」的STEAM教育只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多教育機構的教學模式變成了老師做模型、教搭建,孩子只有動手搭建,而缺乏動腦探索、缺乏掌握前沿科技的運用能力。
相比較動手能力,掌握前沿科技的運用能力至關重要
以樂高教育為例。成立於1980年的樂高教育在STEAM教育領域布局眾多,樂高教育以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解決問題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等為理念,在玩具行業整體下滑趨勢下獲得逆勢增長。據樂高集團2月27日公布的其截至2018年12月的年度財務報告顯示——樂高集團2018年營業利潤達到108億丹麥克朗,較2017年104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4%。
樂高積木受中國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在中國幾乎是動手能力的代名詞。
但是作為STEAM教育,樂高教育動手能力的效果如何?
動手不僅僅是手動,衡量動手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標準應該具備幾大條件。其一,一定要有多種工具的熟練使用;其二,要多種工具熟練使用;其三,要精細化操作;其四,要與工程實際接軌。相比較樂高教育,童心制物CEO王建軍在會上表示,在工具方面,樂高教育幾乎沒有應用到任何工具,大多是積木;在靈活應用方面,樂高的產品都是單一的塑料材質;在精細操作方面,樂高的零件十分豐富、小巧,搭建出來的東西惟妙惟肖;在與工程實際接軌,樂高積木的連接方式和實際應用相距較遠。「樂高的玩法實際上是簡單動作的不斷重複。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缺乏主動的思考,而童心制物更加強調孩子掌握前沿科技的運用,大量的工業級和準工業級的高精度高強度的金屬結構部件和傳動部件,精密電機和工業級氣動部件,60多種傳感器和驅動器,讓孩子與前沿科技接軌,與樂高相比較,童心制物不可否認的更勝一籌。長江後浪推前浪,無法跟進時代的變化,樂高最終只能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真正的STEAM教育還得以二十一世紀的新產品和新設計解決。」王建軍在會上說道。
在動手能力方面,王建軍認為童心制物真正思考什麼是動手能力,能與樂高教育相媲美,甚至更勝一籌。然而,做教育的企業,就必然要遵守教育規則,要耐得住「寂寞」。它不像某些行業,短平快的發展模式,產品如疾風,很快就能摘到碩果。
雖然動手能力優勢顯現,童心制物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如何合理推出STEAM教育是當今教育相關行業需要解決的難題。
STEAM教育領頭羊——童心制物發布兩款新品
除了政策的支持,沒有相關的硬體支持,STEAM教育的推出就是紙上談兵,而老師的素質、教學的質量亦是實現STEAM教育的必備條件,在如今應試教育獨佔鰲頭,高考為大的文憑時代,如何支持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如何與未來職業聯繫皆是重重難題。童心制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王建軍表示,童心制物做STEAM教育堅持幾大原則。其一,堅持廣度比深度更加重要。其二,軟硬結合,鍛鍊編程思維和動手能力的互動。其三,不做單品,解決STEAM教育行業的基礎設施,讓好的技術和產品賦能整個行業。其四,打造學校、教培和家庭這三個場景,致力於提供STEAM教育整體的解決方案。
據中焦視線記者了解,成立於2013年的童心制物(Makeblock)是一家全球領先的STEAM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學校、教培機構、家庭STEAM教育場景和娛樂場景,提供齊全的機器人硬體、編程軟體,輸出優質的教學內容,並打造國際化的青少兒賽事。童心制物致力於降低創造的門檻,讓每個人都能實現奇思妙想,享受創造的樂趣。
業務遍布全球的童心制物,截至目前擁有超過1600個渠道合作夥伴,用戶人數超過800萬並持續增長。同時,其產品已進入全球25,000多所學校,被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及家庭教育,引領孩子的STEAM教育啟蒙。在法國,童心制物的產品已被寫入法國學校教科書,超過6000所法國小學和初中都在使用;在中國香港,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中小學使用童心制物(Makeblock)的STEAM教育解決方案。
據中焦視線記者了解到,童心制物收穫國內外媒體的大力稱讚,被福布斯、南華早報、CISION等權威媒體大力報導。檢視雜誌稱童心制物成為一個「獨角獸」,與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相提並論;中國日報提到,童心制物(Makeblock)旗下靈躍模組機器人(MotionBlock)和雷射寶盒(LaserBox)兩款產品均榮獲2019紅點設計大獎,這是童心制物(Makeblock)繼Airblock和神經元(Neuron)等產品相繼斬獲德國紅點獎、美國IDEA金獎、日本Good Design優良設計獎及韓國K-Design獎後,旗下新品再次獲得重量級國際工業設計大獎;南華早報在報導中提到,今年4月,在墨西哥的一次活動中,該公司甚至幫助創造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機器人課程:971名K-12年級學生使用Makeblock工具包學習技術和編程;CISION表示,22年來,家庭選擇獎一直是美國最令人垂涎的家庭友好消費者獎項目之一。而領先的STEAM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童心制物的產品,教育機器人mBot和Codey Rocky因其軟硬體結合的編碼解決方案和對初學者的友好性贏得了2018年家庭選擇獎。
在此次發布會上,王建軍著重介紹了童心制物編程造物盒以及童小點思維啟蒙機器人這兩大新品。編程造物盒是一種線下學習的編程盒子,內涵組裝零件、教學視頻等,為孩子提供超過10個電子模塊,超過30種材料和工具,讓孩子通過項目制學習,培養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產品根據NGSS及CSTA標準設計的課程體系,涵蓋編程及STEAM全學科知識。通過闖關式學習、趣味動畫、搭建指南的模式,培養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讓孩子自己探索,大膽嘗試,寓教於樂,輕鬆學習。
而童小點思維啟蒙機器人用點讀控制的交互方式,讓孩子擺脫手機平板,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情感和個性,關注兒童的全面智力成長,包括語言表達、數理邏輯,空間感知,精細動作,科技探索、人際交往,音樂表現,自我調控,語言表達。通過講故事等互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增強了孩子的社區互動以及和家長的互動,同時讓家長和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增強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和陪伴。
中焦視線記者認為,童心制物順應時代教育的發展潮流,跟進國家政策,與國際教育接軌,同時符合中國家庭的教育特色,讓孩子獨立學習,自行探索,在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思維能力,解決家長想培養孩子又擔心自身條件不夠或是擠不出時間的問題,放手孩子,讓孩子沉浸於知識的海洋,無需家長操心。還緩解了新一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抓住家長的痛點,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抓起,為幼兒提供有趣的編程教育,不僅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還針對想像力和創造力做了相關的訓練,為國家提供了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