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潮州吃貨"↑免費訂閱本刊
潮州,一座五線城市都排不上號的小城
我們嫌棄這裡的道路擁擠
嫌棄這裡的工資過低
嫌棄這裡的公共設施落後
我們也選擇一輩子留在這裡
工作、生活、傳承
而有這麼一群人
或隱藏在小巷裡邊
或在街邊的轉角
沒有華麗的店鋪甚至沒有店名
兩張桌子幾張凳子
就這樣堅持著自己的手藝
而這一堅持就是二三十年...
坐落在牌坊街迷宮般的小巷裡邊
只賣豬腸糯米和豬雜湯這家店
大概就是最好的寫照了
一間不到5平、叫不上名的小店,卻傳承了三十多年。我不清楚多少人知道這家店,我只知道來這裡吃的有多少是老主顧,小時候是個老伯伯在賣,後來將手藝傳給了他兒子,而味道卻也十年如一日。
據說不到兩小時就賣完的豬腸脹糯米,我們特意提早過去,趕上店家剛剛開店,一段段新鮮的豬腸脹糯米就這樣擺上工作檯,脹滿糯米餡的豬腸瞬間就激起我的胃酸開始鬧騰,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來這的人已經習慣了寡淡的語言,坐下就點,吃完就走,詮釋了「真正的美食不需要過多的語言」這句話的真理。新鮮的食材,加上店家熟悉的手法,將豬雜燙熟後往那白花花沸騰的濃湯中舀上一勺,往湯裡撒上胡椒、香菜等配料,一碗美味的豬雜湯就這樣好了。
「老闆,一份米腸一碗湯」
判斷是否真正美食在於,一上桌是先餵自己還是先餵手機,請原諒我面對美食永遠管不住的嘴。豬腸脹糯米一淋上甜醬,手就忍不住先夾上一塊塞進嘴裡。
一盤豬腸脹糯米,光是豬腸,處理起來就極其麻煩。需要將買來的生豬腸處理完整,去除雜物及多餘的油脂,要將豬腸徹底去除腥味,極其考驗師傅的工夫了。
豬腸脹糯米,經過浸泡的糯米更加香軟,跟香芋、慄米、豬肉、香菇、蝦米混合在一起,幾種香味,一同放到口中,迸發出一種說不出的滿足,香、糯、軟、咀嚼在口中久久不捨得下噎。
光吃豬腸脹糯米怎麼夠,總得配一碗豬雜湯暖胃。一幹一湯是潮州人多年來的習慣,好比一碗灌粿條,怎麼著也得叫上一碗湯。
濃濃的湯水裡,滿滿都是豬雜,沒有豬血豬肝充其料,裡面下的,都是極其難以處理的豬腸、粉腸、豬肺、豬肚等好料。
一口濃湯下去,猶如一股暖流,點燃了身上每一處細胞。夾上一塊豬腸,鮮得似乎還在跳動,往嘴裡一塞,越嚼越香,幸福指數飆升到最高值。
潮州人的智慧除了在經商方面體現,更多的是在美食上的研究。將普通的食材做成令人垂涎的美食,沒有過硬的頭腦,如何能堅持三十多年?
潮州牌坊街很多巷口長得相似,即使拿找巷口的照片,眼拙的人還是分不清,要說在磚亭巷,沒住在附近的人應該更是摸不著頭腦,很多人找到那時候已經關門了,這時候就要依靠牌坊了。
往南橋方向,看到「秋臺」牌坊,從左邊巷子拐進去,直走到十字路口即能看到這家開了三十多年的豬雜米腸,下午三點開店,賣完即止,想要吃上豬腸脹糯米的人可得走快些。
這座城,這座城的人兒,這座城的美食,這座城的一切一切,我想讓時光慢點走,繼續探索著它的美好。
內容來自最潮州!
傳遞潮州美食文化
盡在【潮州吃貨】
傳遞潮州美食文化,分享吃貨快樂生活。潮州最有影響力的美食嚮導。吃貨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