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2020-12-21 農村千裡眼

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我國作為一個人多地少的大國,如何養活14億人口一直是我國的一個重要話題,在2006年時,我國明確提出了「18億畝耕地紅線」,這也是我國的一個「底線」了,在人口沒有大量減少之前,這條紅線是不可能放開的。

畢竟養活這麼多人是需要這麼多耕地的,雖然科技發展了,糧食也增收了,不過科技還沒有發展到畝產糧食能增加幾十倍的技術,提升也是有限的。而這些土地也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本,土地資源寶貴,無論是城市發展、蓋房子以及工業發展都是需要大量的土地,而這道紅線也形成了矛盾。

就有經濟學家表示,可以放開這條紅線,這樣讓土地流入市場,讓市場來進行調節,促進經濟的發展,從而達到致富。說道糧食安全如何保障時,專家表示可以依賴進口,進口糧食就可以保障糧食安全了。

聽起來是蠻好的,從目前而言卻是可行,畢竟全球化經濟了。可是如今的市場經濟已經是全球性的了,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安全所在,你用全球性的市場理論來判斷國家糧食安全,這樣真的靠譜嗎?

就拿美國而言,高度發達的農業,已經實現了現代化農業,可以說成本已經降到最低了,可是糧食依然不賺錢,美國對於糧食補貼50%。這明顯是賠本買賣,可是依然還對外出口,這是做好事嗎?

美國如此高效的農業,還加上補貼,賠本出口,到底為了什麼?之前小編看到一篇關於東北農業的文章才知道這種舉動是多麼恐怖,一位陷入規模種植農業深坑的農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表示自己種植農業,因為規模種植糧食,需要300畝以上才夠基本花銷,而這些地的成本租金需要15萬每年以上。這就是全球市場經濟的效果,如果想要自己發展農業,起步對於一般人而言都不可能。

而糧食作為一個國家根本,作為人類衣食住行這些必需品中的重要一環,沒有它還談啥經濟,雖說如今糧食價格不高,可是不要千萬不要說糧食沒價值,戰爭時期,一切都可以不要,可是獨獨你需要它,拋開繁華世界的一切奢侈品,它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表面上和平了,就沒事了,沒有它別的國家隨便拿捏你。

相關焦點

  • 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 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保障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這是農業農村部門的重點工作,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在重點工作中,就包括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這些年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了,更呈現一種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
  • 新冠肺炎疫情敲響糧食安全警鐘 專家呼籲:須持之以恆嚴守耕地紅線
    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發布,明確提出制止亂佔耕地。此後,保護耕地被列為基本國策。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18億畝耕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又將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其核心和宗旨。
  • 【全國土地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全國土地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2020年06月25日 17:13:00來源: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今天也就是6月25日是第30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
  •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 第3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片來啦!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 第3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片來啦!——守住「飯碗田」「中國人口眾多,但人均耕地面積少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在自己手裡不要靠人家18億畝耕地紅線要堅決保護,絕不能突破」趙燕菁 廈門大學教授——
  • 【地評線】飛天網評:端牢飯碗,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
    耕地是關係十幾億人吃飯的大事。6月25日,第30個全國土地日如約而至,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必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耕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耕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 耕地保衛戰:當利用強度接近極限時,怎麼保障糧食安全
    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現狀: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格外重要 2020年10月,我國三大土豆產地之一,甘肅定西,土豆的收穫進入高峰,由於土壤板結,聯合收穫機無法使用,農民們採用了兩套不同的機器,以此避免機器將土豆和土塊一起收穫。
  • 保障糧食安全:首提「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 新華社評論員: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
    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為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指明了著力方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
  • 福建出臺方案加強耕地保護監督 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監督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福建省耕地保護工作,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 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華社評論員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好耕地,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藏糧於地,要求基本農田要姓農,要種糧食,必須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決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來確定耕地用途。特別是要保障現有14億畝的三大穀物面積只增不減,確保耕地主要用於生產糧食和多元化食物,始終端穩中國飯碗,築牢大國糧倉。
  • 學加網分享:什麼是耕地佔補平衡
    今天來分享一下什麼是耕地佔補平衡。2018年廣東共動工墾造水田25.39萬畝,其中已經完工16萬畝。廣東成為中國首個所有用地項目被國務院批准且耕地佔補平衡承諾都得到兌現的省份。為緩解水田佔補平衡壓力,廣東去年累計投入資金158億元,在全國率先啟動大規模墾造水田工作。
  • 守護耕地,我們都做了什麼?
    但是,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引發了耕地面積的持續減少。 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18億畝耕地是未來五年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
  • 鎘大米又現市場 耕地「質量紅線」亟待劃定
    視覺中國供圖  近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表示,針對「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益陽市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  對此,知名治土專家黨永富表示:「只有從生產領域著手,讓鎘大米種不出來才能根治這一頑疾,而不只是在流通和銷售領域把控糧食安全。」  據黨永富介紹,目前我國正在推行化肥、農藥「雙減量」技術,但在農業生產中的化肥使用量仍超過世界總量的30%,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我國出現鎘大米,有專家認為過量使用磷肥是重要原因。
  • 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都是那些被破壞耕地的買單者!
    我們忽略掉的幾個細節 中國這幾年飛速發展,有很多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但作為農業大國來說,最最驕傲的還是我們腳下的土地養活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我們飛速發展的農業,讓飢餓又遠離我們一步。我國2007年至2008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質就達800萬噸,相當於2.6億人一年的所需;浪費脂肪300萬噸,相當於1.3億人一年所需。 細節三耕地減少的速度超乎我們的想像!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減。
  • 重金屬超標大米又現市場 如何劃好耕地「質量紅線」?
    原標題:鎘大米又現市場 耕地「質量紅線」亟待劃定近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表示,針對「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益陽市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
  • 極飛創始人彭斌:3-5年中國或有幾億畝耕地將成無人化種植
    截至12月15日,極飛累計為超過931萬農戶、7.8億畝次農田、4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服務。今年11月16日,極飛宣布完成一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百度資本和軟銀願景基金二期領投,創新工場、越秀產業基金和廣州新興基金跟投,這也是中國農業科技領域目前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我們完全符合科創板要求。」
  • 端好「中國飯碗」,習近平這樣強調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在剛剛閉幕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有關糧食工作的內容被多次提及。
  • 公益檢察丨閩侯檢察發出公益保護令,被非法佔用10年的這16.7畝耕地...
    公益檢察丨閩侯檢察發出公益保護令,被非法佔用10年的這16.7畝耕地終於復綠了!耕地保護事關我國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對耕地保護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 養豬第一股牧原股份55個養豬廠修建項目叫停,涉侵佔1.5萬畝農田
    從去年開始,豬肉價格猛漲,自然資源部和農業農村部適當放開了口子。今年4月,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和農業農村廳出臺文件,規定原則上養殖設施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控制在項目用地總面積的30%以內。對此,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農村法治研究會常務理事高飛認為,「政策鼓勵養殖設施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解釋明顯會錯了意。他說,養殖設施原則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農田,這也意味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建養豬場只能作為一種特殊情況存在。高飛強調,生豬養殖固然重要,但耕地保護的紅線不能碰,基本農田更是要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