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 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2021-01-13 創投網

十四五期間如何保證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安全?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保障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這是農業農村部門的重點工作,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在重點工作中,就包括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這些年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了,更呈現一種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適應這一新變化,農業生產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更要保質量。」曾衍德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強產能建設保數量。就是要深入實施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打牢糧食安全的基礎。重點抓好兩個方面,一個是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就是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要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改善農田設施基礎條件,加快建設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另一個是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打好種業翻身仗,著力攻克核心種源「卡脖子」技術,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的新品種,同時還要加快技術集成創新,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合,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第二,要優化生產結構保多樣。要通過強化規劃引領,實施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和生產供給方案,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要優化品種結構,重點要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飼用玉米和優質水稻,強筋弱筋優質小麥供給,我們還要統籌抓好糧油糖、肉蛋奶、果菜魚等重要農副產品生產,擴大油料生產,加快發展肉牛肉羊,持續推進奶業振興,通過這些措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第三,要推進「三品一標」保質量。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增加優質綠色產品的供給,重點是抓好兩個「三品一標」,一個是在產品方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書;另一個是在生產方式上要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相關焦點

  • 福建出臺方案加強耕地保護監督 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監督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福建省耕地保護工作,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 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我國作為一個人多地少的大國,如何養活14億人口一直是我國的一個重要話題,在2006年時,我國明確提出了「18億畝耕地紅線」,這也是我國的一個「底線」了,在人口沒有大量減少之前,這條紅線是不可能放開的。
  • 【全國土地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全國土地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2020年06月25日 17:13:00來源: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今天也就是6月25日是第30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
  • 【地評線】飛天網評:端牢飯碗,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
    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為960多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15,但是人均佔有土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土地資源呈現「一多三少」的特點,即:土地資源總量多、人均佔有量少、優質耕地少、耕地後備資源少。這不僅決定了我國耕地資源的特殊重要性和戰略性,也決定了我們必須像保護大熊貓一樣,把18億畝耕地保護好,絕不能讓中國飯碗有閃失。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 守護耕地,我們都做了什麼?
    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首次提出各省(區、市)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要求。並首次提出「土地整理」的概念,以期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積。
  • 新華社評論員: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
    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為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指明了著力方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
  • 耕地保衛戰:當利用強度接近極限時,怎麼保障糧食安全
    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現狀: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格外重要 2020年10月,我國三大土豆產地之一,甘肅定西,土豆的收穫進入高峰,由於土壤板結,聯合收穫機無法使用,農民們採用了兩套不同的機器,以此避免機器將土豆和土塊一起收穫。
  •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 第3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片來啦!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 第30個全國土地日宣傳片來啦!「飯碗田」「中國人口眾多,但人均耕地面積少中國人的飯碗要拿在自己手裡不要靠人家18億畝耕地紅線要堅決保護,絕不能突破」趙燕菁 廈門大學教授——中國飯碗要裝中國糧
  • 新冠肺炎疫情敲響糧食安全警鐘 專家呼籲:須持之以恆嚴守耕地紅線
    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發布,明確提出制止亂佔耕地。此後,保護耕地被列為基本國策。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18億畝耕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又將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其核心和宗旨。
  • 保障糧食安全:首提「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在12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明年抓好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再次被提出。與之前強調糧食安全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將種子和耕地問題並列在了一起。  會議指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為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指明了著力方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耕地資源稀少、質量不高、汙染形勢嚴峻,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制約性因素。
  • 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發布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公布全國及不同區域耕地質量現狀,並針對耕地土壤障礙因素,提出耕地質量建設的對策建議,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加強耕地質量建設。
  • 福建落實「三位一體」保護 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
    福建落實「三位一體」保護 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 2020-12-18 07:30:28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張笑雪
  • 什麼是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糧食補貼一樣嗎?恐怕很多人都想錯了
    今天是2020年6月25日,是第30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眾所周知,我國總人口是14億,陸地國土面積為960多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15,但是人均佔有土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鎘大米又現市場 耕地「質量紅線」亟待劃定
    對此,知名治土專家黨永富表示:「只有從生產領域著手,讓鎘大米種不出來才能根治這一頑疾,而不只是在流通和銷售領域把控糧食安全。」  據黨永富介紹,目前我國正在推行化肥、農藥「雙減量」技術,但在農業生產中的化肥使用量仍超過世界總量的30%,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我國出現鎘大米,有專家認為過量使用磷肥是重要原因。
  • 重金屬超標大米又現市場 如何劃好耕地「質量紅線」?
    原標題:鎘大米又現市場 耕地「質量紅線」亟待劃定近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表示,針對「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益陽市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
  • 國務院發文:實行特殊保護用途管制,防止耕地「非糧化」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劉迪雅)11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傾向,要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
  • 2020年全國耕地質量建設技術示範推廣現場會在衢江召開
    致力產品供給優質化:通過地力提升推動農產品工作提質增效,在提升品質、樹立口碑的基礎上吸引優質項目。地力提升工作穩步推進,再加上華東地區最好的一級地表水,良田好水孕育出優質農產品,造就了成片的「千斤糧萬元田」。徐惠文表示,衢江區堅持以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為抓手,以富裡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帶動,在提升耕地數量和質量上蹚出一條新路。
  • 助力耕地質量保護|湖南公司被認定為「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標準化驗...
    助力耕地質量保護|湖南公司被認定為「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標準化驗室」 2020-12-0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通知:做好「三調」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
    ,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業生態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工作主線,強化耕地質量監測保護,堅持科學布點、持續調查、規範評價,健全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信息發布制度,為及時有針對性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促進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與資源可持續利用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