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檢察丨閩侯檢察發出公益保護令,被非法佔用10年的這16.7畝耕地...

2020-12-21 澎湃新聞

公益檢察丨閩侯檢察發出公益保護令,被非法佔用10年的這16.7畝耕地終於復綠了!

2020-12-16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福建正能量 檢察好聲音

歡迎訂閱福建檢察微信號!

耕地保護

事關我國糧食安全、生態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

對耕地保護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要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

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看到眼前曾被非法佔用長達10年的耕地已恢復原狀,到現場回訪的檢察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歷時近一年光景,這16.7畝的土地終於重現生機。

案情回顧

2011年至2013年,林某在擔任福建省某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明知公司建設用地未經審批的,擅自於2010年4月開始陸續在祥謙某村石子場對面佔地建設。

經調查發現,到2015年3月,福建省某工程有限公司違法固化土地並建成七座建築物及一座瀝青攪拌設備。經福州市國土資源局鑑定,涉案地塊有16.7畝耕地種植條件遭到嚴重毀壞。

截止至2017年5月,閩侯縣國土資源局和閩侯縣林業局多次對福建某工程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違法建築進行查處並處罰款。

2020年1月19日,閩侯縣公安局以林某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將案件移送至閩侯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閩侯縣檢察院受理該案後,對案件進行審查並開展了充分的調查核實,先後多次與公安機關、國土部門人員前往被佔用耕地進行現場勘察。為早日恢復耕地的種植功能,檢察官積極建議公安機關、國土部門在固定土地毀壞情況相關證據的基礎上,要求林某配合司法機關先行整改。

在多次督促下,林某基本拆除了鋼構廠房等違法建築,進行了土地的初步平整和恢復,並表示願意繼續平整和恢復土地。

鑑於犯罪嫌疑人林某自首、自願繳納「生態修復金」並進行生態修復,且系初犯、偶犯,情節輕微,本著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及對涉及民營企業案件慎捕慎訴的原則,對林某做相對不起訴處理。

公益訴訟+公益保護令

加快耕地功能恢復

生態環境破壞的案件涉及面廣、影響面大,土地恢復過程較長,為保障土地復墾復耕效果,閩侯縣檢察院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督促當事人及時消除非法佔用的狀態。並向林某發出公益保護令,督促其積極配合相關機關開展整改,履行生態修復義務,恢復生態功能,如違反將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在多方努力下,2020年7月13日,林某已完成涉案地塊16.7畝耕地復土。2020年11月12日,復墾項目正式通過驗收。

閩侯縣檢察院立足生態檢察深耕公益訴訟,建立行政公益訴訟、公益保護令、磋商、生態修復工作相銜接機制,引導涉案當事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將非法佔用的耕地恢復原狀、復土復耕,對依法整治亂佔耕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實現懲罰犯罪、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三者有機統一。

文案丨趙福璋、郭 倩

編輯丨陳 晨

審核丨趙福璋

轉自:閩侯檢察微信號

點個

原標題:《公益檢察丨閩侯檢察發出公益保護令,被非法佔用10年的這16.7畝耕地終於復綠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瘋狂盜採海砂10多萬噸,這次栽了——海南創新檢察公益訴訟破解海洋...
    2017年7月,海南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開始向逾越海洋生態紅線、破壞海洋環境的違法者「宣戰」,向履職不力的行政執法部門「亮劍」。日前,歐洲環保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龍迪一行,對海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對於檢察官在海洋環保中發揮的作用,他們讚不絕口。
  • ...檢察白皮書(2020)》 把保護生態環境和服務「六穩」「六保」結合
    《白皮書》透露,2020年1月至11月,檢察機關依法嚴懲高發多發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李丹亭:對丹鳳縣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一、我縣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2017年7月我縣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共辦理各類行政公益訴訟案件81件,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69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件,法院均已判決並執行到位。辦理案件類型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
  • 剛性司法柔性護企 檢察公益訴訟實現「雙贏共贏多贏」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實習生 吳禮霜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9日10時訊(記者 王瑋 實習生 吳禮霜)一份檢察建議書督促收回巨額土地出讓金的同時,讓困難企業不用面臨倒閉的危機。近日,重慶市檢察一分院和潼南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一同走進位於潼南區的某地產公司,針對其此前拖欠土地出讓金案件進行回訪,並了解企業在如期補繳費用後如今的發展現狀。
  • 安徽一年辦理涉長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件424件
    原標題:安徽一年辦理涉長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件424件正義網合肥11月18日電 (記者吳貽夥)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安徽省皖江五市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專項檢察監督工作推進會上獲悉,2019年6月至今年6月,該省皖江五市檢察機關共受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案件線索721件,立案辦理424件,其中訴前程序369
  • 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2020年10月13日至16日,博樂市文旅局使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人繳納的盜洞回填修復費用,在自治區考古所專家現場指導下,對烏圖布拉格土墩墓進行回填修復,並在古墓葬周圍立起圍欄及標識。【典型意義】盜掘古墓葬嚴重危害文物安全。
  • 代表委員話檢察 | 福州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回應了群眾的關切和期待」
    「福山福水檢察藍」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工作品牌獲評「全國檢察新媒體品牌二十強」,案件分別入選全國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全省十大生態保護領域、全省十大食藥安全領域典型案例……作為全國公益訴訟檢察首批試點單位,近年來,福州市檢察院多項工作走在前列。
  • 這一年,我們的公益保護記憶
    2020年1月至11月,為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0930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1526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含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共計2980件;支持有關機關組織提起訴訟118件。
  • 衡水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衡水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以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著力點,牢固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著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目前,共排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20件,立案515件,發出訴前履職檢察建議472件,向法院提起訴訟12件,法院審結5件,全部支持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
  • 海南:「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三亞東鑼島海上遊樂有限公司於2013年取得《無居民海島使用臨時證書》,但自2008年開始,東鑼島公司未經審批便開發建設東鑼島,在島上建房屋、砍林木,還非法佔用海域修建防波堤、鋪設海底電纜,嚴重破壞海洋生態。 「接到舉報線索後,我們立即成立檢察官聯合辦案小組。」
  • ...湖北省巴東縣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紀實 | 社會治理
    該院針對履職中發現的長江非法捕撈、庫岸環境整治等問題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件,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犯罪行為,辦理相關刑事案件10件10人,督促非法捕撈違法行為人放流成魚1410千克,魚苗63.7萬尾,督促清理長江庫岸堆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5噸,為巴東河湖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檢察保障。為生態屏障「補植復綠」在巴東,與水資源相伴而生的就是森林資源。
  • 【公益檢察】福建:軍地協作,還戰鷹一片淨空
    一片淨空還戰鷹近日,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指導福州市人民檢察院、倉山區人民檢察院,與福州軍事檢察院密切協作,通過聯合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拆除軍用機場附近一超高通信信號塔,及時消除了軍事飛行安全隱患。
  • 非法佔用農用地 定期修復還綠貌 ——都蘭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公益...
    非法佔用農用地 定期修復還綠貌 ——都蘭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開庭 2020-04-30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察時間》第22集 | 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建違章鐵塔、機房?拆!
    經過調查核實,閩侯縣人民檢察院了解到,紀念碑旁的通訊鐵塔和機房建於2003年,分別歸屬於鐵塔公司閩侯辦事處和聯通公司閩侯分公司。隨後,閩侯縣人民檢察院向閩侯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出了檢察建議,要求消除公共利益損害,儘早協調拆除或者遷移鐵塔。但,拆除工作並非一帆風順。通訊鐵塔遷移、機房建築拆除不僅涉及國有資產損耗,而且還關係到周邊村民通訊信號,這使拆除工作的推進遇到了難題。我省首例!
  • 「檢察藍」守護「海洋藍」
    為守護湛江的碧海藍天,近年來,湛江市檢察機關堅決貫徹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加大海洋環境監督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檢察藍」守護「海洋藍」,為海洋環境保護貢獻檢察力量。
  • 長江經濟帶檢察攥指成拳打擊環資犯罪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汪莉說,今年前11個月,通過一體化協作機制,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涉及長江保護刑事案件561件、公益訴訟案件1759件,督促治理恢復長江流域被汙染水源27處110.6畝,督促清理汙染和非法佔用河道50.19公裡,推動治理被汙染水域158.5畝。
  • 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堅決遏制農村亂佔耕地行為
    該批案例從依法治理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土地復墾主體責任、行政機關未取得審批手續強佔農民承包地的賠償方式、耕地保護公益訴訟、基本農田的特殊保護、違法佔地行為的行政處罰追訴時效、查處不同類型非法建築所應適用的法律依據等方面對耕地保護相關法律規範的適用進行了闡釋。
  • 對亂佔耕地行為「零容忍」,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
    、查處不同類型非法建築所應適用的法律依據等方面對耕地保護相關法律規範的適用進行了闡釋。西安市國土局作出了市國土監字(2018)9-102號《土地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2018年4月5日,孫某未經批准佔用細柳街辦孫家灣村土地3.96畝建鋼構大棚。經核查長安區細柳街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2006-2020年),該宗土地性質為基本農田,現狀為耕地。截止調查之日,長60米寬33米陽光大棚已基本建成,長23米寬10米房屋地基及鋼構已建成。
  • 晉安檢察|「督促監護令」 ——起承轉合濃濃檢察情
    涉案7名未成年人均存在沉迷網絡、抽菸喝酒、看淫穢錄像、夜不歸宿甚至猥褻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等違法行為。而這些孩子們的父母或離異或長期在外打工,對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長期放任自流或無力管教等情況。與此案同樣引起社會聚焦的,是由福州市檢察機關在全國首創的督促監護令工作機制。
  • 關注丨湖北省檢察機關發布司法為民「八件實事」典型案(事)例
    15.隨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非法佔用耕地行政公益訴訟案 16.孝感市孝南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農村二次供水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 紅安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 江某乙刑事申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