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否應該過萬聖節、聖誕節?

2021-01-06 家鄉日常事

眾所周知,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相當於西方的春節。然而,現在這個西方節日卻在中國迅速發展,成為許多商家的牟利的好機會。在我看來,作為一個中國人,沒事瞎湊什麼熱鬧,自己都有那麼多節日,還需要過啥西方的節日。現在,很多的西方節日受到年輕人追捧,什麼萬聖節,聖誕節。這些西方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尊重西方人的信仰,尊重別人的傳統。

聖誕節

如果說作為一個外國人,他們不管身在何方,都應該傳承自己的國家的文化,過自己國家的節日。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在萬聖節當天,畫著奇異的妝容,實在是有點讓人視覺不舒服。平安夜、聖誕節,作為一個中國人,爭相購買蘋果,各種禮品,這有必要嗎?

小編作為一個中國人實在是覺得完全沒必要過這些西方節日,沒有必要崇洋媚外。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很多人都沒有對西方節日那麼積極,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啊!如今春節將至,還是希望大家今年能好好回家,和家人團圓,尊重我們的傳統節日,將本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到底應不應該過萬聖節?
    近年來,萬聖節與聖誕節、情人節被人們並稱為「三大洋節」,這些節日在瘋狂「入侵」中國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兒童以及中青年群體的青睞。一年下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和已「入侵」的一些「洋節」加起來非常之多,具體筆者還沒有做過統計。
  • 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被家長怒懟,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和聖誕節、感恩節一個樣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萬聖節,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各樣鬼怪的樣子走上街頭,逐家逐戶地敲門,口中還會念念有詞,「快給糖果,否則就搗蛋!」也就是說萬聖節就是西方人的「鬼節」,而活著的人則懼怕鬼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再尋找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逐漸演變成現在一個比較喜慶的節日。我們中國的所謂的「鬼節」是中元節,我們中國人過中元節與西方不同。
  • 中國人過萬聖節等於叛國?藍盈瑩發圖過節遭網友痛罵!
    前幾天萬聖節的氣氛的確比前幾年要濃了很多,感覺中國到處都在過萬聖節?不止是網友們,天涯也感覺到了,不知道為何。而且看到了很多幼兒園,一些培訓機構也在搞萬聖節活動。特別是英語培訓機構,萬聖節活動似乎成了標配。
  • 幼兒園聖誕節要求互換禮物,家長質疑:中國人過什麼「洋節日」?
    看到這個現象後,我不禁感嘆:如果這一代人從小就習慣了過「洋節日」,那將來中國傳統節日會不會被冷漠甚至遺忘?幼兒園又出「新花樣」,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媽媽,老師說讓我們準備聖誕節禮物和同學互換。」聽到「聖誕節要求孩子互換禮物」的消息後,幼兒園群裡有家長站不住出來說話了:「中國人過什麼洋節日!」其他的家長聽到這話後也紛紛表示贊同,都覺得幼兒園不應該太把聖誕節當回事,外國節日讓孩子了解了解就行了,沒必要讓孩子都過。
  • 為什麼今年突然出現抵制過聖誕節?12月26日中國人更應該記住!
    為什麼今年突然出現抵制過聖誕節?12月26日中國人更應該記住!用抵制一詞稍顯誇張,較之往年冷清了許多倒是真的。現在的中國與世界的交往是全方位的,不僅有經貿科技,還有文化,這些都是相互影響的。一段時期來,喝洋酒、過洋節已成為年青人的時尚。
  • 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被黨員家長抵制:應該教孩子愛國
    昨天是11月1日,在很多人看來,昨天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不過在一些有心的人看來,昨天是西方國家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每一個城市的大型商超都會舉行萬聖節活動,還有一些培訓機構也會給孩子過萬聖節。
  • 原創:有關聖誕節的思考
    如果中秋節不能保住第二大的地位,那麼聖誕節就無可否認地成為中國的第二大節日了!這究竟是中國人的好事還是中國人的悲哀,我想已不能簡單地下這樣的結論了。如果還簡單地批判中國人崇洋媚外,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我們來看看究竟聖誕節是怎樣令中國人那麼喜歡的。
  • 聖誕節vs萬聖節,一字之差卻有神鬼之別
    作者丨張育聖誕節眾多周知,聖誕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耶穌誕生日其實並沒有記載,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聖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恆的太陽。
  • 【原創】萬聖節殭屍秀!這個尺度是不是有點過?
    (10月31日《都市快報》)  近年來,隨著西方洋節日在我國的盛行,每年萬聖節前夕,各地都有一些青年人為了營造過萬聖節的氣氛,在地鐵等公共場合舉辦一些扮鬼、扮殭屍的活動。從過萬聖節角度說,扮鬼、扮殭屍本是過萬聖節的傳統習俗,青年人玩殭屍秀本身並無不可。
  • 家長怒斥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關於孩子過萬聖節,你怎麼看?
    就在剛剛過去的萬聖節,各地幼兒園和教育機構都在組織活動。所謂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 熱衷過洋節大可不必,中國人過什麼聖誕節?
    聖誕節是一個基督教色彩很濃的節日,屬於文化侵略,中國人不提倡過。其實聖誕節是西方文化拼湊的大雜燴。我們用的公曆,號稱以耶穌降生那一年為公元元年,後來發現算錯了,根本不對。聖誕節原是羅馬帝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太陽神的,後來信基督教為國教的過程中偷換進來的,耶穌很委屈,說不是俺娘生我那日子。蘋果、平安果,大體是沿襲猶太教,創世紀中有關於伊甸園、亞當夏娃偷吃智慧果的神話。
  • 你支持讓孩子們過「萬聖節」嗎?
    可很多幼兒園、尤其私立的,或者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因為都在教英文,或者有外教,所以就很注重西方節日,比如萬聖節、聖誕節、父親節等等。每到這種日子,家長就要配合幼兒園老師,或者培訓機構的活動。聖誕節還好,因為比較喜慶,節日內容沒有太多不適感,可萬聖節這樣的節日,在國外是個大節日,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比較顧忌什麼「鬼節」,可萬聖節卻大張旗鼓地宣揚「鬼節」。難免會造成文化衝突!
  • 中國人不應過萬聖節?理性分析如何對待傳統節日和洋節
    萬聖節南瓜燈每個國家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比如中國的「春節」、「端午節」、「國慶節」,緬甸的「潑水節」,還有美國的感恩節、聖誕節、萬聖節。昨日就發生了這樣的一起事件:在四川綿陽市三臺縣,有家長斥責培訓機構帶著孩子們慶祝萬聖節,並聲稱教育機構應該多宣揚愛國思想,傳播愛國正能量。對此,年長的人會更加支持家長的做法,而年輕一輩的人可能會更多地不反對或是支持培訓機構。
  • 萬聖節來了,你應該了解的3件事,最後1件中國人必須知道並銘記
    導語:#萬聖節來了#大家好!歡迎來聽胡謅聊文化。今天是10月31日,明天萬聖節,今夜就是萬聖節終最快樂的時光——萬聖節前夜。大家可以化妝成自己喜愛的鬼怪或動漫形象,出門大肆嗨皮一番,在今夜來臨之前,這3件事你應該了解,尤其是最後一件,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應該銘記。
  • 西方兩大節日,萬聖節和聖誕節,有什麼區別
    西方兩大節日,萬聖節和聖誕節,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萬聖節和聖誕節,為西方兩大傳統節日,主要有節日時間、起源由來、活動習俗和特色美食等四個方面的區別。它們相比,最主要的區別,萬聖節是全民性的娛樂節日,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為了慶祝耶穌誕辰設置的節日。
  • 聖誕節到了!你以為的當代網紅洋節,中國人從唐朝就開始過了?!
    聖誕節到了!你以為的當代網紅洋節,中國人從唐朝就開始過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每個去過西安旅行的人,應該都不會錯過西安碑林這個必打卡的熱門景點,距離它上一次火爆網際網路,應該是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的時候,劇中除了易烊千璽和雷佳音搭檔破案的緊湊劇情,還有一個「外國面孔」——景教僧侶伊斯。
  • 「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遭反對
    我慶幸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慶幸自己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慶幸自己是一個中國公民。在這個並不是很和平的世界上,我們能夠安居樂業,都靠著我們的祖國。相信很多人都應該注意到,在很早的時候,西方國家的一些節日也悄悄的融入進了我們國家,比如萬聖節、聖誕節之類的節日。這些西方節日已經逐漸的被我們接納和傳播,我們也會在節日的時候做出一些相應的重視。前段時間是西方國家的萬聖節,是他們國家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之一。
  • 要不要讓孩子過聖誕節?想讓孩子體會儀式感,「中國節」就足夠了
    明天是聖誕節,要不要給孩子過聖誕節,再一次成為了家長們爭論的焦點。 不知從何時起,洋節越來越多,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每個節日,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對于洋節的繁榮,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帶孩子過洋節是崇洋媚外,真的是這樣嗎?
  • 中國人該怎麼過萬聖節
    11月1日的萬聖節即將閃亮登場,萬聖節即西方鬼節,每年的這一日,西方的小孩都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鬼面具,挨家挨戶向人索要榶果。該節日現流行於世界各地,咱們中國也不例外,接下來請看看本人教你如何過好萬聖節。
  • 正在被抵制的聖誕節,養活了無數中國人
    「西方有個老頭叫聖誕老人,沒給中國人帶來啥好處,狂歡夜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不少中國人卻還花錢為這個老頭過生日」 「中國人,不要再稀裡糊塗過洋節了!」 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