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藥丨無根藤

2021-03-04 中晉e伴侶

名稱:

無根藤 wugenteng

別名:

無頭藤、無娘藤、無根草、菟絲藤、羅網藤、金絲藤。

英文名:

Herba Cassythae


藥用部位:

來源於樟科植物無根藤CassythailiformisL.的全草。


形態:

寄生纏繞草本,借盤狀吸根附於寄主上。莖線狀,綠色或綠褐色,嫩莖被鏽色短柔毛。葉退化為微小鱗片。穗狀花序長2~5釐米,苞片及小苞片微小,寬卵形,被緣毛。花極小,兩性,白色,長不到2毫米,花被裂片6,排成2輪,外輪3枚小,圓形;能育雄蕊9,分3輪。果實小,球形,包藏於花後增大的肉質果託內。花、果期5~12月。

產地分布:

寄生纏繞於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及臺灣等地。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乾或陰乾。


藥材性狀:

呈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2.5毫米。表面黃綠色或黃褐色,具細縱紋和黃棕色茸毛,分枝處可見小鱗片,扭曲處常有盤狀吸根。花小,排成穗狀花序,長2~5釐米。果卵球形,包藏於肉質果託內,頂端開口,直徑約4毫米,無柄。質脆,斷麵皮部纖維性,木質部黃白色。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性涼,味淡。歸經無。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溼、涼血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9~10克,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煎水洗。用治結膜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疳積、水腫、咯血,癰瘡、燙傷。


藥理研究:

在進行傷寒沙門菌株中的抗苯並芘致突變活性研究時,發現無根藤提取物降低苯並芘致突變活性達99%,且其有效成分存在於水不溶部分,對熱穩定,提取物經121℃滅菌20分鐘仍有用。

化學成份:

從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出無根藤鹼、無根藤定鹼、無根藤末丁、無根藤末裡丁、六駁鹼、月桂若實鹼及衛矛醇、鞣質等。

使用禁忌:

孕婦忌服。

配伍藥方:

治遠年痛風,及中風左癱右瘓:青藤4兩,釣鉤藤4兩,紅藤(即理省藤)4兩,丁公藤(又名風藤)4兩,桑絡藤4兩,菟絲藤(即無根藤)4兩,天仙藤(即青木香)4兩,陰地蕨(名地茶,取根)4兩,忍冬藤2兩,五味子藤(俗名紅內消)2兩。上切細,以無灰老酒1大鬥,用瓷罐1個盛酒,其藥用真綿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口,不可洩氣,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每服1盞,1日3次。病在上,食後及臥後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醫學正傳》卷四·經驗九藤酒)

相關焦點

  • 藥材 | 無根藤
    【中藥名】無根藤wugenteng【別名】無頭藤、無娘藤、無根草。【英文名】HerbaCassythae【來源】樟科植物無根藤CassythailiformisL.的全草。【植物形態】寄生纏繞草本,借盤狀吸根附於寄主上。莖線狀,綠色或綠褐色,嫩莖被鏽色短柔毛。葉退化為微小鱗片。
  • 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
    田螺虎樹,九龍根,燕子尾,飛揚藤,子燕藤,黃開口。氣無,味微澀。以藤莖粗、斷面「雞眼圈紋」明顯者為佳。【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行氣活血。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9~15克,鮮品用量加倍;或浸酒。主治風溼痺痛,跌打損傷,偏癱,胃脘痛,疳積,痢疾。
  • 每日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款冬花每日學一味中藥:洋金花每日學一味中藥:矮地茶每日學一味中藥:葶藶子每日學一味中藥:苦杏仁每日學一味中藥:馬兜鈴每日學一味中藥:紫苑每日學一味中藥:百部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前每日學一味中藥:野馬追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屈菜
  • 散文|劉平:無根藤(外一篇)
    樹是它的床,也是它的食物,只要在樹幹上纏繞幾圈,儘管無葉無根,一天汲上一陣便可酒足飯飽。無根藤通體呈檸檬色,新芽稍有嫩綠。長不過兩三尺、粗不過一根細毛線纖,樣子並不猙獰,且還有些柔弱。哪怕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幼童,只要將其放至兩手間,往左右兩邊輕輕一扯,脆生生的肢體便輕而易舉斷成幾節。對大部分植物而言,肢體從中斷裂也就意味著生命終結。
  • 貓眼草(附:澤漆)貓人參(附:藤梨根)
    將患者局部清洗祛除分泌物後碘酒消毒,根據瘡面大小取敷料,將流膏敷於患處,每日更換一次。治療淋巴結結核30例。全部病例均獲治癒。治癒時間最短28天,最長46天。(中國民間療法,1997年第4期) 附:澤漆澤漆為大戟科植物澤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乾燥全草。性微寒,味辛、苦;有毒。歸肺、大腸、小腸經。
  • 每天學一味中藥,雞矢藤!
    雞屎藤、臭藤、牛皮凍。蔓生草本。基部木質,禿淨或稍被微毛。葉對生,有柄;葉片近膜質,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渾圓或楔形,兩面均禿淨或近禿淨;中間託葉三角形,脫落。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擴展,分枝為蠍尾狀的聚傘花序;花白紫色,無柄;萼狹鍾狀;花冠鍾狀,上端5裂,鑷合狀排列,內面紅紫色,被粉狀柔毛;雄蕊5,花絲極短,著生於花冠筒內;子房下位,2室,花柱絲狀,2枚,基部癒合。漿果球形,成熟時光亮,草黃色。花期8~10月,果期9~11月。生於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於其他植物或巖石上。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等地。
  • 黃藤
    中藥黃藤,土黃連、藤黃連、黃連藤、伸筋蘑、山大王、大黃藤為防己科植物黃藤的根或莖。秋後採收,洗淨,切段,曬乾。
  • 每日一味中藥--鉤藤
    【名稱】鉤藤【別名】雙鉤藤、鷹爪風、吊風根、金鉤草、倒掛刺【形態】鉤藤 木質藤本,常綠,高1~3米。本植物的根(鉤藤根)亦供藥用, ⑧治半邊風:鉤藤莖枝、荊芥各四錢,排風藤一兩。煨水服,一日三次。(《貴州草藥》) ⑨治面神經麻痺:鉤藤二兩,鮮何首烏藤四兩。水煎服。
  • 每日一味中藥——青風藤
    【藥名】 青風藤【處方用名】青風藤【藥性】苦、辛,平。歸肝、脾經。【關聯方劑】1、風藤散2、皂角苦參丸【化學成分】主要含青風藤鹼,青藤鹼,異青藤鹼,土藤鹼等。
  • 中藥百科丨苦石蓮的功效、作用及相關信息
    功能1、根、莖、葉:清熱解暑,消腫,止痛,止癢。2、種仁:清熱利溼。主治1、根、莖、葉:適用於感冒發熱,風溼痺痛,外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皮膚瘙癢,毒蛇咬傷。2、種仁:用於急性腹瀉,痢疾,膀胱炎。
  • 三秦中藥——隔山消
    隔山撬(《分類草藥性》)、隔山鍬(《天寶本草》)、隔山牛皮消、白首烏、白何首烏、山瓜蔞、白奶奶、豆角蛤蜊、過山飄、無粱藤、白人參、野紅苕、羊角藤、 土白蘞、萬世竹、剪蛇珠、山步虎、野番薯。為蘿藦科植物隔山消的塊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沙。
  • 每天學一味中藥,薴麻根!
    花單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雄花序通常位於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毫米,花被管狀,宿存,花柱1。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為宿存花被包裹,內有種子l顆。花期9月,果期10月。在我國河南、山東及陝西以南各地廣為栽培,也有野生。
  • 每日學中藥
    【藥物性狀】(1)木通藤莖圓柱形,稍扭曲,直徑0.2-0.5cm。表面灰棕色,有光澤,有淺的縱紋,皮孔圓形或橫向長圓形,突起,直徑約1mm;有枝。質堅脆,較易折斷,橫斷面較平整,皮部薄易剝離,木部灰白色,導管孔排列緊密而無規則,射線細,不明顯,中央髓圓形,明顯。氣微,味淡而微辛。
  •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木香!
    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的根。馬兜鈴根、兜鈴根、青藤香。草質藤本。根圓柱形。莖柔弱,無毛。內服:煎湯,3~9克;研末,1.5~2克,每日2~3次。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磨汁塗。主治胸脅脘腹疼痛,疝氣痛,腸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蟲咬傷,癰腫疔瘡,溼疹,皮膚瘙癢,高血壓病。抑制平滑肌的運動;鎮痛抗炎;抗病原體;降壓;鎮靜;催吐;鬆弛橫紋肌等。
  • 以「根」來主導植物——藤類
    藤蔓(téng wàn),藤本植物,根生於土壤中的一種易彎或柔軟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緣植物。莖細長,不能直立,具有憑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沒有他物可攀附時,則匍匐或垂吊生長。 藤蔓植物通常也稱為攀援植物,這一植物的共同點為莖細長,不能直立,但均具有借自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
  • 每日一味中藥——昆明山海棠
    【藥名】 昆明山海棠【出處】 《滇南本草》【別名】火把花、斷腸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關藤、【來源】衛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乾燥根。【處方用名】昆明山海棠【藥性】苦、辛,微溫;有大毒。歸肝、脾、腎經。【功效】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續筋接骨。
  • 每日一味中藥:木通
    中藥木通又名通草、萬年藤、丁翁等,是落葉木質纏繞灌木。中醫認為木通有清火、利尿、通經下乳的功效與作用。常用於治療喉痺咽痛、胸中煩熱、經閉乳少等症。原植物白木通又名:八月瓜藤、地海參。處方名木通、關木通、川木通、細木通、炒木通。簡介木通,為雙子葉植物,木通科木通屬,植物白木通或三葉木通、木通(五葉木通)的木質莖。它性味苦,涼,瀉火行水,通利血脈,原產我國東部,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
  • 一粒珠; (一粒子草; 一粒關,散寒草、、)瓜子根(瓜子藤、過山香)的功效作用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或根。形態特徵水蜈蚣,多年生草本,叢生。全株光滑無毛,鮮時有如菖蒲的香氣。根狀莖柔弱,匍匐平臥於地下;形似蜈蚣,節多數,節下生鬚根多數,每節上有一小苗。稈成列散生,纖弱,高7~20cm,扁三稜形,平滑。葉窄線形,寬2~4mm,基部鞘狀抱莖,最下2個葉鞘呈幹膜質。
  • 【每日一味藥】首烏藤
    【每日一味藥】首烏藤 【性味歸經】甘,平。(《醫醇媵義》甲乙歸髒湯) 2、治腋疽:首烏藤、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3、治痔瘡腫痛:首烏藤、假蔞葉、杉木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
  • 每日中藥|金果欖
    中藥民間故事  從前,在湖南與廣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住著一戶人家,夫妻倆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夫妻倆有一對兒女,日子雖然過的清貧,倒也其樂融融。現在你們的兒子病重,我無以為報,請收下這個,這個能救你兒子的性命。」說完便從口裡吐出一黑物落在地上,隨便隨太上老君而去。                       黑物落地後很快便生根,長出一藤狀植物。夫妻兩將植物連根拔起,發現下面有一串如牛膽大小的疙瘩,便迅速將這些疙瘩煮水給兒子喝。說來也怪,他兒子喝下去沒有多久,身上的瘡瘍便好了大半,也能開口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