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7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1月5日上午,筆者在重慶市銅梁區二坪鎮獅子村5社分散特困供養戶王興友家看到,他正在打掃地壩衛生。「政府補助我家把房屋改造了,住起安心了,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幹部。」王興友指著新建的房屋高興地說,住上新房了,我還要把裡裡外外收拾乾淨,住起來更舒心。
近3年來,銅梁加大了農村危房改造的力度,在實現全區4423戶建卡貧困戶的危房新建、改造,讓他們住上了安居房、放心房的基礎上,於2020年又啟動了農村一般群眾危房排除、改造工程。
「一般農房危房排除改造是銅梁區自加壓力,區裡籌資1.2億元實施的又一民生工程,也是銅梁紮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舉措。經過一年時間的努力,完成了這一工作,為農村住房安全上了一道保險。」區住建委負責人說。
據了解,去年以來,銅梁區嚴格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的標準,以全覆蓋開展農村危房改造為切入點,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走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又做實鄉村振興「另外一公裡」,讓廣大農村群眾住得安全、住得舒心,鄉村生活更有品位、幸福更有質感。
「在實施農村一般農戶危房整治工作中,鎮村社通過拉網式摸排,全面掌握核實了第一手情況,並聘請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全覆蓋對農村危房逐戶進行鑑定,共鑑定49856戶,掛牌49925戶。根據危房等級情況,對全區33718戶一般戶危房按照「拆除、封存、改造、重建」四類進行分類處置,其中拆除8454戶、一般困難群眾改造房屋3598戶。」區住建委村建科負責人說,這一舉措快速推動了危房處置工作,收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的效果。
銅梁區住建部門還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設計5套建築面積不等的危房改造施工戶型供農戶選擇,既保證工程質量,又尊重群眾改造意願,讓農房既好用又好看。
不但要讓困難群眾「住有安居」,而且還要向「住有美居」轉變。銅梁區把農村危房改造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在新建、改造住房的同時,通過積分制激勵貧困戶改廁所、改禽圈改柴棚,庭院栽花種草,使居住環境既安全乾淨明亮。
土橋鎮六贏村4社低保戶苟光明、劉雲輝夫婦年老多病,家庭缺少勞力,經濟收入無力改造住房。他家去年實施危房改造後,搬進了60平方的新居,水泥公路從他家門口通過,村裡幫助他家硬化了20多平方米的地壩。苟光明也積極主動整治環境,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房前屋後栽種了花草果樹,讓農家環境更加宜居,大大提升了幸福感獲得感。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