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經典第21期,今天我們聊聊網吧裡的那些老遊戲,清波科技出品,歡迎轉載!
五一當天,隨著《關於有序推進娛樂場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復工復產的通知》發出,西安的不少網吧正式恢復營業,這也預示著全國的網吧恢復正常營業又進了一步。
不過,對於網吧而言,這次三個多月的停業,對於本已經就凋零的網吧業可謂是「秋風掃落葉」,恐怕不少地方的網吧,已經很難等到復產的那一天了。
時光回調到上世紀90年代,在那個電腦還是奢侈品,動輒上萬元可以在小縣城換半套房的時候,網吧的前身——電腦吧開始出現。
相對遊戲廳的「臭名昭著」和環境嘈雜,而且從遊戲廳出來一旦被發現就要被老師和家長吊打,當時電腦吧的因為有學習電腦技術這一個幌子,因此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湧現。
記得當時自己讀的還是一個本地的重點中學,不過校門口500米內,就有七八家剛開業的電腦吧。
而在市中心的電腦城黃金地段,二樓基本上都被賣盜版軟體和電腦吧所佔據,而當時連手機都是奢侈品的時候,最流行的當然不是「學電腦」,而是玩電腦遊戲,尤其是新興的3D遊戲。
而隨著區域網和ISDN寬帶網絡的出現,能夠聯機玩遊戲的網吧,在千禧年到來之前,也取代了電腦吧,成為了新興的課外娛樂陣地。
上面的這張圖,就是97、98年前後,市面上最流行的遊戲,中間有你玩過的遊戲嗎?
對於一個月生活費才幾十元的學生們來說,每個周末花個十幾塊錢來電腦吧。
網吧一開始是一小時2塊錢,後來最高漲到了3-4塊錢,反正比遊戲廳是實惠多了,現在的網吧是多少錢,那就不知道了。
當時親一色的CRT顯示器,不過在家裡的電腦還是4M顯卡的時候,網吧的電腦已經用起了新興的3D加速卡,如VOODOO卡和後來的RIVA TNT。
1998年的時候,當時剛出不久的《生化危機2》就已經移植到了電腦上,而且支持VOODOO加速卡,雖然那時候的3D技術在今天看起來完全就是方塊人,菱角分明,但是對於3D顯卡完全沒有概念的我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外星科技。
98年的暑假,貌似就是在網吧的生化危機2裡面度過的,通關了幾十次,而那個過場動畫,都已經看到可以倒背如流了。
當年的夏天剛好是世界盃年,法國世界盃也讓EA搞出來了一個《決戰法蘭西98》,那個封面絕對的勁爆,而且當時也沒有啥FIFA黨和實況黨,電腦上都是親一色的FIFA。
說到FIFA,第一次玩是上一代的FIFA97,也是平生第一次玩3D的電腦遊戲,當時這個遊戲有個超級BUG,可以中場開球後就直接進門,如果還記得這個BUG,那就是FIFA的骨灰級玩家了。
當時學校邊上最流行的單機遊戲,記得是臺灣智冠出品的金庸系列武俠,也不知道這公司有啥辦法能夠搞到金大俠的獨家版權,尤其是金庸群俠傳,可謂在那個打怪升級的武俠世界裡,第一次可以有「自由世界」,因為一直火到了後面的智慧型手機時代。
小蝦米同學,從最初的家用DOS版,到手機上的塞班系統,再到安卓和iOS版本,比李逍遙大俠的生命周期還要長很多,而且網友的各種自製版,更是把金大俠的武俠世界發揮光大。
雖然後來因為版權的關係,智冠和《金庸群俠傳》的創作人分道揚鑣,而且還弄出了很多狗血事件,但是看到今天武俠遊戲變成了一個氪金遊戲,恐怕二十多年前的那種武俠遊戲味道,已經跟金大俠一起都入土了吧。
而且當時智冠在國內還幹了一件大事,買了風雲的版權,在國內推出了廉價版的《風雲》遊戲,並且跟大眾軟體一起發布,可謂是紅了半邊天,對於很多老玩家來說,《風雲》是人生的第一個正版遊戲吧。
有個很有趣的數據,當時《風雲》25元的售價,在國內賣出了破紀錄的16萬盤,在當時正版遊戲賣幾千盤就算創紀錄的時候,當時16萬盤的這個記錄,很多年都沒有國內的遊戲能夠打破。
除了智冠,另外一個長壽的遊戲,就是大宇的《大富翁4》了,也是復刻重置再重置的典範,雖然人物一再增加,《大富翁4》畫面也越來越次時代,但是玩法卻跟初代差不多。
當時最喜歡的就是在《大富翁4》裡面炒股票了,尤其是裡面自己大宇公司的股價,那是妖股中的妖股,經常漲很多倍,不過現在在pad和手機上再玩現代美工版的這個遊戲,卻沒有了二十多年前的那個激動。
可能我們懷念的,還是當年的那個孫小美、阿土伯和沙隆巴斯吧,那是我們的青蔥歲月。
雖然98年的時候,網際網路才剛剛進入國內,上網還是個極為奢侈的事情,不過網吧已經開始連成區域網了。
而區域網時代的到來,也讓網吧裡面的遊戲,從單機時代走進了聯網時代,尤其是帝國時代2和星際爭霸的出現,讓打帝國和打星際成為了時尚。
在還沒有電子競技的那個遊戲的上古時代,可以說帝國時代和星際爭霸的出現,催生了第一批准電子競技遊戲,而當時的戰場就是在網吧裡。
而且,像《橫掃千軍》、《三角洲部隊》這樣今天已經足夠冷門的遊戲,確實當時的網吧熱門遊戲。
關於網吧和區域網遊戲的故事,清波科技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