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和鳩摩羅什翻譯《金剛經》的故事

2020-12-13 超凡博弈

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並沒有佛經。佛經的出現,是在釋迦牟尼離世之後,他的弟子根據記憶,記錄下釋迦牟尼的言論,慢慢形成一卷一卷的佛經。

釋迦牟尼言論的第一次結集是在釋迦牟尼去世後的第一年的雨季,釋迦牟尼的大弟子大迦葉召集了五百比丘參加。

所謂比丘,最初的意思是靠一邊乞食一邊修行的男性出家人,後來標準的定義是接受佛教戒律的約束年滿20歲的男性出家人,俗稱「和尚」。

比丘尼就是女性出家人,俗稱「尼姑」。當時,五百比丘聚集在王舍城的七葉窟,由記憶力最好的阿難根據回憶把釋迦牟尼的言論記錄成冊,成為佛經。

第二次結集是在釋迦牟尼去世後一百多年,由七百比丘參加。

阿育王時代又在華氏城第三次結集,有一千比丘參加。早期的佛經,基本上來自這三次結集。

為什麼把釋迦牟尼的學說稱作「經」?

「經」在梵文裡是「sutra」,意思是用繩貫穿起來,所謂佛經,就是把釋迦牟尼的言論集中起來,用一條脈絡貫穿,可以永遠流傳下去。

中文的「經」,指的是織物的縱線,有綿延的意思,引申為「常道」,就是一般的規律性的不變的道理。所以,佛經所講,或者說,釋迦牟尼所講,都是一些「常道」,不會變化也不會被破壞的真理。

早期佛經,大抵使用巴利文(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一帶的大眾語)。

佛經翻譯成漢語,最早大概是漢朝翻譯的《四十二章經》。魏晉南北朝到唐朝,佛經的漢語翻譯達到巔峰,目前我們所讀到的大多數漢語佛經,都是那個時期翻譯的。

那時候,一方面,是中國的僧人往印度尋求佛法,每次西行回來總是帶回很多佛經,然後翻譯成漢語,比如唐朝的玄奘和尚;另一方面是印度或西域的僧人來到中國傳播佛法,帶來不少佛經並譯成漢語,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和玄奘在中國佛經的翻譯上有重大貢獻。鳩摩羅什出生於龜茲國,其母是龜茲國王的妹妹。七歲那年和母親一起出家。後來迫於壓力,娶了龜茲國的公主。戰亂中來到中原,翻譯了大量的佛經,他的門徒中有很多位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重要影響。

《金剛經》最早的漢語譯本就是鳩摩羅什的翻譯,後來有菩提流支、真諦、達摩笈多、玄奘、義淨的譯本,但無疑,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流行,一般解讀《金剛經》,都是以鳩摩羅什的譯本作為範本。

相關焦點

  • 聽說金剛經又火了?鳩摩羅什聳聳肩
    鳩摩羅什當四世紀時在這裡學習以後回到中國。他七歲從母出家,九歲隨母到印度,十二歲隨母離印度回中國,又在沙勒(現在新疆的疏附、疏勒)學習。她母親再去印度時他自願留下。這時氐族的苻堅建立前秦,勢力強大,南打東晉(淝水之戰),西滅龜茲,要延請鳩摩羅什東來。羌族的姚萇、姚興滅前秦,建後秦,打敗後涼,將鳩摩羅什迎到了長安。這是公元四零二年。從此他開始了講學和翻譯的時期。
  • 【莆仙話】《金剛經說什麼》—鳩摩羅什和武則天 南懷瑾 / 著
    現在說到翻譯的人,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他的父親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當和尚了,他的媽媽是一位公主,逼著這位宰相還俗,跟她結婚,後來生了這個兒子。所以這個故事真可以編寫成一部小說。    鳩摩羅什十一、二歲的時侯,已經可以說悟道了,三十多歲就到了中國大陸。當時是南北朝時代,為了請這位學者來,消滅了三個國家,這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樁震撼的事件。
  • 《金剛經》譯者大德鳩摩羅什的傳奇一生
    今天為您介紹中國佛經翻譯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鳩摩羅什的生平。現在通用的《金剛經》漢譯本就是鳩摩羅什的譯本,這是一位傳奇的僧人。鳩摩羅什的生平鳩摩羅什是後秦時期的僧人,佛學家、哲學家、翻譯家。這些頭銜放在他身上都是當之無愧的。
  • 鳩摩羅什來中國共翻譯出多少部佛經經典?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鳩摩羅什前343年出生於西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秦高僧,中國漢傳佛教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又譯鳩摩羅什婆、鳩摩羅耆婆,意譯童壽。鳩摩羅什天生具有慧根,據說鳩摩羅什無師自通學會了梵文,五歲日頌千偈,七歲出家,九歲便能登壇講經,名聞西域,是名副其實的神童。
  • 為什麼說《金剛經》超越了宗教?般若包含幾種?境界可以靠修持?
    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主要版本由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鳩摩羅什於公元404年譯出。《金剛經》最偉大之處,是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金剛經》徹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與佛教另一部大經——《華嚴經》的宗旨一樣,承認一個真理、一個至道,並不認為一切宗教的教化僅限於勸人為善而已。什麼叫般若?
  • 《金剛經》:金剛經全文共有多少卷
    其實按照準確的來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剛經都是已經遺失的殘篇,總體來說的話只有一卷,只是金剛經延續的時間比較長,所翻譯的譯本也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的話,我們最常見的玄奘法師翻譯的金剛經共有32品。在金剛經現存版本中,流通最多的是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這一部經文的話,相信很多師兄都想知道金剛經幾個字和金剛經一共多少品,總共字數有5000字,所以說金剛經的次數不多也不少,在經文中已經算是比較少的了,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太過於在意金剛經有多少卷,我們休閒的時候應該將心思放在如何去解讀金剛經,如果我們在修行金剛經的時候我們將自己的心思放正。
  • 《金剛經》告訴我們什麼?
    轉自嶧山興國寺 有很多信眾讓我談金剛經,其實金剛經不能談。有的人一談,結果就越來越沒福報,而且狂妄起來。什麼空,無相啊,佛話連篇。所以不能談,那怎麼辦?就是去念經。你一直念就有福報。你不念,單單談,沒有福報。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三個詞都有什麼殊勝含義?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38篇之前咱們聊了《金剛經》名氣和影響力為什麼會這麼大,一方面和禪宗用來「印心」以及包含了很多名句有關,但更主要的還是和六祖惠能的相得益彰02金剛——其體最堅,其相最明,其用最利我和《金剛經》的結緣非常非常早,就在我小時候看86版《西遊記》最後一集的時候,如來佛祖就讓阿難和摩柯迦葉兩位侍者把唐僧師徒取走的佛經報一遍名字
  • 你每天都在誦讀《金剛經》,可知這部經的譯者是什麼來歷嗎
    《金剛經》在中國佛教界廣為流傳,我們在讀《金剛經》時常常會在一開始先讀「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的字句,這個法師鳩摩羅什是何許人,怎麼不像中國人的名字呢?原來,這個鳩摩羅什是個混血兒,祖籍天竺,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中國新疆庫車,這個庫車就是名聞新疆旅遊界,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的那個獨庫公路的一端。),拜涼國國師。這位法師實在是個了不起的高人,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達漢文,佛學造詣極深。
  • 為什麼同樣是佛經楞嚴經要比金剛經難讀很多?
    一、經文行文1、《金剛經》行文《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讀過他的傳記後,你會知道,他是既通曉梵文,又深通漢文的,所以,他所翻譯的佛經是曉暢易懂的。其實,這個說法也從側面反映了,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有多牛了。這樣一位超牛的譯師翻譯出來的佛經,不僅你愛讀,而且從翻譯出來之後,幾乎接觸到金剛經的人士人人都愛讀,所以,羅什大師的譯本是最流行的。2、《楞嚴經》行文我們再來看看《楞嚴經》的譯師,般剌蜜帝大師。
  • 心經常識:心經與金剛經是一種嗎
    現在修行心經或者時金剛經的人,都是非常多的,在修行的時候就要有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自己修行的時間越久,才能讓自己懂得心經中講解的更多知識。心經和金剛經中講解的知識是由差別的,但是心經和金剛經都是出自大般若經。
  • 《金剛經》:用金剛不壞的本源智慧,帶領信徒們渡到彼岸
    像《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的全名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我們雖然知道佛經的內容,卻沒有仔細想過佛經名字的含義。佛經的取名可不是隨意的,都是有一定的意思,經書幾千卷,但命名方式不外乎七種,就是「單三、復三、具足一」。
  • 別小看那些讀《金剛經》、《楞嚴經》、《心經》的人
    人們常說:「《金剛經》破色相,《楞嚴經》破空相,方顯《心經》。」在佛教的語境裡,「色」指代世間一切存在的實體,「空」指真空的本體,也指幻象,「相」的含義更宏大,指人心中的執念。所以,《金剛經》看世界,《楞嚴經》看自己。那這幾部經書又都是誰寫的,怎麼流傳進中國的呢?
  • 《不負如來不負卿》鳩摩羅什和《誤佛》青燈,僧俗戀cp你站誰?
    《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鳩摩羅什、《誤佛》的青燈大師,都是功成名就的得道高僧,卻也愛一人極深,寧入地獄也要和心愛之人相伴左右,兩者的愛情都結了美好的果子。只不過,一個走優雅感人路線,一個走腹黑賣萌路線。再思量,自難忘,值得細細品評。
  • 《金剛經》到底有多重要
    一、《金剛經》重要性很多佛教界的學者,或者說很多信眾, 通常將玄奘大師的譯本視做鳩摩羅什譯 本的一個重要補充,而其他的本子相對 流傳不那麼廣。在佛經翻譯史上,中國佛教翻譯史上有四位頂尖的翻譯家。其中,就有三位留下了《金剛經》的譯本,這難道不能說 明它的重要性嗎?不僅如此,關於《金剛經》,後來的注釋者和研究者、闡釋者、講解者,浩如煙海,人非常多。《金剛經》自它翻譯成為漢 文以後,就有很多人去研究它,它就成為—部被重點關注和研究的佛經。
  • 佛教趣聞,《金剛經》遺漏的這段經文,竟然是從閻王那裡得到的!
    這一段《金剛經》中的經文,很好地闡述了眾生聞法的境界。但是這段經文卻不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在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中根本沒有此段。他說:「出家為僧,常習金剛經。」閻王聽畢立即施座,並請他誦念經文,於是靈幽法師把金剛經背誦下來,誦畢,閻王說:「你的經文少了一段,猶如串花線不續,真本現在濠州鍾離寺石壁上。」
  • 《金剛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金剛經》只不過是這部佛經的簡稱而已,這部佛經它是有梵文本的,譯成漢文以後,它的經名全稱是什麼樣的?其實《金剛經》是有好多種經名的。現在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的譯本,他把 經名翻譯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這部經典諸多的漢譯文當中最流傳甚廣的一部。
  • 《金剛經》四大經典名句,能懂一句,也可開悟!
    從古到今,都有人在翻譯佛經。在歷史的長河中,以鳩摩羅什的翻譯佛經時代,是一個頂峰。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在紅塵中掙扎,每走一步,都感覺人生的路,艱難萬分。其原因就是,我們將世事看得太重,將自己也看得太重。
  • 金剛經第四講——佛陀說法地在哪?就是西遊記中的布金之寺
    01《紅塵說禪》系列第67篇今天咱們繼續分享《金剛經》,前三篇聊了經名的意義,翻譯經文的鳩摩羅什大師,以及佛陀說法的時間「一時」以及結集的阿難尊者的《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 金剛經中的「金剛」又有哪三種殊勝?
    這第一部要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剛經》,它的名氣為啥這麼大呢?我覺得原因有四個,第一,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那個版本太漂亮了,「信達雅」兼顧,已經像是一本優雅的散文或者好聽的故事了。第二,禪宗的大力推崇,尤其是六祖慧能只是聽人家念了一段金剛經就開悟的奇蹟,一直吸引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