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段曉東:完善網邊雲技術體系,實現計算與網絡融合發展

2020-12-15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12-14發布
  • 來源:C114通信網

  • 相關關鍵詞

12月14日消息(九九)在日前舉行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表示,5G是新基建之首,數據中心是新基建之基,AI是新基建之智,而邊緣計算是三者融合發展的爆發點。對於5G而言,邊緣計算與網絡切片是其兩大核心能力;對於數據中心而言,邊緣計算是其從集中化走向分布化的必然拓展;對於AI而言,邊緣計算是其重要的承載體。

面向「100+」邊緣計算節點提供全棧服務能力

段曉東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面向全行業發布點亮邊緣計算「100+」結點計劃,以156個真正可用的節點覆蓋全國22個省份,承載105個項目和200餘個行業應用。

中國移動將通過「四措並舉」,面向「100+」節點提供全棧服務能力。一是強網絡,100%提供5G覆蓋,60%節點已經部署UPF分流設備,同時具備專線和切片等SLA保障能力;二是多算力,可部署約4萬臺伺服器,已部署邊緣一體化設備,提供CPU、GPU多類型算力,雲邊多節點算力協同;三是廣分布,大部分集中在工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等生產力密集地段,覆蓋省中心,地市和區縣,提供大中小型數據中心和模塊化機房等多種形態設備;四是重能力,包括通用平臺能力、5G網絡特色能力及AR/VR雲渲染、工業識別、區塊鏈等多種行業能力,與客戶需求對接,提供認證、測試和上線全流程服務。

段曉東進一步介紹,中國移動邊緣計算2B試點最佳實踐是AGV小車自動駕駛,該場景能夠提供5G高精度定位、5G高QoS切片接入,邊緣計算平臺部署AVG控制器,以及統一的路線規劃和管理,通過這一套組合方案,實現園區貨物無人化全自動物流。

第二個2B試點最佳實踐是智慧鋼廠,通過網絡切片解決業務隔離性問題,UPF下沉實現數據不出場;邊緣計算完成自動化廠區業務部署,公專結合解決遠程控制問題;專屬基站保障數據大上行,邊緣計算實現端到端業務低時延。

段曉東還介紹了邊緣計算2C試點最佳實踐--雲遊戲,中國移動的解決方案是區分用戶群,針對普通用戶通過5G網絡保障業務時延;針對賽事場景,靠近場館就近部署遊戲伺服器,確保滿足時延要求。

打造內核能力,完善網邊雲技術體系

段曉東指出,中國移動將邊緣計算三大領域(基礎能力、網絡部署、服務支撐)的12大核心能力打包成專網技術體系,通過優享、尊享、專享三個層層遞進的品牌產品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

在網邊雲融合架構下,形成包括3大平臺、兩大服務能力的邊緣計算技術體系。具體包括:邊緣計算業務運營平臺(ECM)、邊緣計算PaaS平臺(ECP)、邊緣IaaS平臺(ECI)和網邊雲API協同開通能力、網邊雲業務協同運營能力。

段曉東重點介紹了中國移動專心打造的第一個邊緣計算通用平臺:OpenSigma。OpenSigma是提供邊緣計算網邊協同、能力聚合、能力持續集成交付的核心平臺,具有一站式部署網邊業務、統一API開放標準、多樣化能力調用和應用持續集成交付等特點。

中國移動今年重磅發布的OpenUPF一體機產品(果盒),是業界首個基於開放架構、多廠家網元混合組網、具備端到端能力的一體化系列產品。集5G核心網、OpenUPF、BBU、模塊化交換機、小型SPN、OTII伺服器功能六合一,靈活開放、便攜易用。

此外,中國移動正在進行邊緣計算孵化器招募,首批開放北京、江蘇、浙江、福建4個孵化節點,發揮中國移動基礎5G連接能力、邊緣計算能力、應用對接部署能力和場景驗證能力,為合作夥伴提供「網-邊-雲」一站式孵化服務。

展望未來,段曉東認為當前已經進入6G創新周期,大約在2025年第三季度,Release20將啟動6G第一個版本研究。在6G架構方面,中國移動提出八大展望和五大問題,並提出算力感知網絡(CAN)體系,定義三大核心功能模塊和三大接口,協同管理面、控制面和數據面,構建全新的存、算、網一體新型網絡。

段曉東表示,希望與合作夥伴攜手,共同開拓計算與網絡兩大體系融合發展的新時代,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6G網絡需要組合技術來實現,中國移動構建面向未來的IP網絡技術體系
    打開APP 6G網絡需要組合技術來實現,中國移動構建面向未來的IP網絡技術體系 C114通信網 發表於 2020-12-23 16:10:32
  • 中國移動吳世俊:未來可期 移動雲已進入「核心能力鍛造期」
    用來形容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十分貼切。作為中國移動持續助力雲計算產業發展、深耕雲計算領域的專業子公司,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矢志夯實移動雲基礎能力,尤其在「雲改」一年以來取得了質的飛躍——2020年上半年,依託完善的IaaS、PaaS、 SaaS產品和服務體系,其收入增長超同期水平5倍,客戶數近80萬,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成為了中國雲市場上發展最快的 雲服務商之一。
  • 業界首發多款重磅邊緣計算產品,百度智能雲TechDay大秀「雲+邊+端...
    百度智能雲正通過「雲+邊+端」的融合加速推動5G+AI技術的應用落地。10月24日,百度智能雲在線下舉辦了TechDay邊緣計算技術創新沙龍,暢聊邊緣計算的技術演進、最新產品和應用落地,在業界首發了MEC邊緣+5G網絡能力開放的產品IME和部署在現場級別的邊緣算力盒子Luxury。
  • 阿里雲「雲網絡3.0」:構建應用、雲、邊一體網絡
    雲網融合、雲網協同、網絡雲、雲網絡、雲邊一體……隨著網絡與雲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產業生態鏈上的重要玩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和各自的雲網發展規劃,以求佔據產業先機。  以三大運營商為例,中國電信發布了雲網融合戰略和雲網融合白皮書,提出「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雲動、雲網一體」。中國移動表示,正在大力推動網絡雲化部署,NFV網絡雲伺服器規模已達6萬臺。
  • 韋樂平:全光網是實現雲網融合的堅實底座
    今日,在2020年ODC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發表「網絡的雲化和全光化趨勢」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雲網融合是電信業深化轉型和科技創新的大方向和最新前沿,通過雲網融合的拓展,促使產業鏈更加強壯,支撐電信業進一步可持續的發展,而全光網是實現雲網融合的堅實底座。
  • 「專家解讀R16」中國移動專家:「三個三」解讀R16
    R16標準,實現了從「能用」到「好用」,成為5G商用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不僅讓5G進一步走入各行各業,還更多兼顧了成本、效率、效能等因素,使通信基礎投資發揮更大的效益,助力社會經濟的數字轉型。7月9日,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所長段曉東從「三個三」解讀了R16。他指出,R15是5G商用的第一個版本 (2018年9月),是目前全球運營商建網廣泛採用的基礎版本。
  • 進擊的巨人:移動雲,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一方面,移動雲圍繞市場需求,以打造市場需求的產品來布局技術研發,比如,為解決支撐百萬節點大規模集群的需求,移動雲面向大規模、高可靠平臺設計,提升資源編排、高性能計算、異構融合等技術能力,全面接近並達到第一陣營水平。
  • 楊元慶:聯想「端-邊-雲-網-智」技術架構與新基建高度契合
    11月14日,在聯想智慧中國行·海南峰會的主題演講中,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指出,聯想的「端-邊-雲-網-智」技術架構與我國疫情之後全面推動的「新基建」高度契合,「為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聯想已經做好了準備,並將全力以赴。」
  • 中國聯通唐雄燕:加速IPv6+技術演進,構建算網一體基礎設施
    在日前召開的「2020(第三屆)中國IPv6發展論壇」上,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唐雄燕表示,IPv6+時代,SRv6是面向未來的可編程網絡創新平臺。它打破了網絡和應用的界限,端到端實現的「雲網一體」,採用網絡可編程可方便實現應用調度網絡資源。
  • 實現V型反轉!中國移動2019營收7459億元
    同時,作為5G建設的主力軍,中國移動在5G發展中實現了「領跑」, 截至2月底,中國移動5G基站數已超過8萬個,5G套餐用戶數已達1000萬,遠超原定2019年5G基站建設任務預期。」總體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打造基於規模的融合、融通、融智價值經營體系,構建高效協同的能力、合力、活力組織運營體系,全面實施「5G+」計劃,著力推進CHBN「四輪」全向發力,公司整體經營業績趨勢向好,成績來之不易。」
  • 公有雲+邊緣+專有雲加速融合,騰訊Techo Park無邊界計算分論壇解析...
    隨著數位化建設的高速發展,企業對無邊界、唾手可得的算力的訴求日益強烈。在強大的雲計算集中式算力基礎上,為企業提供低延遲訪問本地系統的算力服務,實現數據本地化處理和存儲,以進一步滿足安全合規要求,已成為眾多雲產商的重要發展策略。
  • 構建網絡安全主動免疫保障體系,打造主動免疫可信計算3.0新型產業...
    「中國移動可信賦能網絡研討暨網絡安全峰會」在昆明舉辦。峰會由中國移動研究院和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共同主辦,邀請到產、學、研、用等各界嘉賓,共同探討數字經濟時代新基建背景下的網絡安全挑戰與機遇,推動「5G+安全」體系建設,共建網絡安全生態。 作為行業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應邀出席此次峰會,並作了題為《用主動免疫可信計算 築牢移動網際網路安全防線》的主旨演講。
  • 中國移動四川公司賦能5G「蜀」性之二 主動作為,促 5G 融入百業...
    四川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3D院區模型實時還原了醫院全景,將院區相關數位化信息融合到全景模型中,能夠一眼從屏幕上獲取醫院不同區域的實時情況,實現智慧化的院區資產管理。通過這一全景視角,醫院管理人員能夠快速、精準調度院內資源。這是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攜手四川移動、華為打造的全球首張5G醫療專網,運用了邊緣計算、網絡切片技術,實現了雲、網、業三位一體融合。
  • 劉韻潔:網際網路正式進入下半場,服務定製網絡成為「大潮」
    近日,在2020中國雲網絡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就未來網絡發展趨勢與前景進行了分享。劉韻潔表示,未來網絡正向開放化、白盒化、雲化、SRv6方向發展,未來端到端能力、可編程能力將進一步完善。基於此,面向網絡2030重大機遇,劉韻潔提出「服務定製網絡(SCN)」體系架構,通過該架構來改變傳統網際網路TCP/IP協議、路由器技術僵化和不可控問題,可實現對設備、協議、路由編址等的靈活編程和服務定製,以滿足實體經濟對網絡不同服務質量的需求。如何實現服務定製網絡呢?劉韻潔提出以下四點關鍵技術。
  • 2020中國十大雲計算公司排名!
    近年來,在社會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下,我國雲計算產業呈現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隨著大數據和雲計算應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雲計算服務。當前我國湧現了一大批以阿里雲、騰訊雲、華為云為代表的雲計算企業,中國龐大的雲計算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有力的推動了中國雲計算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
  • 韋樂平談雲網融合:三步走實現「化反」 全光網夯實底座
    IDC預測,到2025年,我國90%以上的應用將遷移到雲上,數據中心將全面雲化,支撐應用的網絡實現網隨雲動就是雲化的最大驅動力。從內在需要看,傳統封閉剛性的網絡也只有通過雲化才能實現彈性資源分配、敏捷靈活組網、自動智能運行等,因此網絡本身正在從以硬體為主體的架構向軟體化、虛擬化、雲化、服務化方向轉型發展。
  • 智慧雲網 賦能萬象 河南移動成功舉辦2020年移動雲鄭州城市峰會
    在移動雲的統籌部署方面,中國移動已形成集團級區域大型雲資源池+31省屬地資源池+生態合作資源池的「N+31+X」優質基礎設施資源布局,初步構建了「布局完善、規模集約、架構先進、算力多樣、自主可控」的雲網邊融合一體化能力。
  • 2020,開啟數位化浪潮的下一個黃金十年_中國工信產業網
    回顧過去十年,通信、傳感、計算技術的高度集成,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世界的工具,也帶來了很大的變革:從晶片集成電晶體水平的提升,到終端、傳感、連接、計算能力的增長,移動互聯讓我們看到連接的力量,APP推動解耦後的生產力解放,物聯網幫助我們感知物理世界,雲計算實現資源配置方式的重大變革,大數據教會我們認識世界和驅動創新的方法論
  • 中興通訊助力中國聯通構築智能網絡中臺體系
    近日,中國聯通智能網絡中臺雲端發布會成功舉辦,開啟了全球產業鏈合作夥伴攜手共進的華美樂章,中興通訊作為中國聯通的長期合作夥伴,積極參與智能網絡生態共建,助力中國聯通打造智能網絡中臺體系。
  • 中國移動雲智融合峰會邀您在線解題
    當前,5G、AI和雲計算等技術加速發展,成為建設智慧社會、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根基。中國移動大力推動人工智慧建設和運營,實現規模化AI賦能。具體已採取哪些舉措?又獲得哪些成果呢?讓我們帶著問題往下看~融科技能量 擎智慧風帆 尋找5G時代中國移動融智戰略的亮點近年來,中國移動全方位布局5G+AICDE戰略。在5G加持下,移動雲進一步構建差異化競爭產品體系,以云為樞紐,連結外部應用生態和內部能力生態,迅速做大融合業務規模,撬動產業生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