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kestyoga)
冥想的時間:
最好的冥想時間是清晨和晚上入睡前。因為在這個時間段,人的注意力更容易越過分析性思維,進入潛意識...
對於初學者而言,儘量減少進入冥想的障礙,是有必要的。
選擇一個時間,儘量將其固定下來,比如每天清晨6:00...可以有效的訓練我們的身體和心智建立穩定的冥想習慣。
長期堅持下來,我們會發現,每當早上6:00到來,身體會自動自發的進入到冥想的覺知狀態...
隨著覺知能力的提升,我們可以自由的擴展冥想的時間,從固定的時間,擴展進入日常生活:在行走坐臥時保持覺察,觀察自己的思緒,言語和行為。
冥想的空間:
毫無疑問,冥想需要安靜和專注...因此,我們需要設定一個私人的冥想時間段...
最好與家人提前做好溝通,讓他們了解這個時間段對你很重要,請他們避免前來打擾。
冥想的空間需要乾淨,整潔,有著積極寧靜的振動頻率。為此,我們可以在冥想之前,點燃一支香,播放OM的唱誦音樂...
這有助於淨化整個空間,提升振動頻率,幫助我們的感官更容易安住...並進入專注的境界...
冥想的坐姿:
冥想時要保持穩固的坐姿,確保你的背部是挺直挺拔的姿態。
挺直你的背部,會服務於冥想的終極意圖:引導能量順著脊柱的中脈(Sushumna)向上...直至獲得靈魂的解脫...
脊柱是能量的『高速公路』...當它是彎曲狀,想想你坐在辦公桌前不自覺駝背的樣子…又怎能有利於能量通行呢?
因此,冥想時要挺直背脊...這意味著,不要躺著冥想,何況這還會令你昏昏欲睡;
也不建議站著冥想,人們站著的時候很容易彎腰駝背...
採用坐姿的注意事項:請確保自己的雙膝不要懸在空中。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背部挺直的狀態下還能把雙腿包括雙膝平放在地面是很困難的事。除非你長時間規律的練習瑜伽...
然而,一旦雙膝懸空,意味著自己的下腰背會有壓力,長期如此會容易感到下腰背痛…
所以,有以下三種選擇:
1: 坐在椅子上,但是後背不要靠在椅背上,保持挺直,雙腳穩定的放在地面上。
2: 把臀部稍微墊高,確保雙膝和腿部平放在地面上。
3: 用瑜伽磚/或者任何合適的物品,墊在懸空的膝蓋下方,作為支撐。
選擇你最舒服的坐姿。我們無需強迫自己去盤坐,當身體還未準備好而強行這樣做,只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以及因為疼痛而幹擾專注力。
(picture from kestyoga)
冥想前的準備工作:
1有覺知的呼吸
冥想前,我們可以練習幾分鐘呼吸法,比如pranayama呼吸法,或者古老意識呼吸法,或者是用正確的方式呼吸,並把念頭專注在你的呼吸上。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的整個身心迅速的安靜下來…幫助你的腦波從貝塔,進入阿爾法…從而越過分析性思維,成功的進入潛意識。
當你感到自己的專注焦點,開始轉向內在…你已經準備好冥想了...
2感恩生命/宇宙/神性的引領
心靈的進化,離不開更高力量的指引,哪怕這力量看不見摸不到,祂卻是確實存在的。你可以稱祂為:自然,道...你也可以稱祂為生命能量,宇宙,神...你也可以直接稱呼祂為:基督,佛陀,觀音...或任何你與之有連接的神性化身。
冥想之前,對這引領你的更高力量表達感恩,會幫助你與祂建立更深刻的連接,這會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幫助你:專注,淨化,擴張...
你可以在心中向那力量表達感恩...也可以觀想用純淨的蓮花/玫瑰鋪滿整片天空,來表達你的愛與感恩。
隨著你虔誠的這麼做,會感到強大的愛將自己充滿,心中升起無與倫比的信心和信念...你會感到專注和篤定...這是最佳的冥想時刻。
無限的祝福
如果你希望有冥想的引導來練習,可以選擇以下兩個冥想引導專輯:
冥想專輯1:呼吸法+有覺知的進入當下和創造未來
具體詳情,請點擊:每日練習呼吸法和冥想,是如何改變了我
冥想專輯2:有覺知的自我療愈和釋放舊有的自我
具體詳情,請點擊:「淨化.清理.療愈」冥想引導專輯
過往文章推薦閱讀:
覺醒後,必須重塑自己的飲食習慣
想要靈性成長,就一定要接地氣(Earthing)
2020到2021: 從全面瓦解...到重新構建...
正確的認識和練習瑜伽,會帶給你非凡的益處...
不斷放下抗拒,就是塵世間的修行
如何讓你的天賦流動起來?
兩種活法,你選擇哪一個?【拼命】還是【流動】?
導師:Daphne
Love All & Serv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