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冥想| 冥想的時間,空間,坐姿和準備工作...

2022-01-08 神聖藍圖

(picture from kestyoga)


冥想的時間:


最好的冥想時間是清晨和晚上入睡前。因為在這個時間段,人的注意力更容易越過分析性思維,進入潛意識...

對於初學者而言,儘量減少進入冥想的障礙,是有必要的。

選擇一個時間,儘量將其固定下來,比如每天清晨6:00...可以有效的訓練我們的身體和心智建立穩定的冥想習慣。

長期堅持下來,我們會發現,每當早上6:00到來,身體會自動自發的進入到冥想的覺知狀態...

隨著覺知能力的提升,我們可以自由的擴展冥想的時間,從固定的時間,擴展進入日常生活:在行走坐臥時保持覺察,觀察自己的思緒,言語和行為。

 

冥想的空間:

毫無疑問,冥想需要安靜和專注...因此,我們需要設定一個私人的冥想時間段...

最好與家人提前做好溝通,讓他們了解這個時間段對你很重要,請他們避免前來打擾。

 

冥想的空間需要乾淨,整潔,有著積極寧靜的振動頻率。為此,我們可以在冥想之前,點燃一支香,播放OM的唱誦音樂...

這有助於淨化整個空間,提升振動頻率,幫助我們的感官更容易安住...並進入專注的境界...

冥想的坐姿:

冥想時要保持穩固的坐姿,確保你的背部是挺直挺拔的姿態。

挺直你的背部,會服務於冥想的終極意圖:引導能量順著脊柱的中脈(Sushumna)向上...直至獲得靈魂的解脫...

脊柱是能量的『高速公路』...當它是彎曲狀,想想你坐在辦公桌前不自覺駝背的樣子…又怎能有利於能量通行呢?

 

因此,冥想時要挺直背脊...這意味著,不要躺著冥想,何況這還會令你昏昏欲睡;


也不建議站著冥想,人們站著的時候很容易彎腰駝背...

 

採用坐姿的注意事項:請確保自己的雙膝不要懸在空中。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背部挺直的狀態下還能把雙腿包括雙膝平放在地面是很困難的事。除非你長時間規律的練習瑜伽...

然而,一旦雙膝懸空,意味著自己的下腰背會有壓力,長期如此會容易感到下腰背痛…

 

所以,有以下三種選擇:

1: 坐在椅子上,但是後背不要靠在椅背上,保持挺直,雙腳穩定的放在地面上。

2: 把臀部稍微墊高,確保雙膝和腿部平放在地面上。

3: 用瑜伽磚/或者任何合適的物品,墊在懸空的膝蓋下方,作為支撐。

 

選擇你最舒服的坐姿。我們無需強迫自己去盤坐,當身體還未準備好而強行這樣做,只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以及因為疼痛而幹擾專注力。

 

(picture from kestyoga)

冥想前的準備工作:


1有覺知的呼吸

冥想前,我們可以練習幾分鐘呼吸法,比如pranayama呼吸法,或者古老意識呼吸法,或者是用正確的方式呼吸,並把念頭專注在你的呼吸上。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的整個身心迅速的安靜下來…幫助你的腦波從貝塔,進入阿爾法…從而越過分析性思維,成功的進入潛意識。

 

當你感到自己的專注焦點,開始轉向內在…你已經準備好冥想了...

2感恩生命/宇宙/神性的引領

心靈的進化,離不開更高力量的指引,哪怕這力量看不見摸不到,祂卻是確實存在的。你可以稱祂為:自然,道...你也可以稱祂為生命能量,宇宙,神...你也可以直接稱呼祂為:基督,佛陀,觀音...或任何你與之有連接的神性化身。

冥想之前,對這引領你的更高力量表達感恩,會幫助你與祂建立更深刻的連接,這會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幫助你:專注,淨化,擴張...

你可以在心中向那力量表達感恩...也可以觀想用純淨的蓮花/玫瑰鋪滿整片天空,來表達你的愛與感恩。

隨著你虔誠的這麼做,會感到強大的愛將自己充滿,心中升起無與倫比的信心和信念...你會感到專注和篤定...這是最佳的冥想時刻。

無限的祝福

如果你希望有冥想的引導來練習,可以選擇以下兩個冥想引導專輯:

冥想專輯1:呼吸法+有覺知的進入當下和創造未來

具體詳情,請點擊:每日練習呼吸法和冥想,是如何改變了我

冥想專輯2:有覺知的自我療愈和釋放舊有的自我

具體詳情,請點擊:「淨化.清理.療愈」冥想引導專輯

過往文章推薦閱讀:

覺醒後,必須重塑自己的飲食習慣

想要靈性成長,就一定要接地氣(Earthing)

2020到2021: 從全面瓦解...到重新構建...

正確的認識和練習瑜伽,會帶給你非凡的益處...

不斷放下抗拒,就是塵世間的修行

如何讓你的天賦流動起來?

兩種活法,你選擇哪一個?【拼命】還是【流動】?

導師:Daphne

Love All & Serve All

相關焦點

  • 不一定非要盤起雙腿,才能冥想!常見的幾種冥想坐姿
    事實上,冥想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完全地挺直脊柱。 相較之下,手臂和雙腿的擺放位置,就顯得無關緊要了。達到這一要求的最簡單坐姿,稱為[高位坐](見下圖)。 對於那些雙腿足夠靈活的練習者,這種坐姿比簡易坐更適合長時間的冥想。因為它的根基部分比簡易坐更寬廣,可以讓身體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地面上,減少了移動或搖晃的可能,因此更穩定。
  • 如何冥想(1)在冥想之前先放鬆
    冥想的目的是集中和理解你的心思——最終達到更高層次的覺知和內心的平靜。冥想是一種古老的做法,但科學家們仍在探索它的所有好處。定期冥想可以幫助你控制情緒,提高注意力,減少壓力,甚至和你周圍的人聯繫得更緊密。通過練習,不管周圍發生了什麼,你都能獲得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冥想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所以如果一種方法似乎對你不起作用,在你放棄之前考慮嘗試另一種更適合你的方式。1.
  • 關於冥想和冥想課程的使用提醒
    你的心想要:呼吸,放鬆;你的靈魂想要:愛的滋養、想要有一個空間,可以讓你能夠聆聽它真實的想法。所以,每個現代人都需要冥想。冥想實際上是讓我們把快節奏裡,已經疲盾的疲乏的身心、透支的身心,能夠有一個短暫的機會得到調整。
  • 冥想的作用和如何冥想?
    容光煥發冥想美容法 這是一種獨特而新穎的美容妙方,可使人容光煥發神採飛揚。這種方法很簡單,只要在心中選擇一個你最羨慕的、漂亮的、健美的人,一有閒暇,就閉目浮想她(他)的音容笑貌,以及健美勻稱的身影。長此以往,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容貌和體態能變得和她(他)接近,自己也漂亮多了。冥想美容法不限早晚,一般採用坐姿、立姿,動作不要求正規,但最好在環境比較安靜幽雅的地方,如公園或舒適的室內。
  • 冥想的秘密-怎樣進入深度的靜坐冥想?
    冥想是關於平靜的「做」,完成平靜靜同時保持「知道」。大多數人沒有準備好就開始冥想。你可能意識不到,但這個準備是讓你知道思想的平靜放鬆,並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愉悅。準備平靜呼吸和身體保持心靈愉悅確定意圖和決心練習接受分心保持開心實踐之後輕輕地從冥想的狀態中走出來放下你的想法準備是否冥想很難,好像要準備很多任務。但專家們說,當你準備好身體和心靈之後,才會深入到完全休息的狀態。所以這是一些深刻的冥想技巧,你可以做的。呼吸和心靈、身體相互關聯。當你放鬆身體並平靜呼吸時,頭腦會自動平靜下來。
  • 關於冥想的五個技巧,如何練習冥想
    相信很多人對冥想還是陌生,不大清楚,怎樣練習冥想?今天我就要和大家分享關於冥想的技巧,包括要在哪裡冥想要用什麼樣的姿勢?冥想需要想多久,怎樣進行冥想以及多久才會有效果?首先你要確認在哪裡冥想?對於初學者來說,避免外部的幹擾是很重要的一點。
  • 冥想是什麼?如何冥想?冥想入門及技巧
    心念製造出關於已經發生的憾事和精神創傷或者為未來準備危險來源(擔憂)的心理圖像。這些關於過去和未來的消極的畫面把你的注意力從現在這一刻的現實中拉出來然後致使你受苦。通過專注於你不想要的,你實際上在妨害自己。無論你專注於什麼,心念都會找到方法使它成真。大腦不在乎你專注於它是因為想要它或不想要它。大腦不能辨別關於你想要的東西和你不想要的東西的畫面之間的區別。
  • 冥想課程(二)
    體式、呼吸法和專注力練習可以幫助情緒狀態和精微能量通道的淨化,並保持其平靜狀態。長期堅持練習將逐漸馴服心智的散漫狀態。冥想的絕對必要條件是一個人對冥想的明顯興趣。能夠靜止不動、向內收、讓心智穩定集中在一處,而不受幹擾、不耐煩或沉悶的幹擾,這一切都需要對冥想有極大的興趣。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特定的冥想技巧將非常有益,否則很容易變得不耐煩,並被我們需要做什麼的想法所幹擾:「我還有事要做,得走了」。
  • 這3種冥想坐姿很常見,但卻不建議大家使用!
    他們或許聽說過一種坐姿:將身體跪坐在雙腿上,臀部放在腳踝上。這就是雷電坐。 如果你偏愛這種坐姿,最好使用市售的木質禪凳,這樣就可以直接坐在凳子或冥想座位上,移開踝關節和雙腳上的重量。 這個姿勢還有一些其他缺點:對於長時間冥想而言,它不夠穩定,身體容易搖晃或倒向一邊。但對一部分學生來說,身體的局限會使雷電坐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 好的生活從冥想開始,那麼如何冥想呢
    美國心理學協議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在心理學教科書《心理學與生活》中對冥想有半頁篇幅的介紹,「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識和幸福感。分為專注冥想和專念冥想兩類:專注冥想時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調節呼吸上,採取某些身體姿勢(如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專念冥想時人們讓思想和回憶自由地穿行,而心理不對其做出反應。」,並談到「冥想對大腦本身有積極的作用。……,MRI掃描結果發現,冥想組參與者的聽覺皮層、感覺運動皮層更厚。」「研究者認為,冥想有助於減緩神經元的自然損失。
  • 冥想可以解憂,但如何入門?
    實際上,近來研究顯示每天冥想兩次大約20分鐘能減緩人的血管堵塞程度,極大程度減少因心臟病或中風引起的猝死的風險。關於冥想的竅門以下是一些入門小貼士我應該從哪兒開始冥想?你可以在房間裡空出一個角落,作為自己的私人空間:一個讓你沉靜下來,安靜又平和的地方。
  • 冥想如何幫助你入睡?科學研究發現,冥想非常有益於治癒失眠
    通過冥想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鬱的症狀,幫助失眠者入睡和入睡時間變得更長和更容易,以上這些都是人處於冥想狀態後,自然而然讓身體達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冥想不能治癒可能影響睡眠質量或入睡能力的潛在疾病。如果冥想無法幫助你入睡,請在諮詢醫生後作其他選擇。
  • 體驗 | 冥想的好處
    這樣做會增加你的血壓,壓制我們的免疫系統和我們的性慾。最後的想法你可能有點不知所措,並認為你不可能將冥想納入你已經忙碌的生活中。不過,好消息是,你可以每天只要五分鐘開始。你可以在早餐前或準備工作之前開始你的冥想。當你的冥想更舒適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開始增加其長度。
  • 初學者準備冥想的指南|內含語音引導冥想練習
    原創:聞芯很高興你打開這篇文章,並準備開始習練冥想,你是幸運的!如你是已堅持進行冥想的人則更加幸運。冥想練習的初期進步可能表現在身體放鬆了,情緒更穩定了,然後你會感覺到更加微妙的其他效果和利益,改變並不會突然出現。隨著你冥想時間的推移,改變會慢慢地呈現,之後你再漸次的學習更高級別的冥想方法。一個高級的冥想者可以在行、住、坐、臥中都在冥想狀態。但對於初學者了解一些開始習練冥想的基礎知識會使冥想進行得更為順利。
  • 冥想時間 深受兒童喜愛的三個冥想練習
    如果讓兒童儘早地開始冥想練習,也會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不可思議的變化。小編特地為您採編翻譯了以下的關於兒童冥想的系列文章,希望能夠帶給你和你的孩子一些啟發和幫助。 然而,根據美國國家自然療法和綜合健康中心的數據,全國只有1.6%的兒童參與過冥想。 給予孩子一種能夠幫助他們抵禦消極的想法和行為,並建立自信、專注、尊重他人和欣賞自己的方法是一個能夠讓他們受益終身的禮物。
  • 冥想和睡覺、發呆有什麼區別?
    近些年,關於冥想的報導鋪天蓋地,把冥想作為自己放鬆靜心的人群激增。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冥想的好處正好擊中了現代人的痛點。冥想可以減少憂鬱、壓力和焦慮之類的壞情緒,讓你更加快樂,讓你的更加從容淡定面對一切。
  • Headspace 冥想正念指南:冥想背後的好處和科學
    安迪·普迪迪科姆(Andy Puddicombe)曾是一名佛教僧侶,也是廣受全球喜愛的Headspace冥想應用的聯合創始人。在8集動畫的過程中,他帶領觀眾了解了冥想背後的好處和科學。每集時長20分鐘,展示了一種不同的正念技巧,有助於練習冥想-專注於壓力、睡眠和放手等主題-並在每一章的最後以指導冥想結束。
  • 冥想學:關於冥想修行的研究方向的思考
    如果未來有一天,冥想有重大的社會需要,說明我們的社會發生了重大改變。--道玄這是正兒八經的研究探索。今天看了一則短視頻,是某官網的關於慶祝南昌大學一附院腦科中心的成立。其中有句話我記錄了下了:將有效推進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相互促進臨床和科研實力。說實在的看著這個,我有點酸了,羨慕吧。成立腦科中心,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臨床和研究協同共進,能夠獲得多少實實在在的數據啊。所以我在酸的同時,也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關於冥想的研究的相關思路。確立冥想學以來,一直在梳理這門學科的相關內涵。
  • 冥想的好處以及四種簡單易學的冥想方法
    隨著練習時間的加長和次數的增多,隨著對這種冥想方法的熟悉和適應,你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平靜。4、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來調節冥想時間的長短。開始時,時間可以稍短,5分鐘左右,然後慢慢增加到10分鐘、15分鐘,以至更長。
  • 禪意冥想空間 | 建築篇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家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精神健康,冥想這個詞漸漸的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近幾年,冥想已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流行的身心生活方式,許多人通過冥想來緩解壓力、改善睡眠和調節身心狀態。同時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將面臨一個圍繞人們精神需求的新課題:我們有必要分析什麼讓人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產生滿足感,並且如何以設計師的角色將它們轉換為空間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