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歷史中國古代治水名人都有誰

2020-12-23 高考網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鑑。

  2.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因該灌區的兩條引水河總長為100餘裡,公元前598-前591領導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稱安豐塘,其周長120許裡,灌田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著灌溉效益。

  3.西門豹 河北人,戰國時期魏國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時曾任鄴令,主持修築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無壩取水樞紐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條灌渠,既減少了河水泛濫之禍,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經人們的不斷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續到唐代至德年間(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門豹死後,鄴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興建了西門豹大夫廟,宋、明、清三朝還為他樹立了碑碣。直到現在,河北臨漳地區還有一條渠道叫西門子渠。

  4.李冰,秦昭王滅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領導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灌溉效益。為紀念李冰,早在唐代就興建了李冰祠。

  5.王景(約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東漢水利家。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幾十萬人參加的治理黃河、汴河。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800年,後人對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給予很高的評價。歷史上對王景充滿了讚揚之詞:「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6.範仲淹(989-1052),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範仲淹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兩歲喪父。他從小有志,發憤讀書。26歲中進士,開始做官。文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樞密副使(宋朝軍事機關樞密院的副長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倡言。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業績。曾在江蘇東部海濱修築捍海大堤——範公堤,恩澤後代。在治理太湖時期,結合自已的治水實踐,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閘」三者並重的治水方針,較妥善地解決了蓄與洩、擋與排、水與田之間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7.王安石(1021-1086) 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主持的變法,在歷史上有較大影響。變法期間,他制訂了發展農業的各種新法,其中《農田水利約束》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農田水利法。《農田水利約束》的頒布和實施,大大調動了全國人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形成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務興復」的喜人景象。許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勵下,自動組織起來,大興農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設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 河北邢臺人,元代傑出的科學家,對天文、曆法、水利三方面貢獻很大。中統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運道、開發邢臺、磁州農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項建議,這些建議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稱讚,並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受命負責河流與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務。中統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興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長官張文謙的支持下,在寧夏等地修復、新建了數十條引黃灌溉渠道,並修建了許多水閘。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唐徠渠、漢延渠等十幾條渠道就是當時重修的。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監,協助都水掌管全國的水利事務。回到大都後,郭守敬提出重開金口河,以引渾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興漕運與灌溉之利。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這條舊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運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監,掌管全國水利工作。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開始修築京杭大運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東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設計了京杭大運河山東段的河道線路,為運河全面溝通奠定了基礎。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調至太史局,負責制訂新曆法。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最精確的《授時曆》。郭守敬還研製成功了近二十種觀測天象儀器,組織實施了規模宏大的「四海測」計劃。提出了以海平面為地形測量的基點的科學理論及「海拔」的概念。元二十八年復任都水監,修復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是與張衡、祖衝之等人齊名的我國古代八大科學家之一,是十三世紀末登上世界科學高峰的傑出人物。

  9.潘季馴(1521-1595),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專家。30歲中進士,嘉靖末至萬曆中,4次任總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黃河、運河等,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有重要貢獻。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論,對以後治河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河防一覽》,共14卷。

  10.李儀址(1882-1938),1909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赴德國皇家工程大學和但澤工業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與張謇一道創辦了南京河海工程學校(現河海大學的前身),引進西水利技術。主持興建了陝西涇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曾任陝西省水利局局長、渭北水利工程總局總工程師範、擔任中國水利工程學會第一至第六任會長,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導淮委員總工程師、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顧問等,為我國近代治水的先驅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國各省的「名人」:山西有武則天,山東有孔子,看看你的家鄉有誰?
    自古以來,各省在中國的古代和近代都出現了大批的著名人物,他們做出過驚天動地的事跡,都多多少少左右著中國的歷史發展。有許多古代皇帝都是誕生於此,就比如說武則天,她是歷史上首位女皇帝,在當時的社會裡,算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了。另外,山西省還有一些名人也是非常具有知名度的,比如說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詩人白居易、柳宗元等等。
  • 文學詩賦-古代歷史名人雕塑
    畢昇雕塑,古代發明家雕塑,歷史名人雕塑 畢昇(972年-1051年),生於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為北宋發明家,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畢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 中國首都北京城的古代歷史三大名人!你知道他們的事跡嗎?
    #北京#北京市,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首都北京城古代歷史上的三大名人!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文翁④丨治水達人:不懂治水的循吏,當不好蜀地...
    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擴大都江堰灌區的官員。都江堰水利述要「我曾經在講座裡提到過一個觀點,說歷史上蜀地的領導人如果不懂治水,幾乎就不能當領導人。蜀地治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鱉靈因在蜀中治水有功,受到蜀中民眾擁戴,建立開明王朝,一直到清代的丁寶楨還在治理水患。」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趣味問答⑤|哪位歷史人物是「治水達人」?
    以下哪位歷史人物是「治水達人」?A:大禹B:李冰C:文翁D:以上皆是提起歷史上蜀地治水能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大禹和李冰。事實上,文翁也是一位精通水利的多面手。「漢有文翁,千載吏宗」,作為西漢著名的蜀郡守,文翁不僅創辦石室學宮、興學化蜀,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擴大都江堰灌區的官員。李冰父子雖開鑿了都江堰,但彭州與都江堰不在同一流域,發源於龍門山的湔江,每遇下雨,山洪暴發,泥沙俱下,淤積河床,河水常常泛濫成災,較高的地方又易乾旱。
  • 大禹的父親是誰,鯀(gǔn)(治水失敗大禹接班)
    您好,歡迎你來閱讀,用簡單的文字帶你了解歷史的奇趣(期待您的關注!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起大禹治水我們可能都知道,大禹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把洪水引進大海,為人民謀得了福利。所以如今黃河流域才會這麼繁榮而且沒有水災的困擾,這可以說都是大禹的功勞。而他也因為治水的功勞繼承了舜的位置,成為部落首領。那麼大禹的父親是舜嗎?大禹的父親是鯀(gǔn)其實大禹的父親,也是一個治水能臣,但他沒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大禹的父親是鯀,他是舜的大臣。
  • 創時代雕塑,鑄名人風採-古代名人雕像
    古代名人雕塑顧名思義就是以古代名人為原型所創作出來的雕塑,古代名人雕塑與一般的人物雕塑不同,古代名人雕塑所刻畫出來的人物一般具有他鮮明的時代特徵,從著裝、配飾,都是有時代特色的。 現代雕塑的開放性以及包容性,讓古代名人雕塑再次在人類雕塑史上大放異彩,為什麼這麼說呢?
  • 2020高考歷史複習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公元紀年1644年,建立了清朝,清政府的腐敗和社會矛盾的日趨激化都給了人們轉變的信號,不誇張的講這是朝代順序表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章;公元紀年1912年,已經趨於近代,建立了民國時代,也標誌著現代化的進程腳步,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新的文化、新的社會主義、新的人權倡導、新的社會體系。而後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代表著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是朝代順序表中華麗的一章。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留下的這四大發明匯集了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對我們古代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知道現在,全世界各地還在受它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大發明,看看這四大發明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 歷史名人的真相,古代將軍都有「將軍肚」?男模身材不抗揍!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不逝現如今因為各種各樣歷史影視劇的盛行,我們認識歷史人物的渠道變得高效簡易且有趣。劇中的男主玉身長立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帶著纏綿繾綣的情誼,任誰看了都不得不嘆一句公子如玉世無雙。然事實果真如此嗎?
  • 中華名人都有哪些
    他們以其無盡的理性光輝,指引我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他們雖然身處過去,但他們的智慧卻指向人類光輝的未來!為系統全面的領略古代聖賢的睿智與才華,探求數千年文化積澱的真諦與奧妙,華文盛視(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中華盛視網為平臺,以虔誠的心情和巨大的人力財力投入,隆重推出一個關於中國古代聖賢名人思想和智慧成果的頻道《中華名人》。
  •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三: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馬寅初"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作伴支床有龜"17. 歷史名人·懷爾斯"天才過人是堅持,智慧超群乃勤奮"18. 歷史名人·聞一多"慷慨激昂氣沖斗牛,義無反顧無愧鬚眉"19. 歷史名人·王國維"世亂春秋文愈治,歲寒松柏意常青"20.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挾以文章妙天下 忠義...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名人大講堂」第一季金句集錦
    第一季「名人大講堂」圍繞首批四川歷史名人,邀請李敬澤、酈波、阿來、李舫、於丹、孫小淳、劉躍進、梅錚錚、王啟濤、蔣藍、段渝、孟憲實各領域名家,舉辦12場公益講座,吸引8000餘人直接參與,1500餘萬人次在線觀看。每場講座各有高光,每位講師也是金句不斷,現在讓我們看看第一季「名人大講堂」的金句都有哪些吧?
  • 今年高考作文題現安徽名人
    7月7日上午,隨著第一門語文考試的結束,2020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也火熱出爐。今年的作文是一段材料作文,大概意思是春秋時期,齊桓公重用管仲和鮑叔的歷史故事,請考生對歷史上的三個人物作出評價,考生自選角度。有的考生從「人才培養」的立意點出發做文章,有的考生認為題目不難,並無意料之外。
  • 一座名人雕塑,一段歷史
    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改進了造紙術,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 你的姓氏在歷史上有多少名人呢?(以林氏為例)
    近日,筆者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虎糾丫霸i 中國人口超千萬的23個姓氏中,除了林姓,其他的都有大量歷史名人,只有林姓,歷史上的名人屈指可數,唯一能想到還是晚清的林則徐,福建人口中的林姓入閩始祖,東晉五朝元老、閩安郡王林祿,這麼大的官在史書典籍卻找不到任何關於此人的記載,這是為何?這個問題似乎同樣在其他一些姓氏上也成立,例如百度搜索何姓歷史名人,同樣會出現歷代名人這麼少的問題。
  • 中國歷史名人輩出,誰能入選「中國豪傑」?這名日籍華裔作家選了...
    中國歷史名人輩出,評一份「中國豪傑」名單,誰能入選?這份名單難也不難,難在如繁星般閃爍的豪傑們令人難以抉擇,不難在如果有一個清晰的標準,便知道如何篩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各不相同的名單。日籍華裔歷史作家陳舜臣從漫長的中國歷史中挑選了十六位「英雄豪傑」,寫成傳記《中國豪傑》。
  • 央媒看四川|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讓歷史名人走進現實
    立足學術,凝練時代所需的精神價值文翁興政崇教首創官辦學校,司馬相如文脈賡續百世,陳壽會通古今寫三國史實……第二批入選的歷史名人,來自政治、文學、思想、教育、科學、史學等多個領域,他們敢為人先、善於創新創造,對蜀地乃至中華民族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哪位歷史人物是「治水達人」?
    以下哪位歷史人物是「治水達人」? A:大禹 B:李冰 C:文翁 D:以上皆是 提起歷史上蜀地治水能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大禹和李冰。事實上,文翁也是一位精通水利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