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三:歷史名人

2020-12-07 語文亦國學

本期推送作文素材積累21位歷史名人。

1.歷史名人·辜鴻銘"學在西洋向中華,推崇國學揚異域"

2. 歷史名人·蔡元培"兼容並包掌北大,不拘一格用人才"

3. 歷史名人·梁啓超"百日維新做旗手,醉心學術著述豐"

4.歷史名人·胡適"白話運動做先鋒,學術自由重考據"

5.歷史名人·錢鍾書"博覽群書傲清大,學貫中西稱崑崙"

6. 歷史名人·孔子"上下求索傳正道,文明火種播四方"

7. 歷史名人·墨子"俠義精神傳千古,兼愛非攻利天下"

8. 歷史名人·王陽明"建功立勳三不朽,心學良知成美德"

9. 歷史名人·達文西"廣學博取鑄天才,探索實踐成美名"

10.歷史名人·特斯拉"淡泊虛名與妄利,深藏功勞與美譽"

11.歷史名人·柳下惠"坐懷不亂真君子,正道事人本遺賢"

12.歷史名人·莊子"達生忘己天地闊,乘物遊心樂逍遙"

13.歷史名人·蘧伯玉"禮根於心形諸外,暗昧持禮賢大夫"

14.歷史名人·劉文典"嬉笑怒罵皆學問,傲骨蝟介斥強權"

15.歷史名人·梁實秋"生前著述無虛日,死後成果惑人間"

16. 歷史名人·馬寅初"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作伴支床有龜"

17. 歷史名人·懷爾斯"天才過人是堅持,智慧超群乃勤奮"

18. 歷史名人·聞一多"慷慨激昂氣沖斗牛,義無反顧無愧鬚眉"

19. 歷史名人·王國維"世亂春秋文愈治,歲寒松柏意常青"

20. 歷史名人·呂端"撐船宰相呂易直,勇擔大事不糊塗"

21. 歷史名人·張載"允文允武張子厚,志向高遠自躬行"

1.歷史名人辜鴻銘——學在西洋向中華,推崇國學揚異域

人物評詞:

晚清之際,國勢衰頹,以致學人文化自信缺失,竟至出現全盤否定中華文化的現象。辜鴻銘「逆流」而上,以精通西學的優勢大力向西方傳揚中國傳統文化,並終生以此為己任,雖不被世人理解,卻一往無前,義無反顧,誠為當時學界一股清流。

人物簡介:

辜鴻銘(1857—1928),名湯生,字鴻銘,號立誠,自稱慵人、東西南北人,又別署為漢濱讀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1882年在新加坡晤見馬建忠,相談甚歡,從此傾心中國文化,旋即歸國,並蓄髮留辮,從此痴迷國學。

精通西學的辜鴻銘,在潛心精研國學後,有了一個比較,就此產生了一個持守終生的定見。他以為儒家學說之仁義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強食競爭中出現的冷酷與毀滅;他相信,正被國人摒棄的傳統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學即是這個文化精髓所在。故他不僅自己頂禮膜拜,更不遺餘力推向世界,以為肩起強化中國、教化歐美的重任。他以英文發表的《中國學》,幾乎就是一篇國學宣言。此後他所著述的《中國札記》、《中國的牛津運動》、《春秋大義》(即《中國人的精神》)等,所翻譯的「四書」中的三書《論語》、《中庸》、《大學》等中國傳統典籍,賣力向世界傳播儒家學說,鼓吹東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極大反響。應該說在此之前,還沒誰更系統、完整、準確地向域外有意識地傳輸國學典籍。

說起辜鴻銘,留給國人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那條拖在他腦後的長辮子了。這在北京,稱得上出土文物式的一景。辜鴻銘的辮子,並不是僅僅為了復古而留。早在英國留學時,他已剪掉辮子,西裝革履,一副洋派。後來人人談論反清革命,他反而把滿清人硬栽上的辮子重新留了起來。原因很可能是「立異以為高」。當然,也符合他復古派的身份。北大的學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譏:「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

2.歷史名人蔡元培——兼容並包掌北大,不拘一格用人才

人物評詞:

中國的近代大學肇始於清末,但直至蔡元培執掌北大才有真正意義的大學。他的教育思想先進,他提出五育並舉的教育措施;他用人唯才是舉,不拘一格;他為發展中國新文化教育事業,建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貢獻,堪稱「學界泰鬥、人世楷模」。

人物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刁民,浙江紹興人,中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1904年組織光復會,1905年參加同盟會,後赴德國留學。武昌起義回國後,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經過努力,改變了北京大學的舊習氣,是北大一片盎然生機,對中國近代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蔡元培治校理念。蔡元培在1918年11月《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中寫道:「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各國大學,哲學之唯心論與唯物論,文學、美術之理想派與寫實派,計學之幹涉論與放任論,倫理學之動機論與功利論,宇宙論之樂天觀與厭世觀,常樊然並峙於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蔡元培主張大學就應該思想自由,兼容並包,這樣才有利於新文化、新思想進入北大,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

在聘請教師中,蔡元培不計資歷,唯才是舉,網羅眾家。他不僅聘請像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當時的新派人物,還聘用學有專長的舊派人物,如辜鴻銘,黃侃等。蔡元培能夠看到他們的亮點,包容他們的不足,這使得北大雲集了各式各樣的人才,為活躍北大學術氣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歷史名人梁啓超——百日維新做旗手,醉心學術著述豐

人物評詞:

「十年飲冰,難涼內熱」,梁先生憂國憂民憂文化,故其憂心如焚,內熱難涼,他是名副其實的「熱心」人,從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從鼓吹立憲到反袁倒袁;從政治舞臺到醉心學術,無不體現其「熱心」為國為民的特點。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臺後仍在學術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被公認為是清末民初優秀的學者。

人物簡介: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895年協助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維新運動期間,梁啓超表現活躍,曾主北京《萬國公報》和上海《時務報》筆政,又赴澳門籌辦《知新報》。他的政論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

梁也是一位著名學者,在文學、史學、哲學等諸多領域,都有很深造詣。1901至1902年,先後撰寫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動「史學革命」。歐遊歸來之後,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寫下《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學術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4.歷史名人胡適——白話運動做先鋒,學術自由重考據

人物評詞:

胡適是20世紀中國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他畢生著力提倡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義。正是這樣的思想幫助許多青年樹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獨立思考、尊重事實的思維方式,成為具有民主和科學素養的人。可以說,對於「五四」後中國民主力量的成長,胡適功不可沒。

人物簡介: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學。在提倡白話文的文學革命中,胡適堪稱開路的先鋒,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被譽為「中國文化革命之父」。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教他怎樣思想。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對中國的文史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學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

5.歷史名人錢鍾書——博覽群書傲清大,學貫中西稱崑崙

人物評詞:

錢鍾書人如其名,一生致力學術,淡泊名利。他博聞強識,學貫中西,被譽為一座學貫中西、記憶超群的活體圖書館,一位百科全書式的文學理論家,一個功能強勁的搜索資料庫。他不矜聲名,他婉拒法國記者的採訪、受邀訪美的演講,他謝絕央視的拍攝請求,學界名流的為其慶生……中國古代讀書人的超塵與狷狂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人物簡介:

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主要作品有:《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圍城》、《宋詩選注》、《管錐篇》等。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大學期間,錢鍾書就創下讀書第一、發表文章第一、「橫掃清華圖書館」等多項紀錄。同學回憶, 「他在校時,以一周讀中文經典,一周閱歐美名著,四年如一日。每赴圖書館借書還書,必懷抱五六巨冊,且奔且馳。」錢鍾書曾放言「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能當我導師」。

6.歷史名人孔子——上下求索傳正道,文明火種播四方

人物評詞:

春秋末期的齊魯大地,誕生了一個「生而圩頂」(頭頂中間低四周高)、身長「九尺有六寸」的齊魯大漢。這個齊魯大漢被人們稱作「長人」。誠然,他的身影確實夠長——長到遮蔽了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2000多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都一直順著他的倒影前行……

人物簡介: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宣揚「以禮治國」、「為政以德」,傳播仁愛理想。「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歷盡艱辛依然不改初心、不易其志,磊落坦蕩。「知其不可而為之」,其殉道精神與責任擔當令後人崇仰;「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萬世木鐸」孔子永遠如射出的箭一樣,正道直行,永不回頭。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集上古文化之大成的孔子,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耗盡心力熔鑄經典,於是便有了「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詩》三百篇,中國最早的史料彙編——「上古之書」《尚書》,貫通天地人、探究天道人道的哲學之書《易》,「微言大義」「使亂臣賊子俱」的《春秋》……使文明的火種得以延續……

7.歷史名人墨子——俠義精神傳千古,兼愛非攻利天下

人物評詞:

春秋時期,儒、墨並稱為顯學。但是整個封建時代,墨家學說卻越漸式微,尤其是帝王專制、極權越加腐朽、等級森嚴的時代。這是為何?因為,墨子的思想從來不是為帝王而設,墨家的學說也從來不不是為權貴服務。其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於水火的俠義精神讓他成為平民聖賢。

人物簡介:

金庸大俠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墨子就是中華民族第一位大俠。作為思想家的墨子提倡「兼相愛」,將關切的目光投向底層的平民百姓,而不是巍巍皇權;作為軍事家的墨子,其軍事思想以「兼愛」「非攻」為基礎,提倡備戰,反對不義戰爭;作為發明家的墨子,發明製造的軍事器械也以防禦為核心。

武者,止戈也。墨子站在民眾的立場以求天下和平,其軍事理論真正體現了中國哲學思想中的「武道」。其千裡奔走、計敗公輸班、止楚攻宋的美談正是這一思想的完美體現,遠非「兵聖」孫武的進攻思想所能及。他以「為萬民興利除害」為使命,踐行「摩頂放踵利天下」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俠義精神的楷模。

8.歷史名人王陽明——建功立勳三不朽,心學良知成美德

人物評詞:

王陽明,字守仁。人們熟知他,是因為他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書法家和教育家。博學多才、建功立業,成就如此卓越的王陽明,其成功秘訣在於能「守」,「仁而能守」,成就他的高尚德行;「學而能守」使他龍場悟道,集「心學」大成;「仕而能守」使他建功青史。

人物簡介: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千百年來,「三不朽」被奉為儒家的最高理想。但是,達成「三不朽」者,寥寥無幾,即使是孔子也自愧不及。但是終明一代,一位大儒卻被譽為「真三不朽者」,其成就冠絕有明一代:他上馬能戰,下馬能文,是歷史上難得的全能大儒;平定寧王叛亂、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禍亂盜賊,可謂「立功」;一部《傳習錄》使「陽明學」傳布天下,可謂「立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知行並進,又使這位大儒成為德行典範。

9.歷史名人達文西——廣學博取鑄天才,探索實踐成美名

人物評詞:

專一和博學從來不是矛盾對立面。從汲取知識的角度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專一」,因為所有的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織就一張知識巨網。達文西就是一個既專一又博學的最典型代表。他將專一詮釋到極致,這使他在每個領域都並非淺嘗輒止;同時,他又把博學多才發揮到極致,這使他學貫藝術和科學的十多個領域,成就偉大天才之名。

人物簡介:

被譽為「人類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天才」的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他學識淵博,在藝術和自然科學等十多個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有的甚至足以改變世界。

這樣的天才是怎樣煉成的?這與他廣泛地學習和不斷地探索密不可分:為了畫出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不僅醉心於藝術創作和藝術理論,還廣泛研究了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醫學、建築學等多種學科。他的實踐和探索精神對後代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10. 歷史名人特斯拉——淡泊虛名與妄利,深藏功勞與美譽

人物評詞:

所謂天才,一定是秉性至純、意態天真之人。他們對名利一向嗤之以鼻,卻也因此招人嫉妒。特斯拉就是如此,他從來沒有獲得過他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託馬斯·愛迪生的認可。但他又將愛迪生等發明家拋諸身後不止千萬裡,讓「愛迪生們」望塵莫及!

人物簡介:

他是被譽為唯一堪比達·文西、並超越愛因斯坦的偉大科學家,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科學家(沒有之一)。迄今為止,全世界的科學發明體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的遺產之上,因為,他「發明」了現代世界!他的科學創造超前歷史同期水平300年,甚至1000年以上。但是,由於他對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的影響力,他的一切細節被美國政府全部抹去,作品全部被列入絕對機密。這個人類科學史上神一樣的存在,24歲發明交流電,一旦申請專利就會成為世上最有錢的人,他卻撕掉專利文件,窮困潦倒終生未娶。

11.歷史名人柳下惠——坐懷不亂真君子,正道事人本遺賢

人物評詞:

你堅持「以直道事人」,雖多次被撤職而淡然無悔;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不以侍奉汙君為恥,不以官職微小而拒絕仕進;你「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被遺棄鄉野心無怨悔,處境困窘心不窘迫。你如卷舒隨意的天上雲朵,去處行止不會成為你的羈絆,是非榮辱不會左右你的憂喜,所以孔子尊你為「逸民」,孟子尊你為「和聖」。

人物簡介:

柳下惠,春秋時期人,姬姓,展氏,名獲,字子禽,一字季,食採柳下,諡號「惠」,故稱柳下惠。曾任魯國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之事。為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其「坐懷不亂」的故事廣為傳頌。柳下惠在各諸侯國有相當大的影響。「昔者秦攻齊,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採者。死不赦』。」(《戰國策·齊策四》)秦攻齊,中間要經過魯國。秦軍下令切實保護柳下惠在魯國的墓地,並規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內砍柴的人要處以死刑。柳下惠在各諸侯國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12.歷史名人莊子——達生忘己天地闊,乘物遊心樂逍遙。

人物評詞:

你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人物簡介: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姓莊,名周,宋國蒙人 。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洞悉易理,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

莊子散文隨意流出,汪洋恣肆,儀態萬方,瑰麗詭譎,意出塵外。善用各種譬喻,奇趣橫生,睿智深刻。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極具浪漫主義風格。

13.歷史名人蘧伯玉——禮根於心形諸外,暗昧持禮賢大夫

人物評詞:

蘧子墳邊柳色黃,居人指點舊行藏。河流獨避荒原去,一壘猶傳君子鄉。你「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舒捲有道之精神譽滿列國;你「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知非寡過、靜坐常思己過、嚴格束己誰能如你;你「年六十而六十化」,與時俱進的腳步到花甲之年亦不停歇。

人物簡介:

蘧伯玉,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春秋時期衛國大夫,與孔子為摯友,道家「無為而治」的開創者。飽讀經書,能言善辯,外寬內直,生性忠恕,虔誠坦蕩。「不以昭昭伸節,不以冥冥墮行,蓋其禮根於心,形諸外,悉出於至性至情,而非矯揉造作為之也」他不會因別人褒揚就故意張顯自己;也不會因昏暗無人就亂了綱紀,因為禮節紮根在他心裡,表現在行動。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絕非矯揉造作。

14.歷史名人劉文典——嬉笑怒罵皆學問,傲骨狷介斥強權

人物評詞:

你的長衫很長,長得掃地而行看不到腳,但長不過你的才學,一部《莊子補正》,足可一匡當世之學風,示人以準則;你的頭髮很亂,但蓬亂的頭髮掩不住你「觀世音菩薩」的雅趣「只吃仙桃一口」的雅情;你的聲音「既尖銳兮又無力」,但即使你拔腿起身,拂袖而去,學生們依然追隨你,在一輪明月下聆聽你的「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人物簡介:

劉文典,民國時最「傲嬌」的國學大師,二十歲就名滿大江南北,極具傳統士大夫的傲骨,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總是一副「狂生」模樣。他師承劉師培、章太炎,結交胡適、陳寅恪,追隨過孫中山,營救過陳獨秀,驅趕過章士釗,痛斥過蔣介石。劉文典為學人氣節而堅守,也曾因時代弄人而無奈妥協,在他堅守與妥協的背後,正潛藏著對整個社會命運的痛苦思考與深切悲鳴。作為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劉文典內心追逐的永遠是獨立與尊嚴。

15. 歷史名人梁實秋——生前著述無虛日,死後成果惠人間

人物評詞:

生命是一場不可預知的相遇,歲月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深情。在民國的煙雨紅塵中,有一個身影被我們銘記:你衝淡而溫和,你崇高亦風雅,你飛揚也落寞。你把深情寄予每一份不期而遇的歲月,即便陋室,即便三餐不繼,日子也能過的有味有趣。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要去接你。

人物簡介:

梁實秋:原名梁治華,字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早期專注於文學批評。他否認文學有階級性。堅持將描寫與表達「抽象永恆不變的人性」作為文學藝術的文學觀,批評魯迅翻譯外國作品的「硬譯」,主張「文學無階級」,不主張把文學當作政治工具,反對思想統一,要求思想自由。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兩千多萬字的著作,用平淡真摯抒寫人生百態,用堅貞人格贏得世人敬仰。

16.歷史名人馬寅初——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作伴支床有龜

人物詞評:

你是第一個提出控制人口政策的學者,並把這個觀念轉換成某種政策主張。但怎耐一石激起千層浪,對你的批評如潮水一般湧來。一位夫子站在這邊,所有人都站在對面,你卻說:我雖已近八十,我自知寡不敵眾,但面此狀況也應當單槍匹馬走出去,絕不像那種以力壓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的批判屈服。於你而言,愛國就是堅守良知的批評,就是哪怕所有人站在那邊,我憑良心我站在這邊。

人物簡介:

馬寅初,字元善,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浙江嵊州人。自幼聰穎,刻苦攻讀,曾留學美國,獲博士學位。學成回國後,拒絕軍閥、政客拉攏,毅然到北京大學任經濟學教授,致力於教學與科研,著書立說,抨擊時弊,成為「五四運動」前夕就享譽很高的教授。新中國建立後仍潛心考察研究,發表高質量論文四十多篇,其中《新人口論》是一篇卓有見地的不朽之作。他一生專著頗豐,特別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有當代「中國人口學第一人」之譽。

17.歷史名人懷爾斯——天才過人是堅持,智慧超群乃勤奮

人物詞評:

你打破了數學屆三百五十年的沉寂,而這足足用了二十載。當你滿心歡喜向全世界公布兩百頁的論文時,舉世歡騰而又質疑不斷。但你沒有放棄,又過了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你從街邊的氣球獲得解題的關鍵,迅速跑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在筆記上寫下了證明的思路,然後良久,你盯著自己的筆記本,默不作聲,你也不敢相信他居然真正地完成了這個偉大的工程。這項偉大工程的背後是二十載的堅持與勤奮。

人物簡介:

安德魯·懷爾斯,英國著名數學家、牛津大學教授。他於1994年證明了數論中歷史悠久的「費馬大定理」,並由此在199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國際數學聯盟特別製作的菲爾茲獎銀質獎章以及2016年的阿貝爾獎。

18.歷史名人聞一多——慷慨激昂氣沖斗牛,義無反顧無愧鬚眉

人物詞評:

青年時期的你在1919年5月17日寫給父母親的書信《孩兒我在此幫忙,決不會有任何危險》中寫到:男在此為國作事,非謂有男國即不亡,乃國家育養學生,歲糜巨萬,一旦有事,學生尚不出力,更待誰人?那一年你不滿20歲。你也懂得「事無大濟」,卻堅持前行,猶如暗夜中孤獨的螢火蟲,明知力量微弱,仍奮力發出微光,企盼多照亮一寸土地。你把一生都奉獻給國家,並把自己深深嵌入在這個國家成長的年輪裡。

人物簡介:

聞一多,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愛國組詩《七子之歌》。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19.歷史名人王國維——世亂春秋文愈治,歲寒松柏意常青

人物詞評:

你平生學無專師,自闢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文化史的坐標系上圈定了一個獨特的位置。你的人生活成了一束光,身後化作雋永的亮,照亮後輩無數知識分子前行的道路。

人物簡介: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浙江海寧州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他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頗給後人多方面啟發。

20.歷史名人呂端——撐船宰相呂易直,勇擔大事不糊塗

人物評詞:

你無懼宦海沉浮,始終以平常之心面對人生波瀾;你不屑人情冷暖,總是以寬厚之心待人接物;你不喜彰機顯智, 卻能以擔當之志勇決大事。一代名相,古今楷模。

人物簡介:

呂端(935—1000)。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中與諸葛並稱的呂端出生於廊坊安次,是北宋一代名相。

呂端為官任勞任怨,顧全大局,與寇準頭同居相位,許多大事均與寇準協商,從不專斷。為人不拘小節,處事寬厚忠恕,「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一典故便出自呂端。更為可貴的是呂端臨機決斷,勇擔大任。太宗死後,內侍王繼恩等密謀立趙元佐為帝,呂端臨危不亂,出奇謀擁立真宗即位,實現了大宋政權的順利交接,維護了國家政局的穩定。

21.歷史名人張載——允文允武張子厚,志向高遠自躬行

人物評詞:

你志存高遠,留存「橫渠四句」光照千載;你追求至理,創立「關學」遺澤後世;你心系蒼生,篤實尚行,經世致用;你享受清貧,敝衣縕袍,躬行大道。堪為古今一代宗師,留聖人典範光耀後世。

人物簡介:

張載(1020——1077),「北宋五子」之一,被世人尊為「橫渠先生」,為後世留下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言簡意豐、擲地有聲的「橫渠四句」。千百年來,這四句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為國為民正道直行。張載少時文武兼修,曾向範仲淹進獻《邊議九條》,得範文正指點,棄武從文,潛心學術,創立「關學」,終成大器。橫渠一生,進則為循吏,退則為鄉賢,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人生箴言,堪稱後世楷模。

往期推送目錄回顧

版權聲明: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未經作者本人許可,不得轉載,更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作者:朱鳳嵐,高中語文教師,河北固安第一中學教研室主任,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省級優秀班主任,正高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廊坊市高中語文名師朱鳳嵐工作室理念:致良知、蘊良師、育良才。工作室主要研究語文教學的閱讀和寫作,不同文本閱讀,整本書閱讀。

相關焦點

  •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五:名篇名段
    本期推薦18篇名篇名段,仔細揣摩,可作為很好的作文素材。—— 林清玄《發芽的心情》 6.名篇名段欣賞淡淡的風景,感受水土的潔淨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裡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裡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
  • 2021屆新高考:英語作文素材積累~第8篇!附十大英語寫作萬能模板
    有木有看完作文題目後,沒思路,沒想法,沒素材,不知道寫什麼,更不知道怎麼寫作為高中生,想寫好一篇英語作文,寫作素材很重要作為高考生,想高考英語寫作高分,寫作模板很重要所以學姐為大家整理了2021屆新高考:英語作文素材積累~第8篇!
  • 高考作文圍繞「立德樹人」基本點 將古聖先賢智慧照進現實話題
    7月7日,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揭曉。今年廣東高考作文題,要求就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鮑叔3個人物,寫一篇在班級讀書會上的發言稿,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nbsp&nbsp&nbsp&nbsp「這可能是近年來主題最開放的高考作文題目。」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彭玉平認為,考生從素材中可以讀出管仲的「坦蕩之心」、齊桓公的「任賢之心」、鮑叔的「謙讓之德」。
  • 高考作文輔導195(一線觀點):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高考作文命題既具有選拔優秀學生的顯性而實際的功能,也擔負著影響學生認知、思考、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導向作用,後者是隱形的功能,也是考生更應該關注的問題,因為只有深刻領會出題意圖,才能在衝刺關頭有的放矢地為寫作進行有效備考,比如素材積累、範文精讀、佳句儲備、思路預構等。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衡南校園懇談會:堅持立德樹人 辦人民滿意教育
    胡果雄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創新推行屋場懇談會制度,充分吸納集體智慧,解放思想、敢於擔當、改革創新,堅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致力於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著力培養高素質學生。」「要適應高考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切實把握高考發展趨勢和方向,制定新措施、新辦法。」
  • 「龍頭之戰」打響,「教育湘軍」如何破立並舉立德樹人?
    日前,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省教育廳組織召開學習宣傳貫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專題培訓班,聚焦教育評價改革這場事關全局的「龍頭之戰」,吹響「教育湘軍」立德樹人集結號。「關鍵一役」中的「湖南布局」湖南是教育強省。
  • 2020高考疫情語文寫作素材積累及範文話題作文「規則」
    (一)直擊素材  【作文題目】閱讀下面「典型素材」和「相關話題」中的兩則材料,請以「規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典型素材】  確診病例苟某被西寧警方以涉嫌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偵查  截至1月31日24時,西寧市已確診9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病例。
  • 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觀察分析:無情境,不命題
    「核心價值金線」主要是圍繞立德樹人來考查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思維觀念、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道德品質;高考命題主旨將緊扣核心價值中的愛國主義、奮鬥精神、四個自信、理想信念、新時代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進行展開,重大的現實問題和關鍵歷史事件,也會是高考設置的重要素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家治理現代化、公共衛生系統建設與國家應急體系、新常態經濟發展、抗美援朝70
  • 山東高考語文使用新高考Ⅰ卷 作文意在引發歷史使命、責任擔當...
    據介紹,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積累,這些主題一定要看
    現今高考作文命題所肩負的「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使命,使得「文化傳承」這一主題成了高考的熱點主題之一。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老規矩」、遼寧卷作文題「科技改變生活」,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都在引導考生思考「文化重建」的問題。
  • 「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全國全國II卷)、英語(全國全國...
    一、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2020年語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奮鬥精神、增長知識見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020年高考數學全國Ⅱ卷堅持立德樹人,倡導五育並舉,貫徹全面育人的要求,堅持高考的核心價值,關注數學文化育人的價值,突出數學學科特色,著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體現了數學科高考在深化中學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中的積極作用。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名人名言類素材積累2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名人名言類素材積累2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備考技巧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考備考,名人名言類素材積累,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在公務員申論和面試中,適當的名人名言語錄是能為考生加分的。
  • 高考語文,一起猜猜2019年高考作文的關鍵詞,說不定就準了
    從2018年高考語文捲來看們,作文命題特點是加強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滲透,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十九大和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凸顯核心價值觀,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且在高考評價體系中,作文發揮了「立德樹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功能。這就是命題的背景。
  • 河北衡水二中資深教師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英語試卷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也讓這屆高考有了特殊色彩。如今,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進入攻堅期的背景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今年的高考試題體現了什麼樣的命題方向、呈現出哪些特點、較以往的試卷有怎樣的變化?這都引發了廣大讀者的高度關注。
  • 寫作沒素材?巧用「一元化筆記法」搭建屬於你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所謂的結構化處理就是將所有材料按照自己的整理意圖進行標記和分類,比如你為了寫作而整理素材,結構化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素材分別標記為「觀點」、「案例」、「人物」、「金句」、「環境描寫」、「性格描寫」等等,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寫作方向來劃分標記類別。創作。
  • 湖南科技大學邀請多位優秀教師講「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講座現場。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模範作用,營造關愛學生、尊重教師的氛圍,提升「立德樹人」的育人成效,近日,湖南科技大學邀請多位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來校開展「立德樹人」系列講座。11月18日,全國模範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石靈芝應邀來校講課,她以「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為主題,圍繞「靜心」「慧心」「慈心」三個關鍵詞,將一個個關於親人、朋友、學生的故事娓娓道來。隨後,石靈芝分享了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所聞所感,並以「回憶中的李老師」的事例進行引入,闡述了自己的從教初心。
  • 杏林春滿有好景 立德樹人譜新篇
    近年來,江西衛生職業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牢牢記在心上、緊緊抓在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豐富思政教育載體、充實思政教育內容、強化思政教育效果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
    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裡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學得怎麼樣,同大學人才培養體系密切相關。……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 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解析(網絡版)
    大作文第1題以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的最新消息為素材,以此引發考生的聯想與思考。   語言基礎運用的考查,選取一則「扶貧攻堅」的新聞報導材料,引導考生了解和關注國家邁進「小康」社會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