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航運分析機構顯示,全球經濟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導致商船新造船訂單降至198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目前火熱的集運市場行情以及訂單量低迷所造成的低船價的共同作用下,貨櫃新船訂單的缺乏的情況正在逐步改觀。
今年早些時候,東方海外(OOCL)宣布訂造7艘23000TEU型貨櫃船,這是2020年最新一筆超大型貨櫃船訂單。實際上,包括ONE、赫伯羅特、長榮海運等大型貨櫃航運公司也可能隨時於近期在船廠下單,訂造一系列的大型貨櫃船舶。
當然也有船公司了接收此前訂造的大船,正好趕上了當前這波高運價。
長榮海運兩艘12000TEU貨櫃船同日交付
12月15日,長榮海運兩艘12000TEU級F型貨櫃船同時交付,將投入亞洲至美國線服務,搶佔本輪運價飆漲商機。
這兩艘新船分別是韓國三星重工建造的「長永輪」(Ever Forever)和日本今治造船建造的「長至輪」(Ever Far)。其中,「長永輪」將投入亞洲-美國東岸(AUE)航線,服務於廈門、高雄、香港、鹽田等港口,途經巴拿馬運河、科隆貨櫃碼頭,然後抵達巴拿馬薩凡納、紐約、諾福克和巴爾的摩,最後返回亞洲。
而「長至輪」則部署在華南-臺灣-美國西海岸(HTW)航線,服務範圍覆蓋高雄(未來或臺北港)、廈門、香港、鹽田、洛杉磯、奧克蘭。
長榮海運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集運市場除了原本經濟活動與民生需求的相關貨品外,另外增加許多防疫物資與居家工作等生活型態轉變所需的商品,導致全球多數航線貨量急劇攀升,市場運力吃緊,這兩艘新船的投入對於求艙若渴的客戶而言,猶如一場及時雨。
長榮海運的F型貨櫃船船長約334米,相比亞歐主要航線的超大型船舶在進出港口和靠泊碼頭時的作業更加靈活;寬度為48.4米,甲板上可裝載19排貨櫃,總計12118 TEU,設計航速達23節,滿載吃水為15.5米。
長榮海運在船隊規劃上進行超前部署,今年已經投入16艘全新貨櫃船,包括7艘12000 TEU級F型船及9艘1800 TEU級C型船。目前尚未交付的手持訂單包括10艘24000 TEU級A型船,13艘12000 TEU級F型船,14艘2500 TEU級O型船,及16艘1800 TEU級C型船,共計53艘,預計在2022年底前陸續交付。
未來,隨著新船相繼投入運營,長榮海運將逐步淘汰替換老舊的自有船舶,並歸還到期的租入船舶,持續進行船隊更新,強化市場競爭力。
陽明海運第六艘2800TEU級貨櫃船命名交付
12月15日,臺船為陽明海運建造的2800TEU級貨櫃船「好明」輪正式交付,將投入臺港越南航線,抓住當前高運價時機改善亞洲航線運營績效。
當天上午10點10分,臺船在2號碼頭舉行「好明」輪命名典禮。儀式由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臺船董事長鄭文隆共同主持,邀請陽明海運櫃務部協理李寶琳問為新船命名及擲瓶。
陽明海運指出,當前亞洲區間市場受益於歐美航段需求大增,帶動亞洲區間航段運價上揚,越南更是東南亞市場的主力出口市場,「好明」輪交付後將投入臺港越南THX航線,掌握近期運價上揚趨勢,有助於陽明海運進一步提升亞洲航線運營績效。
「好明」輪是陽明海運一系列10艘2800TEU級貨櫃船中的第六艘,該型船船長209.75米,船寬32.8米,型深16.8米,滿載吃水11.2米,載重量達37435噸。甲板上貨櫃可裝載8層13排,貨艙內為6層11排,共可裝載2920個20英尺標淮貨櫃,並設置353組冷凍貨櫃插座。
甲板上貨櫃擺放採用混裝式設計(Russian stow),可增加艙蓋及甲板上貨櫃的堆迭重量,並符合DNV G L的RSCS+船級符號。針對不同運營航線的海況適用不同的貨櫃綁紮拉系力,提升貨櫃堆疊的層數,使整體貨櫃擺放方式更具彈性。
在節能環保方面,「好明」輪採用低阻線形、高能效螺旋槳、節能反動舵及舵球,能夠提升推進效率,大幅節省油耗並減少碳排放;前瞻式的劍艏設計不僅在靜水中阻力低,更有著優異的耐風浪表現,且在不同吃水及俯仰的情況下都能有良好的節能性能,實際航行時不需要特別調整船舶的俯仰就能達到節能效果。
「好明」輪已經取得美國船級社SMART(INF,SHM)船級符號,通過美國船級社搜集指定船舶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和航線環境資料,定期提供FEM分析報告,藉以診斷船體結構的健康程度,與船上網絡架構認證,是全球首批取得美國船級社智能船認證的貨櫃船。
該系列船是臺船2800 TEU貨櫃船最新一代設計的綠色船舶,其中的節能環保設計,除了陽明海運的10艘之外還包括了長榮海運的10艘,自2015年以來銷售實績共計達20艘。
包括「好明」輪在內,陽明海運今年已經有6艘2800TEU自有船舶和3艘11000TEU長租船舶交付運營,此外還有4艘2800TEU自有船和11艘11000TEU長租船也將陸續在2021年至2022年間交付,有助於陽明海運更新船隊,提高運營效能並降低成本,更有利於船隊管理邁向智能化和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