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孔瑤
主播:唐瑩
投稿:Grace
結尾音樂:群星《一封家書》
本期投稿獎:貝奧廚師機
動動手指往下翻↓↓↓
查看豆腐腦的詳細做法
寫收聽評論,有機會獲得小熊電熱飯盒
一碗再簡單不過的豆腐腦,泡黃豆,榨汁,燒開後點漿,靜置一會兒,配上榨菜,辣椒油,香菜,醬油這些澆頭即可。在物質貧乏的年代裡,一碗熱騰騰地豆腐腦承載著父母將艱困化為甜美的愛。
我們家算是「生意世家」。爺爺奶奶身體尚可時一直做燒餅、油條、小籠包這些小本生意。在我五六歲時,父母從爺爺奶奶那裡學會了打朝牌(燒餅在我們那裡叫作朝牌)。小本生意,很辛苦,賺錢不多,但是過程卻很複雜。最起初爸媽是和鄰居搭夥做生意,我們家打朝牌,鄰居做豆腐腦。在我們那裡,朝牌和豆腐腦是絕配,就如中國的傳統美食---豆漿配油條。就這樣,兩家搭夥在街上搭了個簡易的棚子,做起了小本生意。
再後來,做豆腐腦的鄰居轉行,我們家便既打朝牌又賣豆腐腦,這可是相當不容易的生意活。沒做豆腐腦前,爸媽每天五點起床,攬了豆腐腦的活後,我們家便在街上租了店面,減輕了爸媽不少的精力。但他們比以前要起得更早,每天四點,爸爸磨好豆漿後便去店裡生火和面。媽媽則在家中把一大鍋的豆漿燒開,裝入保溫缸,再用平板車拉到店裡進行點漿。這平板車一拉就是十幾年。後來,市場上有了電動三輪車,家裡便添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媽媽不用再辛苦地用力拉車,不用為雨天泥濘的爛泥路發愁,著實省了不少力。這電動車一騎又是好多年,直到爸媽為弟弟蓋了新樓房,娶了媳婦兒,他們這才消停下來。在我們那裡,父母為兒子蓋房娶媳才是完成了他們畢生的使命一樣,爸媽也不例外。
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們家的店從街東頭搬到街西頭,跟著集市跑遍整個鎮,最後搬到了離家近的小學旁。每天趕集的、做買賣的人和學生的早中飯都可以是一塊朝牌配上一碗豆腐腦。雖說豆腐腦是人們早餐桌上的常見食物,但在我們那裡,可以做為一天的飯食來吃。我們那裡的豆腐腦分兩種,一種叫作大豆腐腦,一種是小豆腐腦。大豆腐腦是豆漿濃度比較高,點漿用的凝固劑是滷膏,大豆腐腦成品如棉絮塊狀,營養程度接近老豆腐,口味也近似老豆腐,喜歡吃老豆腐的人特別是老人,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大豆腐腦。而小豆腐腦是豆漿的濃度要稀些,點漿的凝固劑是葡萄糖內酯,小豆腐腦的成品如布丁,但比布丁要軟些,嫩滑順溜,入口即化的口感,適合所有人特別是孩子們食用。因此我們家搬到學校附近時,選擇了做小豆腐腦,更適合孩子們吃。
都說生意人是猴精的,爸媽除了生意人該有的熱情外,更多的是老實忠厚。朝牌通常是按塊來賣,爸媽會把塊頭做得大一點,豆腐腦會做的比別人家更厚實,盛的量也比別人家多一點,有客人額外多加的半碗,爸媽通常也不多收錢。因此,我們家也招攬了更多的客人,有的甚至從街東頭專程跑到街西頭的我家來吃。即使後來爸媽不做生意了,偶爾在街上遇到以前的吃客,他們還都會問上一句:「你們家怎麼不做生意啦,什麼時候再做啊?」他們也甚是想念爸媽做的朝牌與豆腐腦。因為他們吃的是爸媽的那份實在,靠的是爸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老不哄,少不欺」。
在我的記憶裡,父母就沒睡過懶覺,從做生意起 ,不管風吹日曬,不管嚴寒酷暑,哪怕在他們生病時也堅持為我們三個孩子付出辛苦,亦如媽媽的那句話,住在街頭,不做點生意,靠每人四分地怎麼養得起一家五口人。
求學工作在外多少年,遠離家鄉和父母的朝牌豆腐腦就有多少年。在我工作的蘇南一帶, 也常見街邊小巷有賣豆腐腦,但他們不叫豆腐腦,叫豆腐花,豆漿的水放得比較多,點的漿也會少一些,比我家的豆腐腦會更嫩一點,用勺子一攪就都散了,可以用吸管吸著吃,營養成份遠不足家鄉的豆腐腦。儘管如此,我每每仍會上前去叫上一碗,價格雖比較貴,但買的是這位生意人的辛苦,吃的是對家鄉,對父母的思念。
有人說女人懷孕時都會特別想念娘家菜,在我身上也是果然應驗。別人想念的是娘家的某道飯菜,而我苦苦思念的是爸媽做的朝牌和豆腐腦,就連做夢都會夢到。在懷女兒的後三個月,我特意辭職回家,為的就是那塊柔軟又香脆的朝牌和那一口嫩滑順溜的豆腐腦。
如今的父母已完成他們所謂的使命,在家裡帶著孫女,安享晚年。每每節假日回家,媽媽也不忘做上一回豆腐腦為我們解解饞。味道還是那個味道,只是時光,一去無返……
豆腐腦製作的過程,我早已熟記在心。求學工作時,只要我一回家,幫助爸媽的活兒都是我這個老大扛起。年假後歸來,我便就著年味兒,做起了豆腐腦。清除下過年肚子裡存下的膽固醇。空閒之餘也會常做給孩子吃。感謝孔瑤老師的一文一菜欄目,能把我家的豆腐腦製作方法分享給更多愛好美食的人,這是一碗給予我幸福和溫暖的豆腐腦!
1/7 黃豆300克,淘洗乾淨,加水浸泡黃豆8~12小時。
2/7 將泡好的黃豆與4~5倍的水混合,用豆漿機磨成生豆漿。
3/7 用豆漿過濾網,或紗布過濾豆漿,倒入鍋中,豆渣不要。大火加熱豆漿煮透2分鐘,在煮的過程中的浮沫用勺子撇掉。
4/7 燒開豆漿後,冷卻至80~90度左右。
5/7 碗中放入5克內酯,加入少許溫水,攪至完全溶化後倒入電飯煲中。
6/7 倒入溫度剛好的豆漿,撇去浮沫後蓋上蓋子,按下保溫鍵,靜置15分鐘。
7/7 用底部稍平的不鏽鋼勺子平著一撇一撇地盛入碗中,加入甜或鹹的配料即可。
1、黃豆的泡發時間太短會影響黃豆的出汁率,時間太長,做出來的豆腐腦又會沒有黏性。冬天可泡12小時,夏天8小時即可,中途換換水。
2、磨豆漿的水可根據自己的需求,想吃得有營養一點,就少放點水。正常情況下黃豆與水的是1:4~5,水放多點少點沒有太大關係,但也不要加太多水。
3、豆漿機用的是原汁機,用飯勺一勺勺地連豆子帶水加入原汁機,一勺子中1/3的黃豆,2/3的水,將所有豆子磨完後,將豆渣加水再進行二次磨汁。麿出的豆漿量約為圖片中一鍋多一點。
4、過濾豆漿是怕豆渣影響豆腐腦嫩滑細膩的口感,因此最好把豆渣過濾掉。
5、燒豆漿時鍋很容易撲掉,快開時最好把鍋蓋打開,燒開後關小火再繼續煮透兩分鐘。
6、用電飯煲保溫效果很不錯。點漿這一步很重要,如果想做南方的豆腐花口感,可以少放點內酯,想要我們那兒的口感就多放點內酯。
7、我用的內酯的名字是豆腐王葡萄糖酸內脂,我是從家中帶來,淘寶也有賣。內酯配放比例參考介紹:1斤黃豆,放內酯7-9.5 g。
8、沒有專業豆腦撇就用底部較平的不鏽鋼飯勺來盛,這樣鍋內沒有盛完的豆腐腦不會坑坑哇哇而生出很多水。
9、做好的豆腐腦如布丁,但比布丁要稍軟一些,口感嫩滑細膩,入口即化。
如果你也想把你的美食故事分享給大家,可以加入我們的「一文一菜」QQ群。
QQ群號:384251748
驗證消息:投稿
進群後聯繫任意管理員即可
點擊「閱讀全文」,寫收聽評論 得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