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園裡,南瓜的小苗剛剛露頭時,螢火蟲就拿它當鮮嫩的點心來啃食。
農場的老周為我們示範怎樣為柔弱的小苗驅趕螢火蟲:他從鎮上學校食堂裡搜羅來成筐的雞蛋殼,用火鉗夾著,逐一在火苗上燎烤,直到雞蛋殼發出微微的焦氣。然後,再搜羅一些竹筷,鉗斷筷子做成小棍,在南瓜苗的近旁用小棍支起燒焦了的雞蛋殼。
螢火蟲懼怕焦蛋殼的氣味,有了這個防護措施,它們就避而遠之了。噴殺蟲藥的辦法是他們絕對不喜歡的。吃了被藥放翻的蟲子,鳥雀也會中毒的。鳥雀遭毒殺,大自然原本不動聲色勾連著的生物鏈被粗暴地扯斷,第二年的蟲害會變本加厲。
但鳥雀也是要防的。以梨為例,如果不防鳥,梨子長到兵乓球大小,就會被鳥兒東一口、西一口啄出很多洞。梨子還在幼年時期,就毀了。因此,梨子結出來沒多久就要被套上小袋子,隔一段時間還要換大袋。就算藏到枝條縫隙裡的梨子,他們套起來也沒有一個漏網的,但偏偏漏過了向陽面的幾隻梨。
梨園老闆說:「那是給鳥留著的。梨不留,鳥不來,梨園裡的害蟲就會泛濫成災。」
套了袋子也不解決問題?是的,因為梨子需要呼吸,袋口不能封得太死,食心蟲完全有縫隙鑽進去。這樣,套了袋還需要除蟲。而除蟲就要去袋噴藥。最好的辦法還是留下向陽處最醒目、最甜美的果實,邀請吃蟲的鳥兒來駐留。鳥雀的啄食,肯定也除不盡所有的害蟲,但有什麼關係?有蟲眼的梨子收下來,就不賣了,秋天他們會自己熬一些秋梨膏來吃。
農人講不出「和諧共生」之類的大道理,他們只知道梨子、鳥雀、害蟲之間的微妙牽制是大自然布下的迷局,他們寬容地笑著說:「要留有餘地,因為大家都要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