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講不出的和諧共生!卻用簡單的梨子鳥雀,搭建屬於自然的和諧

2021-01-09 生活文摘報情感頻道

南瓜園裡,南瓜的小苗剛剛露頭時,螢火蟲就拿它當鮮嫩的點心來啃食。

農場的老周為我們示範怎樣為柔弱的小苗驅趕螢火蟲:他從鎮上學校食堂裡搜羅來成筐的雞蛋殼,用火鉗夾著,逐一在火苗上燎烤,直到雞蛋殼發出微微的焦氣。然後,再搜羅一些竹筷,鉗斷筷子做成小棍,在南瓜苗的近旁用小棍支起燒焦了的雞蛋殼。

螢火蟲懼怕焦蛋殼的氣味,有了這個防護措施,它們就避而遠之了。噴殺蟲藥的辦法是他們絕對不喜歡的。吃了被藥放翻的蟲子,鳥雀也會中毒的。鳥雀遭毒殺,大自然原本不動聲色勾連著的生物鏈被粗暴地扯斷,第二年的蟲害會變本加厲。

但鳥雀也是要防的。以梨為例,如果不防鳥,梨子長到兵乓球大小,就會被鳥兒東一口、西一口啄出很多洞。梨子還在幼年時期,就毀了。因此,梨子結出來沒多久就要被套上小袋子,隔一段時間還要換大袋。就算藏到枝條縫隙裡的梨子,他們套起來也沒有一個漏網的,但偏偏漏過了向陽面的幾隻梨。

梨園老闆說:「那是給鳥留著的。梨不留,鳥不來,梨園裡的害蟲就會泛濫成災。」

套了袋子也不解決問題?是的,因為梨子需要呼吸,袋口不能封得太死,食心蟲完全有縫隙鑽進去。這樣,套了袋還需要除蟲。而除蟲就要去袋噴藥。最好的辦法還是留下向陽處最醒目、最甜美的果實,邀請吃蟲的鳥兒來駐留。鳥雀的啄食,肯定也除不盡所有的害蟲,但有什麼關係?有蟲眼的梨子收下來,就不賣了,秋天他們會自己熬一些秋梨膏來吃。

農人講不出「和諧共生」之類的大道理,他們只知道梨子、鳥雀、害蟲之間的微妙牽制是大自然布下的迷局,他們寬容地笑著說:「要留有餘地,因為大家都要過下去。」

相關焦點

  • 「稻鄉漁歌」, 人城產的和諧共生
    為講好「成都故事」,展現成都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試驗改革創新成果,為國家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提供「成都樣本」,我們將持續推出一批典型案例。親民化改造後的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發展中心、造型別致科技感十足的青農創業孵化中心、按風情民宿格調打造的新時代農民培訓機構——樂農學院、朗基尚善物業公司等社區服務機構,全方位搭建了為祥和村全人群服務、全鏈條供給的有效載體和平臺。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準確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其中的重要一環,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如何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關係到我國能否順利實現「十四五」時期及2035年遠景目標。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自然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
  • 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的放矢)
    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的放矢)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張月昕  2020-12-22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就其要義來講
  • 《縱情夏日》:追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書評
    人們栽種這種普普通通的羊茅草,是為了當飼草用。可羊茅草長得太密實了,山齒鶉尚未學飛的雛兒無法在其中飛行……想必對這裡的動物而言,周圍的世界破土而生,漸漸長成另一副徹頭徹尾的新面貌,完全不似它們世代生息的環境,也著實怪得離譜吧。那些迷失在飼草密林裡的山齒鶉幼鳥實在叫人悲傷。但人又怎麼離得開飼草呢。」
  •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唐廣生 黃尚寧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這次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宣傳活動周於4月20日開始,4月26日結束。1 珍愛美麗地球 強化履職擔當「自然資源部將『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題,寓意深遠。這裡面至少包含兩層意思:面對大自然、面對地球,我們應該做什麼,就是要珍愛地球;應該怎麼做,就是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陳建軍開門見山,解讀了今年地球日主題的基本要義。
  • 創意分享|Philipp Frank 視覺藝術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Philipp Frank,這位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影像和燈光藝術家,是位酷愛自然的視覺藝術家,他的創作受到「街頭塗鴉藝術」的影響,呈現出藝術,科技,自然以及精神的交匯融合。
  • 保護溼地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
    原標題:12月7日天津舉行「保護溼地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新聞發布會  12月7日,天津舉行「保護溼地生態、推進綠色發展,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新聞發布會,請寧河區副區長陸盈,寧河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進,七裏海溼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力
  •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新華社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四五」規劃建議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本刊採訪了四位專家學者,請他們從不同角度暢談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學習體會。
  • 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的放矢)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期盼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民法典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和合共生 和諧發展
    家國情懷:具有國家認同、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能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主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的信念和行動。真才實學:不僅有與中學生相匹配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有智慧、愛探索,對自然和周圍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不熟悉的事物充滿好奇;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有著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他們大氣、大方、寬容,能悅納自己與別人,有著持續發展的志向與能力。
  • 重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秦廷富\視覺重慶重慶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強調,要著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進一步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大力推進綠色轉型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 ...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 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的放...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期盼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民法典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民法典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一總括性規定,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的一項基本原則,為將綠色原則體現在民法典各分編中提供了依據。
  • 西南商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四川涼山首次獲野生豹影像記錄
    這與涼山州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息息相關。在今後的工作中,木裡縣將充分利用紅外相機等科學手段,加大力度開展豹及其他野生動物監測與保護工作,讓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成為木裡縣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名片,實現生態建設與帶動精準扶貧雙贏,使得木裡縣成為涼山州乃至全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優秀代表。
  • 有的放矢: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期盼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民法典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以法治手段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和諧共生,綠色發展!我州這張成績單很亮眼
    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發展優化用綠紅河州近年把森林康養和森林旅遊、特色經濟林、珍稀用材林、林下經濟、國家戰略儲備林建設等作為發展重點,以林權制度改革驅動林草產業化發展,推進「三權」分置。5年來,全州林權(林木權)抵押面積59.32萬畝,圍繞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戰略,全力推進獨具紅河特色的林業產業發展。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年5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赴廣西、江西、福建、雲南、廣東、貴州等地開展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開展的首個執法檢查。
  • 堅決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堅決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11月30日,省管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部署我局貫徹落實工作。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嚴佛元主持會議並講話。
  • 2020年高考作文全國2卷(二)——立己達人,和諧共生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義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立己達人,和諧共生尊敬的各國友人:大家好!我來自中國,受到貴論壇的邀請,榮幸之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立己達人,和諧共生》。墨子有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無獨有偶,英國詩人約翰多恩也曾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地球村早已是事實,世界各國同生存,共命運。
  • 科技助力 人象和諧
    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嚴峻考驗,重塑地球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科技力量改造自然的一項使命。人象衝突升級亞洲象是亞洲現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陸生脊椎動物,由於數量稀少,屬於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出的瀕危物種,目前僅存於南亞、東南亞和中國雲南南部邊境地區,是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