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病,在我們人類當中也是有的。科學上的解釋是:疥瘡,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的傳染性皮膚病。在人與人之間是會通過接觸傳染的,畢竟也是由微生物和病原蟲引起的感染。
那麼,我們可愛的龜龜也是會長疥瘡的。龜的疥瘡就好比「青春痘」一般,在身子各個地方都有可能長出來。頭部、頸部、四肢都有可能,出現如同豆子一般大小的白色或者水泡狀的疥瘡。
有的時候我們會以為龜的疥瘡沒什麼大不了的,會像我們的痤瘡,青春痘一般,自行好轉痊癒的。其實不然,疥瘡的初期和輕微腐皮腐甲一樣,龜可能還是正常進食,看上去也挺活躍的,很容易讓我們放鬆警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疥瘡會繼續擴散蔓延,最後導致龜的精神狀態不佳,拒食,甚者是死亡。龜的疥瘡是由嗜水性氣單胞菌感染引起的,這種菌常存在於水體裡,水質好的時候龜只是攜帶者,水質一旦惡化,就有可能感染龜的皮膚。
在小編的印象裡,感覺花龜還是比較喜歡得這玩意兒的。疥瘡是有傳染性的,如果沒有及時的隔離,還會引起其他的同伴一起患病。
這種傳染的病症,我們首要做的還是先隔離病龜,特別是對於混養的朋友,為了不引起大面積的事件發生,及時隔離患病的比較重要。
其次,我們可以使用碘伏或者雙氧水清潔和消毒患處,隨即可以清理患處的病灶。若是白色豆粒大小的疥瘡,可以用尖銳的硬物挑去患處的內容物質,一般清除乾淨了會見龜龜流出鮮血。水泡狀的疥瘡建議還是幹養配合使用一些消炎抗菌的藥物或是消毒劑幫助恢復。擔心挑破的話,會造成二次感染。
如果疥瘡不是很嚴重的話,一段時間的幹養龜會好轉的,疥瘡處會慢慢的萎縮掉,最後脫去。小編對於疥瘡這種情況,目前都是通過幹養的方式進行應對,好的還是不慢的。不過前提是疥瘡不是太嚴重的情況下。
無論是通過處理病灶還是直接幹養,都需要每天泡水一會進行補水哦。直到龜皮膚修復完成後可以放回原處飼養。
對於這些疾病,還是防大於治。既然疥瘡是由於水體的細菌感染引起的,那我們還是從病的源頭來解決。注意保持水質,沒吃完的食物我們要及時清理乾淨,尤其在高溫的夏季,食物腐敗的速度你也許無法估量。同時,在高溫高溼的季節,時常的清理龜的生活場所很有必要哦。平日裡多注意觀察龜的身體狀況一直是我們日常養龜生活的一部分啊,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好。
疾病扼殺在萌芽容易,壯大了就難處理了。高溫的夏季來了,我們對龜的熱情也該像烈日一樣的炙熱,切莫太過怠慢龜龜了。
大家喜歡可以關注小編的微信公眾號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