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發布
挖掘黎川特色
講好黎川故事
初冬時節,黎川縣龍安鎮柘園村胭脂柚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胭脂柚長勢喜人,一個個碩大的柚子飽滿圓潤、壓彎枝頭。
「我這片基地的柚子從2013年開始種,今年又擴種了150畝。前期種的2017年開始掛果,年產量近9萬公斤,預計今年收入可達百萬元。」基地負責人裘小強對記者說。如今,越來越多的黎川農民和裘小強一樣,投入胭脂柚產業中,該縣已經形成以日峰、龍安、中田、湖坊等鄉鎮為主產區的產業格局,種植面積達1.2萬畝,800餘戶貧困戶因產業獲益。
興產業,培育農業發展新名片
胭脂柚產業初期投資較大,每畝需投入1.2萬元左右,很多農戶只能零星種植,無法形成規模。為此,該縣提出「適度規模化、產品品質化、品牌效益化」發展思路,研究出臺了支持胭脂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胭脂柚種植面積大、管理規範、品質優良的經營主體,優先給予項目支持。
同時,縣財政還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成立胭脂柚發展基金,並加大財政惠農信貸通扶持力度,由金融機構優先為胭脂柚種植主體提供最高貸款額度為200萬元的惠農信貸。同時,聘請華中農業大學團隊為胭脂柚產業發展技術服務團隊。目前,全縣進入盛果期的果樹有5000餘畝,年產量在150萬公斤以上,產值達2000餘萬元,湧現出黎柚豐農業、沁田生態農業、康農農業等種植面積200畝以上的胭脂柚種植企業和基地十餘個。
助脫貧,拓寬群眾增收新途徑
「我在胭脂柚基地務工,每個月有保底工資1500元,勞務一天還有140元,比我以前的收入高多了!」在宏村鎮中洲村康農胭脂柚種植基地,61歲的丁路村貧困戶張桂林在基地忙得不亦樂乎。黎川縣將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力求實現「產業發展壯大、群眾脫貧增收」雙贏目標。
該縣出臺獎補措施,對貧困戶新增、嫁接種植胭脂柚進行獎補,同時引導經營主體在資金資產入股、生產資料採購、產品銷售、吸納貧困戶就業等方面,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貧困戶以產業扶貧資金入股胭脂柚發展基地,通過在基地務工或者分紅的形式來增加收入。此外,該縣還創新扶貧形式,採取「果樹認養扶貧」的辦法,由政府出資購買果苗種植,貧困戶認養,收益歸貧困戶所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