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合群能力,對於他以後的人生,到底有多麼重要

2020-12-14 騰訊網

古往今來我們都在探索,對於一個孩子來講什麼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中國的父母希望孩子們能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有多少個子女真正的成為了人上人呢。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發現他們家的孩子康康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孩,但是有一個疑問的地方就是,無論什麼時候剛剛都是在家裡面寫作業看電視,從來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於是我就問他的父母,康康從來都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塊玩嗎?這是不是一個問題呀?他的父母認為優秀的小孩都是孤獨的,像牛頓愛因斯坦,他們小的時候也不會跟其他的人一起玩耍。

但是天才畢竟是少數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肯定是需要其他朋友的陪伴的,後來有一次和康康私底下交談,他就告訴我,他覺得非常的孤獨,但是父母執意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那麼對於小孩子來說,為什麼會感覺融入不到群體當中,不知道該如何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塊玩耍呢?

缺乏自信

對於很多的小孩子來講他們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耍,總覺得別人家的才是最優秀的,自己家裡面特別差勁兒,所以感覺到自卑。

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們從小就會形成自信或者自卑的人生觀,對於他們的成長,如果母親持有一種鼓勵性的話語,那麼他們就會非常的對自己有信心,無論在以後的經歷當中遭遇什麼樣的困難,都會覺得一定可以克服,但是同樣受到父母挫折式教育長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會覺得自己並沒有很優秀,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以前看一些動畫片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鳴人就是一個比較自卑的孩子,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他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夠超越同伴,才能夠成為自己心目當中的夢想。但是同樣我們看國產動漫,大頭兒子就會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因為從小父母對他的陪伴和保護,讓他成為一個即使不優秀,但是也很自信的人。

父母的認知

就像上面我舉的例子一樣,康康的父母認為天才都是孤獨的,所以從小就希望孩子能夠跟別人與眾不同,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天才是少數的,大部分人都是需要朋友的陪伴的。

小孩子沒有朋友,看起來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一個人,如果沒有朋友的話,將來進入到工作當中就會顯得非常的不合群,可能更過分的會形成一種自私的心理。

之前看《士兵突擊》的時候就感慨,為什麼成才雖然很優秀,但是無論到哪裡都顯得和別人不一樣,雖然說他的雄心非常的大,能力也很突出,但是之所以不合大家的心意,就是因為他不合群,因為他有自己的夢想,所以他可以捨棄同伴的利益,但是夢想固然重要,同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看了這個電視劇之後,更喜歡許三多,而不是成才這個角色。

過多的將孩子固定在一個空間當中

所謂見多識廣,就是說當你見識的多的時候,你才會明白有一些事情並不是那麼重要,為什麼青蛙覺得外面的天空只有自己所看到的那麼一點大,就是因為他在井底下看不到更廣闊的天空,當我們把孩子投入到一個更廣闊的地方的時候,他的見識自然也就會變得開闊。

不喜歡去交朋友,不喜歡和別人說話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一個固定的空間當中,沒有見識過更好的生活,更有趣的生活,所以才總是把自己固定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或者換句話來說,就是因為父母的陪伴比較少,所以在他們的心目當中孤獨來得更加親切一點,習慣了一個人獨處,那麼就會害怕自己的世界裡面突然闖入別人。

總而言之,不合群的孩子,小的時候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就會發現他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真正的天才畢竟是少數的,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我們要鍛鍊孩子的合群能力,讓他保持自信,對這個世界擁有自己的獨立看法和能力。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那麼以上這幾點就要主動培養一下,既然我們的孩子不是天才,那麼我們的父母就要更上心,才能把他們培養成為人中龍鳳。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是否合群有多重要?你合群嗎
    也許很多女孩都想過一個問題:我應該合群嗎?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為確實每個人都應該生活在社會上中,有些事情人們可能不喜歡,但他們需要與他人相處,如果你在社交方面做得不好,一方面,改變現狀不容易,這可能是出於你自己的天性;另一方面,他確實給自己帶來了一些悲傷的事情。
  • 合群與否,對一個人有多重要?你合群嗎
    我從讓你自己的角色角度考慮的話,你只有你合群了,你有很多的朋友,才能有人幫助你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合群行為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但是有些人不是這麼認為,有些人覺得合群這個事情真的是要看緣分。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太一樣的,有些人喜歡交朋友,喜歡合群;有些人不喜歡,有些人喜歡自己待著。
  • 孩子必看電影《美麗人生》:孩子的承壓能力,決定他的人生高度
    2、具備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對孩子的未來有多重要?《美麗人生》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在電影中,圭多的兒子始終堅持到了「遊戲」的最後,果然,有一輛真的坦克車來迎接他。很多年後,這位被坦克迎接的孩子才明白,自己所獲得的美麗人生是父親用自己生命換來的,再回首當時父親所作所為,一個人能夠在這樣的逆境之中扭轉乾坤,他依靠的不僅僅是求生的本能,還有強大的抗壓能力,而這種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何嘗沒有成就圭多美麗的一生呢?
  • 合群與不合群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深刻)
    1.合群的人善於與人交往(優點)這麼多年我發現合群的人善於與人交往,更能從別人的一言一行中感知他人的心裡狀態,有些話一出口就知道這就話在別人看來是否有傷害,這或許就是語言的魅力。同時也是我們處在人群裡練出來的,說句實話現在這個社會誰都喜歡活潑好相處的人,不喜歡一個躲在角落裡的人,不是別人對你有意見。
  • 心理學:人生中處處是選擇,教會孩子選擇是父母教育的重要課題
    這些都是小事,就算選擇錯了也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孩子有選擇的機會和空間,在選擇的過程中,孩子能夠體會到做決定的快樂。在之後的生活中,才能更知道自己要的,才不會因為沒有經驗就畏首畏尾,甚至放棄做決定。著名作家毛姆曾經說過: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 反思今天巨額虧損,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做價值投資有多麼重要!
    有了經驗教訓,就得反思一下,今天出現了巨額虧損對自己影響到底有多大?在投資路上守住自己的能力,是有多麼的重要!自知之明,自勝自強。——《道德經》正確看待這次下跌。我們人類作為有限的存在,無論如何也無法超越其內在的局限。
  • 請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對於人生而言有多重要
    從孩子降生伊始,便開始為孩子的將來操心,但不論將來做什麼,或是偉大或是平凡,最重要的都是生命的過程。讓孩子明白這些事,將會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人品比能力重要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忠於人品。
  • 優秀的人,大多都是「不合群」的
    沒錯,大家必須承認,人脈對於一個人而言真的特別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非常注重人脈的主要原因所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必須成為一個合群的人,如果你是一個不合群的人,那麼你想要發展就會變得非常困難,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你在公司沒有人脈,大家都不喜歡跟你一起玩。
  • 不想孩子被當軟柿子捏,家長一定要教會這五點,娃以後不會被欺負
    但往往沒有去教會孩子如何去拒絕,並不是所有人的請求都應該被滿足,人總要去拒絕別人,只有學會了說「不」,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中立足。不然小時候在學校被人欺負,長大之後被同事排擠。孩子都無法去拒絕,就會非常吃虧。因此,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有教會孩子去拒絕他人的無理要求,並且也要讓孩子承受被別人拒絕之後的心理。除了父母,沒有人能夠真正願意幫自己。
  • 人生的幸福感,主要來自於,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
    結婚不久以後,妻子就懷孕了,由於孕吐反應非常嚴重,所以妻子想辭職,留在家裡面養胎,可馬濤卻死活不同意。他有這樣的堅持倒也非常正常,因為他知道他們的生活到底處於怎樣的境地,本來兩個人一起工作已經有些艱難,如果妻子放棄工作,那接下來的生活到底該如何繼續,還真的未可知。
  • 一個溫暖裡藏著刀的主持人,教會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
    因為爸爸教會了他:客人最重要,客人開心我們就開心了。這和現在很多人的待客觀念(喜歡把好東西藏起來留給自己,把壞東西送給客人)是不一樣的。因為自身經歷,見識過社會不同階層的人。所以蔡康永深諳人性的黑暗和脆弱。
  • 合群還是不合群?其實,做好你自己就行!
    #加油#無聊的時候翻開通訊錄,才發覺自己已經加了好幾百人,但是大多數人可能永遠不會有聯繫。因此,我們會想起以前的自己,渴望融入一個大圈子,到最後才發現這種社交沒有太多的用處。其實,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情況。
  • 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以後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閱讀為什麼如此重要 1 閱讀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核心 很多老師和家長有這樣的觀點: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他讀語文教材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
  • 考倒數第二大笑,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以下能力,終身受益
    很多網友都說,好陽光健康,樂觀可愛的孩子,這樣機靈的孩子,未來的路的長度和寬度不是成績可以定義的;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媽媽有一顆善於接納孩子的心,這樣的親子關係很讓人羨慕,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會越來越好。
  • 一個人越不合群,身上這三個特徵就越明顯,人生路反而越走越順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管理還自己的人際關係,讓與你相處的人感覺和諧舒服,無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那些高情商且擅長交際的人,不管走到哪都很受歡迎。他們人脈多交際廣,朋友遍天下,不管遇到什麼難事,都有貴人相助,未來的人生路也會順遂很多。但現實中還有這麼一類人,他們不愛交際,習慣獨來獨往。
  • 有些「合群」的人總是瞧不起一些「不合群」的人,這是為什麼?
    所謂合群的人,以為自己有朋友有人脈有關係(人多力量大),對不合群的人形成「心理優勢」,伴隨「仗勢欺人」心態,認為不合群的人沒有朋友,人多欺負人少,不擔心他反擊,歸根到底就是「欺弱怕硬」心態。除此之外還是妒忌、孤立、排擠等複雜心態,總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和原因:第一,合群和不合群的主要表現。所謂合群,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然合群。
  •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針對這一問題,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也曾表示說:對於家有兒子的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在孩子6歲前,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獨立技能 家中有男孩,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技能。因為沒有哪個家長會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輩子,一旦父母離開了孩子,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能力的話,孩子就很難繼續生存下去。 特別是男孩,他們將來走入社會中以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是十分重大的,他們需要具備很強的獨立能力才行。
  • 想讓孩子擁有優秀人生,從幼兒園開始,就該讓他對時間有深刻理解
    想讓孩子擁有優秀人生,從幼兒園開始,就該讓他對時間有深刻理解孩子學會認時間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對時鐘的認識,可以幫助他們形成最初的時間概念,並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對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以及以後的成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那些看起來「不合群」的人,往往都很聰明
    人生就是給自己做減法,除去那些具有誘惑力的因素,才能保持初心,不會迷失在生活的浪潮裡。前幾個月,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則這樣的新聞:一位孩子在父母小攤下的案板,用電腦學習。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來。經歷越多,誘惑越多,也就很難從周圍環境中脫身出來。正所謂,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 優秀的人,早已不再假裝合群
    有評論說:孩子,不必假裝合群,多看書,多做自己喜歡的事,長大後自然會被刮目相看。德國哲學家尼採說:「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是啊,當沒有辦法與周圍的人達成共識時,要遵從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在獨處中完成深刻的自我成長。優秀的人,通常具備這樣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