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賞析】張大千 《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2020-12-21 騰訊網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張大千-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59.5X125.8釐米

李檢法,即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遂後人多稱其為李檢法。其好古博學,善人物、山水、鞍馬等,時推其為宋畫第一人,張大千亦對作品和其成就推崇有加。其所作《定林蕭散圖》,全名《王安石定林蕭散圖》,方山定林寺,曾是南北朝時期劉勰完成《文心雕龍》的幽居之所,乃是「龍學」聖地,在元豐年間,李公麟至金陵方山定林寺拜訪王安石,二人相談甚歡,遂做此圖,旋即被宋徽宗收入內府所藏。

根據《張大千藝術的分期》所記載,張大千早年受石濤影響較多,注重於寫意技法的訓練,而後「漸漸地,技法趨於精細而畫風走向工麗,至四、五十歲前後達到他工筆重彩畫的極致」,而此幅畫作乃是張大千於1949年50歲時所作,符合當時作者青綠重彩、筆筆珠璣的風格和藝術追求,可以說是張大千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此作款識分為兩部分錄文,第一部分為:李檢法定林蕭散圖,偶得乾隆內庫雙絲絹臨此,大千張爰。鈐印「張爰」、「大千大利」兩方。

由此部分款識可知,此作材質為乾隆時期內府所藏特製雙絲細絹。「雙絲」,乃是一種特殊的制絹工藝,其成品特點是較其他畫絹更為細密,而乾隆內府所出,必是經過嚴格的製造和篩選工藝,又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沉澱,用來仿古作畫,自是火氣全無。

在鈐印中,「大吉大利」一印實用頻率較高,而名章「張爰」一印,則並不常見。

第二部分款識明顯有後補痕跡,錄文為:葭生仁兄方家正之,己丑(1949年)十月蜀郡張爰時客臺北。鈐印「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畫幅右下有鑑藏印「嘉興於葭生珍藏時賢書畫記」。

從這部分款識中,我們認為,此作並不是為友人所作的直接創作,而是成畫若干時日後,再送給上款人於葭生的,而在與委託方的交談中,我們也印證了之前的推斷——於先生乃是民國時期金融界巨子,曾與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戴季陶等政界名流交往密切,在當時,有著很高的社會及政治地位,與唐醉石等文化界名人亦多有交遊。時在1949年,張大千的畫展在臺北展出後,轟動一時,政客明賢、各國商賈,紛紛上門求畫,大有「踏破鐵門檻」之勢。張大千面對著形形色色的求畫者,最終將此作題贈給於葭生先生,可見二人關係非同一般,而於先生更是將此作收藏了半個多世紀之久,亦可見其對張大千此作的珍視。

相關焦點

  • 【名畫賞析】張大千-《潑墨山水》
    張大千 Chang Dai-Chien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又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 【名畫賞析】張大千畫扇合集
    張大千 Chang Dai-Chien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又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 名畫賞析:張大千《峒關蒲雪圖》
    張大千(1899-1983) 峒關蒲雪圖 1946年作《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張大千》P123,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2.《國畫名師經典畫庫·張大千》P20,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3.《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張大千》P79,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 幾千萬的張大千徐悲鴻的名畫僅賣十幾萬,是不是撿大漏了?
    7月14日,今天剛剛結束的網絡法拍,法拍甄選平臺推薦兩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標的,分別是張大千和徐悲鴻的名畫。平臺給這兩幅畫的評分都很高,建議購買。看到這裡很多網友肯定有疑問,是不是假的?張大千徐悲鴻這裡是某知名拍法平臺的截圖如果一切都是真的,持有人是不是心裡在滴血,拍到的人就賺翻了;兩位大師的畫以現在的市場價格,一幅畫最少也有兩千萬起,一下子賺上幾百倍。
  • 書畫聯盟丨張大千的山水圖,美不勝收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採。 張大千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 2020年黑龍江省教師招聘備考資料美術史名畫賞析題解題思路與方法
    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以下教師招聘備考技巧信息:2020年黑龍江省教師招聘備考資料美術史名畫賞析題解題思路與方法,更多關於黑龍江省教師招聘,備考資料,美術,教師招聘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網/黑龍江人事考試網!
  • 南宋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藝術賞析
    其中南宋時期畫家梁楷的一幅《潑墨仙人圖》別具一格,他的不俗畫風也得到了諸多名畫收藏愛好者的青睞。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賞析南宋畫家梁楷的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通過這幅經典畫作,使您了解和畫作有關的藝術收藏知識,並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乃至加以傳承。
  • 張大千《松下高仕文會圖》賞析、精品人物畫集萃
    張大千爰。 鈐印:「張爰」、「大千居士」 深諳古法、涉獵巨萬的張大千當然也不會置此題材於不顧。據李永翹所著《張大千年譜》及巴東所著《張大千研究》二書相關記載,可知他在1945年至1947年前後數年之間,對「文會圖」這一題材有比較多的仿古創作。
  • 張大千的潑墨山水是這樣畫出來的!
    張大千 1969年作《松峰曉靄圖》       張大千的潑法,不是單純地往畫紙(絹)上潑墨,其繁複處理過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
  • 臨摹大師畫作較多的作家張大千,對於他的作品你究竟知道多少
    臨摹大師畫作較多的作家張大千,對於他的作品你究竟知道多少圖/張大千 文/文涓張大千,他在1899年的時候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書香世家,他是中國的非常有名的書法家,以及中國潑彩潑墨畫家。大家都應該知道張大千,但是他的作品大家是否熟悉呢?
  • 張大千作品欣賞 天價作品有其貴的道理
    張大千,四川內江人,中國國畫大師,書法家。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尤其在潑墨潑彩山水畫方面,成就斐然。 他被西方贊為"東方之筆",又被譽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 賞析名畫《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沒有愛情的婚姻貌合神離
    今天跟大家賞析一幅名畫《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其畫作者是現代油畫之父揚·凡·艾克。揚·凡·艾克是早期尼德蘭畫派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是油畫形成時期的關鍵性人物,因其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被譽為「油畫之父」。
  • 一代宗師張大千的三次奮鬥
    22.65億元;二、千萬元級別的張大千書畫作品得到市場更多的重視,並整體提高了張大千的成交均價。張大千由上圖可知近40年來,當我們再次重新審視張大千這個人物時,依然覺得張大千這個人物很罕見、很神奇、甚至不可思議。張大千他是一位極富個性、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其趣聞軼事之多、流傳之廣,影響甚大。
  • 中國畫壇的藝術巨匠——張大千臨摹的敦煌壁畫86圖
    張大千(Chang Dai-Chien) 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中區城郊安良裡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張大千先生是中國畫壇的藝術巨匠,是在國內外都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大師。
  • 張大千的16幅精品書法展,取法魏碑自成一體,網友:字跡太誇張
    張大千張大千書法取法魏碑,但是在魏碑的原有基礎上,張大千改掉了魏碑的的方圓之體,以修長之姿表現了字體的遒勁有力,體現了張大千的性格和胸懷坦蕩,一掃漢隸的沉穩文靜呆板大有金戈鐵馬之勢從而張大千的字就有些不隸不魏。碑即為刀刻彰顯的書法,與真跡相距甚遠,學魏碑,若刻板地按碑帖描摹,必然呆滯死板。在書法中要產生厚重骨力,參雜魏碑風味必有效果。張大千先生的書法,碑味較濃,靈動感強,是學魏碑的正確途徑。張大千不論是書法或是繪畫上,最大的問題是摹古有餘,創新不足。晚年的線條和中年相比沒有進步。徐悲鴻把張大千拔得太高了。
  • 張大千:畫中要有纏綿蘊藉、幽幽不絕的意境
    《愛痕湖》 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遊瑞士,奧地利諸國,《愛痕湖》為張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絹本潑彩,寬76.2釐米,長264.2釐米,畫面描繪的是遠眺瑞士亞琛湖所見。
  • 張大千花500兩黃金買了幅畫,細看才知是情報圖,現禁止出國展覽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張大千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詩詞等都無所不通。他也是全能型的畫家,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不過大師不單自己畫得好。他也喜歡收藏好畫,在所有的作品中,這幅作品應該是最珍貴的。
  • 張大千:畫荷需用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
    張大千的荷花,清麗雅逸,登峰造極,令人神往 他 早年畫荷,以明代畫家徐渭畫法為多 張大千畫荷可分三類 一是工筆荷 二是寫意紅荷、白荷 三是勾花點葉荷
  • 安徽秦漢閣拍賣丨張大千南無觀世音菩薩像賞析
    張大千南無觀世音菩薩像(162x81.5cm)張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在多數人還在沿襲傳統的明清文人畫風的時期,張大千的人物畫已經在畫壇顯得非常突出,並由此聲名鵲起。從敦煌臨摹回來後,張大千的人物畫面貌呈現出多元化,既汲取了五代、隋唐以及魏晉等時期的畫風,又結合自身審美觀點融入了各個時代的畫風,進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不過,在此時期,張大千有選擇性地進行臨摹,不斷提升自身古代繪畫藝術水平。在進行創作時,完全摒棄傳統的筆法特徵,而是以一種獨特的風格進行再創作。
  • 張大千畫高士,清麗雅逸!
    歷代畫家鍾愛描繪古代品行高尚之士,以反映其超凡脫俗的氣質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張大千也不例外。1940年後,張大千遍臨歷代高士人物畫,追溯高古風度。緊隨其後的就是敦煌之行,對於高士畫線條的運用,更是日益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