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修此十一種法,道業必有成就!

2021-12-26 慧晶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為比丘眾開示:「比丘們!如果能成就十一種法,道業必能有所成就。是哪十一種法呢?戒成就、定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六根寂靜,飲食知止足,恆常修行佛所開示之教法,亦知方便法門,善能分別諸法義,不貪著名聞利養。比丘們!如果成就此十一法,能夠長養法身慧命。因為一切諸行門中,正有此十一種法門為助道因緣。」

此時,阿難尊者請示世尊:「這十一種殊勝的法門,請問是哪十一種呢?」佛陀便開示:「遠離憒鬧住於寂靜之處,託缽乞食,安住一處而坐,一日一食,正中午食,乞食不擇貧富,守護三衣,常坐樹下思惟法要,在閒靜處靜坐,穿補衲衣,在冢間修行。比丘們!如果有人成就這十一種方法,修行必能有所成就。」

世尊進一步告訴諸比丘,修此十一種法門,是契悟十二因緣的助道因緣,得以滅除生老病死、愁憂苦惱,進而成道證果。

「諸位比丘!你們應當向迦葉比丘看齊,修習其他苦行者,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因為迦葉比丘已經成就此十一種法。比丘們當知,過去如來成等正覺,也是修學成就此十一種法。如今,迦葉比丘愍念眾生,若供養聲聞聖者,來世方能獲得福報;如果發心供養迦葉比丘,現世便能獲得福報。因此,迦葉比丘勝過諸多聲聞聖眾。所以,如果能像迦葉比丘一樣精勤苦行,此是最上之行。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

當時,比丘們聽聞佛陀的開示,都非常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六·放牛品第四十九(二)》

 
省思:

《佛說無常經》云:「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奉行佛陀的教誨,落實修行,契悟十二因緣而證道果。行者當如法精進修行,破除煩惱;進一步發菩提心,弘揚佛法,普度有情同登覺岸。


     戳戳大拇指隨喜文章發布之功德!

           

相關焦點

  • 此修法很簡單,能修成的機率也很高
    因為此修法既沒有深奧的理論,也沒有複雜的儀軌,簡單易行、方便快捷,所以無論是藏地還是漢地,在沒有文化,連字也不認識的老婆婆、老爺爺當中,也出現了很多成功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他們在臨終時,親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對死亡毫無恐懼,高高興興地就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切,都是因為此修法很簡單,能修成的機率也很高的緣故。
  • 六妙門修法 【七】
    第八節 淨門的修習法淨門的修習是從見道位開始,即六即佛中相似即的初信位,此由不斷而斷、任運斷八十八品見惑,法界圓融平等的理趣,已略窺一斑,真信現前,故名為信心位。永不退為凡夫,自在增進道業。此業禪宗破初關齊,與密乘的三昧悉地也齊。雖思惑、塵沙、無明未斷,但已能圓伏不起。
  • 這種人在佛教裡叫「累呆王」,能先成就道業(宣化上人)
    這種人在佛教裡叫「累呆王」能先成就道業節選自《華嚴經賢首品淺釋》◎宣化上人  講述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這個忍,本來不容易忍的,你能忍了,這叫生法忍好像以前有一個老修行,這講出來,你們這些人聽起來都會作嘔的,所吃的東西都會吐出來。他怎麼修行?在叢林(就是寺廟;很多和尚在一起,就像個叢林──很多樹木在一起。)裡頭有幾千人,那幾千人吃完飯都用開水漱一漱口,因為所吃的飯啊、菜呀還殘留在口裡,就用點水漱口,漱完了吐到一個篩子,過了那個篩子,水就漏到底下去,菜渣飯渣就留在篩子上。
  • 黃財神及簡短修法
    持此咒人,能獲六度十地之功德。此咒猶如寶瓶、如意寶、如意樹,隨所願求,無不遂意,獲福甚多,是痛苦無依眾生之解脫皈依處。非但持誦,僅只視咒,即不生病。持誦此咒,無有愁苦憂惱,衣食財寶具足,多聞聰慧,無病長壽。 三、故事 黃財神又名黃布祿金剛,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之一,為北方司財眾部之首,掌諸寶庫,為眾財神之首。
  • 經常檢討反省自己有沒有欲垢、愛垢的煩惱,道業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大眾既然有因緣聽聞究竟法門,並能了悟其中的道理,接下來就要修道。要髮長遠心,依心起修、依性起修,這念心時時刻刻都不起貪著的念頭,定慧不二,直到愛欲望垢盡,因緣成熟,一剎那間大放光明,身心就能得到究竟解脫。假使不了解「悟道容易修道難」,就容易以凡濫聖。
  • 作明佛母修法儀軌
    領受此法灌頂並如法修持得成就者,可增長無量福報功德財富,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之資糧無缺,學佛修行順遂,增長人緣、權勢,受部屬、親友愛戴,能圓滿各種世間與出世間之事業。此法門不僅可迅速懷柔六道眾生,更能利益解脫輪迴,諸多功德利益不可勝數。凡一切有情皆能感受此佛母之大悲種性。
  • 什麼是法忍?什麼是無生法忍?
    如果我們能認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認識了「緣起法」,並且接受、擔當、負責、化解世間的一切,那就算是成就「法忍」的智慧了。  這種耐心常人無法可及,過去的修行人能拿出刻苦的忍心來求法,因此當時的佛十分讚嘆。  釋迦牟尼佛當初由古佛為他授記,現在早已成佛且入涅盤,但是初發心時所立的志願不曾改變,這就是法忍。  「忍」可以促成我們完成道業,是修行中很重要的一門課程。生忍可以完成功德福田,法忍則是成就智慧;善事我們要做,智慧我們也要修,這就是福慧雙修。
  • 佛教:了解一下,修學《金剛經》的十八種功德利益!
    因為學佛的根性不同,佛所講的修學含義亦不一樣。但無論有何不同,學佛誦經這事皆不能斷。在《金剛經》中云:「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那麼誦讀經典的功德有多大,了解一下,誦讀《金剛經》的十八種功德利益!一、故修學《金剛經》就會得到,一切人愛護和恭敬的功德利益。
  • 【人間菩提】步步踏實道業成
    20201219--步步踏實道業成韶光易逝容顏改生生世世結法緣
  • 百字明咒釋義及修此觀想和誦此咒的功德
    三、班 雜 薩 埵 得 諾 巴地茶  [註解]請賜我成就金剛薩埵。此處金剛薩埵指金剛總持,他是五方佛的上師。這是一種菩提心,在修任何一法之前必先發起的。為救所有眾生,必先成佛方能從事所有神聖的救度事業。又據說《百字明》可用以補足任何儀軌之任何欠缺。  四、知卓麥把哇  [註解]請堅定我的空性。
  • 乙亥演講錄(七)正修分1/6
    佛雲,於末法餘四十年間,為人說如來藏性,是為難之尤難,如以雞毛滴大海水使幹,尚是容易,此為尤難云云。非法施之難也,乃眾生自信是佛之難也。今且不說此高深佛法,但說人生是苦,伊尚不信。伊明明受苦顛倒、明明一切無常,彼正樂此不疲,如何肯信。等到大受打擊時,方悟無常空苦,此已是上根人。更有到死不悟。所謂有八種人,佛亦無可奈何也。
  • 119、大輪金剛陀尼咒—能成一切咒法,善事速得成就,能成一切印法、一切壇法,所作皆成,易得成驗,即同入壇,作印行用,不成盜法
    此為密法修行重中之重。大輪金剛陀羅尼經云:「誦此咒二十一遍,能成一切咒法,善事速得成就。能成一切印法,一切壇法,當入曼荼羅大壇,不用事壇。」陀羅尼經云:「誦此咒三七遍,即當入一切曼荼羅,所作皆成。誦咒有身印等種種印法。若作手印,誦諸咒法,易得成驗。若未曾入灌頂壇者,不得輒作一切手印。若人誦此咒,即同入壇,作印行用,不成盜法也。」大藏秘要云:「依教中說。一切真言手印。必從師受。
  • 實修道人揭秘呂祖開天眼秘訣修法
    人能用三目如梵∴伊字然,微以意運如磨境,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現前,即以意引臨心後關前。此一處也,按即玄牝之門。以意引之,光立隨臨,而毋忘若如二字玄義,天心必自洞啟。以後玄用,再為細示。所切囑者,終始弗為元引耳。 這是呂祖《太乙金華宗旨》第一章天心篇中的一段機訣。此∴(讀伊)字秘訣修法,實為開天目術,俗語講開天眼,也是啟開「天心」入道的捷訣之一。
  • 不依傳承,自創修法,結果精神失常!
    曾有一位知識分子弟子,對圓滿次第的修法很感興趣,卻不明白生圓次第行者必須具備緣起性空的見解基礎,若無見解,單憑實執性的觀修本尊、修持氣脈明點等等決不會現前悉地,反而容易生諸障礙。然而此弟子固執己見,其修持的感受常常是「感到有一股氣在動、心間的脈輪還沒有解開」,「感覺有個脈結很緊」等等。於是我問他:「倘若把氣脈明點完全理解為物質性,那與醫學上講的人體器官等有何不同呢?我們是否應該動手術以解開脈結?」並講了修法的見解問題以及調正的方便。
  • 寶瓶氣修法
    「寶瓶氣修法」:密宗深密修氣法之一為寶瓶氣,配合瑜珈亦可稱為茶壺氣或瓶氣,修氣到達呼吸停止,仍有微氣出入;密宗稱為寶瓶氣;身中氣充滿的人
  • 《大乘百法明門論》
    十一、不害。  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而為體性,對治不信,樂求善法而為業用,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其為實有而隨順忍可。復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而生喜樂。又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對治不信實德能之噁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總抉
    佛謂一切原是幻,但種種幻化仍從如來圓覺妙心所自出,一切幻法,似有生滅來去,覺心始終不動,只要遠離幻境,惟遠離之念,亦是幻境,念上之念,無非是幻,要無所離,即除諸幻。然而非斷滅也,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覺知,即非斷滅,依此而修,乃能永離諸幻,此以覺慧破幻無明之法也,但幻又如何離法,如何下手,如何以事合理,普令圓證乎?此普眼問意也。
  • 煙供修法的感應
    此間,我一直在念經修法,期待能夠解決我及家人遇到的怪異與不幸,可結果是,不僅沒因我念經修法,而迅速解決這些問題,反而有日益加劇之象。無奈之時,我的內心獲知自己應當修《煙供法》,應當能夠解決這些難纏問題的。還好,念經絕不是白念的,佛菩薩有感應,在我最難的時候,我遇到了大恩根本上師仁祥老和尚,我如願求到了此法。
  • 作明佛母懷業感應和東密伎藝天女修法
    修持此教誡,雖能得到共與不共成就,但主要適於徵服異己。修念此尊,可使智慧增長,法財廣茂,權威擴大等,功德隆盛。——作明佛母后來輾轉傳到藏地,稱為薩迦派不出寺牆十三金法之一,據說乾隆皇帝就曾修此法,而使人人皆敬重。普通人修持此法,可以使他人見著生歡喜心,也有攝財的作用。此法在以前,很少傳授,現傳授的也不多,極其珍貴。
  • 從持咒也著魔被附體,談系統完整修法的重要性
    閉關時,薩欽當時雖只有十一歲,但身為未來的法座持有者,他將要開展極大的智慧。閉關一開始時,不同的障礙均以不動明王之修持而被克服,當所有障礙逐漸平息之後,薩欽證到了極大的禪修體驗。再禪修了六個月之後,薩欽親見文殊菩薩化現在關房之內,文殊菩薩賜予他四句偈之教授,薩欽馬上證悟到所有大乘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