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暑假是安全事件的高發期,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又安全的假期,大眾網·海報新聞於2020年8月10日起連續推出四期「海報陪你安全過一夏」系列科普小短片,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以短視頻、動畫等形式,傳遞健康用眼、預防詐騙、上網安全、急救常識等領域的安全知識,一起來學習吧!
「海報陪你安全過一夏」小短片之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珂 黑為冰 濟南報導
安全事故類型多樣,不同年齡的孩子,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類型也不一樣。相對而言,嬰幼兒容易發生噎食、誤食、燙傷等,而溺水則以年長兒多見。那麼,意外事件發生時,家長該怎麼處理呢?很多時候,趕緊送患兒到醫院並不是最恰當的做法,現場的一些急救處理可能會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患兒的傷害。
噎食
嬰幼兒如果發生噎食,食物不光堵塞咽喉部,還可能卡在氣管口,甚至誤入氣管或支氣管內,引起窒息。這時候的搶救就應該就地進行,分秒必爭。如果在吃東西或喝水時大笑或跑跳,容易讓會厭來不及關閉,使食物或水分嗆到氣管內,可能出現突然表情痛苦不能說話,嗆咳或劇烈咳嗽,用手摳口腔或用手按住頸部或胸部等症狀。如果發生噎食,爸爸媽媽一定要把握好「黃金四分鐘」,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救治。
具體方法:患者若是3歲以下的孩子,救護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託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如果異物還沒出來,可以把孩子翻過來,面對救護者,將手指併攏在孩子胸部下半段按壓1~5次。隨時觀察孩子的嘴裡有沒有東西吐出來。如果有東西,應該用手指將異物勾取出來,千萬不要捅。注意操作時孩子的頭應低於胸部。
對於小兒噎食,預防尤其關鍵。要注意將食物弄碎,並鼓勵孩子充分咀嚼。在吃東西時,應避免逗弄孩子大笑、講話或邊跑跳邊餵食。當然,不要給孩子玩過小的玩具,以免其放入口中。
誤食
對幼兒及學齡前期兒童來講,這是一個處處充滿好奇但認知能力又不夠的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容易發生的意外事故就是誤食。臨床工作中誤食乾燥劑或誤食藥物的病例屢見不鮮。因此家長除了要提前對患兒進行安全教育,注意防範外,還要有一定的知識應對這些意外情況。一旦出現問題,不至於手忙腳亂,貽誤時機。
乾燥劑在食品包裝行業應用廣泛,矽膠乾燥劑是一種難溶於水的膠狀物質,如果誤食少量,可以觀察,多飲水,此類乾燥劑可以從腸道排出。生石灰乾燥劑,誤食後會出現消化道的灼傷、腐蝕、潰爛等情況,所以誤食後要及時用大量的清水進行稀釋,減少腐蝕。另外,可以口服生雞蛋、牛奶保護胃黏膜。如果不小心將生石灰乾燥劑弄進眼睛裡,也要及時用大量清水衝洗,減少對眼角膜的腐蝕,之後及時送往醫院。
如果誤食藥物,也要根據誤食藥物的不同類型進行相應處理。如果誤服的是維生素、滋補藥,中毒反應一般不會太嚴重,多飲水,讓藥物稀釋排洩。但如果誤食的是解熱鎮痛藥、避孕藥、降壓藥、催眠藥等,要果斷採取催吐法,可以用手指刺激患兒咽部,使患兒嘔吐,促使中毒藥物迅速排出,減少吸收。但如果誤服的是腐蝕性很強的液體,則不能催吐或洗胃,要立即喝下大量的蛋清、牛奶等,保護胃黏膜,減少對人體的傷害。
燙傷
燙傷也是比較常見的意外傷害。開水燙傷、稀飯燙傷的情況都不少見。如果是一度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局部輕度紅腫,無水皰,這種情況要立即給孩子脫去衣襪,將無破損創面放入冷水中或在水龍頭下衝洗。如果出現二度燙傷(真皮損傷),局部皮膚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皰,要塗燙傷膏後包紮。如果出現程度更嚴重的燙傷,應用乾淨紗布包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處理。
溺水
對年長兒來說,暑期常見的意外傷害是溺水。儘管學校反覆進行安全教育,家長也再三囑咐,兒童溺水事件年年都有發生。
溺水以後的急救方法:1、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清理口鼻內的泥沙、嘔吐物等,松解衣領、鈕扣、腰帶等,必要時將舌頭用手絹、紗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託扶其背部使其臉朝一側臥躺,救護者兩腳分開跪在患兒臀部兩側,雙手成掌疊放於患者膈部,在肋骨下面向裡向上推按,可以擠出肺裡的進水,使受害者心肺易於復甦。2、控水。可以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背朝上頭下垂控水;或者急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橫放在大腿上,使其頭向下垂,按壓其背部,將胃內積水倒出。3、心肺復甦:如果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需要立即現場進行心肺復甦,同時注意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施救者跪在患兒身體的右側,用左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緊貼患者胸骨,另一隻手疊放在該手上,十指交叉,雙臂伸直,連續按壓30次。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深度約4~5cm。胸外按壓30次,人工呼吸兩次。人工呼吸時,施救者一手拇指和食指緊捏住患兒的鼻子,用口唇嚴密的包住患兒口唇,平穩向其口內吹氣1秒鐘。吹氣後,鬆開捏住患兒鼻子的手指,使其自然呼氣。再進行第二輪吹氣。按照30:2的比例,重複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每五個循環後檢查一次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復,直到溺水者心跳或呼吸恢復正常,或120到來為止。
最後,醫生送給大家四條「金句」:
兒童安全無小事,家長處處要警惕;掌握急救小技巧,關鍵時刻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