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老年人噎食危險高,進食需防噎

2021-02-12 骨關節病家園

    相傳,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節日之夜,有個財主在家大擺酒席。大家划拳喝酒,喧聲如潮。

突然,鬧得最歡的一個老頭大汗淋漓,翻著白眼,捂住脖子,拼命地咽著唾沫。原來是他剛才急著說話,嘴裡一塊牛肉沒嚼爛就吞了下去,結果喉嚨被堵住了。這時,在場的人紛紛圍了過來,有的說快灌一杯冷水,有的說要再咽一塊肉,有人使勁扳開老頭的嘴巴,拿起筷子就要往裡夾取,有人則使勁捏著他的脖子往下刮。眾人七嘴八舌,動手動腳,把老頭折騰得痛苦異常。最後,老頭氣得按捺不住,大吼一聲「滾開」,隨著喊聲,那塊牛肉也跟著噴了出來。

眾人大笑,正要回座位繼續吃喝,財主卻高聲說道:「各位請回吧。那位老者的遭遇是我們的前車之鑑。老夫認為:要想不再發生這樣的災禍,酒肉不可吃,三餐不可有。本府以後再也不許人吃飯了。」說完,就下令把廚房所有的罈罈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鹽一律放火燒掉。

這就是成語「因噎廢食」的典故,雖然其是比喻要做的事情由於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幹,但是事實上若非那老頭及時把牛肉從喉嚨噴出,他很大可能要命喪黃泉了。由此可見,噎食很危險,進食需防噎。

噎嗆是指進餐時食物噎在食道的某一狹窄處,或嗆到咽喉部、氣管,而引起的嗆咳、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醫學上稱之為老年性食管運動障礙,民間又稱為「食噎」或「噎食」。噎嗆在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發生率較高,且隨著增齡風險增高。噎嗆致死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但約 75% 發生在老年期。據近年報導,美國每年有 4000 多人因噎嗆猝死,佔猝死病因的第 6 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誤診為「餐館冠心病」而延誤了搶救時機。一旦發生噎嗆,可對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後果。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發生噎食?

1、咀嚼功能不良,大塊食物尤其是肉類,不容易被嚼碎;

2、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咽喉黏膜、肌肉退行性變化或神經通路障礙,協調功能不良,減弱了防止異物進入氣道的反射性動作,容易發生噎嗆;

3、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所患基礎疾病增多,尤其是神經系統、精神疾患和肺部疾病較多,服用藥物增多,且發病後病情容易急劇加重,這些都是老年人易出現噎嗆甚至窒息的重要因素;

4、腦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噎嗆的發生率最高,這與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攝食、吞咽障礙有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噎嗆發生率亦較高,可見噎嗆與呼吸功能不全有關,喘息、咳嗽、多痰均可增加噎嗆的可能;老年人患食管病者較多,加上進餐時情緒激動,容易引起食管痙攣;

5、部分老年人存在酗酒現象,大量飲酒後容易失去自控能力,噎食風險升高;

6、湯圓、饅頭、蛋糕、芝麻糊、水或湯等食物較粘稠、幹硬、或稀薄液體等形狀,餵食時容易發生噎嗆。

       噎食的表現

       (1)進食時突然不能說話,並出現窒息的痛苦表情,輕者呼吸困難、面色紫紺、雙眼直瞪、雙手亂抓或抽搐,重者意識喪失、全身癱軟、四肢發涼、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而弱進而停止;

       (2)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頸部或胸前,並用手指口腔;

       (3)如為部分氣道阻塞,可出現劇烈的咳嗽,咳嗽間歇伴有哮鳴音。

       噎食的急救方法

       首先要疏通呼吸道。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就地搶救,分秒必爭,迅速用筷子、牙刷、壓舌板等物分開口腔,清除口內積食,清醒的患者用上述物品刺激咽部催吐,同時輕拍患者背部,協助吐出食物;不清醒的或催吐無效的,要立即用食、中二指伸向口腔深部,將食物一點一點掏出,越快越好。常用的現場急救方法有:

       ①拍背法:搶救者站立在病人的側後位,一隻手放置於病人胸部以做圍扶,另一手掌根部對準病人肩胛區脊柱,用力給予連續4-6次急促拍擊。拍擊時應注意病人頭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於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作用使異物排出。


       ②腹部手拳衝擊法:美國學者海姆裡斯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意識尚清醒的病人可採用立位或坐位,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雙臂環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突出點頂住病人腹部正中線臍上部位,另一隻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快速向內、向上推壓衝擊6~10次(注意不要傷其肋骨)。昏迷倒地的病人採用仰臥位,搶救者騎跨在病人髖部,按上法推壓衝擊臍上部位。這樣衝擊上腹部,等於突然增大了腹內壓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氣道瞬間壓力迅速加大,肺內空氣被迫排出,使阻塞氣管的食物( 或其他異物)上移並被驅出。這一急救法又被稱為「餘氣衝擊法」。如果無效,隔幾秒鐘後,可重複操作一次,造成人為的咳嗽,將堵塞的食物團塊衝出氣道。


       ③自救法:如果發生食物阻塞氣管時,旁邊無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說話呼救,病人必須迅速利用兩三分鐘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時間自救。此時可自己取立位姿勢,下巴抬起,使氣管變直,然後使腹部上端(劍突下,俗稱心窩部)靠在一張椅子的背部頂端或桌子的邊緣,或陽臺欄杆轉角,突然對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壓力,連續向前傾壓6-8次一般可將異物頂出體外,在自救時,病人應注意彎腰,使自己的軀幹向前傾。


       噎食的預防

       一是叮囑老年人進食時要坐直或身體稍前傾,不要說笑,進食速度不宜過快,口中食物不宜過多,不要邊吃飯邊喝水,進食要細嚼慢咽。二是食物要切成小塊,方便取食。三是使用義齒的老年人,儘量不要進食圓形、滑溜、黏性的食物。四是吞咽困難的老人,可將食物打成糊狀,但不要太稀,以免引起誤吸。

   歡迎關注「骨關節病家園」,關注曾意榮教授骨關節疑難疾病研究團隊,微信號guguanjiejibing,如轉發請註明來自「骨關節病家園」。

可以選擇以下任一方式,聯繫到我們:

曾意榮教授門診安排:周三上午或者周五下午

預約電話:020-114;95169;020-36591085;

聯繫電話:13711456292,13503050566

地址:廣州市機場路16號大院

請直接點擊以下連結,通過網上聯繫我們:

曾意榮好大夫網站:

http://zengyirong.haodf.com/

直接發送郵件到以下郵箱,我們會儘快回復您:

zeng6612@163.com,13711456292@163.com

微信預約:微信搜索並關注「微醫網」、「掛號網」、「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約掛號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吃粽子噎住了怎麼辦?端午節前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
    疾控君在此提醒:粽子粘膩,老來怕噎,老年人在進食時應預防噎食。【知識小課堂】噎食,是指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狹窄處,堵塞咽喉部,壓迫呼吸。噎食發生時,喉部和聲門因受到異物刺激,會出現水腫,從而導致呼吸困難。阻塞嚴重時,可導致被噎者在短時間內窒息致死。
  • 八旬老人吃饅頭被噎身亡 四個兒女將護理院告上法院
    沛縣法院供圖中新網徐州4月16日電 (記者 朱志庚 通訊員 侯明光)83歲的吳老太在護理院內吃饅頭被噎,經搶救無效後身亡,吳老太的四個兒女一紙訴狀將護理院告上法院,索賠20.6萬餘元。4月16日,江蘇省沛縣人民法院對外公布此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沛縣某護理院賠償原告吳老太家屬38808.4元。
  • 多個孩子被噎到後身亡,家長掌握這些急救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大家一聽這話,紛紛都在說,「我家孩子吃東西,也有一次被噎到,噎得臉通紅,很嚇人。」「我外孫子兩歲時,有一次吃葡萄,還噎到了。」「我大侄女三歲吃瓜子,被噎到過,還好沒事。」這難免會讓人時有擔心,自家的孩子會不會被噎到。其實,生活中,每一年都有孩子被噎到的病例,爸媽真的要格外注意,平時多叮囑孩子,掌握自救方法。
  • 內附噎食的急救方法
    其實,這樣的案例每一年都會發生很多起,大多是因為父母的一時疏忽,給孩子吃了果凍、葡萄啊這一類容易噎食的食物。在寶寶的牙齒和消化能力都沒發育好前,大塊的食物容易堵住氣管,引起噎食甚至窒息。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這些食物這麼容易噎食,那就不要吃了呀。
  • 半歲寶寶吃饅頭噎住,鄰桌護士40秒救回,噎食急救方法父母注意學
    幸好當時遇到了白衣天使周京清在旁邊,孩子才得以脫離危險,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像這個寶寶一樣幸運,要知道一旦孩子出現噎食的情況,只有4分以內的黃金時間急救。否則即使及時送醫,也來不及。
  • 男童在幼兒園噎食窒息 命懸一線
    男童在幼兒園噎食窒息 命懸一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7.25 星期四 危急關頭,身邊一名孩子家長發現異樣,判斷孩子發生誤吸噎食,立即上前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展開救援,在120救護車趕到前幫助孩子吐出了異物,恢復了呼吸。事後大家得知她是市立醫院護士佟海霞。 7月22日上午,冒著34攝氏度的高溫,幼兒園的兩名老師來到市立醫院本部院區腫瘤二科,向護士佟海霞表示感謝。 「如果那一刻沒有你在孩子的身邊,後果不堪設想。你就是救他的『天使』。 」親歷搶救全過程的梁老師激動地說。
  • 「安全過一夏」小短片之③:噎食、溺水、燙傷怎麼辦?這些急救小...
    ,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以短視頻、動畫等形式,傳遞健康用眼、預防詐騙、上網安全、急救常識等領域的安全知識,一起來學習吧!相對而言,嬰幼兒容易發生噎食、誤食、燙傷等,而溺水則以年長兒多見。那麼,意外事件發生時,家長該怎麼處理呢?很多時候,趕緊送患兒到醫院並不是最恰當的做法,現場的一些急救處理可能會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患兒的傷害。
  • 人類這麼容易被噎到,是進化過程中的失誤嗎?會不會被噎死
    我們在平常生活中也經常會被噎到,經常需要通過喝水,拍背等動作來幫助自己將食物咽下去。當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動物時,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他動物,比如說牛,狗,馬,貓,都沒有會被噎到的情況發生,更不會出現被噎死的情況。確實,噎死這種事情確實只會在人類中發生,尤其是當人狼吞虎咽,或者講話時,是非常容易被噎到的。那人類為什麼會被噎死呢?其實噎死,就是窒息而死的一種。
  • 噎到東西、落枕、腳抽筋、腳麻痺的緩解方法.
  • 吃飯總噎著是身體發出的什麼信號?有這幾個小毛病要注意了
    1、噎食、打嗝別輕視,可能是食道癌患者前期吃飯發噎,不論食量多少都會出現吞咽停滯、吞咽異物感;後期頻繁出現打嗝,用常規手段無法停止。這時候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做個檢查。3、胸口悶氣、咽喉乾燥別忽略,這也可能是食道癌平常胸口悶氣會被認為不通風、氣壓低、肺功能異常;咽喉乾燥,進食幹噎都被當作缺水、咽炎、空氣乾燥、食物幹硬;然而食道癌的症狀也是如此。
  • 孩子吃東西噎著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你應該知道
    天災人禍,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時不時出現,這同樣也提醒我們「食物噎著孩子」是一件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幼童在2歲到學齡前,對周遭有強烈的好奇心並將能取得的物品放入嘴中啃咬,因此成為最易造成誤食異物的族群。
  • 寶寶機上被噎 空姐緊急施救
    11月3日下午,由西安飛往廣州的HU7857航班上,一名一歲多的幼兒因吞食葡萄乾導致異物堵塞,呼吸困難,飛機上的乘務員用海姆立克法進行急救,最終讓孩子吐出異物脫離危險,飛機提前半小時到達廣州。乘務人員提醒:如乘機過程中發生異物阻塞氣管,觀察患者無法發聲、顏面青紫、呼吸困難、肢體抽搐等伴行的症狀表現,判斷為窒息需立即進行海姆立克法急救。回顧:幼兒吃葡萄乾被噎窒息11月3日下午,海南航空HU7857航班從西安飛往廣州。張華英像往常一樣站在客艙迎客,這是她飛行的第六年了。
  • 噎到東西、落枕、腳抽筋、腳麻痺的緩解方法.值得收藏!
    噎到東西、落枕、腳抽筋、腳麻痺。
  • 老年人燙傷怎麼處理?
    ,總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如:摔傷、墜床  噎食、燒燙傷等等。燒燙傷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的意外傷害,不僅表現在受傷時候的疼痛,嚴重的還會對未來身心造成傷害。1、一度燙傷:最輕的燙傷,只損害皮膚表層,有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2、二度燙傷:中度燙傷,不但損害表皮,而且也傷及皮膚中層,有水泡,疼痛明顯。
  • 容易噎到寶貝的9種食物,爸媽請收藏
    寶寶吃輔食後,爸媽都特別小心,有些食物不適合小寶寶吃,下面列舉的這些食物會容易讓寶寶噎到,媽咪一定要注意!長麵條寶貝雖然長了乳牙,但咀嚼能力相當有限,舌頭的運動能力弱,像長麵條這樣的食物,寶貝很難將其聚集成團並充分嚼碎,所以有時候會出現半截麵條已經下肚,還有半截麵條在嘴裡,甚至噎著寶貝的現象。
  • 70秒|聊城勇救噎食男孩的「女俠」找到了!為人很低調曾是名護士
    10月23日中午,高中生小譚在一家餐館就餐,剛吃沒多久,就出現噎食的情況。監控畫面中,被食物卡住的小譚顯得十分難受,呼吸急促,喘不上起來。這時,鄰座一位戴著口罩的年輕女士走了過來。隨後,接到求助的門診醫生也趕到現場,經檢查,確認小譚已脫離危險。可是當大家要回頭感謝這位救命的女士時,卻發現她和朋友不知何時已悄悄離開。「我後來上網搜了一下,這種情況下如果救治不及時,很容易有生命危險,我現在想想就十分後怕......」小譚的父親說,他得知此事後,一直想要對這位救命恩人當面表示感謝。連日來,他沿街尋找、多方打聽,也沒有找到救命恩人。不過,今天終於有了好消息。
  • 【生活小常識】噎到東西、落枕、腳抽筋、腳麻痺的緩解方法.值得收藏!
    親,木子同城幫的公共帳號是bast0515~還可參與話題討論哦~噎到東西、落枕、腳抽筋、腳麻痺。這個請大家千萬千萬要努力傳哦,因是個知識,可以教人,也可以救人哦!救命的方法分享:1.噎到東西她試著擠壓腹部自救,但沒有用,此時孫子史寶斯問:「奶奶,您噎到嗎?」史都華說不出話,「我猜您噎到了,奶奶,把手舉起來,把手舉起來。」史都華照做,結果真的把果凍吐出來。史寶斯當時很鎮靜,他說這是在學校學到的。
  • 噎到東西、落枕、腳抽筋、腳麻痺的緩解方法(江陰名典國際燈飾第220期)
    【新朋友
  • 噎到東西,落枕,抽筋,腳麻,你有過嗎?教你一招自救,太實用了,趕緊告訴身邊好友吧!
    救命三招: 四個真的很簡單的知識: 1、噎到東西 2、落枕 3、腳抽筋 4、腳麻了這個請大家千萬千萬要努力傳哦,因是個知識,可以教人,也可以救人哦!救命的方法分享:1、噎到東西之處理方式----只要「把手舉起來」 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五歲男童史寶斯,機靈地救了祖母一命,他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把手舉來」! 五十六歲的雪兒丹恩史都華日前在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果凍, 當史都華轉過頭時,一塊果凍卡在喉嚨。她試著擠壓腹部自救,但沒有用,此時孫子史寶斯問:「奶奶,您噎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