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孩子被噎到後身亡,家長掌握這些急救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2020-12-13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養娃真不容易,爸媽必須面面俱到,才能確保孩子平安長大。

昨天,寶媽群裡炸了鍋,有位寶媽說,「就在剛才,孩子吃饅頭,差點被噎死!幸虧孩子他爸在家,我倆救的及時,嚇得我都發抖了。」

大家一聽這話,紛紛都在說,「我家孩子吃東西,也有一次被噎到,噎得臉通紅,很嚇人。」

「我外孫子兩歲時,有一次吃葡萄,還噎到了。」

「我大侄女三歲吃瓜子,被噎到過,還好沒事。」

這麼多孩子,都有被噎到的經歷,幸運的是爸媽在身邊,關鍵時刻用了正確的方法,挽救了孩子的命。可是,有些孩子就沒有那麼走運了。

浙江慈谿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當天上午九點多,一位婦女抱著孩子,衝進了兒科大門,孩子當時吃饅頭被噎到了,臉色特別嚇人,四肢很涼,但呼吸心跳還有,立即就被醫生帶到了搶救室。可就算搶救及時,醫生給孩子做了心肺復甦,孩子最終仍沒被救回來,可惜了。

醫生很惋惜,孩子被送到醫院,距離孩子被噎到,足足過去了二十分鐘。

這樣的悲劇不止一次,去年,廣西玉林也發生了一起悲劇。

6歲小孩吃花生後,不幸被噎到,搶救無效意外身亡了。當天18點左右,監控錄像中,小孩媽媽穿著紅衣服,急的不得了。她倒背著昏迷的孩子,慌張地跑進電梯,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媽媽的著急。

媽媽抓住孩子的雙腳,不停抖動著,希望孩子能把吃的吐出來。媽媽倒扛著孩子,不斷拍打孩子的背部,可孩子並沒有反應。

雖然,孩子在10分鐘內已經被送到了醫院,但當時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停止了。即便醫院搶救了1個小時,孩子仍舊離開了人世。

確實,這都是個例,可又近在眼前,真切的發生在現實生活裡。這難免會讓人時有擔心,自家的孩子會不會被噎到。

其實,生活中,每一年都有孩子被噎到的病例,爸媽真的要格外注意,平時多叮囑孩子,掌握自救方法。

孩子被噎到,「剪刀、石頭、布」,關鍵時刻能救命

救命原理:海姆立克急救法

這是一種幫助患者,排除呼吸道異物的急救措施。常用於溺水者急救、兒童噎食等。

採用的原理是,將人的肺部設想成為一個氣球,氣管就是氣球的嘴部。在氣嘴被異物堵塞不通暢的時候,採用手捏氣球,氣球受壓空氣向上移動,將阻塞氣嘴的異物,最終衝出去,實現急救效果。

操作步驟:剪刀、石頭、布

剪刀,找準孩子肚臍上兩指的位置;石頭,用手緊握住拳頭;布,用另一隻手,包住握拳的手。快速擠壓衝擊數次,幫助孩子排除異物。

適用兒童:兩歲以上的兒童,可以在孩子的背部,將孩子環抱住。大人的雙手放在孩子的肚臍和胸骨間,重複上述剪刀、石頭、布的動作。

但如果是一歲以內的寶貝,有嗆噎到了,就可以將掌根放在背部兩肩之間,寶寶頭朝下,大人一手支撐寶寶頭頸部,一手拍背或按壓,幫寶寶拍背五次。再按壓胸部五次,重複動作或打電話聯繫醫生,遵醫囑進行急救操作。

救不如預防孩子被噎到,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吃東西被噎到呢?

1 告知孩子,被噎到的後果

爸媽平時教育孩子時,可以告訴孩子,一旦被噎到,後果可能很嚴重。加深孩子的危險意識,孩子才能真的樂意聽話,願意記住爸媽的囑咐,牢記吃飯時的規則。比如,細嚼慢咽等。

2吃飯時,禁止孩子打鬧

在吃飯的時候,禁止孩子胡亂打鬧,另外哭和笑,都有礙於孩子進食安全。比如,有的孩子在吃水果的時候,因為大笑,發生了嗆咳,嚴重時或引發窒息。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孩子意識不到,爸媽多囑咐下才好。

3 告訴孩子,吃飯要小心,學會自我急救

爸媽多囑咐孩子幾句,告訴孩子吃飯要小心一些,時間長了,孩子養成了一定的習慣,自然就會小心謹慎了。不會再在吃飯時,隨心去玩鬧,也不會再大口吃飯,急急忙忙地吃東西。

另外,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救能力。平時告訴孩子一些急救措施,比如,緊急時刻大聲呼救,趕緊呼求老師,撥打醫院急救電話,或是自我急救。

如上述的石頭、剪刀、布,這個方法就不錯,小孩子差不多能記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遵醫囑,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預防和救治。

希望這樣的悲劇,少一點發生吧!畢竟,小孩子被噎到喪命,實在太可惜。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80%國人缺乏的急救知識,日本從小學就普及!學好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
    打了120後,就只能手足無措地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救護車的到來,許多患者因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而失去生命。究其原因,中國普通民眾接受急救培訓率不到1%,這也導致我國心臟猝死搶救成功率不到1%,而在發達國家這數據能高達到40%以上。
  • 多個孩子被噎身亡!"剪刀、石頭、布"關鍵時能救命
    但是,這些措施都是徒勞的,彤彤臉色越來越紫了,整個人越來越軟。小女孩的媽媽嚇壞了,趕緊給孩子爸爸打電話,抱著奄奄一息的孩子去了郊區醫院急診。半個多小時後到了郊區醫院急診,小女孩已經沒有了意識,心跳呼吸很微弱。醫護人員緊急給小女孩心臟按壓,心肺復甦,氣管插管等對症治療。儘管急診醫生盡力了,小女孩面色發紫情況沒有改善。
  • 孩子吃饅頭被噎,餵水後沒救回來,醫生:這些急救方法要早了解
    這時候可以救孩子的人,除了醫生之外,應該就是孩子的父母了,當有一些意外發生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可能會救了孩子,也可能會毀了孩子。所以說,急救知識家長了解的越多越詳細越好。前不久就發生了這樣一個事情:男童吃饅頭的時候被噎到,這時候家長給孩子餵水。誰知喝完水的孩子開始臉色發青、甚至出現沒有反應的現象,被送往醫院的時候孩子臉色發乾、四肢發涼。
  • 為了孩子,這些急救知識要...
    這些急救知識, 希望您永遠用不到, 但是, 自己掌握、教會孩子, 非常重要, 關鍵時候能救命!
  • 「安全過一夏」小短片之③:噎食、溺水、燙傷怎麼辦?這些急救小...
    「海報陪你安全過一夏」系列科普小短片,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以短視頻、動畫等形式,傳遞健康用眼、預防詐騙、上網安全、急救常識等領域的安全知識,一起來學習吧!那麼,意外事件發生時,家長該怎麼處理呢?很多時候,趕緊送患兒到醫院並不是最恰當的做法,現場的一些急救處理可能會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患兒的傷害。噎食嬰幼兒如果發生噎食,食物不光堵塞咽喉部,還可能卡在氣管口,甚至誤入氣管或支氣管內,引起窒息。這時候的搶救就應該就地進行,分秒必爭。
  • 「剪刀、石頭、布」也能救命?臨安區社會福利中心開展海姆立克急救...
    這可是能救命的法寶!近日,臨安區社會福利中心邀請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主任護師盛珍為講師,為護理員們進行噎食、嗆咳等緊急情況下,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法急救的培訓。培訓中,盛珍圍繞「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為什麼要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的原理和手法有哪些?」
  • 2歲寶寶吃花生米被嗆,險被家長奇葩操作害死!黃金5分鐘該怎麼急救?
    10多分鐘後,孩子就沒再乾咳了,大家都以為花生米被咽了下去,就沒當回事。」小新母親回憶。直到兩天後,孩子乾咳加重,嘴唇發烏,精神萎靡,家人這才發現不對勁,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接診醫生檢查後,確診病情為氣管異物,急需手術。最終,醫務人員分三次才將患兒氣道中的花生米全部取出。
  • 2歲寶寶吃花生米被嗆,險被家長奇葩操作害死黃金5分鐘怎麼急救?
    2歲幼兒小新(化名)在說話時嚼咽花生米不慎將花生米卡入了氣道中「當時被卡,孩子咳嗽了幾聲,我們發現後趕緊拍背催吐。10多分鐘後,孩子就沒再乾咳了,大家都以為花生米被咽了下去,就沒當回事。」直到兩天後,孩子乾咳加重,嘴唇發烏,精神萎靡,家人這才發現不對勁,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接診醫生檢查後,確診病情為氣管異物,急需手術。最終,醫務人員分三次才將患兒氣道中的花生米全部取出。
  • 半歲寶寶吃葡萄被噎住身亡!異物卡喉,如何挽救孩子生命?
    近年來兒童異物卡喉的新聞也非常多,上文中的孩子比較幸運,但其他新聞中的孩子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2016年7月,一名7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吞了一顆葡萄被噎住,不治身亡。2017年3月,一名3歲男孩因為吃果凍時卡住氣管,導致窒息,救護車趕到的時候,已經死亡。
  • 關鍵時刻能救命!
    如果問100個人,如果孩子噎住了怎麼辦,可能就90個人都會說海姆立克急救法。確實海姆立克急救法不是一個新知識,經常都能看見海姆立克急救的科普和方法,但如果要具體問起來如何操作,可能不少人也只會籠統的說個大概。這次暖姥姥朋友家發生的事讓我覺得,很多時候意外離我們並不遠。
  • 1歲娃誤食樂高小零件,寶媽卻被送醫急救……快get救命法!
    1歲娃誤食樂高小零件,寶媽卻被送醫急救……快get救命法! 最近,達媽聽說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歲女兒誤吞一個樂高小零件,結果媽媽卻住進了醫院。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 【建議收藏】孩子吃東西卡住了怎麼辦?
    但是您也許沒有注意這些東西可能會要命,特別是對5歲以下的孩子而言。孩子可能會抓著一把開心果、大杏仁、果凍,邊玩邊吃。 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都被這些東西噎到過,只是父母不知道而已。 小一些的堅果在孩子未嚼碎的情況下吞下卡喉時,可能會僥倖隨著孩子的一口唾沫滑到胃裡(並不是卡在氣管裡),大一些的堅果可能剛到喉嚨的時候,因為吞咽困難而刺激孩子發生反射性嘔吐,從口腔吐出。 但是當一些不大不小的堅果被誤吸入氣管或卡在了喉嚨壓迫了氣管,造成孩子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缺氧時,短短幾分鐘就會要了孩子的命。
  • 內附噎食的急救方法
    其實,這樣的案例每一年都會發生很多起,大多是因為父母的一時疏忽,給孩子吃了果凍、葡萄啊這一類容易噎食的食物。在寶寶的牙齒和消化能力都沒發育好前,大塊的食物容易堵住氣管,引起噎食甚至窒息。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這些食物這麼容易噎食,那就不要吃了呀。
  • 半歲寶寶吃饅頭噎住,鄰桌護士40秒救回,噎食急救方法父母注意學
    因為周京清本身是一個護士,所以在發現情況的時候,周京清趕忙從家長的手中接過孩子急救,在40秒後,孩子的嘴唇漸漸的紅潤了起來,清醒過來來了以後,周京清這才舒了一口氣。
  • 男童噎住險喪命:這種急救法,父母快學起來,關鍵時刻能救命!
    日常生活中,意外發生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容易讓人措手不及。孩子被異物噎住,堵住呼吸道導致窒息死亡的案例數不勝數。小孩子天性好奇,又年齡尚幼,不僅吃東西可能會噎住,甚至不能吃的東西都會放進嘴裡,這樣的話意外就非常容易突然降臨到孩子頭上。
  • 掌握地震自救知識、備好急救包,關鍵時刻能救命!
    宣武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晶提醒,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鎮定科學自救,震前掌握科學的自救知識至關重要。保護頭部 尋求安全躲避點王晶提醒,地震來襲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救。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間中央,不能躲在窗戶邊,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更不要破窗而逃。「地震發生時,一定要護住頭部。」
  •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極其安全、極其簡單的「救命神器」,但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因此,在公共軌道交通配置AED後,還要普及AED的使用方法,引導民眾遇到突發疾病患者時敢救、會救。
  • 40秒成功解救被噎寶寶,家長學會常見的急救方法,有多重要?
    最常見的就是被食物噎住,被燙傷,溺水,磕傷碰傷等,如果家長們遇到這些情況時手足無措,沒有進行及時地急救措施,那麼孩子將會一直處在危險狀況之下,嚴重的可能會錯過急救的最佳時間。對此,家長們一定要留心,幾種常見的急救方法要爛熟於心,以防不測。孩子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危險狀況是多種多樣的,面對不同的危險狀況,急救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 孩子吃東西噎著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你應該知道
    天災人禍,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時不時出現,這同樣也提醒我們「食物噎著孩子」是一件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幼童在2歲到學齡前,對周遭有強烈的好奇心並將能取得的物品放入嘴中啃咬,因此成為最易造成誤食異物的族群。
  • 10歲學生校內被食物「噎著」不幸身亡 學校是否擔責?律師這樣說
    5月8日,延安市寶塔區新新雙語小學一名四年級學生師某某在學校吃飯時被食物「噎著」,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紅星新聞記者從師某某家屬處了解到,他們已向警方報案,警方介入後初步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而家屬認為學校沒有採取急救措施,錯失搶救時機,對師某某的死亡負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