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輔食後,爸媽都特別小心,有些食物不適合小寶寶吃,下面列舉的這些食物會容易讓寶寶噎到,媽咪一定要注意!
長麵條
寶貝雖然長了乳牙,但咀嚼能力相當有限,舌頭的運動能力弱,像長麵條這樣的食物,寶貝很難將其聚集成團並充分嚼碎,所以有時候會出現半截麵條已經下肚,還有半截麵條在嘴裡,甚至噎著寶貝的現象。
應對方法:
一種方法是煮麵條前將麵條先掰斷,並煮得軟點;一種方法是煮熟後,給寶貝吃之前用剪麵條的專用剪刀將麵條剪短,提前幫寶貝「預嚼碎」,不僅不妨礙鍛鍊寶貝的咀嚼能力,還有利於寶貝吞咽,避免被噎著。
果凍
果凍是用水加入白砂糖、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調勻後,再加入瓊脂、卡拉膠、黃原膠等增稠劑使其成形,便做成了表面滑軟有彈性,易破碎但不易溶化。光滑的果凍非常容易順著食道進入氣管和支氣管,還可以隨著氣管的擴張而改變形狀。因此,果凍是最容易噎著寶貝的食物。
應對方法:
不要給3歲以內的寶貝,尤其1歲內的寶貝吃果凍。大一些的寶貝能不給儘量不給,吃的時候最好有大人在一旁看著,而且不能邊吃邊逗寶貝玩。
水煮蛋
雞蛋在煮的過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蛋白質開始凝固,但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和蛋黃會出現老化,寶貝的咀嚼能力有限,食道較小,故給寶貝吃煮雞蛋,尤其煮得過老的雞蛋容易噎著寶貝。
應對方法:
寶貝越小,越適合蒸雞蛋羹給寶貝吃,只是蛋黃也可以選擇蒸,如果給寶貝吃煮雞蛋,煮的時間不要過長,冷水下鍋,開鍋後微火煮5分鐘,燜1分鐘就可以,這時蛋白全部凝固但不老化,不易噎著寶貝。
堅果、豆類
不管是堅果還是整粒的豆類,其質地比較堅硬,而寶貝的小牙對這類食物的切碎力度不夠,咀嚼研磨能力差,容易出現整粒或者大塊咽下,被切得不規則而質地堅硬的堅果類食物,不僅容易劃傷寶貝的食道還容易被噎著。
應對方法:
最好是將其事先研磨碎後,拌入粥類、麵條等,不僅能增加食物的營養價值,寶貝吃飯時還會吃出堅果豆類的香味。如果被研磨碎後的堅果豆類能在粥的表面、饅頭片上做出不同的造型,就更吸引寶貝的食慾了。
肉乾類食物
主要是因為這類食物在加工過程中原料中大部分水分被去除,導致食物很有嚼勁。寶貝越小,咀嚼力度就越差,而人與動物一樣天生就知道護食,加上由於寶貝小,其耐性也沒有磨練出來。所以,會出現因嚼不爛就給吞咽下去的情況,這樣最容易噎著寶貝。
應對方法:
對於這類食物來說,寶貝越小越不適合,因為這類食物在加工製作的時候會加入很多鹽、糖等調味品,甚至還會添加一些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劑,不管是鹽、糖或者甜品添加劑,過多攝入對寶貝的健康成長都是有害的。
小巧水果
有些水果,如櫻桃、葡萄、桂圓等小巧玲瓏的水果,由於這類水果個頭小,手握這類水果吃的時候有點困難,容易出現整塊水果滑入食道而噎著寶貝。尤其像櫻桃、桂圓、荔枝等水果內還有一顆不大不小的核,寶貝小,不會分辨什麼是果肉什麼是核,一旦被寶貝一併咽下,很可能會被噎著。
應對方法:
提前將這類水果切成小塊,並將其核去除掉,放入寶貝的小碗中,用勺子吃,或者大人喂,或者在一旁觀察並注意提醒寶貝去除果核,避免寶貝出現被噎著的現象。
大塊食物
大塊食物通常指成人食物或者不適應寶貝月齡食用的食物。有食物的形狀個頭太大,而寶貝口腔小、咀嚼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將其嚼爛,但寶貝耐性差,要麼直接往外吐,要麼給吞咽下去,但吞咽時就很容易出現噎著。
應對方法:
3歲以內寶貝的食物最好是單獨製作,寶貝小更適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混合類食物,如肉末青菜粥、肝泥蔬菜粥、魚泥小餛飩、肉末西紅柿麵條等等。而成人的咀嚼能力強,食物的安排相對塊大且質地硬,不適合寶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糖果
很多家長會選擇糖果來獎勵寶貝,或者寶貝哭時用於安慰,但卻不知道,不管是硬糖還是軟糖,在口腔經口水溼潤後,表面會比較光滑,容易滑入食道,而寶貝食道小,糖果的大小正好容易噎著。
應對方法:
儘量不給寶貝吃糖果,寶貝越小越不適合。不光是糖果類食物容易噎著寶貝,而且糖果類食物屬於高糖、高油、高能量食物,營養價值低,而且還會影響寶貝牙齒的發育。
粗纖維蔬菜
粗纖維蔬菜中由於粗纖維含量高,不宜煮爛,而寶貝小,咀嚼能力差,當寶貝發現無法將其嚼爛時會採取整個吞下,從而會造成吞咽困難而噎著。
應對方法:
細做是最好的辦法,一方面挑選較嫩部分的蔬菜,其水分含量多,且粗纖維質地沒那麼堅硬,一方面要用菜刀切得碎一些,如果是粗雜糧,則適合與精米一起打成糊狀,以方便寶貝咀嚼吞咽,避免被噎著。
媽咪寶貝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