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偵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類似表達是「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個英倫味甚濃的句子,幾乎是中國觀眾(讀者)介入莎士比亞作品的基準口訣。人們對之熟悉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對哈姆雷特的了解。哈姆雷特的悲劇命運,由其分裂多元的性格鋪就,而其性格的豐富性又與人們審美的差異性完美對接。所謂見仁見智,每一個人都從丹麥王子的性格光譜中擷取屬於他的那一束。

那麼,這句名言究竟出自何人?

中文網絡眾說紛紜,譬如,有說人出自莎士比亞,也有說人恩格斯曾在《致斐迪南·拉薩爾》中引用但每一種說法似乎都令人生疑。在名言系列裡,「一千個哈姆雷特」天然具有一種人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特質。

當然,網上關於這句名言版權的追問也從未停歇。其中,有一篇文章值得關注。2014年11月29日,科學網刊發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教授陳昌春的文章《「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疑是中國人製造之山寨版英諺》(以下簡稱「山寨版英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一千個哈姆雷特」諸多疑似出處進行了梳理和辨析。

《哈姆雷特》

「山寨版英諺」一文指出: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久演不衰,不知何時何地傳出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然而,簡單網搜之下,竟很少發現正宗英文網頁有這方面的蹤影,中文網頁倒是俯拾皆是。 而一些英文網頁中對於「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的英文表述,則大多出自中華姓氏之口。

在作者陳昌春看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多半是一件披著舶來品外衣的山寨貨。據他推測,導致這句偽英諺在國內廣為流傳的源頭之一很可能是《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為了講解英國女作家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書為侶》,書的編者引用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這個句子本身沒有出現在《走遍天下書為侶》中——「捆綁式推銷」,使這句名言既揚名海外,又遍布海內。

應該說,「山寨版英諺」的考證有一定的道理。首先,莎士比亞沒說過這句話。《莎士比亞全集》裡搜不到這句話,權威的莎士比亞官網(https://www.shakespeare.org.uk/)也搜不到這句話。進而言之,在一些主流的英語引語網站,莎士比亞名下還是搜不到這句話;其次,恩格斯也未曾引用過這句話。恩格斯的《致斐迪南·拉薩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寫於1859年5月18日,文章裡不見這句話,恩格斯的其他著述裡也未見這句話。

至此,關於「一千個哈姆雷特」出處的兩個主要嫌疑對象排除。比較有把握的推論是,這個英倫味甚濃的句子其實並非出自英語世界。

不過,若就此認定這句話「偽」「山寨」,恐怕略顯草率。事實上,「山寨版英諺」一文的考查範圍大抵是2000年後的網際網路。問題是「一千個哈姆雷特」出現在紙質出版物上的時間,要比網際網路時代久遠得多。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出版的兩本文藝理論讀物,就白字黑字記載了這句名言。

《和青年談美·修訂版》(地質出版社1987年6月版,李燕傑主編)之《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和青年朋友談鑑賞之美》中寫道——

當易卜生的社會戲劇《玩偶之家》問世之後,曾因娜拉是否應該出走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種強烈的社會影響連作者也未曾預料到,所以當有人就這些問題詢問易卜生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我只是在作詩」。西方美學家們說:「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見文學藝術作品的社會影響,有時遠遠超出作者的主觀意圖。(《和青年談美·修訂版》第109頁)

《文學概論百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閔開德、黃書雄等編)之《什麼是文學欣賞的差異性和一致性?怎樣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有兩處提及——

文學欣賞除了民族的、時代的、階級的差異外,還表現為個人的差異。這種差異既可以表現在對作品內容性質的理解上,又可以表現在對作品領會的深廣程度上。產生這種差別的原因,在于欣賞者的主觀方面。由於人們主觀條件的種種不同,對藝術形象的感受和理解,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歪曲的以至是錯誤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膚淺的;可以側重欣賞形象的這一方面,也可以側重欣賞形象的另一方面;引起欣賞者感情交流的可以是這一部分,也可以是另一部分。在基本上都喜愛某個作品的情況下,是否都能欣賞到它的全部妙處,程度上也有所不同。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指的正是這種情況。(《文學概論百題》第187頁)

藝術形象既是現實生活反映的特殊形式,又是作家頭腦加工的產物,因此,任何藝術形象都是主客觀的統一體;而當藝術形象產生以後,它就是具體的客觀存在,就有著確定的客觀意義,其客觀意義並不隨著欣賞者的主觀感受而轉移。藝術形象作為一種欣賞的客觀對象,其基本方面是確定的、明確的,並大體規定著欣賞者感受和認知的方向、範圍和性質。這樣,儘管在欣賞中「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總還是哈姆雷特,而決不是感受為唐吉訶德或別的什麼人物。(《文學概論百題》第187頁)

《和青年談美·修訂版》和《文學概論百題》兩本書中出現的「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可能為2000年後這句話在中文網際網路上的蔓延提供了溶質。與此同時,兩本書陳述這句話背景時的語焉不詳——「西方美學家們說」「所謂」,或許也是「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古今中外「亂認親戚」的原因。

還有一種說法,「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美學的引入有關。「接受美學」是歐美文藝思潮,1967年由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文藝學教授H·R·姚斯提出。他認為,一部作品即使付印,倘若讀者尚未閱讀,那它只是文本。由文本到作品的轉變,仰賴審美主體的感知、規定和創造,即文藝作品功能與價值的實現取決於讀者(觀眾)的接受。

就《和青年談美·修訂版》和《文學概論百題》相關章節的觀點來說,的確與接受美學有相通之處。上世紀八十年代,正是包括接受美學在內的西方文藝思潮大量引入中國的時代。一切都嚴絲合縫,對「一千個哈姆雷特」出處的探究似乎要被導向姚斯等人的作品。可是,一位學者的文章顛覆了這種理所當然的推斷。他就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他的文章是《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此文最初刊發於《哲學研究》1957年第四期,後來收入《朱光潛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五卷。《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的撰寫與發表,在時間上要早於接受美學的產生。

朱光潛撰寫《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其主旨是同蔡儀、李澤厚等人所持的機械唯物主義美學觀進行辯論。朱光潛在對自己原來所持主觀唯心主義美學觀進行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了「美是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主張。在這篇文章第三部分《我現在的美學觀點的說明》,朱光潛對審美差異性的論述中,有令人驚喜的發現,如下——

審美趣味方面的差異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不同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的民族,不同的階級,不同文化修養的階層都可以看得出。關於這一點,普列漢諾夫在他的《藝術與社會生活》裡已舉了許多生動的例證,作了精闢的分析,我們用不著在這裡複述。就是同一時代,同一民族,並且同一階級的人們對於同一文藝作品的看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不是沒有事實根據的。(《朱光潛全集》第五卷第90頁)

《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裡的「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凡20卷《朱光潛全集》裡唯一一次出現,也是目前所掌握的中文文獻資料裡最早的呈現。但從朱光潛在文章中的表述看,這句話是加了引號的。換言之,「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朱光潛的引用,而非原創。

朱光潛究竟引用了誰?此人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此言是落實於文字的還是口頭表達?單就《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的上下文判斷,很難得出結論。在對建國之初美學文藝學理論發展的研究中,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歐美文藝思潮大量引入之前,還有一輪西學東漸的浪潮,那就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乃至更早的延安時期對俄蘇文論的譯介。其中,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三位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文學批評家堪稱標杆人物。在建國之初的中國文藝理論界,大有言必稱「別、車、杜」之勢。

在「別、車、杜」三人中,別林斯基又是開創性的人物。對於別林斯基,朱光潛名著《西方美學史》(《朱光潛全集》全集第六、第七卷)闢有專門章節予以介紹,稱「別林斯基與車爾尼雪夫斯基替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奠定了美學基礎」。

《別林斯基選集》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滿濤譯 《別林斯基選集》第一、第二卷由時代出版社出版。很巧,在《別林斯基選集》第一卷中有一篇文章:《莎士比亞的劇本<哈姆雷特>:莫恰洛夫扮演的哈姆雷特角色》(原文譯名為漢姆萊脫,以下簡稱《莎士比亞的劇本<哈姆雷特>》)。此文於1838年分三期連續發表於《莫斯科觀察家》上。

在莎翁以及他筆下最具爭議人物哈姆雷特的研究中,《莎士比亞的劇本<哈姆雷特>》擁有極其重要甚至獨一無二的地位,「哈姆雷特是戲劇詩人之王的燦爛王冠上面的一顆最光輝的金剛鑽」即出自此文。別林斯基還在文中富有創見地提出: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分裂的,意志是軟弱的,但這不是他的天性所造成的,而是「認識責任後的意志軟弱」。別林斯基對哈姆雷特的定義和論述,給人以豐富的啟迪——

哈姆雷特!你懂得這個字眼的意義嗎?——它偉大又深刻:這是人生,這是人,這是你,這是我,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在那崇高或是可笑、但總是可憫又可悲的意義上(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5月版《別林斯基選集》第一卷第442頁)

兩個同樣偉大的、天才的演員扮演莎士比亞的角色:在每一個人的演技裡面,都可以看到哈姆雷特,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可是同時,這將是兩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就是說,每一個雖然都是同一概念的忠實表現,但將具有自己獨特的面貌(第514頁)

若論啟迪,最重要者恐怕是,別林斯基將人們對哈姆雷特審美之差異性闡釋到了極致:哈姆雷特是我們每一個人,而每一個人對哈姆雷特的演繹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面貌。

誠然,別林斯基並沒有在《莎士比亞的劇本<哈姆雷特>》明確說出「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他的論述之於這句名言,猶如針對一道數學題排列了詳盡完整的解題公式,一位稍具專業素養的人就能據此填寫答案。而答案呈現於朱光潛的《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別林斯基眼中「哈姆雷特」,即便算不得「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源頭,至少可以算作孕育這句名言的水源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愛好也不盡相同,眼光與審美也都各執一詞。因此,在面對如何選擇裝修風格的時候,就會各種糾結。
  •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說你對「江南水鄉」的認知
    但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最喜歡烏鎮的秋天。確切的說,十月中下旬,桂花盛開最肆意的時候,水鄉的每個角落都開滿了香花,這也是每年烏鎮戲劇節舉辦的時間。既是畫家又是作家的穆欣先生是烏鎮人。老人臨死前,看著自己美術館的設計圖,喃喃道:「風,水,一座橋。」現在掛在穆欣美術館門口的這句話,也是我家鄉風景的絕佳寫照。
  • 氣勢輝煌與衰颯悲涼:一千個人眼中的一千個長安!
    但是這首詩確實非常有氣勢,寫出了帝王眼中的唐代長安。"雄"、"壯"兩個字開門見山的道出皇宮的氣勢雄偉。接下來的幾句都在寫皇居建築的雄壯,突出帝宅和皇居的氣勢。李世民的《帝京篇》共有十首,基本內容都是描寫唐代長安的雄偉壯麗和處理政務之餘的帝王生活。李世民通過對帝京壯麗景象的描繪、自己帝王生活的描述來鋪張功烈、粉飾太平,同時向世人炫耀自己的雅致與聖明。
  • 娜娜溫妮|一千個人的青春 就有一千個瘋狂
    從她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是啊每一個人都是娜娜也都曾是娜娜青春而勇敢堅定也迷茫每個人也都是溫妮也終將是溫妮溫柔而善良柔軟而哀傷如果有個時光機可以回到你的二十三歲那麼幾十億的人有幾十億個青春的模樣,但最讓小食妹羨慕的青春範本,卻是來自於當年已經30歲的陳意涵和張鈞甯所做的一系列瘋狂。年齡好像從來都不是青春寬度的限制,雖然已經上了不惑之年,但她們卻始終都有勇氣去追求她們想要的生活,去與這個世界一起冒險,一起奔跑。
  • 一千個設計師就有一千種絕對伏特加
    一千個讀者會看到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換個角度,一千個作家能創造一千個哈姆雷特麼?答案顯而易見,時代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不同,身份不同,各種變量交織在一起,排列組合必然誕生形形色色的哈姆雷特,這正是創作的奇妙之處。
  • 星座裝機 | 一千個天蠍座眼中就會有一千個GAMER
    TA是高冷與高傲的化身,TA敢愛敢恨又執著堅持,TA佔有欲極強,TA喜歡的在意的你永遠都猜不中,本期星座裝機,專業炮灰為天蠍座準備私藏好貨——千變GAMER,一千個天蠍座眼裡有一千個
  • 渣反:一千個洛冰河,一千個天魔印,冰妹頭上什麼時候能統一
    天魔印這個東西吧,墨香也不好具體描述。但是統一設定,就是在額頭上,紅色的像火一樣。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洛冰河,他就有一千個天魔印!畫手太太們筆下的洛冰河各種各樣,天魔印也從沒統一過。後來《渣反》動畫終於出宣傳PV了,改名為《穿書自救指南》。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而我卻對思政課情有獨鍾
    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的評價都不同,但我卻對思政課情有獨鍾 。這學期的思想道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讓我收穫很大,不僅讓我學習了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給了我心理上很大的幫助,我覺得這門課堂程對我們大學生很有針對性,對於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價值理念、奮鬥目標都提出了正確的導向,這門課程教了我們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權利與義務個人與集體,競爭與合作、自由與紀律、友誼與愛情學習與工作等關係。
  • 一千個春天
    你說還有一千個春天揮霍我的北方破冰正趕上,你的南方旖旎豬寶貝學詩:       「柳絲、柳芽、碧桃、海棠、梨花、迎春花、白玉蘭」,讓你的春天撲面而來,盎然生動。春天已被收集,「花語詩集」浪漫有新意,無論你的南方,還是我的北方,都不用擔心春去,一千個春天又將回。
  • 蘇群:一千個人眼裡,為什麼只有一個歐文?
    按道理,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應該有一千個歐文。可是,為什麼一千個人眼裡,只有一個歐文呢?是歐文出了問題,還是我們出了問題?幾年前,歐文還是一個正面的形象,在踏入聯盟的前三年裡,他雖然只是帶隊拿到78勝152負,但依靠著在「德魯大叔」系列廣告中的炫目演出以及華麗球技,收穫了不少粉絲。
  • 在英國看展覽:一千個安迪·沃霍爾
    一個安迪·沃霍爾的回顧展總會打破波普藝術,但又總不能缺少波普藝術,於是第三個展廳,你不可避免地和他們相遇了:瑪麗蓮·夢露,Campbell罐頭湯,可口可樂,Brillo肥皂盒。一千個安迪·沃霍爾裡面,這是最親切的一個。
  • 王子的復仇《第五人格》入殮師演繹之星時裝-哈姆雷特上線
    王子歸來,演繹復仇之旅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這部舉世聞名的悲劇作品,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命運、生死、復仇、信仰、私慾,這些宏大和深邃的問題匯聚於劇中,在王子歸來、復仇的故事中得到了呈現。
  • 給「亞逼」一個定義,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看法
    尤其近幾年,吃小眾文化紅利的幾部綜藝一刺激 ,年輕人瞬間上頭,前年綁髒辮去年混滾圈今年就去學街舞,多種風格雜糅到一身,個個都是「影流之主」——身上疊印著權志龍、Kid Milli 和 Travis Scott 的影子。但就部分亞逼的自述,以及大眾對此類人群的攻擊內容來看,現在,哪怕你沒有優越感,但當穿著涉及部分亞文化元素後,也會被人嘲諷為「亞逼」。
  • 你眼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你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在說故事,其實,也可以說人。就像在你自己的心裡,也有一千個你一樣,但你所敘述的,都是你感覺到的你自己。因為有了鏡子的產生,才能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外貌。臉上的痘痘,斑痕,印記,痦痣都一清二楚。五官不均衡,身材的走樣都能清晰明了。在塗脂抹粉之後,在著衣服飾之後,你又能看到一個偽裝下的美好的自己。有些人看到的自己是自信的,是快樂的。
  • 每天跳繩一千個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提到跳繩,朋友們應該都不陌生吧,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運動方法,而且減肥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要想達到理想的減肥目的,只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可以,那麼,每天跳繩一千個能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每天跳繩一千個能減肥嗎?
  • 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不同的Tiffany T
    如果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萬個人眼裡,就有一萬個不同的Tiffany T。
  • 入殮師演繹之星時裝-哈姆雷特上線
    王子歸來,演繹復仇之旅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這部舉世聞名的悲劇作品,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命運、生死、復仇、信仰、私慾,這些宏大和深邃的問題匯聚於劇中,在王子歸來、復仇的故事中得到了呈現。
  • 一千個印度廚師,就會有一千種咖喱配方
    總的來說,使用薑黃和香料配比,主要憑個人喜好和你到底要做什麼菜。食材:椰漿1瓶、洋蔥1個、西紅柿1個、西蘭花1顆、豆腐1塊、咖喱粉做法: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風味特色因為咖喱是一種根據自己喜好的獨特配方,所以有一千個印度廚師,就會有一千種咖喱配方。雖然很難以定義咖喱的構成,但是根據印度各地的習俗,還是可以做一些指向性的推薦。
  • 《哈姆雷特》,又稱為《王子復仇記》,你喜歡這本書嗎?
    他的四大悲劇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而《哈姆雷特》又稱為《王子復仇記》!《哈姆雷特》這本書為什麼又稱為"王子復仇記"呢?這是因為這本書主要講述哈姆雷特復仇的故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突遭橫禍,父親突然離世,叔父克勞狄斯篡位,而母親也改嫁叔父。
  • 新年紅包大PK:一千個設計師心中有一千隻「豬」!
    雖然只是紙質的紅包,但有品牌的加持,它的意義絕對超過紅包本身,設計上也各有千秋。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出門都很少帶錢包了,但過年還是應該要有一些儀式感,實物的紅包傳遞出更多的愛和溫度。一千個設計師心中有一千隻豬每年的中國新年系列都很有看頭的,設計師們心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不同的解讀,從生肖圖案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Hermès這隻肚皮鼓鼓的小動物,猛一看像熊,仔細一看原來是豬!可愛又喜慶的紅包,真的很不愛馬仕,但還有一些巧妙的心思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