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最能表現中華文字美好的載體,僅僅幾十個字就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懷,描寫出或清新或壯美的景色。恐怕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的優美文字才能有此大的魅力。誦讀古詩詞,能夠不僅能讀出文意的美好,更能誦讀出意韻的千般雋永。
古往今來,詩詞大家用經典的詩詞描述美好的河山,寄託自己的情感,說到情感表達的細膩委婉,就一定要提到婉約派的詞。李煜作為婉約派著名的代表詞人,其作品雅致俊美,讀起來讓人深思。
李煜除了詞人之身份,他還是一位皇帝,不過比起皇帝這個身份,詞人這個稱謂更讓我們尊重和喜歡。李煜這一生輾轉流離,前半生生活在富麗堂皇的皇宮中,寫的都是美好宮延生活,後來因為被囚禁,所以詞作開始轉向了哀婉的江山詞。
正因為身世的離奇,才使得他的詞作風格有所轉變,而內容也更加深刻。另人記憶深刻的當屬這一首《長相思》全篇不著一個「愁」字,卻將愁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哀嘆。
《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01上半闕積蓄愁思
李煜寫詞不著筆墨中卻將各種情境描寫得十分細膩,字句堆疊中漸起高潮。這一首長相思,通篇都不提愁字,卻將那些愁情思緒,那些思念和痛苦都表現了出來。
開篇就是「一重山,兩重山」,看似簡單的堆疊,卻是一個婦人滿腔的愁怨,就像在與最好的姐妹聊天一樣,一句兩句都在反覆強調山高水遠的現實和無奈。
如果還沒未能參透作者的苦心,那麼接下來的「山遠天高煙水寒」就已經徹底道盡了作者的心思。
一位婦人相思自己的愛人,一重山一重山地想著,到底有多少山隔開了兩個人呢?山高水冷,只有相思無盡,而這相思把楓葉都染紅了。
秋天來了,愁情也跟著來了,可是人還沒沒來。這一切都被作者寫得如此悽涼哀婉,充滿了愁情離緒,寫滿了相思痛苦。而作者卻用詞極其簡單,除了山水和楓葉,並沒有著其他任何一物。這上半闕就已經將難過的心情寫得如此讓人憐愛。
02下半闕嘆山高水遠
緊接著,作者描述了菊花開了又落,這菊花殘已經讓讀者可以入戲,感受到深深的悲涼,更讓我們傷心的是,這開了又殘之中,婦人是等了又等的悲愁。山高水遠,真希望自己能變成大雁那樣,只可惜啊,鳥兒可以高飛,人卻無能為力。
婦人只能每天看著天上的大雁南回北歸,雁還有回歸的時候,而人呢,卻始終無音信,這期盼寫得人心都碎了。不僅人心痛,就連風月都不去撩那捲簾了。
這後半斷由景轉物,寫到了大雁回還的情景,暗示出婦人盼歸的那份急切的心情。李煜的高明之處就是以物喻情,從來不直接寫那風物,而是讓讀者自己去聯想去判斷。自己讀到的悲傷,才是真正能感受到的悲傷。
《長相思》,將婦人的相思愁,離別怨寫得躍然紙上,淋漓盡致。一氣呵成之下,滿是傷感。
李煜早期的文字多是花間詞的宮廷生活和男歡女愛的情詩妙句。後期因為生活環境有了天壤之別的變化,所以多了許多亡國痛,情緒一直低回哀婉,很難有開朗的時候。他的詞作有著婉約派特有的細膩和溫婉,而用詞卻簡潔清爽,易懂易記。
皇族出身的詞人李煜,所作詞句滿溢著不矯揉造作的細膩之美,應該是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關,曾經的繁榮搭建了他後期厚實的低調委婉,讓人讀起來雖感覺簡潔,但是卻不簡單。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這一首長相思,短短幾十個字,卻由景入情,將一位夫人滿心的想念與哀怨表達得真實且讓人憐憫。通篇沒有寫到一個「愁」字,卻句句都透露著「愁」情,這齣神入化的遣詞造句之功,的確是不愧是詞作家中的大家。
他這一生留給我們的詞作非常多,堪稱句句經典,有許多詞句還被引入到了影視作品中,或許你信手拈來的他人的作品中的任何一句,都是來源於他的詞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