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人世間多情郎!這一個生在七夕節而又喪生於七夕節的男人,終究便是多情的意味著!他從小工詩賦詞,擅於弦音和字畫,也是人世間難能可貴才俊!但命運卻喜歡弄人,讓這一個本來只愛好古詩詞的男人,戲劇化地變成了一國之君。也更是由於自身不明白政治,才會將南唐錦繡河山拱手交給了宋太祖趙匡胤。正所謂「才俊不明白兵戈事,誤擔國運錯當君」!
公元975年,後主李煜肉袒降宋後,變成了罪囚,被宋太祖趙匡胤關禁了起來。變成了罪囚,被關了禁閉的李煜,一生此後失去自由。在這段時間,後主李煜每日都是在思考他的過失。
他把自己的悔恨寫進了古詩詞當中,也更是這段時間,讓本來主寫男歡女愛的李煜詞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他中後期作品中滿滿的瀰漫著他對南唐故都金陵城的想念和憧憬!
今日小編要給大伙兒推薦的這一首詞便是後主李煜更為有名的代表作品,在這首歌詞中,也透露著他對故都的想念,可以說,後主李煜將對家鄉金陵城的思鄉之愁寫到極致!那麼大家就一起來鑑賞一下下李煜這首歌意味著名篇吧!
相見歡·無言
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大家先來大致了解一下李煜這首詞的意思:默默不語,孤零零,獨自一個人慢慢走上空蕩蕩的西樓。仰頭望天,僅有一彎如鉤的寒月相隨。低下頭放眼望去,但見梧桐樹孤單地孤立院裡,深幽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悲涼的秋色當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令人惶惶不可終日的,也正是亡國之苦。那幽幽愁緒盤繞在心中,卻也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楚!
上片:「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也是1個無眠之夜,後主李煜靜靜地走上了這幢空空如也的亭臺樓閣,他望著夜空,這時明月如鉤一般!它是一副孤寂、清冷之景:夜空冷月如鉤,亭臺樓閣空空如也,並無別人伴著李煜,看得出來李煜這時的境況是十分孤獨寂寞的。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他立在亭臺樓閣上,低下頭卻瞧見了院裡的那棵梧桐樹,已經是秋未時節,葉片早已落光,這滿園的孤單此時被大門牢牢地地鎖住了。這時陪伴著李煜的也僅有那滿園的孤單和清冷了。多孤寂、多悲哀!
下片:「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那離鄉之苦、亡國之痛,如一縷縷愁絲一般,想要剪斷卻又不能,想要理清楚卻也理不清,亂成了一團麻!寫出了此刻李煜心亂如麻的矛盾、焦躁心境。讓人讀來不免替他憂愁啊!「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種愁滋味也只有李煜自己知道了。
南唐三千裡江山毀在他的手裡,此時的他心中充滿了懊悔,就算心中充滿了對故都金陵的思念和嚮往,即便有東山再起之心,怎奈何如今已成了階下囚,所以此時他內心的愁也只有他自己最為明白吧!
縱觀後主李煜的這首知名的詞作,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絲讓後主李煜心亂如麻,將他心中的愁意寫到了極致!
即使現已過去上千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詩詞中找到力量,感受到那時李煜的心情,不僅是李煜,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是有感而發?
讀李煜,體會人生百味
李煜的詩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例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
近期在看1本《李煜詞傳》,裡邊收錄了李煜的詩詞,讓我們以詞為媒介,去感受李煜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繁華落盡,不問世事,唯有他的詩詞,依然在綻放美麗。
此外還有《蘇軾詞傳》,蘇軾為人豁達,他的詞更加是豪放,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1個蘇軾,風雨在所難免,一任蓑衣,只管前行,沒有患得患失的顧慮,即便到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也沒有過多的在意,欣喜,這一份平常心,也許是蘇先生,最豁達人生的詮釋吧!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1種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進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巔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一共有6本,在其中還包括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1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6冊 蘇軾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納蘭容若 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