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2021-01-17 烽火系古今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人世間多情郎!這一個生在七夕節而又喪生於七夕節的男人,終究便是多情的意味著!他從小工詩賦詞,擅於弦音和字畫,也是人世間難能可貴才俊!但命運卻喜歡弄人,讓這一個本來只愛好古詩詞的男人,戲劇化地變成了一國之君。也更是由於自身不明白政治,才會將南唐錦繡河山拱手交給了宋太祖趙匡胤。正所謂「才俊不明白兵戈事,誤擔國運錯當君」!

公元975年,後主李煜肉袒降宋後,變成了罪囚,被宋太祖趙匡胤關禁了起來。變成了罪囚,被關了禁閉的李煜,一生此後失去自由。在這段時間,後主李煜每日都是在思考他的過失。

他把自己的悔恨寫進了古詩詞當中,也更是這段時間,讓本來主寫男歡女愛的李煜詞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他中後期作品中滿滿的瀰漫著他對南唐故都金陵城的想念和憧憬!

今日小編要給大伙兒推薦的這一首詞便是後主李煜更為有名的代表作品,在這首歌詞中,也透露著他對故都的想念,可以說,後主李煜將對家鄉金陵城的思鄉之愁寫到極致!那麼大家就一起來鑑賞一下下李煜這首歌意味著名篇吧!

相見歡·無言

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大家先來大致了解一下李煜這首詞的意思:默默不語,孤零零,獨自一個人慢慢走上空蕩蕩的西樓。仰頭望天,僅有一彎如鉤的寒月相隨。低下頭放眼望去,但見梧桐樹孤單地孤立院裡,深幽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悲涼的秋色當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令人惶惶不可終日的,也正是亡國之苦。那幽幽愁緒盤繞在心中,卻也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楚!

上片:「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也是1個無眠之夜,後主李煜靜靜地走上了這幢空空如也的亭臺樓閣,他望著夜空,這時明月如鉤一般!它是一副孤寂、清冷之景:夜空冷月如鉤,亭臺樓閣空空如也,並無別人伴著李煜,看得出來李煜這時的境況是十分孤獨寂寞的。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他立在亭臺樓閣上,低下頭卻瞧見了院裡的那棵梧桐樹,已經是秋未時節,葉片早已落光,這滿園的孤單此時被大門牢牢地地鎖住了。這時陪伴著李煜的也僅有那滿園的孤單和清冷了。多孤寂、多悲哀!

下片:「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那離鄉之苦、亡國之痛,如一縷縷愁絲一般,想要剪斷卻又不能,想要理清楚卻也理不清,亂成了一團麻!寫出了此刻李煜心亂如麻的矛盾、焦躁心境。讓人讀來不免替他憂愁啊!「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種愁滋味也只有李煜自己知道了。

南唐三千裡江山毀在他的手裡,此時的他心中充滿了懊悔,就算心中充滿了對故都金陵的思念和嚮往,即便有東山再起之心,怎奈何如今已成了階下囚,所以此時他內心的愁也只有他自己最為明白吧!

縱觀後主李煜的這首知名的詞作,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絲讓後主李煜心亂如麻,將他心中的愁意寫到了極致!

即使現已過去上千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詩詞中找到力量,感受到那時李煜的心情,不僅是李煜,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是有感而發?

讀李煜,體會人生百味

李煜的詩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例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

近期在看1本《李煜詞傳》,裡邊收錄了李煜的詩詞,讓我們以詞為媒介,去感受李煜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繁華落盡,不問世事,唯有他的詩詞,依然在綻放美麗。

此外還有《蘇軾詞傳》,蘇軾為人豁達,他的詞更加是豪放,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1個蘇軾,風雨在所難免,一任蓑衣,只管前行,沒有患得患失的顧慮,即便到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也沒有過多的在意,欣喜,這一份平常心,也許是蘇先生,最豁達人生的詮釋吧!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1種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進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巔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一共有6本,在其中還包括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1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6冊 蘇軾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納蘭容若 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宋太宗聽聞以後,雷霆大怒,不久便下令將李煜毒死。這首詩也成為了他的絕筆之作!據傳,李煜死狀極其悽慘,掙扎了很久才去世。在這首詞中,李煜撫今追昔,可以說將自己的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首詩的意思是詩人孤身一人在西樓上苦悶無語,天上只有如鉤的月亮牽掛自己。寂漠的梧桐花也站在這小院中,深秋的孤寂悽苦環繞著院牆。愁總剪也剪不斷,想理清析卻仍然是亂的,這般感覺就是離愁,不停都纏在自己的內心難以言表。為什麼會說這是李煜最出色的一首詩,在於它廣為流傳。
  • 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 75.李煜《烏夜啼》: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歌詞念完了,當然我模仿的效果肯定是東施效顰。而且我也沒有她那樣甜美的聲音。大家可以搜搜網上鄧麗君演唱和朗誦的原版。不過儘管我模仿的是不像,但我想你一定是聽明白了,這顯然不僅是一首流行歌曲,它應該就是一首詞呀?的確這就是一首詞,詞牌名是《烏夜啼》,只不過鄧麗君演唱的歌詞和《烏夜啼》的原詞最後一句有一個字的差異。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在千年文壇,李煜在「不務正業」的問題上真正達到了極致。說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當國王時的所作所為,而是他的30多首詩。目前只有30多首歌,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點意外:就這麼一點點嗎?對!他只有這30件作品可以確定是他的作品。他在文壇上的作品加起來只有幾千字,跟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悽慘,他當時掙扎了許久才離世。
  • 每周背宋詞8|當有些事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乾脆別想,幹就完了
    其實,任何事情想多了,就是剪不斷理還亂,什麼都不想,背就完了。本周內容:本周繼續背誦李煜李後主的詞,作為「千古詞帝」咱們一定多背誦幾首他的詞。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這首詞是李後主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他以往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絕唱
    亡國後的李煜被押送到汴京,趙匡胤甚至李煜對他沒有什麼威脅,殺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不如用他來收買人心。於是不但沒有殺李煜,還封了個虛名的官職給他,將他送到郊外軟禁起來。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上闕十八個字,寫出了人物、地點、時間和季節,描繪了一個極為廣闊的背景。下闕具體寫離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生動的比喻對離愁作了深刻無比的描寫。
  • 李煜一首巔峰之作,短短4句皆是千古名句!起句優美,落筆驚豔
    在他寫的許多詩歌中,有一首是他的傑作。我們非常熟悉其中的每一句話。可以說句子優美,文筆驚人。這首詩是《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現在我們來欣賞這首詩和李煜當時的心情。《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首作品,能有千古名句,便很了不起,多少文人只靠一句名句就名垂青史了。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如果一首詩只是讀起來很漂亮,卻沒有很深的內容在裡面,詩裡面感情的真實程度也不夠,那麼,它就算不上是一首成功的好詩。一首成功的好詩,不僅要讓人有感動的力量,而且還要把這種感動的力量表達得恰到好處。前者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後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積累。
  • 李煜這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他坎坷不平的一生,都濃縮在這8首詞裡。01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清平樂·別來春半》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據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時的李煜,已經有所成長,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奈。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
  • 李煜的一首名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名句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是李煜被囚於宋國時所作。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記得有一首歌裡唱道:我多想回到家鄉,再回到她的身旁。自古以來,離愁就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美味,呼吸童年呼吸的空氣。故鄉,有多美好!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臨終前一首詞,短短4句,道出悲的高境界,你讀過麼?
    都說史上有四大"不務正業"的皇帝:愛玩音樂的李隆基,愛寫字的宋徽宗,愛做木工活的朱由校,還有愛寫詞的李煜。說起李煜,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也算是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直到今天,人們提起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傳世傑作。很多人聽到這個作品數量,表示不屑:人家真正的詩詞達人,作品數量是他的幾十倍!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被囚禁於汴京的三年,是李煜的靈感井噴期,他把亡國之痛和去國之思全都傾瀉在詞作裡,遂有《破陣子》中的「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有《相見歡》中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有《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是南唐第三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位,歷史上人稱李後主。李後主在書法、音樂、繪畫、詩詞歌賦上面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的詞,被譽為「千古詞帝」——詞中的皇帝,也算是詞界最高的讚譽了。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
  • 李煜 |相見歡 · 無言獨上西樓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離國之愁。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個字勾勒出詞人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所隱含著的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悽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