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2020-12-26 吳阿靜1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

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開寶八年的時候,趙匡胤率領士兵們攻破南唐的都城金陵,就這樣南唐國被北宋滅亡了,李煜作為南唐的國主被帶到了汴京成為俘虜,他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在被囚禁的期間裡,李煜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人,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事,百感交集,有感而發寫了很多令人唏噓的詞。

公元978年的七夕,是李煜的生辰,這天他詞性大發,就寫出了這首催人淚下的《虞美人》,供歌姬演唱。當時聽到的南唐舊臣們,都不自製的掩面輕泣。

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

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悽慘,他當時掙扎了許久才離世。

在《虞美人》這首詞中,李煜思今追昔,把自己經歷的痛苦都濃縮到這首詞中,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中把李煜成為俘虜之後的無奈惆悵,以及對往事的追憶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詞的人都能夠感同身受。

如果讀過李煜的詞的人都能夠發現,李煜在後期所寫的詞基本都帶有一絲絲的愁緒,寫的大部分都是傷感的離別,對於亡國的哀怨,這與他自身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李煜作為一個亡國的君主,他怎麼不會去追憶過去的富貴榮華,怎麼能不哀嘆當下的悲痛與悽慘呢?

《虞美人》這首詞把李煜對故國強烈的思念表達得非常深刻,並且引起很多讀詞之人的共鳴。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日裡花開放,秋日裡月會圓,曾經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可是就這麼匆匆的結束了,快到讓人都無法回憶起它到底是何時結束的。

曾經的李煜,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擁有無邊的權力,享受著眾星捧月,有著令人羨慕的榮華富貴。身邊有美人相伴,還有美酒歌舞供他飲用與觀賞,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可是當南唐被滅以後,戰亂如同一陣龍捲風似的,把這美好的一些毀滅了,同時也結束他這安穩的生活。他無力反抗,只能聽天由命地被宋人囚禁在汴京的宅院裡。

當春風吹過庭院裡的花,當秋日的圓月懸掛天空的時候,他只能在這一畝四方的院子裡懷念往日的春花秋月。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明明知道已經回不去了,卻還是止不住心中的愁苦,這樣的精神折磨讓李煜難以承受,但是又能如何?只能在這裡寫詞抒發心中的悽苦。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此句與上句中的「故國」相呼應,把思念的範圍縮小到具體的故國中的「雕欄玉砌」和「朱顏」,給讀詞人強烈的畫面感。

富麗堂皇的宮殿依然在那裡矗立著,它不會因為天下易主而傷心,它依舊把自己的華麗雄偉展現。倒是宮殿中的那些女子朱顏已改,不復舊日美麗的傾城之色。

沉魚落雁的女子容易衰老,美好的日子也容易消散,都是難以再追尋的,這怎麼不讓他傷心痛苦呢?於是李煜難以再掩飾心中的悲痛,所以這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躍然於紙上。

這一句也成為了了千古名句,這句將愁思刻畫的形象又生動,讀過這句的人都會被這詞句中的愁思所感染。

無論是用詞還是詞的基調,這首《虞美人》都是詞中的佼佼者,詞中訴說的人生悽苦悲痛被李煜書寫到極致,讓人不禁感同身受。

可就是這首如此美的一闋詞葬送了李煜的性命,同時也葬送了他還沒有展示的才華。整首詞中讓人品讀最多感慨最多的就是這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的詞總是讓人忍不住反覆的誦讀,每次也能夠體味到不一樣的情感,雖然他是亡國之君,但是他在詞作上的成就還是不能夠忽視的。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他人生其實就是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他人生上半場是像天堂一般的富貴與風流,人生的下半場猶如經歷人間煉獄般痛苦和悽涼。宋太宗聽聞以後,雷霆大怒,不久便下令將李煜毒死。這首詩也成為了他的絕筆之作!據傳,李煜死狀極其悽慘,掙扎了很久才去世。在這首詞中,李煜撫今追昔,可以說將自己的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南唐後主李煜,人世間多情郎!這一個生在七夕節而又喪生於七夕節的男人,終究便是多情的意味著!他從小工詩賦詞,擅於弦音和字畫,也是人世間難能可貴才俊!但命運卻喜歡弄人,讓這一個本來只愛好古詩詞的男人,戲劇化地變成了一國之君。也更是由於自身不明白政治,才會將南唐錦繡河山拱手交給了宋太祖趙匡胤。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詞中一問一答,將作者的愁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憂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化的比喻更是引起後世的廣泛共鳴。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李煜一生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絕命詞《虞美人》:這首詞是李煜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但是卻正是因為這首詞讓李煜丟掉了性命。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是宋太宗的階下囚,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然後認為李煜有不臣之心,所以命人賜了一杯毒酒,把李煜毒死了。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臨終前一首詞,短短4句,道出悲的高境界,你讀過麼?
    都說史上有四大"不務正業"的皇帝:愛玩音樂的李隆基,愛寫字的宋徽宗,愛做木工活的朱由校,還有愛寫詞的李煜。說起李煜,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也算是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直到今天,人們提起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傳世傑作。很多人聽到這個作品數量,表示不屑:人家真正的詩詞達人,作品數量是他的幾十倍!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李煜臨死作了一首詞,正是《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那首古詩詞的寫作絕非易事,必須注重每一個字斟句酌的反覆推敲,每一個押韻,這一些全是融合私人感情與日常生活實質寫作出來的藝術。由於這首詞,他備受異議,有些人罵他不配為人君,有些人感覺寫得太美麗讚不絕口,而最後一句也是被獲評「前無古,後無今「。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這首《一斛珠》。《一斛珠》南唐.李煜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帝王,在宋朝成立不久以後就投降做了人質,掙來的只不過是被囚禁在深宮之中,被囚禁後,李煜的時光整日就消耗在空曠的小園子裡,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打擊下,寫下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達自身的苦悶之情。《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 ·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如果一首詩只是讀起來很漂亮,卻沒有很深的內容在裡面,詩裡面感情的真實程度也不夠,那麼,它就算不上是一首成功的好詩。一首成功的好詩,不僅要讓人有感動的力量,而且還要把這種感動的力量表達得恰到好處。前者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後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積累。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
    了解過宋詞的人都知道,一首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對應很多首詞。而一說起詞牌名我們就能想到的那首詞,一定就是千古絕唱了。說起《水調歌頭》,我們會想到蘇軾;說起《破陣子》,我們會想到辛棄疾。
  •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君主,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6子,於宋建隆2年(961年)登基,史稱李後主。開寶8年,宋軍破南唐國都,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在千年文壇,李煜在「不務正業」的問題上真正達到了極致。說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當國王時的所作所為,而是他的30多首詩。目前只有30多首歌,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點意外:就這麼一點點嗎?對!他只有這30件作品可以確定是他的作品。他在文壇上的作品加起來只有幾千字,跟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女子美若仙人,為了能夠寫出女子最美的部分,李煜想盡辦法寫下了《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悲愴愁苦之情,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每一個詞牌都有一篇名作,比如我們提到《念奴嬌》,就會想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們提到《破陣子》,就會想到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我們提到《虞美人》,就會想到李煜的那首絕命詞。
  • 豪放派辛棄疾的婉約詞,文筆細膩,把相思之苦寫到極致,美到心坎
    所以他便將他的心思都寫進文字,為後世留下了一首首非常經典的作品。大家也知道,辛棄疾是以豪放見長的,他的傑出作品有很大一部分的都豪放詞,但是,其實他的婉約詞也是有著非常高的水平,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是卻篇篇經典。尤其是《青玉案·元夕》中的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被無數人奉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 李煜亡國前一首詞,沒有一個愁字,卻句句說愁,讀完令人感動
    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則是痴迷於作詞,相比起的詞人的副業,他的主業實在是遜色太多,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乾隆皇帝也愛寫詩,但是卻沒耽誤正事,可是他雖然留下了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對宋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可是卻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 李煜如夢如幻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二十六個字,讀來卻令人肝腸寸斷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一位亡國之君,還成為了階下囚,被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囚禁在了都城,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李煜的後半生,可以說是非常的痛苦,為此他寫下過很多這方面,能夠表達他內心無限悽涼的詞作,而且這些詞作,大多都是描寫的非常憂愁,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