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2020-12-14 紅衣記史官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

他人生其實就是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他人生上半場是像天堂一般的富貴與風流,人生的下半場猶如經歷人間煉獄般痛苦和悽涼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

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宋太宗聽聞以後,雷霆大怒,不久便下令將李煜毒死。這首詩也成為了他的絕筆之作!

據傳,李煜死狀極其悽慘,掙扎了很久才去世。在這首詞中,李煜撫今追昔,可以說將自己的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全詞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難發現,李煜的詞後期大多寫的是離愁別緒,亡國哀怨,這當然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能不追憶過去的榮華?怎能不感嘆時下的慘痛?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日花開,秋日月圓,曾經的一切是那麼美好,可是卻匆匆結束了,快到令人無法回憶起它到底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曾經的他,是一國之主,權力無邊,享受著世人豔羨不已的富貴榮華。有美人相伴,有美酒歌舞可享,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可是現在南唐滅亡了,戰亂就像一陣龍捲風,瞬間摧毀了一切,也結束了他的安穩日子。無力反抗的他,被宋人囚禁在汴京。春風吹來,春花開放,於是他始懷念,懷念昔日的春花秋月。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明知回不去,卻斬不斷心中的愁苦,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最難承受。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此句緊承上片的「故國」一詞,將思念的範圍縮小至具體的「雕欄玉砌」和「朱顏」,畫面感強烈。

「金陵華麗的宮殿依舊在,它們是不會因為天下易主而傷心的,照樣將自己的華美展示給人。倒是宮中那些女子朱顏已改,不復舊日傾城色。

美麗的女子易老,美好的日子也易消,再難追尋,這怎能不令他傷心難過呢?寫到這裡,詞人心中的悲痛便再難掩飾了,於是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橫空出世了。

此一句歷來備受推崇,它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極富感染力。

無論是措辭還是語調,這首《虞美人》都堪稱詞中翹楚,詞中描寫的人生痛苦可以說被李煜寫到了極致,令人不忍卒讀。

可偏偏這麼美的一闕詞卻斷送了李煜的性命,也斬斷了他還未全部施展的才華。整首詞中最讓人驚豔的就是末尾的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千百年來,它引起了無數人心靈上的呼應和共鳴,被人們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讀李煜,體驗百味人生;品李煜,可以讓我們奮發向上

在這本《李煜詞傳》不但收錄了李煜的詩詞作品,通過它們讓我們認識到一個真實而深刻的李煜。

難得的是《李煜詞傳》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將李煜的從王到囚,愁思百結,以詞為命,以淚書情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李煜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包含《倉央嘉措詞傳》,就提下這個傳奇的人物倉央嘉措。

他是雪域的大王,是布達拉宮的主人,卻只想做個自由的浪子。

這樣一位敢於拋棄世俗眼光,狂傲於天際之間的人,才能盡情釋放他的風流浪蕩、釋放滿腹的才華,留下60多首情詩,寫盡深情與人生,成為了藏族詩歌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他在詩詞中教會我們該如何堅強,才能徹底忘記。就如他所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傷悲不由心,但由情。情淡則心寬,心寬才能放下疲憊。

回望過去,你會發現,很多事,其實並不值一提。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幾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南唐後主李煜,人世間多情郎!這一個生在七夕節而又喪生於七夕節的男人,終究便是多情的意味著!他從小工詩賦詞,擅於弦音和字畫,也是人世間難能可貴才俊!但命運卻喜歡弄人,讓這一個本來只愛好古詩詞的男人,戲劇化地變成了一國之君。也更是由於自身不明白政治,才會將南唐錦繡河山拱手交給了宋太祖趙匡胤。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絕唱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可是他的內心並不想如此,他寧願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可以不必承擔這麼重的責任,可以專心研習詩詞,做一個閒散的詩人。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
    了解過宋詞的人都知道,一首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對應很多首詞。而一說起詞牌名我們就能想到的那首詞,一定就是千古絕唱了。說起《水調歌頭》,我們會想到蘇軾;說起《破陣子》,我們會想到辛棄疾。
  • 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宋詞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句子有長有短,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著名的宋朝詞人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人,影響範圍非常廣,同時對遼金的文化影響頗深,其中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李煜臨死作了一首詞,正是《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臨終前一首詞,短短4句,道出悲的高境界,你讀過麼?
    都說史上有四大"不務正業"的皇帝:愛玩音樂的李隆基,愛寫字的宋徽宗,愛做木工活的朱由校,還有愛寫詞的李煜。說起李煜,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也算是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直到今天,人們提起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傳世傑作。很多人聽到這個作品數量,表示不屑:人家真正的詩詞達人,作品數量是他的幾十倍!
  •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但針對作為階下囚的李煜而言,則是使他痛苦不堪。由於他怕被春花秋月激起舊事而悵然。對於舊事是什麼呢?,融合下面就可以了解是他以前當皇帝時的諸多美好時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一皓月當空的夜裡,要我如何經受得了追憶故國的痛苦。「又東風」,是想要表明時間。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這一點,其實在文壇也一樣適用,而將這一招使得「出神入化」的非李煜莫屬。為何這樣說?且聽筆者分析。這些絕招,用好了就能寫出千古絕唱,用得不好就會不倫不類。但李煜不同,李煜是最早開始專門填詞的文人之一。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
  •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那首古詩詞的寫作絕非易事,必須注重每一個字斟句酌的反覆推敲,每一個押韻,這一些全是融合私人感情與日常生活實質寫作出來的藝術。古詩詞能夠說成表述感情最高的載體,根據藝術所表現出來的話,就變成大伙兒常說的詩詞歌賦,字字句句中間呈現出來的是親臨其境的體會。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一句出來都是千古名句,千年無人能超越
    但是他卻被世人以另一種方式所熟知,很多人都是通過他的詞才了解他,更有人表示,假如他沒有生在皇家的話,或許能在詞的國度裡走得更遠。不得不說,填詞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李煜的內心,若說起他最出名的作品,那麼非《虞美人》莫屬,這首詞也被視作李煜的絕命詞。
  • 李煜與小周后約會,為此寫下一首詞,極具浪漫情趣,美得心醉
    李煜與周娥皇二人非常恩愛,並育有三個兒子,只是周娥皇紅顏薄命婚後十年就駕鶴西去了,在周娥皇病重之時曾幾次提起過自己有一個妹妹,想要讓妹妹進宮替自己侍奉李煜,但是李煜對周娥皇情深義重雖對這個小姨妹心生愛慕卻也是非常內斂。有一天夜晚,李煜忍不住想要見小姨妹,便夜晚與她「幽會」,寫下了一首詞《菩薩蠻》。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帝王,在宋朝成立不久以後就投降做了人質,掙來的只不過是被囚禁在深宮之中,被囚禁後,李煜的時光整日就消耗在空曠的小園子裡,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打擊下,寫下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達自身的苦悶之情。《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 ·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歐陽修很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催人淚下
    但真要說起來,其中絕大多數表現的都是一種人生艱難之嘆、無可奈何之情。正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相信這點大家都深有感觸,畢竟人生很難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挫折和坎坷。當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不如意的事也就不同。但有一種不如意,卻是古今共通,且極易引發共鳴,甚至回想起來,催人淚下,它就是「物是人非」。多少人曾在事過境遷後,深深懷念起故人。
  • 李煜:千古詞帝,用生命書寫千古絕唱!
    李煜是南唐第三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位,歷史上人稱李後主。李後主在書法、音樂、繪畫、詩詞歌賦上面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的詞,被譽為「千古詞帝」——詞中的皇帝,也算是詞界最高的讚譽了。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
  •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
    李煜被低估的一首詞,短短兩句令人心醉,蘇軾連寫4首不及他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君主,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6子,於宋建隆2年(961年)登基,史稱李後主。開寶8年,宋軍破南唐國都,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