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2020-12-14 職場姐妹倆

王國維評價李煜時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在中國文化長河中,「不務正業」的君王也就李煜了,提到李煜想到的不是他是什麼皇帝,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品。

對於一個古代的大詞人,我說只有30首作品,大家是不是還有點不相信啊?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

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僅僅只是一首詩詞,短短幾句話,就成為了千古名句,真的已經很厲害了。試問有多少文人,能僅憑這一個名句就名垂文史的。大家細細的品讀一下李煜的這首詞,一共四句,句句視為千古名句,這種水平怎麼能是一般文人所能及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詞的開場就很漂亮:「無言獨上西樓」其中的「無言」寫出了李煜的愁情,「獨上」寫出了他是孤獨的,僅僅四個字,既敘述了事情,又寄託了愁情,沒有一個字可以替換。

隨後寫看到的景色,從天上的月亮寫到了人間的深院,有層次。月亮不滿,深院蕭條,梧桐寂寞,李煜滿眼的景色沒有寫一個「愁」字,卻體現了個中的愁苦,濃得化不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句詞,由景再及情是對「愁」的詮釋,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描寫,展現的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李煜在詞作上做到的收放自如。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上來就點名了愁苦不堪,用「絲」來比喻「愁」千絲萬縷,剪不斷反而還亂做一團,十分形象地寫出了詞人心如亂麻的內心。簡單明了,一讀就立刻明白了,比喻恰到好處,美得也自然!

詞的收筆處,更是極佳,有一種明知道確又不點破的感覺,僅用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來形容,驚豔的收筆更是難以模仿。

在現實生活中明白人都知道「看破不說破」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寫作也是一樣,欲說不休也是最佳的境界。僅僅這九個字,就不是一般詞人能寫出來的,也就李煜一人了,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李煜的身份不同,所以他的愁苦也就和他人不同,中國文化千年,有因相思而愁的李清照,她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表現得更加的直接;有因為不得志而愁的李白,「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借酒消愁。除此之外,還有因為國家大事而發愁的陸遊、辛棄疾等等。但他們的這些愁跟李煜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不同。

李煜的愁苦其中包含了對愛人的相思之愁,有失去江山的遺憾,還有對自己未來的擔憂,他的愁不是單一的一個愁,所以是其他的文人所不能體會到的愁苦!

這首詞可以說是李煜的一首封神之作,在後來的宋、元、明、清等等對它都十分的推崇!

李煜的詞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能用最簡單的字,寫出一字不能改的作品。這首《相見歡》整篇沒有借用一個典故,甚至沒有一個生僻難解的文字,一讀就立馬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就是如此簡單的一首詞,卻成為了後世所不能模仿的經典之作,李煜——詞中之帝,實至名歸!

李煜的詞給我們帶來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難能讓自己的內心有有安靜的去處。要想徹底放鬆下來,不妨讀一讀這些古人的詩詞,領略一下他們的心境,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從中還能得到一些古人的智慧。讓自己煩躁的內心也有一個抒發的地方!

今天推薦給大家一套詩詞,除了我喜歡的《李煜詞傳》,還有《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全套一共有6本。

讀《李煜詞傳》,走進李煜,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個真正的李煜,他的生活,他的憂愁,通過詩詞還能知道李煜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更好地明白李煜想要告訴我們的一些人生道理!

六本詩詞,抒發了六位作者的傳奇人生,讀他們的詩,了解他們的故事,感悟他們的內心,以及他們的愛恨情仇、壯志難酬!

這套書包裝都很精美,紙質優良,而且古人的詩詞也適合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閱讀,成人閱讀領悟人生道理,長見識;小孩子閱讀,了解中華文化,還能提高閱讀能力。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在千年文壇,李煜在「不務正業」的問題上真正達到了極致。說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當國王時的所作所為,而是他的30多首詩。目前只有30多首歌,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點意外:就這麼一點點嗎?對!他只有這30件作品可以確定是他的作品。他在文壇上的作品加起來只有幾千字,跟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詞中的「一重山,兩重山」、「菊花開,菊花殘」,以變換的意象將自己的心情變化完美的表現了出來,這一點沒點文字功底是很難做到的。就是因為這兩點,難倒了後世的很多文人,在6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無人模仿。直到清朝一個叫納蘭性德的青年才俊的出現,才結束了這一切。
  • 李煜一首巔峰之作,短短4句皆是千古名句!起句優美,落筆驚豔
    如果要說歷史上最肆無忌憚的皇帝,很多人想到的是李煜!李煜,南唐中主李靖的第六子,王位對於年齡尚小的李煜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因為他有著顯赫的軍事成就的大哥,有著深得忠臣愛戴的兄弟。所以,對於李煜來說,成為王位繼承人,遠不如在詩與詩之間徘徊那麼愜意和快樂。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臨終前一首詞,短短4句,道出悲的高境界,你讀過麼?
    然而,李煜正是用這些加起來僅有幾千字的作品,將自己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其中,最經典的一首莫過於李煜臨終前寫下的絕筆之作——《虞美人》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上闕,春花秋月代指光陰如水無休止,什麼時候會時光停滯呢?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是南唐第三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位,歷史上人稱李後主。李後主在書法、音樂、繪畫、詩詞歌賦上面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尤其是他的詞,被譽為「千古詞帝」——詞中的皇帝,也算是詞界最高的讚譽了。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一句出來都是千古名句,千年無人能超越
    很多人都說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被皇位耽擱的詞人,因為他在皇位上的建樹可以說是寥寥無幾,他雖貴為皇帝,但是卻沒什麼名氣,跟歷史長河中那些建立了豐功偉業的皇帝相比不值一提,他本應該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但是他卻被世人以另一種方式所熟知,很多人都是通過他的詞才了解他,更有人表示,假如他沒有生在皇家的話,或許能在詞的國度裡走得更遠。不得不說,填詞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李煜的內心,若說起他最出名的作品,那麼非《虞美人》莫屬,這首詞也被視作李煜的絕命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仍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之作,該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好在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唱,也得以代代傳誦了。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 南唐詞帝李煜很悽美一首詞:雨夜難眠,獨自憑欄,寫出人生悲歡
    李煜被譽為"詞中之帝",平生留下的詞作,不在少數。但是若是輪到悽美,將內心的感情發洩的淋漓盡致,當屬這一首《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此詞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寫。
  • 千古詞帝的精妙之作,全篇無一生僻字,卻是無人能模仿出的美!
    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一個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的皇帝,而自己的妻子還遭到了他人的侮辱,自己也因為寫了一首詞引起了他人不快,慘被毒死。在所有君王之中,李煜不免成為了一個笑話,他的帝位來得如此簡單,父親給自己打拼出來的盛世國度,堪稱十國之中最為強盛的一個,然而他卻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悲愴愁苦之情,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每一個詞牌都有一篇名作,比如我們提到《念奴嬌》,就會想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們提到《破陣子》,就會想到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我們提到《虞美人》,就會想到李煜的那首絕命詞。
  • 李煜的一首名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名句
    在他寫過的眾多首詞中,有幾首是大家很熟悉的,還有一篇可以說是封神之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千古名句。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這是李煜被囚於宋國時所作。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記得有一首歌裡唱道:我多想回到家鄉,再回到她的身旁。自古以來,離愁就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美味,呼吸童年呼吸的空氣。故鄉,有多美好!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煜與納蘭容若:細詞閒話皆寂寞,都是千古傷心人
    如果有人問你「一代詞帝」是誰,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李煜。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迄今為止,能確定出自李煜之後的詩詞,僅有30多首。沒錯,就是30多首詩詞,加起來不過幾千字,就將他捧上了「一代詞帝」的位置。可見,李煜詞作質量之高,文採之妙。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這是一首秋夜抒懷之作,沒有用典,沒有精美詞藻,也沒有具體的情事,更沒有細緻的描寫,有的只是一種孤獨、感傷、落寞、空寂的氛圍。詞中一切,看似樸素明白,卻又讓人無比困惑、痴迷。作為一個詞人,李煜真的是特別善於營造一種特定的環境氛圍。
  • 李煜《虞美人》這麼經典,為何有家長覺得該從課本刪除?有道理嗎
    如果把我國傳統文學比作連綿不絕的山,那唐詩宋詞顯然就是群山中的兩座高峰,然而細挼文學史後,大家會發現在唐宋文壇之間,還站著一個咱們都無法忽略的人物,他就是李煜。李煜很多詞作的高度,是北宋詞壇一哥蘇軾、一姐李清照都無法企及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虞美人》。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看多了武俠片,大家會發現有一類武林高手,出招時講究的是:無招勝有招。這一點,其實在文壇也一樣適用,而將這一招使得「出神入化」的非李煜莫屬。為何這樣說?且聽筆者分析。但李煜不同,李煜是最早開始專門填詞的文人之一。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