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式蛋撻】━━ ━━
【葡式蛋撻】,也叫葡撻、焦糖瑪奇朵蛋撻,因最早源自葡萄牙而得名。它是在澳門地區流行的一種小型奶油酥皮餡餅,以獨特的口感、焦黑的表面為特色。
葡式蛋撻由英國人安德魯·史鬥創作。早年安德魯在葡萄牙品嘗到裡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蛋撻後,決定採用英國式的糕點做法,改用英式奶黃餡並減少糖的用量制出葡式蛋撻。1989年他在澳門的海島一偶開設了安德魯餅店出售葡撻等糕點。但葡撻的出名卻是在安德魯與妻子瑪嘉烈離婚之後。1996年,瑪嘉烈離開安德魯,在澳門市區用自己的名字開了瑪嘉烈咖啡店。不經意間葡撻在澳門捲起了一陣旋風。
製作葡式蛋撻時講究烘焙技巧,先用酥油、麵粉、水混合揉成麵團,醒20分鐘後擀成長片;然後將麵團擀成0.6cm的薄片,用面片包住,擀成長條後對摺三次,再重複擀長、對摺,置冰箱內鬆弛半小時後用模子壓出撻皮;最後把用砂糖、牛奶,雞蛋、低粉混合製成的撻水倒入撻皮中,放入220度的烤箱中烤15分鐘即可。
葡式蛋撻有著精緻圓潤的撻皮,濃鬱的蛋香奶香。一口咬去,其口感香酥鬆軟,內陷十足,甜而不膩。
━━ ━━【三可老婆餅】━━ ━━
【三可老婆餅】,是澳門地區特色糕點,因其由一個名叫三可的人製作而得名。三可老婆餅的特色在於其製作時堅持手工造餅工藝並不斷創新。其以冬瓜、糖、芝麻為餡料,糯米粉為餅皮烘烤製成。
據說澳門有個名叫三可的人從十幾歲開始學做餅,50多年來一直堅持傳統的手工造餅工藝,且不斷研究新品種。他所制的老婆餅名氣最大,澳門當地人稱其為三可老婆餅。
三可老婆餅皮酥餡糯、鹹甜薄脆、甜而不膩,令人百嘗不厭。
━━ ━━【鳳凰卷】━━ ━━
【鳳凰卷】,由蛋卷演變而來,是澳門地區傳統小吃。其中名字中的「鳳凰」二字是為了取意吉祥。早年鳳凰卷品種單一,現已有肉鬆鳳凰卷、椰蓉鳳凰卷、芝麻鳳凰卷等20多種口味。市場上出售的鳳凰卷多由蛋卷機做成,手工製作的已很少見。
傳統的鳳凰卷製作工序複雜,先將奶油溶解,加入糖粉、蛋及各色調料拌勻;然後加入低筋麵粉拌到沒有粉粒狀麵糊,將麵糊抹開成圓薄片狀放置在烤盤上;最後放入預熱的烤箱中烤5分鐘左右,待餅乾上色後趁熱將其翻面,捲起定型即成。
早年貧瘠的百姓為了填飽肚子,咽野菜、吃草根。後來有人想出將雞蛋、野菜、草根混在一起煮,使其味道變好點兒。但雞蛋不是經常會有,所以又有人將雞蛋、野菜、草根煮成糊後烘乾捲起來,留作儲備糧,這就是最原始的蛋卷。後來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蛋卷演變成多種風味,鳳凰卷就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