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葉,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很多人搞錯,難怪粽葉不軟還發黑!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還就幾天的時間就要到端午節了。在端午節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粽子,因此每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因為地域的原因,南北粽子的口味也是不一樣,北方粽子的口味是甜的,南方粽子的口味是鹹的,為此在網上還引起了一張關於粽子口味的辯論,那麼你是喜歡吃甜味的還是喜歡吃鹹味的呢?
包粽子看起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包出來的粽子特別難看,而且一點也不好吃。其實,包粽子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大家如果想包出來好粽子,除了裡面的餡料外,粽葉也非常重要。前幾天就有朋友私信給我說,她包出來的粽子非常難看,粽葉一點也不綠,還發黑,怎麼看都感覺非常彆扭,而且包了10多個粽子,有5個粽子都炸裂,裡面的糯米都流出來了。這就沒有掌握正確煮粽葉的方法而導致的,其實,很多人在煮粽葉時不知道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這就導致了粽葉不軟還發黑。下面高小仙就把煮粽葉正確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煮粽葉的正確方法:
第一步:我們提前準備好粽葉,接著用清水把粽葉清洗幾遍,粽葉上面的有很多塵土,一定要反覆衝洗幾遍。提前準備一個大一點盆,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用筷子攪拌至盆中的食鹽完全融化,然後放入清洗乾淨的粽葉,浸泡2個小時左右,這樣就增加了粽葉的韌性,可以很好地避免粽葉破掉,大家在浸泡時一定要記得加入適量的食鹽。
第二步:把浸泡好的粽葉從盆中撈出,瀝乾水分,然後用剪刀剪去粽葉的兩端。接著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開大火煮開,然後再放入處理好的粽葉,等鍋中的水再次煮開後繼續煮2-3分鐘,這時候就可以把火關掉,但千萬不要急著把粽葉拿出來,一定要讓粽葉在鍋中浸泡25-30分鐘左右。最後把粽葉撈出來,用清水衝洗乾淨,粽葉就煮好了。
小貼士:
1、煮粽葉時一定不要冷水下鍋,要先把鍋中的水燒開,再放入處理好的粽葉,這樣煮出來的粽葉會更加柔軟。
2、浸泡粽葉和煮粽葉時都需要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止變黑,而且粽葉也會變得柔軟有韌性,包出來的粽子也不容易露餡。
3、粽葉放入鍋中煮開後要繼續再煮2-3分鐘,關火後千萬不要馬上把粽葉撈出來,要讓粽葉在水中浸泡25-30分鐘左右。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正確煮粽葉的方法,大家一定記住要水開後再放入粽葉,這樣煮出來的粽葉柔軟有韌性還不容易發黑。
這裡是高小仙廚房,每天為大家分享不同的美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分享、點讚,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陪伴!我們下一道美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