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交友之道,八交,九不交 !

2021-02-13 古玩收藏

朋友之間的影響甚大,所以交友要慎之又慎。《後漢書》說:「與善人居,久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而不知其臭。」就是說,你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進入蘭香四溢的屋子,時間長了,自己也被薰陶充滿香氣,於是就聞不到蘭花的香氣了,與品質惡劣的人在一起,就像進入賣鮑魚的場所,時間一長自己也便臭了,也就不覺得鮑魚之臭了。
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稱曾國藩,一生自律自勉,他說:餘身旁須有一胸襟恬淡者,時時伺吾之短,以相箴規,庶不使『矜心』生於不自覺。受此影響,曾國藩極重擇師交友,立志向聖賢看齊,在他和家人的書信中,這一點被一再提起。縱觀曾國藩處世交友之道,可總結成「八交九不交」。學習好這些原則,能讓你正確地玩轉「朋友圈」。

【交八種益友】

一、交勝己者

勝己者,就是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一定要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哪怕只是某一方面的優秀。在某個方面勝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每個人的天生稟賦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身上也都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閃光點和特長。多從別人身上學到有用的東西,能促使自己不斷進步。和優秀的人交朋友也是從平庸通往優秀的最佳策略。從其身上學習優點,互相切磋,不斷提升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有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與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你會受益終生。

二、交德盛者

買物重質量,交友重品德。盛德之人,是天地間最美的風景,和這種人做朋友一定會提升你的人生境界。交一個品德不良的朋友,等於在身邊埋了一顆定時炸彈。因此,我們交友時,切記以品德為重中之重。這是交友的基本原則。詞知義才敢活用,人知德才敢深交。寧願無友,也絕不要交無德之友。對於品德不好的朋友,越早絕交越好。不要怕得罪他,越得罪得早越能早些給他斷絕關係。否則,多交一天就會給自己多增加一天的麻煩,多帶來一天的煩惱。

三、交趣味者

曾國藩的朋友們都各有特色,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在他寫給弟弟的信中說:「現在朋友愈多,講躬行心得者,則有鏡海先生、艮峰前輩,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窮經知道者,則有吳子序、邵蕙西;講詩、文、字而藝通於道者,則有何子貞,才氣奔放,則有湯海秋;英氣逼人、志大神靜,則有黃子壽」。一個有趣味的人,生活總是積極向上而又豐富多彩的,和這樣的人常來常往,可增加無限人生樂趣,會增加我們的見聞和閱歷,讓我們更加懂得品味生活的樂趣。

四、交每事吃虧者

凡是每事寧願自己吃虧,犧牲自己利益的人,必為君子。肯吃虧就代表這個人有博大的胸懷,有容忍之量。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吃虧就是種下種子,收穫就是以後的大樹。今天失去的種子,若干時間以後對方可能輕易還你一棵大樹,所以不要計較當下的得失。懂得吃虧的人,也必然懂得生活的「度」,便宜不會佔盡,凡事都給自己留後路。這種人最懂得生活中的處世智慧,跟這種人做朋友,就能學到很多處世的道理。

五、交直言者

真正的朋友或許不會說漂亮話,但卻會說真心話。「直友難得」,敢於直言我們錯誤的人,敢於為「頭腦發熱」的朋友「潑冷水」的人就是我們的諍友。擁有諍友是生命的幸運和福氣,擁有諍友還是一面鏡子,幫你認清自我。真正的朋友,應該是諍友,肝膽相照,直言不諱,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只有真正的朋友才會真誠關心你,為你的失誤痛心;也只有真正的朋友才會直言指出你的盲區和瑕疵,希望你快樂成功。

六、交志向遠大者

曾國藩曾言:「雖所造有深淺,要皆有志之士,不甘居於庸碌者也。」就是說,他的朋友們雖然學問有深有淺,但都是有大志向的人,是不甘於平平庸庸碌碌無為的人。一個沒有志向或志趣的人註定一輩子平庸。志向遠大者,知道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朝著什麼方向走。他們是生活的主人,而沒有志向的人只能隨波逐流。與志向遠大的人做朋友,能夠讓我們看清人生努力的方向和道路,不至於隨波逐流,一事無成。

七、交惠在當厄者

古人云:「惠不在大,在乎當厄」。意思就是在別人困厄的時候幫助他,這是最為難能可貴的。這世界從來就不缺少錦上添花,缺的是雪中送炭。在你成功時,輝煌時誰都是朋友,誰都會把你當朋友,誰都會幫助你,支持你,但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依然不離不棄的人,才是真朋友。這種朋友會在你跌倒時給你攙扶,給你支持,給你安慰,而不是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而且這種朋友往往是那些講義氣,有責任感,處事落落大方的人。你不必怕他某天會受利益的驅使,在背後算計你,背叛你。

八、交體諒人者

朋友之間,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矛盾,但他們之間會相互體諒,他們會因為某個不同的觀點而各執一詞;他們也會因為達不到統一意見而相互賭氣;但平靜過後,他們卻可以一笑置之,這才是朋友,這才可以稱之為友情。能理解人、體諒人、體貼人,可稱益友。一個真正懂得體諒他人的人,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境去面對所有人。懂得體諒別人的人,能做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與這種人交朋友,很少有什麼糾紛、爭鬥,也不需要多餘的解釋,很多事情都會莫逆於心。朋友之間的友誼也會天長地久。

【不交九種損友】

一、不交志不同的人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這就是有名的「割席斷交」的故事。古人教給我們朋友要選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不能跟「壞人」做朋友,否則你也就慢慢學壞了。所謂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朋友之間有著共同的社會價值觀,共同的信仰。志不同則道不同。一個志向遠大的人在一群庸碌者中間,只會發出「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試想他們又怎會成為真正的朋友呢?志不同者不必強合,勉強之事,必不能久。

二、不交善於奉承的人

有的「朋友」心中有一把秤,你比他重,他就阿諛奉承,你比他輕,他就踩你入地。對這類人,應當果斷遠而避之。在人際交往中,恰到好處地說人好話,可謂低成本,多回報的高情商之舉。正所謂「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但是違心的讚揚,那就是奉承了。讚揚與奉承的區別在於是否言之有物。如果對著體重超過 200 斤的人,誇他身體苗條,或是對著考試成績剛好及格的人,誇他冰雪聰明,這就肯定不是肺腑之言。孔子早就看破了這類人,《論語》中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阿諛逢迎的人去恭維別人,肯定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目的性太強的交際,註定走不遠。

三、不交是非不分,全無性情的人

是非,尤其是「大是大非」,乃做人、做事的一條底線。顛倒黑白、那些是非不分之輩沒什麼人情味,今天仇人,明天知已,反覆無常,應避而遠之。交朋友要交那些心中沒有是非的人,而不是是非不分的人。一個人如果不能形成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就會善惡不分,是非不明,就不可能正確地評判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生活中還有些人進取精神不強,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自我要求不高,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工作中也是隨大流即可,這就叫無性情之人。如果與這些全無性情的人為友,會讓自己的意志也變得薄弱,變得隨波逐流起來。

四、不交不敬長輩,不愛兄弟的人

道家把孝悌當作為人之本,如果一個人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這人就是沒有責任感,就失掉了做人的根本,就像空心的樹,經不住現實的一擊。我們又怎麼能夠相信一個不孝父母、不愛兄妹的人,能夠真心對待別人呢?這種人是最不能相信的。不懂恩,何談義?沒有對父母的孝,就沒有待朋友的真心。和不孝順的人深交,再深的交情也敵不過利益。不知何時就會淪為棋子,為他擋刀擋槍。遠離不知恩義的人,就要先遠離不孝順的人。

五、不交迂腐的人

迂腐之人頑固而不開化,固守鄙陋,他們的眼界很狹窄。與這種人交友,你會變得狹隘,消極。這種人往往還很固執,一事不合則輕率決裂,且引以為恨。他會排斥你的觀點,固執己見,當你想幹事創業時,又會跳出來阻止你。這樣絆腳石一樣的朋友,你不疏遠,還留著幹什麼呢?同樣的道理,當聽到別人揭露自己過失時,應把這人當作最好的朋友。為什麼呢?因為誰也不願輕易得罪別人,如果不是出於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過錯。其實他在批評你某些行為,假如你不肯虛心接受並改正,正直的朋友也會慢慢遠離你。

六、不交落井下石的人

落井下石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中。原文是:「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比喻看到別人掉進陷阱了,不但不救,反而扔石頭乘人之危加以陷害。無論是古代亦或是現代,落井下石的人比比皆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生這一路走來,每個人都不容易。將心比心,對於別人的不幸我們應該同情,即使不同情,也不要幸災樂禍。對於別人的過失要自省,即使不自省,也不要落井下石。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都是見不得陽光的小人行為。

七、不交好佔便宜的人

愛佔便宜的人,一定有兩個弱點:貪婪和短視。貪婪,是人性之首,愛佔便宜,便是這一人性的直接體現。與這種人為伍,不僅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也會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貪婪和短視。願意吃虧之人終究是吃不了虧的,因為虧吃得多了,總會有厚報;喜歡佔便宜之人必定是佔不了便宜的,看似贏了微利,但卻失了大貴。別總是想著佔別人的便宜,因為最後你會發現曾經佔的便宜會是你一輩子最昂貴的消費。請永遠記住一個真理:真的朋友,絕對不會佔朋友的便宜。

八、不交德薄的人

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教育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很難用教育去彌補。所謂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現代社會,主要是指一個人要有愛心,還要懂得感恩,同時能夠有寬闊的胸襟,能夠以誠待人,對人對事都應該負責任。沒有德行的人,就是小人,往往反覆無常。小人追求的是利益,與小人做朋友,必須靠利益去維持。一旦你對他沒有了價值,那種人就會立刻翻臉不認人,甚至一覺把你踢開。所以這種人只有敬而遠之。

九、不交忘恩負義的人

生活裡也非常多這樣的人,張口讓你幫忙,如果你做的事情結果恰好是他預期的,他最多感覺理所當然。那麼不幸,你做的事情結果不是他預期的,他瞬間心生埋怨,翻臉不認人。忘恩負義只得益於一時,卻會永遠失信於人。對那些接受別人幫助,卻不懂的感恩的人,趁早遠離,這樣的人,眼裡看到的只有自己,不懂得珍惜朋友,讓友誼的路,越走越窄,最終剩下自己一個人孤苦於社會。我們對朋友,要有情有義,而不能忘恩負義;如果你認為朋友是用來利用的,那麼你必定不會擁有真正的友誼。

 -end-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道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為學習分享,不作商用。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論交友,有八種人可交、九種人不可交!
    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稱的曾國藩,對交友之道頗有見地,下面的「八交九不交」,基本上概括了他的處世交友之道。「八交」:勝己者;盛德者;趣味者;每事吃虧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九不交」:志不同者;諛人者;恩怨顛倒者;不孝不悌者;迂人者;落井下石者;好佔便宜者;德薄者;全無性情者。曾國藩認為交友貴雅量,要「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私意猜疑之弊」。
  • 「千古完人」曾國藩的交友之道:交友要雅量,做人要氣度
    他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名言警句流傳下來,其中《曾國藩家書》中更體現了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一.交友要雅量曾國藩曾說交友貴雅量,意思就是說,交朋友要交寬容大度的人。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做到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
  • 農村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啥意思?老祖宗的交友之道
    農村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啥意思?老祖宗的交友之道人活一世離不開朋友,特別是一些常年在外的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果能夠結交一個好的朋友,可能會為我們增長見識、開拓眼界,而且還能得到一些經驗。如果介紹一個壞的朋友,可能會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那麼怎樣交朋友呢?
  • 「寧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古人留下經典交友觀念,學之受用無窮
    俗語「寧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何道理?學學老祖宗的交友之術中華大地廣闊而又神奇,歷經幾千年的滄桑歷史,經過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拼搏努力,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之上,逐步形成了一套近乎完備而又龐大的文化體系——中國文化!這其中囊括了無數文化名流的卓越智慧,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以及百姓生活的經驗積累。
  • 交友之道
    這些是我對交友重要性的感言。交友固然很重要,但絕不能濫交。濫交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濫交的原因多是由於不懂得交友的原則和方法。下邊所述,主要就是筆者關於交友之原則和方法的一些感悟,同時也介紹一些有關交友的其他問題。【友多不一定就好】常言道:「多個朋友多條路。」,意即朋友交得越多越好。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妥。因為:一、品行不良的朋友,越交得多越壞,會使你的路越走越少。
  • 曾國藩:為人謙虛不傲慢,凡事皆貴專,擇師交友應一心一意
    四弟九弟雖說不長進,但卻不自滿,所以他希望雙親大人能夠教導六弟,要以不自滿自足為要緊。「戒驕傲習氣」是曾國藩家訓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他看來,對自己的家世、學識、技能、相貌、地位等產生優越感,便容易產生一種傲慢自大的心理。
  • 人脈營銷:交友之道
    以上所言,是關於友誼的一些名言警句。根多不易翻,友多不易倒。根多易吸收營養,友多易得到幫助。朋友就是靠山,朋友就是膽量,朋友就是力量。友到用時方恨少,敵到防時方恨多。這些是我對交友重要性的感言。交友固然很重要,但絕不能濫交。濫交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濫交的原因多是由於不懂得交友的原則和方法。下邊所述,主要就是筆者關於交友之原則和方法的一些感悟,同時也介紹一些有關交友的其他問題。
  • 「鄰居三不要,親戚三不交」何意?老祖宗給予後人的忠告,很實用
    交到了不該交的朋友,會改變自己一生的軌跡,甚至會讓自己誤入歧途,所以說交友一定要謹慎。    而古人對於我們如何交友就提出了「鄰居三不要,親戚三不交」,對於如何與鄰居和親戚相處,哪些人不可交,老祖宗早就給出了忠告,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
  • 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
    家庭是由多人組成的,一個人的家庭很難稱之為家庭,而往往家庭成員越多,這個家庭就越活躍,越有生命力。人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能夠激發人的潛能,讓人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好的家庭是經營出來的,一個善於經營家庭的人,一定是個有智慧、有頭腦之人。
  • 曾國藩:想成大事者,一輩子不要瞎忙,做對這3件事就夠了
    曾國藩說:「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從丁憂的侍郎到湘軍的統帥,因為曾國藩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成功打開了一片天地。2、交對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跟誰交朋友,可能就會決定你最終能達到什麼高度。朋友分很多種:點頭之交、酒肉之交、患難之交等。所以一定要選對朋友,因為朋友可能會影響你的一生。真正的友誼不是平平淡淡的,而是患難之交。真正的友誼總能預想到對方的需要,而不是宣揚自己需要什麼。
  • 曾國藩提醒: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三件事
    曾國藩就是一位極其愛家的人,他雖在京師做官, 但始終掛念在湖南的家人老小,每隔幾天就要給老家寫信,經常在信中關心家人的身體狀況,叮囑他們注意養生之法。曾國藩寫給家人的一封封家信,被後人裝訂成冊,起名為《曾國藩家書》,此書至今流傳甚廣。
  • 古有九拜之禮又有八拜之交
    」在道義上互相支持的朋友謂:「君子之交」哪怕砍頭也不改變友誼的朋友稱「刎頸之交」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稱「邂逅之交」只見過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稱「一面之交」僅點頭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稱「點頭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稱「泛泛之交」見過面但不熟悉的人稱「半面之交
  • 交友之道與朋友的意義
    而是在看到見到你好的時候真心祝福而不嫉妒。見到你落魄的時候真心幫助而不邀功,見到你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在場,見到你為難的時候挺身而出而不踟躕。以上所言,其實皆是不同的人品與人性,所謂交友之道,首要是慧眼識人,看到一個人的本質才能知道可交不可交,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聖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皆是這個道理。
  • 曾國潘:成大事的男人,有不交三種人,很有道理
    其一,不誠信的人不交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似,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煉大臺上點起烽火——澤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數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煉火,率領兵將們匆匆好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
  • 中醫妙術(1592):經外奇穴之八——消除腦疾的‍‍鼻交頞中穴(鼻交)
    >) 鼻交頞中穴,《中國針灸學》改稱鼻交,定位於鼻骨最高處微上陷中。 相關論述1、《千金翼方》「鼻交頞中一穴,……主癲風角弓反張,羊鳴,大風,青風,面風如蟲行卒風多睡健忘,心中憒憒,口噤闇倒,不識人,黃疸。」2、《中國針灸學》:「以指從眉心沿鼻莖按下,至鼻骨最高處微上陷凹中。灸一壯。主治角弓反張、眩暈、腦溢血、腦震蕩、人事不省、肝病。」
  • 真正厲害的角色,很少交酒肉朋友!
    當您賺得盆滿缽滿,就想方設法佔你的便宜,比如挖一大堆亂坑讓您去收拾,最常見就是讓你投資不熟悉的企業,或者是具有高風險、瀕臨破產的企業,通過這種方式榨乾你的身價,讓您落井下石。當您觸犯他的利益時,立馬翻臉不認人,過河拆橋隨時犧牲您的利益。
  • 交友的訣竅——「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意思是:性格厚道、心胸寬廣的人近乎仁慈,受到了冒犯而不計較的人近乎恕道。他們善解人意,知曉換位思考,即使您有錯誤,他常也能設身處地為您著想。當您遇到不順的時候,可以找他傾訴,甚至爬到肩頭大哭一場。他一定會給您足夠的寬慰。  三國時期蜀中大儒譙周有著作《譙子法訓》,其中的名篇「齊交」重點闡述交友之道。譙周,字允南,巴西郡(今四川省閬中市)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經學大師。
  • 兩人感情好到極點的朋友稱「至交」!「神交」「蘭交」什麼意思?
    以後,兩人在年齡或行輩上差距雖大,但兩人的品德、學識相合,感情相投,結成了好友,皆稱「忘年交」三、車笠交源於《越謠歌》:「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句中「整」讀deng,也是笠之意。這歌謠的意思是,朋友之間,不能因富貴貧賤的變化而改變友情。所以,貴賤之交為「車笠交」四、貧賤交最早源於民間諺語。《後漢書。
  • 布衣之交
    【成語】         布衣之交【拼音】
  • 曾國藩:人生有三不鬥,越是不鬥越興旺!
    人生一世,處處都是規矩,走到哪都有人情世故,所以有些為人處世之道,你要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