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裡,安放的是生活。它是喜怒哀樂,是柴米油鹽。生活的品質可以是一道精緻的菜,也可以是一首動聽的曲。南京地產業界資深人士王發祥老師將陸續推出《王老師宜居品質散論》,邀您共賞。
神秘矜持的勃拉姆斯:
貝多芬的「衣缽」傳人
韋麥
樂評
01
勃拉姆斯的音樂既反映出德國北部的淳樸無華、嚴肅莊重,也反映出維也納的嫵媚動人、親切溫柔。
在所有的浪漫主義作曲家當中,他最出色地處理了浪漫主義抒情性和古典主義曲式的矛盾。
在他平靜、均衡的古典主義背後隱藏著一種浪漫主義的悲劇哲學,一種悲觀主義和退隱忍讓的世界觀,矜持溫暖的方法論。
勃拉姆斯以克制、恬淡、超然、清明而健康的性情平衡了他內心深處濃濃的悲情。他以一種貴族式的精神,把這種哲學和世界觀融入到他所緬懷的生活形式之中,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著過去年代的時代精神和光榮回聲。
02
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的內心深處常有一些低語和起伏,也許是非常無意識的,在適當的時機就會以詩篇和音樂形式出現。「
勃拉姆斯是一團烈烈的火焰,在秋末的黃昏,以僅存的熱度孤零零地維繫著過往古典主義逐漸冷卻的薪火。
可是,在你的想像中,你看過既「冷靜」又「灼熱」的火焰嗎?他是怎樣的內心,歷經怎樣的掙扎才能用理性冷靜的形式將內心那團灼熱的火焰「框住」呢?他這個熱情、理性、卻寂寞的作曲家的真實面貌又如何呢?
03
或許我們很難完全了解勃拉姆斯,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月亮,永遠存在著不輕易示人的一面。
但是通過流行於世的本本傳記,我們將了解到他是個多麼「人性」的作曲家。
在後來者傳神的筆下,世人眼中嚴肅的勃拉姆斯,是一位對玩具兵愛不釋手的大孩子;是在旅行演奏中會打呼打得讓好友約阿希姆被迫換房間的真實而平凡的人;是會事先假造一份貝多芬的手稿再買通賣薯條的小販,讓朋友吃完薯條後「如獲至寶」的戲謔者;是在遊義大利時留起鬍子,卻又忍不住剃掉,最後卻因旁人一句「貝多芬可沒有留鬍子」而刻意蓄成美髯以追求自我存在價值的藝術家。
順著軌跡,勃拉姆斯生活軌跡的完整記錄,我們發現他的許多重要傑作都是在美麗的風景勝地完成的,如第二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單簧管三重奏等。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早期藝術家和大自然的關係是如此密切,而這位反潮流的古典風格的捍衛者,顯然也在自然裡尋得某種情緒上的安撫與平衡。然而始終背離那些沉醉在劇院中的聽眾們的品味畢竟不易,我們認為,此時豐富的書本可能是勃拉姆斯另一項重要的慰藉。
從年少時在低級酒吧一邊彈琴一邊閱讀開始,勃拉姆斯讀書範圍之廣、藏書量之豐都令人吃驚。從歌德、席勒的詩集到荷馬、但丁、薄伽丘的古典文學,甚至政治、歷史、建築等等無所不包,蔚為壯觀。
此外,他還是珍貴樂譜和手稿的大收藏家,莫扎特的G小調交響曲、小步舞曲,海頓的弦樂四重奏,貝多芬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的草稿,舒曼第四交響曲以及諸如叔本華、貝多芬、歌德等人的書信都是他遺囑中捐贈給維也納樂友協會的珍藏。
04
勃拉姆斯和舒曼一家的特殊情感是該大為著墨之處。「我根本無法估量自己對舒曼一家人的情感有多深,我是如此地融入他們的生活,……我每天都想回他們家去,只好坐火車快快前行以克制想返回的衝動……「
當舒曼的精神狀況已經無法挽回時,克拉拉在日記中告白:「從這個年輕人身上,我深感他的犧牲,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此時陪在我身邊,就是一種犧牲。」而日記作者似乎有意藉此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於像勃拉姆斯這樣心懷理想的年輕人而言,浪漫地談戀愛是一回事,結婚卻是另一回事,作為一個嗜讀中世紀傳奇的讀者,他對克拉拉的渴慕是一種騎士對淑女遙不可及的崇拜,……他是她痛苦而漫長考驗中的英雄,但當考驗結束,他要面對娶一個比自己年長14歲的女人、做七個小孩的繼父和供養人的未來,那種浪漫一定會突然在森冷的現實強光下消失……」這是對古典的反諷而又無損古典的底線和情懷。
05
另一道森冷的現實強光是:汗牛充棟的音樂理論專著,它無法告訴我們諸如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管弦樂編制大致相同,但勃拉姆斯的配器更重視聲音的「厚度」, 或者幾乎活躍在同時期的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編制也和勃拉姆斯相似,但老柴比較偏愛華麗的銅管效果,而勃拉姆斯則習慣藉木管傳達內在的抒情本質等等的「作品分析」。
今天我們仍不可忽略實際聆聽他作品的重要性,那是通往作曲家內在世界唯一的鑰匙:正如在孟德爾頌的音樂裡沒有真正的悲傷,在勃拉姆斯的音樂裡也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06
我們知道只有品味過寂寞滋味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始終獨身的勃拉姆斯。
好似是貝多芬衣缽的真正傳人!儲蓄的美感、內蘊的感情、深沉的溫暖、平靜的喜悅……這本是人生最豐富和最高貴的時間。
勃拉姆斯是惟一把古典的寶藏完整無缺地繼承下來的人,與他同輩的人無一像他那樣更接近貝多芬的理想,無一像他那樣用真正的交響思維重建古典音樂的全部領域。他創製了最後的、真正偉大的古典藝術。在他之後,這座巍峨大廈轟然坍塌。他猶如一個孤獨的旅行者執著地奔向自我選定的目標,把古典的傳統上升到一個新的詩意的境界,以及憂鬱的光澤、懷舊的甜美和黑森林裡的故事。
勃拉姆斯激起人們對古典音樂的永久懷念和恣肆幻想。
王發祥
供職南京政府機關三十多年,南京仲裁委連續五屆仲裁員,二十多年仲裁閱歷。
業內資深人士,為市房地產經濟學會理事,國家二級調研員。愛好古典文學,藝術,擅長書畫,音樂,歷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