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級拳擊手,側風下也能在航母上安全著陸,終成末代螺旋槳戰機

2020-12-17 騰訊網

在二戰期間,有很多著名的戰機,其中有一款名氣不小的末代螺旋槳戰機,這就是AM-1"拳擊手"攻擊機,這是馬丁公司專門為美國海軍研製的一款艦載攻擊機。其實這款戰機的攻擊效果非常不錯,但是,由於後期設計過於複雜,再加上當時的歷史原因,這架攻擊機最終並未大量裝備,終成末代螺旋槳戰機。

定義幹「雜活」

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海軍,開始對艦載攻擊機做出明確劃分,分別為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因為美軍在1942年的幾次關鍵航母對決中得到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結果:必須在航母上裝備儘可能多的戰鬥機,一方面用來護航,另一方面用來應對日方攻擊機群的偷襲行動。但是航母甲板空間有限,戰鬥機數量增加,其它艦載機數量必然減少。這就必須要求增加一種幹"雜活"的飛機,除了進行水平轟炸,還能進行魚雷反艦或者反潛,這類飛機統稱為BT飛機。

XBTK-1方案

1943年9月,美國海軍開始對新型飛機進行招標,馬丁,凱撒艦隊之翼和寇蒂斯-萊特三家公司分別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凱撒艦隊之翼名氣比較一般,但是政治影響力很大,不過其推出的XBTK-1方案還是太過於簡率了。儘管不需要太多預算,但是太缺乏改進潛力被淘汰。而寇蒂斯的SB2C則很有希望經過改進之後入選,而且為了贏得訂單,他們還有兩個新方案,共軸反轉的XBTC-2和採用標準螺旋槳的XBT2C-1,前者還有兩個小改型。

XBTM-1(拳擊手)

在寇蒂斯的戰機方案中,飛機的腹部都設計了一個彈艙門,能裝下一枚魚雷。但是,最終美國海軍卻看上了馬丁公司的210設計方案,這個項目被稱為XBTM-1(拳擊手),因為它滿足了美國海軍對高航速的要求,再加上它採用單發和單座,直接入了美國海軍法眼。

AM-1"拳擊手"攻擊機誕生

AM-1"拳擊手"攻擊機

馬丁公司的AM-1"拳擊手"攻擊機,從外型上來看,它更像是一架重型轟炸機。在馬丁公司的所有產品中,它絕對算不上頂尖的。這款攻擊機長度為12.55米,機尾高度為5.13米,顯得十分粗壯,與當時的P-47"雷電"戰鬥機非常相似,也可以稱之為一款重量級的拳擊手了。由於AM-1的平直機翼後緣前掠較大,翼尖圓鈍,翼展達到了15.24米,翼面職為46.08平米,外段帶有一點上反,並可以向上翻折過去,使翼展縮短為7.13米。它採用了後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設計。主起落架支柱前伸,起飛以後可以進行90度翻轉,向後收入機翼中。由於它的尾起落架由上方由減震支柱以及叉狀機構組成,輪叉前方還有三角跪式撐杆,因此,起落架的減震吸能效果非常不錯,從沒有發生過在側風下出現著陸事故的情況。

AM-1採用了水滴型座艙,突出前機身,非常符合當時的飛機設計潮流。在座艙前方有一個汽化器進氣口,艙蓋從內部或者外部都可以打開。前期設計的風擋較平,但是後期改進型則顯得比較豐滿,座艙罩的流線感很不錯。由於座艙十分寬大,使得儀表排列空間夠用,非常整齊,讓飛行員非常容易操縱這些設備,同時視野還比較寬闊。但是,AM-1從一開始就是一款多用途飛機,採用單座設計之後,可就苦了飛行員了。因為除了要駕駛戰機之外,飛行員還要充當投彈手,尾炮手以及無線電操作員,在戰場上未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座艙空間大,也為AM-1飛機帶來了不少好處,飛行員座椅配有裝甲頭靠和空投充氣閥,在飛行途中,飛行員還可以打開左側水壺飲水。在座椅後方,還安裝了油箱和無線電設備等裝備。

體型較大的攻擊機

作為一款體型較大的攻擊機,AM-1的空重達到了6.57噸,起飛重量為10.6噸。加上美國海軍要求它必須要趕上當時的主力戰鬥機速度,因此,馬丁公司為AM-1攻擊機選用了當時美國國內功率最大的普惠公司的"大蜂"發動機,這是一款28缸3列活塞發動機,裝有4葉恆速螺旋槳,在發動機上還敷設有保護裝甲。它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975馬力,可以用外部電源啟動,也可以用機載電源發動。但是這款發動機扭矩過大,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為單座單發的戰機設計的,因此,只能把飛機機身稍微向右偏斜了一點,才能讓飛機飛出直線。在進行地面滑跑時,飛機也需要先放下剎車板,經過一段S形搖擺後才能飛起來。

就AM-1攻擊機來說,它當時飛出了3540米的高度,巡航時速可以達到304千米,在攻擊機中是出類拔萃的成績了,與當時的一些二線戰鬥機相比也不落下風。其實這架飛機的最高升限可達9295米,最遠航程可達到2897千米,在單座機中,這個水平處於中等偏上。雖然它的失速性能一般,但是還可以接受。在進入失速前,機身會有一點兒震顫,即使進入螺旋,機翼也不會劇烈下沉,只需要飛行員前推一下駕駛杆就可以輕鬆改出。

但是,AM-1的艦載測試卻不容樂觀,尤其是在進行著艦時更是讓人十分崩潰。在尾鉤掛住攔阻索的一瞬間,飛機的後機身應力瞬間陡增,馬上產生非常劇烈的震顫,甚至在22279號飛機上,還發生了整個機尾脫落的災難性事故。很顯然,AM-1的機身強度不足,尾鉤與飛機不能匹配。於是,馬丁公司為AM-1飛機又增加了一個強度為3倍的縱梁。飛機的尾鉤也進行了重新選擇,定下的最終編號為6B的滾軸式尾鉤,它的末端內部裝了一個滾珠軸承,一旦勾住攔阻繩,軸承會產生滾動,消除了尾部震動問題。

另外,在進行彈射起飛時,AM-1比一般的艦載機更大更重,也需要特別關照。它的彈射控制杆加粗了大約22mm,超過了標準控制器底座的承受範圍。為了防止意外,彈射器的最高速度也被控制在65節以內,同時在艦艏進行吹風,彈射速度限制在95節,即使滿載起飛,也不會讓飛行員感到不適。不過,用作穩定性測試的22259號測試過程非常曲折,因為存在太多不足,飛機上加裝了大量的額外裝置,幾乎到處"插管子"。為了提高可操縱性,甚至還加裝了擾流副翼系統,還有升降舵指令輔助機構。但是,加裝了更多的設備之後,機體漏油令人不安,總是會顯得不乾淨,飛機的密封性也很差,為後期的維護工作帶來了太多的麻煩。

載彈量大,俯衝效果好

由於載彈量夠大,動力強勁,因此,AM-1作為俯衝轟炸機效果非常好,加上採用了"手指狀"的剎車板,穩定性也非常好,讓很多非常飛行員伸出了大拇指,尤其是進行垂直俯衝時,特別有效。通常在時速500千米時,高空時減功率反向滾轉,剎車板放到最大,非常有利於進行目標瞄準。擾流副翼裝在俯衝剎車板和著陸襟翼板的前方,能夠在低速和副翼逆向偏移的狀態下提高滾轉率,效果非常不錯。升降舵指令輔助結構專門用於減輕升降舵杆力,但是由於設計太過複雜,維修工作十分麻煩。

AM-1攻擊機的每側機翼摺疊處裝備有2門20毫米 T31單管機炮,左右各有四個彈箱,備彈量總共可達800發。不過這款固定機炮問題太多,經歷了多次改進才勉強合格。在AM-1攻擊機的機翼摺疊外段下,總共設計了12個掛點,可以全部吊掛5英寸高速火箭,結構簡單,彈尾帶點火線。在試驗中出現尾焰燒到機翼的情況,後來又改成了Mk.9 Mod3發射器。另外 ,在AM-1攻擊機上,還裝備了反潛武器Mk13魚雷,作戰效果比較理想。

這載彈量可以的

整體試驗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就算不用艦載試驗,在陸地上進行試驗時,AM-1也無法達標。因為低速側向配平操控存在問題,內外的照明條件也不合格,座艙需要重新設計,儀表可靠性差,還需要加裝通風設備。況且在前兩個試驗階段,加速試驗也不理想,維護的頻率也過高。因此,第三階段的測試從1949年9月13日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18日,但是,AM-1還是徹底退出了艦載攻擊機行列。雖然在後來的142號機上,總共進行了28項改進,效果也十分顯著,達到了合同要求。但還是存在發動機冷卻系統較差,容易導致飛行員疲勞等問題。即使挑選了新飛機進行試驗,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美軍還是將AM-1攻擊機拉到了中途島號航母上進行了一番實戰測試,在航母上的降落還算比較不錯,這要歸功於那些訓練嫻熟的飛行員們。

AM-1Q

拳擊手走下"拳壇"

但是,AM-1攻擊機最終還是被AD-1空襲者代替了,因為它在著艦時會發生"連續彈跳"問題,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因此,AM-1攻擊機只是測試性的服役了半年之後,就被棄之不用了。後來,美軍將AM-1攻擊機改成了AM-1Q電子戰機,總共建造了18架,主要用於電子設備的試驗,這款先喜後悲的拳擊手黯然走下了"拳壇"。

相關焦點

  • 單個重量高達600噸,航母螺旋槳有多可怕?看看海洋生物就知道了
    想要維護一個國家的安全,離不開海陸空三大領域的利器,譬如空中的守護者是戰機,能夠用來爭奪領空權以及實施偵察、轟炸等任務,而陸地則離不開坦克、火箭炮等,只需一發便能對敵方目標造成重創,那麼,海域的守護者就落到戰艦頭上,其擁有的火力、防禦力以及航速,都能夠在戰時迅速奔赴前線展開戰鬥,尤其是
  • 重達10萬噸的航母,它的螺旋槳尺寸會有多麼巨大呢?看完長見識了
    平時在生活中乘坐過機動船隻的朋友們都知道,為了保證船隻更快的航行速度,螺旋槳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件。不同規模的船隻的螺旋槳的尺寸也是迥異的,而我們都知道,越龐大的船隻所需要的前進的動力也就越大。而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海洋中航行的鋼鐵巨輪非航母莫屬了。
  • 航母螺旋槳高速轉動下,產生的威力有多大?照片曝光令人頭皮發麻
    那就是我國在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製造出合格的航母螺旋槳。航母螺旋槳高速轉動下,產生的威力有多大?照片曝光令人頭皮發麻。一艘普通航母排水量有著幾萬噸,要推動這個龐然大物,除了對航母的發動機有著很高的要求,螺旋槳也要能夠承受巨大的推力才行。其實船隻的螺旋槳製造技術,在大型船隻的建造過程中都是一個難點,航母螺旋槳的製造更是難上加難。
  • 菲律賓6架A-29B螺旋槳式戰機入役,監視低空目標,攔截敵方戰機
    如今戰機領域繽紛多彩,自打空中出現了噴氣式戰機,螺旋槳戰機就像是失了寵被打入了冷宮,噴氣式戰機比它飛得更快,比它飛得更高,螺旋槳戰機與之進行對抗,早已處於下風,屬於螺旋槳戰機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終結
  • 戰後產量最大的螺旋槳式戰鬥機,美國AD-1「天襲者」攻擊機
    反倒是在十幾年後的越南戰場上,這架被認為是「過時」的老將再次橫刀立馬,披掛上陣。正所謂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這款「老當益壯」的戰機就是美國道格拉斯公司研發生產的AD-1「天襲者」攻擊機。
  • 電風扇也能吊打電吹風?日本零式狗鬥噴氣戰機誰會贏?
    因而有很多公眾認為,現代噴氣戰鬥機的機動性能沒有螺旋槳戰機好,所以,以零式戰機為代表的螺旋槳戰鬥機與噴氣戰機狗鬥(近距格鬥),一定會打敗噴氣戰機,真的是這樣麼?1980年7月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核子航母歷險記》(又名《碧血長天》)還原了這一幕,影片中美國尼米茲號核航母穿越到了二戰太平洋戰場,來到「偷襲珍珠港」事件前的珍珠港,F-14雄貓艦載戰機與日本零式戰機進行了一場激烈空戰。
  • 若是航母被擊沉,那麼戰機要怎麼辦呢?它們當然留了「後路」
    在二十世紀初,為了給水上飛機提供一個起降平臺,英國、日本等國率先推出了簡易版航母,多由大型商船改造而來,到了二戰期間,美國為了對日本海軍進行壓制,全面發動其戰爭潛力,為美國海軍裝備了超百艘航母,在性能以及規模上都佔據了絕對優勢。
  • 日軍戰機誤認美國航母為友軍,令人啼笑皆非!美軍:先打下來再說
    現代戰機從雷達到飛控,基本上已經全面實現了電子化,戰場上的信息收集和態勢感知能力也擁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在二戰時期,艦載機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擁有多重的信息收集手段,經常鬧出一些烏龍事件,比如二戰時期就鬧出過日軍戰機將美國航母誤認為自家航母,並且差點就降落成功的事件。
  • 印度航母配上美軍戰機 F/A-18EF滑躍起飛測試,性能與殲15相同
    印度現役的"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排水量4.5萬噸,在當下世界航母中,勉強算是一個"大傢伙"。但是由於該艦的前身是蘇俄時代建造的"大型反潛艦",固定翼戰機的操作能力並不強,使得該艦在改裝時,重點對此進行了修改。在改裝工作完成後,該航母就成了一款擁有2個起飛點,1條跑道的"低端航母"。
  • 颱風級核潛艇的新去向,魔改潛水航母,能起飛蘇33戰機
    颱風級核潛艇的新去向,魔改潛水航母,能起飛蘇33戰機 原標題:颱風級核潛艇的新去向,魔改潛水航母,能起飛蘇33戰機
  • 首款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艦載「海盤子」 航母「千裡眼」
    中國「空警」預警機家族最新成員─首款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上月底首次試飛成功,結束了解放軍沒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歷史。綽號「海盤子」的空警-600探測範圍可達600公裡,集空中指揮中樞及情報感知、共享、分發平臺於一體,能作為航母戰鬥群的「千裡眼」,令其遠海戰鬥力倍增。
  • 美國航母史上最慘烈的一次事故,造成134人死亡,64架戰機被摧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美國航母在海外的不斷徵戰,這也奠定美國海上大國的霸主地位,而美軍航母更是不可一世,但是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曾經驕狂不可一世的美軍航母被一枚火箭彈直接「炸癱」,致使64架戰機被摧毀,至少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 新一代航母橫空出世!排水量75000噸全長300米,軍方高層露出笑容
    從歷史上看,十八世紀法國在軍政強人拿破崙的統治下,依靠軍事擴張而成為首屈一指的世界強國。不過,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法國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前的巔峰期相比已有所削弱,但仍為歐洲地區重要成員國之一,其中在軍事領域擁有較為強大的實力。據了解,從現有裝備來看,「戴高樂」號航母一直是法國維持大國地位的國之重器,在世界海軍建設發展中擁有一定的地位。
  • 焊接工打造不鏽鋼航母模型:擁有自動彈射器 能動的螺旋槳和雷達
    航母模型想必大家見過不少,但多數都是不能動的。而擁有自動彈射器、升降平臺、船錨的不鏽鋼模型你見過嗎?今天就讓你大開眼見。據媒體報導... 航母模型想必大家見過不少,但多數都是不能動的。而擁有自動彈射器、升降平臺、船錨的不鏽鋼模型你見過嗎?今天就讓你大開眼見。
  • 中國已有雙航母,但還缺乏這7款戰機,其中一款目前毫無動靜
    、固定翼預警機、教練機、電子戰飛機、運輸機、加油機和無人機這7款艦載戰機,並且需要研發它們,直到現在,其中的一款目前還毫無動靜,這款戰機可以說比殲20還重要,它就是艦載預警機。圖為遼寧艦 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戰鬥機是殲15艦載戰鬥機,還有直18和直9直升機,相比於美軍航母成體系的艦載機而言,中國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比較少,這也是跟起步較晚有關係的
  • 守護「飛鯊」,他們是航母上的「第五道攔阻索」
    中國軍網 守護「飛鯊」,他們是航母上的「第五道攔阻索」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劉雅娟艦載戰鬥機著艦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航母上的跑道不及陸基機場的十分之一
  • 螺旋槳式戰機仍有市場菲律賓空軍6架A-29B正式入役
    報導稱,這些戰機的入役儀式10月13日在天使城的克拉克空軍基地舉行,國防部長羅倫沙納主持,他在講話中表示,菲律賓願意再購買6架A-29B戰機。這些戰機從巴西聖保羅起飛,途中經停葡萄牙、馬爾他、埃及、孟加拉國、阿聯、印度等國補給燃料。 根據協議,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將對菲律賓飛行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培訓。 A-29B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的螺旋槳式戰機,菲律賓空軍將用其來執行多種任務,包括近距離空中支援、輕型攻擊、監視和偵察、空中攔截等。
  • 緊跟日本腳步韓國也要造偽航母 配F-35B防一鍋端?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1月5日報導,隨著美軍黃蜂號兩棲突襲登陸艦抵達佐世保港,讓能垂直起降的F-35B戰機又一次成為戰機新焦點。「據我所知,軍方高層近日已經討論過,是否可以引進少量的F-35B戰機,部署在現有的戰艦或是新建的戰艦上使用這些戰機。」報導引用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事來源如此說。  韓國海軍目前已經有一艘獨島級別的兩棲艦艇,正在建造另一艘全新的戰艦。獨島號是在2005 年啟動,2007年投入使用的。當時,韓國打算建造三艘船,但由於資金限制,韓國方面最終取消了第三艘,第二艘則在經濟好轉後恢復建造。
  • 美軍2艘航母抵達家門口,200架戰機升空開火,伊朗:不惜一戰
    也正因此,美國對於任何有可能會影響自己地位的國家,都痛下狠手。比如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美國針對的對象。而除此之外,美國對於與自己叫板的國家也毫不留情。伊朗可以說是非常不給美國面子,早在伊朗表示可以研究核武之時,美國便對這個國家充滿戒心。隨著雙方矛盾越來越無法調和,一場引起全世界關注的對峙就此展開。
  • 圖解伊莉莎白號航母,英倫雙島設計的七寸在哪裡?
    然而,雙艦島設計並不是義大利的首創,在2017年12月7日英國的伊莉莎白號航母服役,在當今航母設計趨向於無島化和平直化的大趨勢下,航母的首創國卻用「女王號」走了一條頗為另類的設計路線(其實是錢不夠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