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又要開始露肉了,
經過了一個冬天的養膘之後,
很多朋友就開始準備減肥瘦身了!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運動要達到30分鐘才有效果」的說法。到底是否如此呢?如何簡單判斷自己的健身是否有效呢?這篇文章幫你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進行科學鍛鍊,讓你的健身效果事半功倍。
之所以有「運動不到30分鐘就沒有效果」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指運動在持續一段時間後才能開始消耗脂肪,從而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但這種說法比較籠統,30分鐘這個概念並不十分準確,除了運動時間,健身效果還和運動的強度和頻率有很大關係。
日常生活,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雖然做家務、散步等運動可能達不到30分鐘的時間,但也可以消耗能量,對預防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都有所幫助。
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對此,愛心幫辦諮詢了專業的健身教練。健身教練告訴愛心幫辦:脂肪,主要是存在於人體的皮下和內臟,而我們運動的是骨骼肌。想要運動的時候把脂肪運輸到骨骼肌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個時間大概一般是需要十幾分鐘到二十分鐘。如果要想有一個良好的減脂效果的話,最起碼要半個小時以上的運動,這樣才能有效減脂。但是跑步時,不能只盯著時間看,運動強度也很重要,並不是強度越大越好。所以,要控制進行中低強度的運動,才能夠讓脂肪大量參與供能。
健身達人李先生對於如何通過跑步減脂深有研究,他告訴愛心幫辦一個判定適合自己的減脂跑速:我們由低到高排成一二三四,4個級別。
第一個級別,就是我們在跑的時候,正常說話的狀態,可以保證自己說整段話。
第二個級別,就是只能說整句話,說不了整段話,句與句之間需要喘一會兒。
第三個級別,就是比較高的強度了,就是會往外蹦「可以」「儘量」「我試試」等等,一個詞一個詞的往外說。
第四個級別,那就不用說話了。一般在第三個狀態下,跑至少30分鐘,減肥效果最理想。
如何判斷自己的運動有沒有達到健身效果呢?這三招可以幫你輕鬆判斷。
1. 酸加:在健身時我們常常會感到肌肉酸痛,這是因為運動讓人體內代謝產生乳酸,乳酸在肌肉中堆積導致酸脹感產生。此時不要輕易放棄運動,適當地增加一點運動量,就能有效促進乳酸分解,利於肌肉酸痛的恢復。
2. 疼減:健身的過程中或者健身結束後,如果身體某一部位產生疼痛感,就應減少練習的次數或減小動作的幅度。因為這種疼痛不是乳酸積聚造成的,而是身體細小的肌肉纖維或韌帶出現輕微損傷導致。這時進行適當的調節便會很快恢復,但如果越疼越練,就會造成大塊肌肉或整條韌帶損傷。
3. 麻止:健身結束後身體出現的發麻感其實是在提醒你需要休息。發麻即代表該部位已經喪失了部分感覺和運動功能,如果再練下去,就會產生傷病。所以,一旦身體發麻,要趕緊停下來,如果這種感覺久久不消退,就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運動既是一門複雜的科學,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其中的娛樂。不要再讓這些謠言成為你運動的阻礙和拖延的藉口;也不要被固定的地點和器械所束縛;更不要因為一些所謂的參數而喪失運動的樂趣。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有意義,它可以在健身房,也可以在小區的花園或者樓下的菜市場。只要堅持,身體都會給你最好的回報。
每天鍛鍊至少半小時並且堅持鍛鍊一百天
早在2013年,一位營養學家發起了一個「堅持鍛鍊一百天」的活動,每天鍛鍊至少半小時,並通過微博圖文直播。100天過去後,有5萬餘網友加入了這次活動。「堅持鍛鍊一百天」的這個活動是倡導全民健身的最好體現,從根本上幫助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健康指數、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我們都知道,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這種形式一方面讓大家監督自己,堅持鍛鍊,同時也會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鍛鍊。運動鍛鍊,堅持最關鍵。忙不是理由、累不是藉口,鍛鍊是可以讓人享用一生的。
為什麼鍛鍊必須超過30分鐘?
人運動鍛鍊的時候,肌肉裡的糖就開始分解,到了10分鐘以後,糖分解的速度就大了,到了20分鐘以後,我們體內的脂肪開始分解,所以減肥運動一定要保持30分鐘以上。而從30分鐘到1個小時以後,脂肪分解的速度是不變的,因此,一般運動時間以30至50分鐘為宜,運動時間也不宜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