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張寶亮團隊:超交聯聚合物合成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

2020-12-21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合成一種輕質高效的微波吸收劑,並提出一種通過結構設計提高微波吸收能力的可行方法。

成果簡介

本文,西北工業大學張寶亮副教授(點擊藍色字體導師詳細介紹)團隊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期刊發表名為「Facile synthesis of tubular magnetic carbon nanofibers by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 design for microwave adsorption」的論文,研究開發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製造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TMCF)的方法。首先,通過密閉自縮聚法合成了管狀聚合物納米纖維前驅體。聚合物碳化並原位轉化FeCl 3後在高溫下,可獲得負載有鐵納米顆粒的TMCF。

已經發現,碳化溫度對TMCF的電導率,比表面積,孔體積,碳組分中的缺陷數和磁性含量具有顯著影響。揭示了組成,結構和填料含量對微波吸收性能的影響。同時,由於設計獨特的結構,對微波吸收機理進行了深入分析。在700°C下獲得的TMCF表現出最佳性能,填料含量為15%。最小反射損耗為47.33 dB@2.2 mm,有效吸收帶寬為6.5 GHz(RL <10 dB),匹配頻率為14.1 GHz。所得的TMCF重量輕,具有優異的微波吸收能力,

圖文導讀

圖1、在不同溫度:600°C(A和B)下製備的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TMCF)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

圖2、在不同溫度下製備的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的X射線衍射圖(A)和拉曼光譜(B)

圖3、3D表示在不同溫度下製備的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的RL值:600°C(A),650°C(B),700°C(C)和750°C(D)

圖4、在700°C下製備的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的2D表示RL,填料含量為15%(A),在不同層厚度下其有效吸收帶(B)

圖5、管狀磁性碳納米纖維(TMCF)的微波吸收機理示意圖

小結

總之,通過簡單且易於工業化的兩步法製備了具有分級孔結構和內部Fe納米粒子的TMCF。最小反射損耗達到-47.33 dB@2.2 mm,有效吸收帶寬為6.5 GHz。揭示了溫度和填料含量對微波吸收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這兩個因素對介電損耗,磁損耗和阻抗匹配具有重大影響。最佳溫度和填料含量分別為700°C和15%。所得TMCF可作為輕質高效的微波吸附材料。該製備過程也為製造高效磁性碳複合微波吸收劑提供了新思路。

文獻:

相關焦點

  • 西工大:多層異質結構的磁性管狀纖維材料,呈現優異吸波性能!
    將磁性納米顆粒引入介電損耗材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種複合材料具有以下優點:(1)磁性納米粒子可以成為材料界面的極化中心。偶極極化和界面極化能提高吸波性能。(2)磁性納米粒子具有納米級和大表面積的優點,導致入射微波的散射。(3)介電損耗和磁損耗的互補性有利於實現適當的阻抗匹配並改善吸波性能。空間限域效應有利於微波的耗散,目前已開發出具有撥浪鼓狀,多殼或管狀結構的吸波材料。
  • 《自然·通訊》報導黃維院士、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4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記者今天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可溶性有機納米聚合物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4月9日, 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教授解令海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以《
  • Fe3O4@Cs@Ag納米複合材料在磁性抗菌納米纖維膜生產中的應用
    :Fe3O4@Cs@Ag納米複合材料的合成、表徵及其在磁性抗菌納米纖維膜生產中的應用DOI:10.1016/j.apsusc.2020.146332靜電紡絲是一種在不同領域生產聚合物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纖維的有前途的技術。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軸手性化合物研究...
    西工大新聞網7月24日電(魯神賜)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IFE)、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團隊與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László Kürti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趙宇教授合作,在軸手性化合物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 我國學者合成有機納米聚合物,或將影響柔性電子器件等技術發展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借鑑中國方圓文化和古代窗格結構,突破了高分子的新概念併合成了有機納米聚合物,實現了基於中心對稱分子排列的立體選擇格子化和聚格子化。
  • 山東大學郝京誠教授團隊《ACS Cent. Sci.》最新綜述:酶調節可自愈聚合物水凝膠
    最近,山東大學郝京誠傑青團隊在美國化學會《ACS Central Science》發表綜述題為Enzyme-Regulated Healable Polymeric Hydrogels一文。該文展望聚焦於生物啟發的酶調節的自愈聚合物水凝膠系統的新興和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
  • (轉)Chem年度十大熱點文章:催化、能源、有機合成、碳材料等
    二Synthesis of Armchair and Chiral Carbon Nanobelts由完全稠合的苯環組成的碳納米帶是有機合成長期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並且是實現單一手性和預定直徑的均勻碳納米管
  • 12種合成纖維的分類和介紹
    合成纖維是將人工合成的、具有適宜分子量並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線型聚合物,經紡絲成形和後處理而製得的化學纖維。與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相比,合成纖維生產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粗的合成纖維單絲 (直徑為 0 .08~2mm)稱為鬃絲,用於製作繩索、毛刷、日用網袋、漁網或工業濾布;較細的聚醯胺單絲用於製作透明女襪或其他高級針織品。由數十根單纖維組成的絲條。化學纖維的復絲一般由 8~100 根單纖維組成。絕大多數服用織物都是採用復絲織造的,這是因為由多根單纖維組成的復絲比同樣直徑的單絲柔順性好。
  • 幾種典型陶瓷納米纖維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陶瓷纖維製備方法較多,典型的製備方法有熔融紡絲法,擠出紡絲法,溶液浸漬法,溶膠-凝膠法,化學氣相反應法,化學氣相沉積法,靜電紡絲法,溶液吹紡法。陶瓷纖維的製備除上述幾種方法外,還有聚合物轉化法、水熱合成法等方法。通過以上製備方法,可製備出種類繁多的陶瓷納米纖維。陶瓷纖維按化學成分分為氧化物陶瓷纖維和非氧化物陶瓷纖維,下面介紹幾種典型的陶瓷納米纖維。
  • 碳納米管的應用有哪些?
    一、碳納米管可作為複合材料由於碳納米管具有優良的電學和力學性能,被認為是複合材料的理想添加相。碳納米管作為加強相和導電相,在納米複合材料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是第一個已得到工業應用的碳納米管複合材料。
  • 中北大學《Carbon》3D納米纖維,實現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
    由於微波吸收特性與復介電常數、復磁導率及其合適的阻抗匹配密切相關,因此單一介電材料或磁性材料很難獲得所需的性能。大多數吸波材料同時具有介電和磁性特性,可以通過介電損耗和磁損耗有效吸收微波。最近,三維(3D)結構納米纖維由於其在能源和電子領域的巨大潛力而受到極大關注。
  • 《ACS Nano》綜述:用於組織工程的磁性納米複合水凝膠
    磁性納米顆粒的固有性質使其能夠用作磁機械遠程致動器,以在外部磁場的作用下控制封裝在水凝膠中的細胞的行為。最近,葡萄牙米尼奧大學Rui M. A. Domingues和 Manuela E.他們結合了製備顯示出可控性能的磁性納米粒子的主要策略的詳細摘要,以及將其摻入水凝膠的不同方法的分析。還綜述了磁響應納米複合水凝膠在不同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 木質素基碳納米纖維複合材料合成及對亞甲基藍染料光催化性能研究
    :TiO2@木質素基碳納米纖維複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對亞甲基藍染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OI:10.1007/s10965-020-02068-7通過靜電紡絲和熱處理方法成功製備了具有高光催化效率和優異循環性能的疏水性TiO2/木質素基碳納米纖維(TiO2@CFs)複合材料。
  •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團隊在納米能源領域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系列研究...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維清教授團隊在納米能源領域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系列研究成果。目前,碳材料,過渡金屬氧化物和導電聚合物等材料由於具備出色的電學、力學性質,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的高性能電極材料的製備。其中,分子剪切技術和超分子策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分別解決電極材料能量密度低和力學性能差的問題,已經成為目前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
    研究人員合成了不同氧化鐵/二氧化矽比例的磁性氧化鐵-二氧化矽殼納米複合材料,並通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小角度中子散射、磁性和N2吸附研究進行結構表徵。選擇接觸表面積和磁化飽和度方面性能最好的複合材料進行水介質對Pb2+的吸附研究。
  • 燕山大學等多校合作合成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硬度的新材料
    近日,由燕山大學田永君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吉林大學馬琰銘教授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王雁賓教授合作,繼2013年合成出極硬納米孿晶立方氮化硼之後再次取得突破,在高溫高壓下成功合成出硬度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的納米孿晶結構金剛石塊材。
  • 廣東工業大學:B/N摻雜的超薄碳納米片,用於可充電鋅空氣電池
    本文要點:B,N摻雜的超薄碳納米片上部結構,用於可充電鋅空氣電池成果簡介 合理的結構設計本文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黃少銘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採用氯化鈉(NaCl)輔助熱解法製備具有高B,N摻雜水平的超薄碳納米片超結構(BN / C)。研發的BN / C催化劑在半波電位(E 1/2)的鹼性介質中對ORR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的0.8 V電壓,與商用Pt / C相當。BN / C催化劑還顯示出更好的長期穩定性和令人滿意的甲醇耐受性。
  • 【復材資訊】碳納米複合材料取得突破,工業化規模生產有望
    碳納米材料在工業應用方面取得突破,斯科爾特科技公司實現在聚合物基體中添加碳納米顆粒製備可以自診斷監測多功能材料,最終目標是創造可利用現有工業製造路線整合和生產的自感材料。
  • 日本利用咖啡渣提取纖維素納米纖維 可製成輕量化汽車零部件
    另一方面,纖維素納米纖維是塑料樹脂的基本成分,而塑料樹脂能夠製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圖片來源:橫濱國立大學)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工程科學研究生院副教授Izuru Kawamura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在以前研究的基礎上,從咖啡渣中提取纖維素納米纖維。